当前位置:中国四川成都武侯祠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四川成都武侯祠概况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位于成都市南郊。面积3.7万平方米。西晋末年十六国成(汉)李雄为纪念三国蜀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是纪念诸葛亮名胜中最负盛名的一处,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今山东沂南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他任蜀国丞相,业绩斐然,死后受到追思,不少地方陆续修建祭祀他的祠庙——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始建年代无资料可详考。从诗人杜甫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推断,祠堂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成了,而且为繁茂的柏树所掩映。唐代的资料还说明,武侯祠与刘备墓和刘备庙毗邻。

  明代初年,武侯祠被并入刘备庙。明代末年,祠庙毁于战火,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重建时,以前后两大殿分祀刘备与诸葛亮,形成了君臣合庙的特有格局。

  今天的武侯祠占地37000平方米,古柏苍翠红墙环绕。主体建筑坐北面南,摆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是刘备陵园及其建筑。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廊,过厅至诸葛殿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

  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1尊,像高1.7─3米不等,均出自清代民间艺人之手。蜀汉君臣分列上下,济济一堂,这是成都武侯祠的一大特色。此外,还有碑碣、匾联,以及鼎、炉、钟、鼓等文物。

  祠内文物以唐碑最为珍贵。唐碑矗立在大门至二门之间,高367厘米,宽95厘米,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立,裴度撰文,柳公绰书丹。此碑因文章、书法绝妙和所称颂的诸葛亮的功德绝世,在明代即被誉为“三绝碑”。刘备殿高大宏敞,正中供3米高的蜀汉皇帝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另有东西偏殿供奉着大将关羽、张飞等人。殿侧两廊各有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坐像14尊,东廊的文臣以庞统居首西廊的武将是赵云领先。

  诸葛亮殿内供祀着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人的贴金泥塑坐像。诸葛羽扇纶巾,神态儒雅,颇有一代名相风度。

  刘备墓史称“惠陵”,封土高12米,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史载,刘备于223年4月病逝于白帝城后,运回成都安葬;墓中还葬有刘备的先后死去的甘、吴二位夫人。

  1984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立。现在该馆正式成为诸葛亮与三国文化的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

  1、交通:乘坐从昭觉寺到武侯祠的1路公交车;10路公交车从金花镇到武侯祠;其他如14、26、53、 57、213、214路均可到达景点。

  2、门票:30元。

  3、开放时间:8:00--18:00

推荐景点
三绝碑 刘备墓

武侯祠内院
武侯祠-岳飞手书《前出师表》(尾)
刘备墓--香炉
武侯祠唐朝三绝碑
刘备墓
刘备墓前翁仲
成都武侯祠3 -- 结义楼
武侯祠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kevin_chen(西门) 2005年12月25日 23点03分 评分:10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是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的纪念地,也是国内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成立文管所,1984年建为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占地210亩,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部分组成,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时,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南北朝至唐宋时期,这里已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唐代诗人杜甫曾留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千古佳句。明初形成君臣合祀格局。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修复,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加上近年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惠陵在中轴线西侧。 祠内供奉着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人物塑像50尊,有匾额楹联70多块(副),以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最为著名,我国三代领导人都非常关注;碑刻50余通,以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尤为著名,人称“三绝碑”。馆内还收藏有等高等级文物及字画近千件,三国典籍上万册。 馆内还有抗日将领刘湘陵园、“三国文化陈列”,“和畅园”展区、“香叶轩游客中心”、“听鹂馆”、“结义楼”戏院、“三义庙”、桃园等,文化内涵深厚,环境优美。馆内东侧有新建成的景区——锦里,立足现代游客体验式、休闲式、互动式的要求,集参观、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影视拍摄为一体,直观展现了川西民俗风情。每年春节期间,博物馆都要举行盛大的“游喜神方”民俗活动。

地址: 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
电话: 028-85552397



附近公交车站: 1路、8路、10路、53路、57路、59路、82路、109路、110路、212路、213路、301路、304路、306路可到

 
→回复
keke13880479(可可) 2006年4月21日 17点19分 评分:10
  成都武侯祠祠内文物以唐碑最为珍贵。唐碑矗立在大门至二门之间,高367厘米,宽95厘米,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立,碑文由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的掌书记,后任唐朝三朝丞相的裴度撰写,文中高度评价诸葛亮一生的文治武功,有不少的精辟独到之处,裴度在碑文中写道:"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而兼面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推崇诸葛亮是个前无古人的完人和全才,称颂诸葛亮的功德如高山流水,万古长存;他还在文中严厉批驳三国志作者陈寿和当时史学家崔浩认为诸葛亮不善长于带兵打仗的种种责难,他写道,诸葛亮摔领"节制之师"推行"化成之道"目的在于"务增德以吞宇宙,不黩武以争寻常"即依靠道德和正义的力量去统一天下,而不是以穷兵黩武的方式去追求一般人理解的那种单纯的军事胜利,裴度认为如果诸葛亮不是54岁病逝,他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由弱变强,打败司马懿和魏国,进而统一中国,
  明代时,唐碑因叙述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裴度文章的文体纯正和用辞精丽,大书法家柳公绰的书法端严,刚劲,浑厚;三者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被誉为三绝碑,文革中,又将诸葛亮的功德这一绝替换成鲁建的刻技,也就是现在的三绝碑!
 
→回复
shala1121(乖妹妹) 2006年6月6日 17点25分 评分:10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位于院东侧碑廊内的“三绝碑”,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勒石上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祠中还有不少匾额、对联,以南宋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最为著名。西侧的“惠陵”据传是刘备墓地。
  交通:乘1、8、10、53、57、59、82、109、110、212、213、301、304、306路公交车可到达。
  门票:60元
  开放时间:8:00~18:00
 
→回复
xiaoxiaoqing(玫瑰花开) 2006年6月22日 10点09分 评分:10
 武 侯 祠

  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 (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 《蜀相》诗的描写 "水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 (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大门悬挂着 "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水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之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遍为唐代刻建。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明碑的碑座为整石圆雕的佩质(音:壁细)。相传龙生九子,壁细是其一,能负重,所以被置于碑下作装饰。这通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 (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晏婴、萧何、张良。难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进二门,见长廊壁上,嵌有岳代写的前后 《出师表》石刻。石碑共37块,每块高63厘米,宽58厘米,刻工精良;字体行草,笔力遒劲,龙飞凤舞,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出师表》是诸葛亮于公元227年率军北伐前,给皇帝刘禅的一份奏章。他在表中规劝刘禅要执法公允,任人唯贤,讲述了"亲贤臣,远小人,国家才能兴隆的道理,并推荐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将吏。最后诸葛亮表示,自己受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一定要为 "兴复汉室"竭忠尽智,效死不渝。表文言词恳切,读后催人泪下。古代有"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不忠"之说。《后出师表》是在街亭失利后,诸葛亮又一次上疏的一份表文。流传千古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出此表中。此墨迹相传为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手书。岳飞兼资文武,能诗善书。据说,他在抗金途中,宿于南阳武侯祠,应道士之请,书写了前后《出师表》;书写时,满怀激情,一气呵成,涕泪四流。
  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
  刘备像高3米,共戴天平冕冠,身着黄袍,手捧朝天圭玉,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
  刘备 (161一223),字玄德,河北涿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刘备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最后占据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史称虎亭之战。结果,刘备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羞愤病死于白帝城 (奉节)。临终前,他把幼子刘禅 (小名阿斗)和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
  在刘备像东侧,是刘备之孙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对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时,他苦谏父亲,同来敌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他悲愤已极,去祖庙哭诉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他的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后人颂扬。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了魏国,当上安乐公后 "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国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
  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红脸,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睁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象简,一付帝王打扮神灵面孔。
  关羽 (?一219),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号称 "熊虎之将"。他俩与刘备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关羽曾被曹操俘获,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拢下,仍然效忠刘备。刘备得荆州后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他曾发动攻势,水淹襄樊,活捉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因骄傲轻敌,被东吴将领吕蒙偷袭,与关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陈寿《三国志》评论他 "傲大夫而亲士卒",傲慢轻敌是导致他失败和被杀的重要原因。历代统治者对关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追封为王,到了明清时代,加封为关圣大帝,诏令全国各地修庙祭祀。因此,这里的关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
  西偏殿是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含虎须,像貌威猛而有生气。
  张飞 (?一221),字益德。《三国演义》称 "翼德"。他早年追随刘备打天下,勇猛善战,是三国时代的一员虎将。刘备在当阳长阪坡被曹操打败,张飞领20多人在后面阻击。曹兵来时,他立马横枪站在桥头,大吼一声,说:"我是张益德,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居然不敢过桥。民间传说他的吼声吓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桥下河水也为之倒流。张飞常常无故鞭打部下,因此被部将张达、范强暗害。陈寿《三国志》评论他 "尊君子而不恤小人"。他不关心群众,不尊重下级,也遭到失败。
  武将廊内有蜀汉著名将领14位。他们或因战功卓著,或因战死沙场,被立像表彰。赵云居于武将之首,他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当阳长阪坡,他只身在曹军重围中冲杀,保护了幼主刘禅。在汉中争夺战中,他凭胆识,杀退曹军,刘备称他 "一身都是胆"。其他著名将领还有马超、姜维、黄忠等。马超武艺高强,当他还是一文独立势力时,曾在潼关大败曹操,弄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曹操曾说:"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后来他战败失势,归降刘备,被封为五虎上将。姜维本是魏国一名小将,诸葛亮首次出祁山攻打曹魏时将他收降。因忠于蜀汉,文武双全,受到器重。诸葛亮死后,他担负起蜀国的军事重任,曾九伐中原,力图完成诸葛亮 "兴复汉室"的遗志。黄忠,也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他老当益壮,征战中总是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文臣廊内也有塑像14尊。这14位蜀国官吏有才有识,为官清正。董允直言敢谏,后主刘禅也畏惧他三分。邓芝不仅在 "东联孙吴北拒曹魏"战略上立下功劳,而且终身不置私产,临死时家无余财,可算是清正廉洁。蒋琬、费讳,是诸葛亮临终时向刘禅推荐的两位水相继位人。二人才干虽不及诸葛亮,但能忠实执行诸葛亮的政策,在执政期间,均能保住蜀国的安定和繁荣。居于文臣之首的是庞统。庞统才思敏捷,博学多智,年轻时得"凤雏"的称号,与诸葛亮齐名。开始并不为刘备所赏识,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竭力推荐,又亲自与他交谈时政后,方受到重用。不幸在入蜀攻打雒城 (现广汉市)的战役中被乱箭射死,年仅36岁。
  出刘备殿,低一个台阶,就是过厅。为什么要低一个台阶呢?这是当时封建社会君尊臣卑等级观念的体现。过厅悬挂着董必武、郭沫若、冯玉祥、徐悲鸿、舒同等人撰书的匾额对联。
  出过厅,就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 "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武侯祠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凤仪。
  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 "卧龙"的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拜为军师。他先铺佐刘备,创建蜀国;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至滇池,北伐出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平景象。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诸葛亮一生做了一些有益于社会进步和勤政爱民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非常敬重。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国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兄弟民族古代的炊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集会、庆典时使用,表示富有。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所以,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内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西厢有毛泽东、董必武、张爱萍、方毅、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出诸葛亮殿,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因祭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而得名。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四进五殿,规模宏大。现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义庙本在市区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设的需要,1997年迁建于此。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将原建筑构件编号拆下,运至新址按编号搭建,恢复原貌。
  恢复重建的三义庙巍峨耸立,其建筑形制与刘备殿一致。屋顶为单檐硬山式,青色简瓦覆盖其上,结构为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立柱及柱础均为石质。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柱径0.5米。有24根石柱上刻对联12副,联文描金。正殿恢复了刘、关、张的泥塑坐像,廊房两壁新增加十幅三国故事线描石刻画。画稿取自明代《三国演义》版本。这些画的内容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张飞鞭打督邮、刘备招亲、关公刮骨疗毒等。
  出三义庙西行,过小桥,经桂荷楼、琴亭,进入翠竹簇拥的红墙夹道。夹道尽处,是刘备墓。刘备墓土冢高12米,墓上绿荫覆盖。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着陵墓,墓前有碑和寝殿。
  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3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称 "惠陵"。据史书记载,墓中还葬有刘备先后死去的甘夫人、吴夫人两位皇后,是一座合葬墓。此墓距今1700多年,没有发现被盗,墓中情况不详。传说唐代时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墓室内,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正与关羽下棋,张飞在一旁观战,十名武士侍立一侧。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粘住了咀。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
  出刘备墓照壁,就来到新建的"三国文化陈列"展区。该展区由展厅和外环境两部分组成。外环境由三分桥、神兽天禄、辟邪、汉宫残柱、兵争社稷、残壁石刻《临江仙》、石刻序言等组成。展厅内分五个展区,分别是战争风云、农桑一瞥、民俗采风、艺林撷英,流风遗韵等。共展出文物、资料、图片数百件。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形象直观,集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很值得下细观看。看完陈列,顺道还可去 "听鹂馆"参观。那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里面的盆景值得观赏,临时举办的各种展出也很有文化品味。
 
→回复
york2005(晨雨) 2006年8月20日 23点22分 评分:0
我真的没发现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的。塑造了一些三国的文武将的泥像放在一边,中间是存放刘备塑像的大殿。如果对三国没什么了解的人,去了就如同浪费。因为建筑也好,林园也好,根本没有特色。浪费钱。65元的门票,我还不如贴钱去故宫呢。
 
→回复
luoxin26(天使爱美丽) 2007年5月10日 22点09分 评分:10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郊,占地56亩,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一个主要的旅游参观点。武侯祠建于唐,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墓相毗连。
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郊,占地80亩,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祠庙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之时,明末毁于战火,现存的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祠庙座南朝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祠内供奉着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人物塑像50尊,极具文物价值和观赏性。此外还有各种碑刻、匾联、钟、鼓、鼎、炉等历史文物、资料上万件。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二门,来到刘备殿。刘备殿高大雄伟,面阔七间,分正殿、偏殿和边间。与偏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二十八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殿内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东西偏殿分别祀关羽及其儿子,部将,张飞及其子孙三代;边间置钟鼓。

出刘备殿来到过厅,过厅后是诸葛亮殿。诸葛亮殿宏敞开朗,殿的两角峙立着高大的钟楼和鼓楼;两侧分别有陈列室,陈列室的回廊与过厅连接,形成一座以殿宇为主体的四合院落。
走进诸葛亮殿,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人的贴金泥塑坐像。

出关羽殿,下台阶是东廊,称为文臣廊,有十四位蜀国官吏的泥塑彩绘坐像。这十四位官吏有才识,有政绩,为官清廉。




出张飞殿,下台阶是武将廊,廊房内有十四位蜀国将领彩绘泥塑坐像。这十四位将领或战功卓著,或战死沙场,得到立像表彰。

三义庙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是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义士而建。其忠义、道义、仁义的忧国大义,代表了三国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典型结合。近年由市内迁建于此。
三义庙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是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义士而建。其忠义、道义、仁义的忧国大义,代表了三国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典型结合。近年由市内迁建于此。


成都武侯祠位于市区南,肇始于刘备下葬惠陵时,即公元223年。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 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有三国圣地之美誉。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武侯祠最初与惠陵、汉昭烈庙毗邻,不是当今格局。明初蜀献王朱椿敬仰诸葛亮忠君爱国的品质,提出“君臣宜为一体”,乃打破原来布局,将武侯祠诸葛亮像移入汉昭烈庙,成为君臣合祀庙宇,专祀诸葛亮的武侯祠遂被废。明末,祠庙毁于兵燹。清康熙十年——十一年,在川湖总督蔡毓荣、四川布政使宋可发等主持下,于废址上复建武侯祠。为兼顾君臣之礼,将祀刘备的昭烈庙建前,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位后,形成今之所见大致规模。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修复,至清道光年间,祠内共塑有自康熙以来蜀汉君臣像47尊,构成武侯祠重要文物部分,是全国唯一最多的三国人物塑像群。
2000年,迁建于此的“三义庙”重新开放。“三义庙”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后毁于大火,乾隆年间重建,原址在今成都市内提督街。今“三义庙”内,重塑有刘、关、张三尊像。这里是民间纪念他们“桃园结义”的重要场所,历来香火鼎盛。
近年,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将原南郊公园合并成园林区,面积由原37000余平方米扩大为139860多平方米。南郊公园原系四川抗日将领刘湘陵园,有仿清帝王陵寝建筑。浮雕式的石碑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刘湘陵等,依次排列在400米长的甬道上。雄浑庄重、布局严谨,是西南地区惟一北方风格建筑。
“锦里”位于武侯祠文物区东侧,系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一条街,长约400米。街区内有客栈、茶坊、餐厅、酒吧,还有蜀锦蜀绣、竹编工艺、诸葛连弩等。它延续了三国文化,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让人流连忘返。
今天的武侯祠是一个广义的历史概念,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供奉着蜀汉英雄塑像。钟、鼎、匾联、碑刻,文物荟萃,尤以唐代“三绝碑”,清末“攻心”联最为著名。此外,“三国文化陈列”、“和畅园”、“香叶轩”、结义楼等集参观、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服务设施,环境优美,内容丰富。

地址: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  电话:+86-028-85550224
邮编:61004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单  价 60 元


 


 
→回复
luoxin26(天使爱美丽) 2007年5月10日 22点09分 评分:10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郊,占地56亩,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一个主要的旅游参观点。武侯祠建于唐,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墓相毗连。
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郊,占地80亩,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祠庙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之时,明末毁于战火,现存的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祠庙座南朝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祠内供奉着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人物塑像50尊,极具文物价值和观赏性。此外还有各种碑刻、匾联、钟、鼓、鼎、炉等历史文物、资料上万件。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二门,来到刘备殿。刘备殿高大雄伟,面阔七间,分正殿、偏殿和边间。与偏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二十八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殿内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东西偏殿分别祀关羽及其儿子,部将,张飞及其子孙三代;边间置钟鼓。

出刘备殿来到过厅,过厅后是诸葛亮殿。诸葛亮殿宏敞开朗,殿的两角峙立着高大的钟楼和鼓楼;两侧分别有陈列室,陈列室的回廊与过厅连接,形成一座以殿宇为主体的四合院落。
走进诸葛亮殿,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人的贴金泥塑坐像。

出关羽殿,下台阶是东廊,称为文臣廊,有十四位蜀国官吏的泥塑彩绘坐像。这十四位官吏有才识,有政绩,为官清廉。

出张飞殿,下台阶是武将廊,廊房内有十四位蜀国将领彩绘泥塑坐像。这十四位将领或战功卓著,或战死沙场,得到立像表彰。

三义庙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是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义士而建。其忠义、道义、仁义的忧国大义,代表了三国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典型结合。近年由市内迁建于此。
三义庙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是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义士而建。其忠义、道义、仁义的忧国大义,代表了三国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典型结合。近年由市内迁建于此。


成都武侯祠位于市区南,肇始于刘备下葬惠陵时,即公元223年。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 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有三国圣地之美誉。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武侯祠最初与惠陵、汉昭烈庙毗邻,不是当今格局。明初蜀献王朱椿敬仰诸葛亮忠君爱国的品质,提出“君臣宜为一体”,乃打破原来布局,将武侯祠诸葛亮像移入汉昭烈庙,成为君臣合祀庙宇,专祀诸葛亮的武侯祠遂被废。明末,祠庙毁于兵燹。清康熙十年——十一年,在川湖总督蔡毓荣、四川布政使宋可发等主持下,于废址上复建武侯祠。为兼顾君臣之礼,将祀刘备的昭烈庙建前,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位后,形成今之所见大致规模。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修复,至清道光年间,祠内共塑有自康熙以来蜀汉君臣像47尊,构成武侯祠重要文物部分,是全国唯一最多的三国人物塑像群。
2000年,迁建于此的“三义庙”重新开放。“三义庙”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后毁于大火,乾隆年间重建,原址在今成都市内提督街。今“三义庙”内,重塑有刘、关、张三尊像。这里是民间纪念他们“桃园结义”的重要场所,历来香火鼎盛。
近年,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将原南郊公园合并成园林区,面积由原37000余平方米扩大为139860多平方米。南郊公园原系四川抗日将领刘湘陵园,有仿清帝王陵寝建筑。浮雕式的石碑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刘湘陵等,依次排列在400米长的甬道上。雄浑庄重、布局严谨,是西南地区惟一北方风格建筑。
“锦里”位于武侯祠文物区东侧,系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一条街,长约400米。街区内有客栈、茶坊、餐厅、酒吧,还有蜀锦蜀绣、竹编工艺、诸葛连弩等。它延续了三国文化,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让人流连忘返。
今天的武侯祠是一个广义的历史概念,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供奉着蜀汉英雄塑像。钟、鼎、匾联、碑刻,文物荟萃,尤以唐代“三绝碑”,清末“攻心”联最为著名。此外,“三国文化陈列”、“和畅园”、“香叶轩”、结义楼等集参观、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服务设施,环境优美,内容丰富。

地址: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  电话:+86-028-85550224
邮编:61004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单  价 60 元


 


 
→回复

邻近景点
九寨沟风景区
亚丁风景区
四姑娘山
黄龙风景区
米亚罗风景区
僰人悬棺
五须海
松潘古城
蜀南竹海风景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自贡恐龙博物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