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四川成都洛带古镇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四川成都洛带古镇概况
洛带古镇的舞龙表演1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洛带古镇位于龙泉镇北10公里,坐落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三峨山麓。三国蜀汉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全镇客家人占91%,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洛带古镇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其建筑物大多为晚清与民国风格。镇内现存名胜有建筑精美而又独具特色的几大会馆(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川北会馆),洛带公园,以及凤仪馆、博物馆、基督教堂等古建筑。

  明清以来,这里成为外省移民的主要入籍地,特别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相继迁入的即有广东、湖北、江西、陕西和山西等省的移民。由此使得这里南北移民杂处,南腔北调共存。

  现存于洛带镇上街的"广东会馆"(原名"南华宫"),乃是四川客家建筑中的杰作和"四川客家第一镇" 的首要标志。该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6年),总占地面积为3044.75平方米。它是目前四川境内保存最好和面积最大的一处客家会馆。1981年4月公布为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由前、中、后三殿构成。其中,后殿为二楼一底的重檐歇山式木构建筑,顶覆盖以 黄色的琉璃筒瓦,两侧有高拱曲起的风火墙,给人以气势恢弘,凌风欲飞和古朴庄严之感。除此,馆内还保留有楹联九幅。这些楹联,既有对前人艰难创业的缅怀,同时又有对故乡山水的悠悠思恋。

  1、客家人喜唱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全面反应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转优美,唱词生活气息浓郁,且在每年端午节有斗山歌的传统,男女对歌尢为吸引人,其中不乏即兴之佳作,如《情妹放牛》、《情嫂收衣》、《昨天赶场酒吃醉》等,皆为难得之精品。

  2、客家菜多成系列,最著名为九斗碗,酿豆腐,盐焗鸡等。现洛带境内的供销社饭店的油烫鹅、新民饭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楼的水酥、面片汤等特色菜已成为洛带客家餐饮的特色菜,远近闻名。尢其是夏季,人工无法栽培的野山菌(当地人称“鸡腿菇”)出山之际,慕名前往尝鲜的食客更是络驿不绝。

  3、每年7月26、27一般会举行水龙节(类似与泼水节),场面热闹,极具客家特色。


洛带古镇2
洛带古镇10
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5
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湖广会馆
洛带古镇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olive_jia(olive) 2006年1月5日 18点40分 评分:10
洛带古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距离市区约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古镇历史悠久,相传汉代即成街,名“万景街”;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福街”;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内,而更名为“落带”,后又演变为洛带。全镇85%以上都是客家移民的后裔,主要来自广东、江西、湖北、湖北诸省的客家聚居地,至今还能讲一口流利的客家方言,谑称“土广东话”,且保存下较为完好的客家民居和习俗。

洛带古镇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和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留下了众多的民间传说、历史遗迹、古老建筑、客家会馆。古镇老街以上下街、北巷子、风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等一街七巷为代表,漫步其间,深深的客家风情,足以令人陶醉。现存的建筑多系清末民初风格,又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还有博物馆、客家公园为其古建筑之翘楚。

广东会馆是洛带镇的标志性建筑,又名“南华宫”,清乾隆11年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规模宏大。馆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是全国保存和维护得最好的会馆之一,其风火墙的建筑风格在四川境内也绝无仅有。

江西会馆于清乾隆18年由江西籍客家移民筹资兴建。主体建筑有乐楼、厢房、天井、前中后三殿、戏台构成,布局严谨,安排合理、构思巧妙,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价值,因而经常被影视界选为拍片场所。

湖广会馆是湖广籍移民于乾隆11年捐资而建,因供奉大禹,又称“禹王宫”。馆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的雨,即使街上己洪水浸漫,馆内天井也不会淌水漫涎,是该馆的一大奇迹,位为大禹保佑之故。

川北会馆由市区卧龙桥街迁建于此。清同治年建。

博物馆原系燃灯寺迁建,是龙泉驿区唯一的地方综合博馆。2003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已挂牌成立“四川客家博物馆”,该馆因此成为全国唯一地综合性客家博物馆。

客家公园是民国17年由地方士坤和群众集资修建,占地60余亩。园内最具特色和价值的是“女茶社”,乃过去客家妇女休闲、品茶、聊天之所,不纳男宾。其间一幅“尘世嚣嚣到厌烦时来暂歇,茶烟细细得清闲处且偷安”的楹联,正是当年客家妇女拥有与男性同等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见证。

此外,镇内还有药王庙、基督教堂、烟霞洞、红豆林、玉带湖等多处古迹胜景。


 
→回复
hongmayi1982(红蚂蚁) 2006年4月10日 11点51分 评分:0
素有“东山古镇”之称的洛带古镇,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山中段的三峨山麓。距成都17公里在,北距成渝铁路洪安站8公里,南距成渝高速公路龙泉站3.2公里在。
  洛带名称的由来有三个传说:一说洛带原叫甑子场,场内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井水为东海龙王口中所吐,味极甘甜、泡茶泡香、洗脸美颜。一日,蜀太子阿斗率众太监到该处,忽见一条尺长大鱼随一白发老者鱼杆动,划一弧线,飞出井来。阿斗抓鱼,连人带鱼跌入池塘,慌乱中腰带掉入井底,回头找老翁算账。仅见老翁坐位处留一白绸帕上书“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而绸帕掉井中堵住海眼,井水从此变浑变苦。后人遂改甑子场为“落带”,后演变为“洛带”镇;二说:镇旁有一“洛水”环绕,形如玉带,故此得名;三说:场镇老街蜿延一公里,状如玉带自天飘落,故为此名。

洛带古镇是明末清初时期的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使这些来自于异乡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带生了根。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在洛带镇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

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其实并没有“客家族”。据史载记:西晋末年(公元265—317年)和北宋末年(公元960—127年),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份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南部)衰乱,赣(江西)南因地广人稀,相对偏僻安静,因此,成为避乱者理想的栖身之地。于是,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同时,从中原迁入赣南的客家先民或客家人,又不断往闵(福建)西、粤(广东、广西)东迁徒。而明末清初时,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分别从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又有大批移民入川,其中,洛带是较集中的移民点,形成了巴蜀客家的集居地
 
→回复
qiaoqiao1987(㊣吖乔乔) 2006年5月8日 15点11分 评分:10
前些天我上了洛带古镇万,凉粉很好吃哦

 
→回复
cxj1101(悠悠) 2006年6月1日 15点21分 评分:0
很有味道的古镇,浓浓的客家文化,小吃,旅游纪念品等等很多,东西又不贵,还有有名的"客家伤心凉粉",在广东会馆里面,经常是排着队的买,1块钱一碗,有辣的和不辣的,不过还是辣的过瘾,辣出眼泪才叫伤心凉粉嘛~还有鹅也很好吃,只要是来这的人都会带一只鹅回去和家人一起享用,很香的肉呢.
 
→回复
izyguest(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2006年7月1日 00点18分 评分:10
我觉得洛带的治安还不太好,我希望洛带人民政府把治安搞好.能让游客放心,安心的在此地玩耍
我希望.......我是外地的一民游客,不过我还是经常到洛带的,我也是一个客家人
 
→回复
eily8958(娅娅) 2006年8月10日 23点31分 评分:7
洛带古镇位于龙泉镇北10公里,坐落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三峨山麓。三国蜀汉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全镇客家人占91%,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洛带古镇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其建筑物大多为晚清与民国风格。镇内现存名胜有建筑精美而又独具特色的几大会馆(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川北会馆),洛带公园,以及凤仪馆、博物馆、基督教堂等古建筑。


  踏在小镇凹凸不平而曲折的青石板街上,穿行于木门木窗木柱木梁的古老吊角楼之间,闻着空气中飘荡的似有似无的叶子烟味。


  洛带的古韵,是随满镇人那叽里呱啦的客家话而流动在古镇上空的。他们与外人交往,也能说流利的川西话、普通话,但在他们客家人的圈子内,还是操着那独具韵味的客家话。


  洛带的古韵,又如清泉般源源不断地从那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中流淌而出。坐在洛带客家会馆的茶座上,不经意间,就能听到客家人津津乐道各种滋味悠长的民间传说,多方位地折射出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

 
→回复
luoxin26(天使爱美丽) 2007年5月9日 09点21分 评分:10
洛带镇位于成都市东郊,龙泉驿区北部。西距成都市区18公里,南距龙泉城区和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11公里,距离成渝高速阳光城入口4.3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43公里,北距洪安火车站8公里。已开通的219路市区大公交车将洛带与成都市连成一体,30分钟就可到达市中心。全镇辖8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30479人其中非农业人5249人。
洛带古镇历史悠久,相传汉代即成街,名“万景街”。全镇85%以上都是客家移民的后裔,主要来自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客家聚居地。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留下众多民间传说、历史遗留、古老建筑、客家会馆。保存完好的有千年老街、明清民居、客家会馆建筑群和金龙寺等众多历史古迹,一年一度的“水龙节”、“火龙节”更是几百年来客家人传承下来的特色民俗活动。洛带镇是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省级著名历史文化名镇,是中国西部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因此又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2005年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洛带的成功举行,进一步确定了洛带在世界客家文化中的地位。
洛带镇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古镇客家文化旅游区和金龙湖旅游区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呈现出“走进历史—回归自然—体验山水”的文化生态旅游格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可开发成都市区近郊大型天然温泉;有丰富的页岩矿产资源,可发展新型建材业;天然气储藏量大,可提供丰富能源;湖泊、河流等水系完整,生态保持完好,绿化率高,是国家绿化之乡。水、电、气、路、通讯、教育、医院、邮政等基础和市政设施配套。

产业发展方向:实施“文化兴镇、产业强镇”战略,打响“西部客家第一镇”品牌,建设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古镇。发展多元化产业,将古镇修复保护与开发并举,发展旅游业;开发以旅游产品制作、加工、展览为一体,建成成都唯一的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以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优质水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以“客家文化”和“花果生态”两大亮点为主,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以加强古镇保护为重点的文化兴镇、产业强镇的产业格局。

洛带是成都市东郊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是成渝古道上扼成都物资西进东出的商贸重镇。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留下众多民间传说、历史遗迹、古老建筑、客家会馆。清初开始的客家移民西进运动又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客家文化。保存完好的有千年老街、明清民居、客家会馆建筑群和燃灯寺、金龙寺等众多历史古迹,一年一度的“水龙节”、“火龙节”更是几百年来客家人传承下来的特色民俗活动。 镇内以“五馆一园”为代表的建筑或规模宏大,或雕刻精美,或构思独特,或质朴厚重,风格各异,精品荟萃,总面积达2 0 0 0 0余平方米。现在洛带镇是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国家级著名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市确定的30个重点镇,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因此又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作为2005年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的唯一分会场,洛带镇人民政府借这次契机,既狠抓古镇老街的保护、恢复与建设,又高度重视客家文化的开发利用,狠抓客家民俗活动的恢复和客家文化氛围的营造。为确定洛带在世界客家文化地位而努力奋斗。而今,古镇以“天下客家第一镇”的形象正受到海内外客家人士和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

川北会馆
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原位于成都市卧龙桥街,2000年5月,由人民日报社出资180万,迁建至龙泉驿区洛带镇,工程占地5亩。作为洛带“四大会馆”之一的川北会馆,着重反映了川北移民在成都遗留的历史文化,其建筑风格独特精巧,丰富了洛带的会馆文化。在其中举办的川戏表演、客家姓氏展览等吸引了来自海内外嘉宾。 现该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会馆
清乾隆11年(1746年)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供奉佛教禅宗的创始者六祖慧能(被誉为“南华道人”),名曰“南华宫”。会馆座北向南,主体建筑由戏台、乐楼、耳楼及前中后殿组成,呈中轴线对称排列,复四合院结构,总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广东会馆大殿石柱上有楹联多副,其中“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最能反映出客家移民拓荒异乡、艰苦创业和思念故土之情。而现代客家画家(龙泉西河镇人,国家一级画师)邱笑秋为广东会馆创作并悬挂于中堂的一副对联“叭叶子烟品西蜀土味,摆客家话温中原古音”,更是以一个细节,传神地刻画出了客家人扎根四川后既溶于巴蜀文化,又以“宁卖祖宗田,不丢客家言”的祖训顽强传承自身国文化的精神特质。广东会馆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其风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绝无仅有。由于其气势巍峨,已成为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现该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会馆
位于洛带镇老街中街,座北向南,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由江西籍客家人于清乾隆18年(1753年)捐资兴建,供奉赣南乡贤神祗“许真君",又名“万寿宫”。主体建筑由大戏台、民居府、牌坊、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江西会馆在整体布局和建筑美学方面都颇有价值,特别是它在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还伸出一个小戏台,构思独特,环境空间布局十分完美,为四川客家会馆中所未曾见。现该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在洛带的基地就挂牌于该馆内。

湖广会馆
为湖广籍移民于清乾隆8年(1743年)捐资修建,因供奉大禹,又称“禹王宫”。会馆座北朝南,依中轴线对称布局,由牌坊、戏台、耳楼、中后殿和左右厢房构成,全贴金装饰,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现该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广会馆较完整地反映了湖广移民的艰苦创业和社会生活,为成都市旅游区内保存完好的湖广移民会馆的典型建筑。馆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洪水漫涨,该处的水都不会淌水漫延,为该馆的一大奇迹,传为大禹保佑之故。现该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客家博物馆
川客家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3月,是为全国唯一综合性客家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四川客家人入川、安居、创业的历程及成就,反映出客家人坚韧、勤奋的精神。馆内陈列的文物多为龙泉驿区出土历代铜器、陶器、铁器、石刻、陶俑、铁币及燃灯寺部份文物。

客家公园
位于凤仪巷北,占地10亩,为民国l7年(1928)时洛带团总、袍哥舵把子刘惠安倡导地方群众和码头袍哥集资修建,是四川省最早的公署之一。公园主要建筑为四馆、三亭、一祠。最具特色和价值的是园内的“女茶社",是过去客家妇女集中休闲品敬聊天的地方,不纳男宾。一副“尘世嚣嚣到厌烦时来暂歇,茶烟细细得清闲处且偷安"的对联,恰如其分地刻画出客家妇女与男人同等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是客家妇女生活的缩影。公园东郊的凝翠楼为小青瓦四合院,楼上曾是龙泉驿区第一座图书馆,曾藏有《万有文库》等书籍,峨山京剧社旧址也在该处。

玉带湖
玉带湖,储水量达120万立方米,常年被花与果环绕,环境幽静,空气清新。

巫氏大夫第
洛带客家民居分为祖屋和普通民居两大类,巫氏天大夫第是巫氏家族的祖屋,是洛带镇建筑最早而又保存最完好的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大夫第始建者为巫氏入川后第二代传人巫作江,建筑年代大至在乾隆末至嘉庆初,因巫作江曾被清廷诰赠为“奉直大夫”,故名“大夫第”。平面布局为复四合院式,以大门为中轴线对称排列,譬鳞山式顶,木结构穿尊房,上盖小青瓦,主体建筑由大门、过厅、院坝、前中后三堂、东西花厅、厢房及通街厅道和一个附属小四合院组成。大门外为竹林区、树林和菜地。整个平面四横二纵,天井复天井,小天井连着大天井,大院落连着小院落,民居特色甚浓。在前堂后天井的东西花厅,为卷棚式建筑,花厅作南并向的庑廊形,做工考究的各式花格木窗雕琢的花鸟虫鱼形态逼真,是民居中的珍品。 大夫第是客家移民在四川生产、生活的一部活字典,在今天的成都地区已不多见。


 
→回复

邻近景点
九寨沟风景区
亚丁风景区
四姑娘山
黄龙风景区
米亚罗风景区
僰人悬棺
五须海
松潘古城
蜀南竹海风景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自贡恐龙博物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