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江苏南京栖霞山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江苏南京栖霞山概况
栖霞山2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春牛首,秋栖霞”,牛首山、栖霞山是南京人春、秋两季外出游览的胜地。栖霞山,尽管由于开矿而引走了水源,然而它仍然像一位健壮的老人,神采奕奕,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古称摄山,位于南京市太平门外22公里处。山有三峰,东峰如龙称龙山;西峰似虎称虎山;主峰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海拔286米。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每到深秋,满山红遍,景色十分迷人,是栖霞山吸引游人的主要景致。另外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奇岩怪石不少,因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景点名“彩虹明镜”。向东有月牙池,然后就是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磐。

  千佛岩在舍利塔东边,依山而建,据统计共有佛龛294个,佛像515尊。大部分佛龛中有一尊主佛,两旁是其弟子或菩萨。其中最大的一尊是无量寿佛,连底座高达11米。佛像有坐有立,姿态各异,造型精美。但由于长期风化,雕像中许多细微部分都已剥落或模糊,甚为遗憾。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色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足以吸引四方游人。

  1、交通:南京火车站乘南龙线公交车可达。

  2、门票:4元   
  


南京栖霞山石刻之谜与千佛岩秘境
南京栖霞山上的枫叶
栖霞山
南京-栖霞山-期盼红枫
栖霞山2
栖霞山上的美景
栖霞山独特的风景
栖霞山公园1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kevin_chen(西门) 2005年12月20日 00点59分 评分:10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困此得名。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卓立天外,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

  栖霞山驰名江南,不仅因为有一座栖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层林尽染,南京人尢喜举家游览,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俗。

栖霞寺
  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千佛岩
  在凤翔峰西南麓。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栖霞寺后山岩壁镌刻有“千佛岩栖霞山”六字,千佛岩上下呈五级,层次分明,佛龛大者数丈,小者远远望去,宛如鸽舍。共有佛龛294座,摩崖造像515尊,号称千佛。

南朝陵墓石刻
  是六朝文化的珍品,也是中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在整个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上承秦汉,下启隋 唐,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
  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
  南朝刘宋两代帝陵和南朝王候墓都在南京,陵墓大都沿袭晋制,尤以南京东郊的甘家巷一带最为集中。

天禄、麒麟雕刻
  精美者,当属位于栖霞镇狮子冲的陈文帝永宁陵石刻。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的出现,往往被附会为圣贤的降生,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永宁陵现存石天禄、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飞,富有动感,给人以挺拨、丰富的印象。

神道石柱
  又称华表、墓阙、墓标等,以甘家巷西萧景墓前的石柱最为著名。柱顶立小辟邪一只,造型秀丽脱俗。

 
→回复
zhangyuanfang(张远方) 2006年4月10日 14点46分 评分:0


上联

极目望神州,几万里江山如画:燕子骄立,石头虎踞;钟峰蟒伏,淮柳烟迷;龙盘阅尽沧桑,六朝胜迹韵犹在。更九派纵横,苍茫浩荡,涌起天地正气;昆仑雪瑞,秦岭树峨,带连五岳雄风,欲妆九土三千界。东海浴星辰光耀,南天映粤杰荣辉,西川控碧水初源,北国承苍穹玉露。五湖美景,尽入亭来;四海风流,惟推扬子。想来宇宙已历千万个春秋,听任东风吹不老。

下联

纵情思往事,数千年日月成梭:炎黄力耕,大禹劳形;汤武挥戈,周公志决;风曲难通变易,一地灵光兴未休。当三家扰嚷,慷慨长吟,方生古今贤才;李氏贞观,隋文刚烈 ,直至元璋壮志,要种人间满地花。春光抚往昔碑残,夏暮对明宫茂泽,秋月闻庙堂晚罄,冬晨慰大地金霞。百代精英,皆随时去;八方际会,景仰中山。试问人生能经几多轮岁月,当驱铁甲建丰功。
 
→回复
zhangyuanfang(张远方) 2006年4月10日 14点49分 评分:0
深秋,当寒霜降临,室外的花草开始凋谢零落,便是游玩南京栖霞山的最佳时期。此时的红叶经过秋霜的洗礼,正所谓“满山红遍,层林尽染”。
南京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一说。春天去南京南郊的牛首山,看山前山后盛开的迎春花;而深秋却要去东北郊的栖霞山观枫赏叶,去领略漫山枫叶红彤彤的情意。
深秋十一月前后,寒霜总是会悄悄地降临这座南方古老的城市。每当这个时节,秋意正浓;枫叶生机盎然,大家(人们)也都会想到丹枫遍山的北郊栖霞山。那种栖霞丹枫红红的意境,不免让你有着几分激动,有着几分冲动。此时,各地游人也会慕名前来,从而加入到这别具一格的赏枫行列之中。
霜降时节秋高气爽,我也难收不羁的心情,随着游人来到栖霞山。当我们走近这座在南京颇有名气的“第一金陵名秀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映衬在红枫林中的那座古刹――六朝胜地千佛寺。南京是六朝古都,据称,六朝时期佛教昌盛,寺院庙宇众多。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为此,可见一斑。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一次次的浩劫,许多寺庙都不复存在了,唯有栖霞山的千佛寺比较完好的保存至今。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四八九年),由明僧绍捐宅为寺,名“栖霞精舍”。步入古寺,香烟缭绕的寺庙殿堂里,烛火通明。许许多多善男信女以及游客在这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富贵。穿越寺庙殿堂出后门,径直就可来到满是石佛的千佛岭下,千佛岭虽说不大可也怪石嶙峋。岭下有山石精工雕琢而成,始建于隋代的石舍利塔,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却依然完好无损。
绕过石舍利塔,拾级而上便是栖霞山最著名的景点千佛岭。千佛岭虽然不大,上下却有大小石佛五百一十五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据说,当年开石造佛的石匠,为了表示心归佛门的恒心,废寝忘食,日夜精心雕凿,最后凿好第五百一十五尊自己的石像,就地而逝,留下千古遗愿。以至于后人来到千佛岭看到一尊尊形态各异的石佛,不仅为他的意志而称颂,更为他的技艺而赞叹。如今,千佛岭上苍松翠柏挺拔俊秀,再加上枫红叶紫的点缀,更是让人赏心悦目。
缘石佛而行,至纱帽峰来到畅观亭,畅观亭虽然没有什么特色,却也名副其实。在畅观亭畅观栖霞山地貌别有一番情趣,只见远处山峦起伏,树木茂密。山谷里枫树群群,如霞似火。回头再看六朝胜地千佛寺,红墙黛瓦却掩映在火红的枫叶群落中。从畅观亭俯视千拂岭,怪石更怪;石缝纵横。石连着石,犹如万马奔腾;缝连着缝,犹如潺湲流水。
出了畅观亭,往北角的山下去,可至话山亭。话山亭别致幽雅,亭边溪水徐徐,周围枫树成林,在话山亭观枫赏叶可是别有一番风情。那高大的三角枫一株株一行行;紫叶李群落簇拥,红彤彤的叶子茂茂密密;遮天掩地,仿佛一块殷红的绸缎兜住那无边的苍穹。又好象一团熊熊的火焰,燃烧在青山绿水间。微风吹来,枫枝悠闲的摇曳着,宛如一群红衣少女在翩翩起舞;枫叶沙沙的轻抚声,又好象对对情人在温柔的窃窃私语。看着此情此景,我不免有些陶醉……
下午,太阳斜射的光,照在枫树林里,金色与红色缠绵在枝叶的缝隙中……带着几分醉意我依依不舍的离开话山亭,沿着大路向着最后的目标望江亭攀去。望江亭座落在栖霞山最高的北峰,在那里可以将雄浑的长江尽收眼底。想着还有大江的召唤,我顾不上疲惫,一气登上了北山。
来到望江亭,呵!果然一江如练。只见大江滚滚,白浪阵阵,自西向东蜿蜒而去。此时,我想起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我站在这里高山远眺,确领略着一边是栖霞山那种如霞似火的万种风情,一边是荡曲回肠的大江磅礴气势。真的很美啊!置身于大自然的这种巧夺天工,我也真的醉了。



 
→回复
zhangyuanfang(张远方) 2006年4月10日 14点54分 评分:0
 据史料考查,栖霞山千佛岩的石窟造像,较大同云岗迟31年,但比洛阳龙门早17年。故千佛岩被誉为“江南云冈”名闻中外。而名人石刻始于南朝,其分布相对集中于凤翔峰,中峰、东峰的诸景点。在长达1500余里里,有关栖霞山石刻留下一连串不解之谜。

  栖霞行宫选用石材之谜

  栖霞行宫初竣工时占地五万余平方米。至乾隆第六次南巡已扩山地四百亩。据《南巡盛典》,行宫构筑在山峦沟壑之上,所有地下涵道、宫门、宫墙地基全用块石垒砌,耗石逾20万立方。但考察行宫方圆千米以内,山体毫无缺损。史料也没交待这庞大的工程用石究竟取之哪里?全部费用是多少?由谁承担?耗用了多少工日?这始终是个谜。

  千佛岩佛龛之谜

  相关专家对千佛岩佛龛作过编号统计,得出有佛龛349个、佛像共为515尊的结论。但近年考察又在龙山、中峰、栖霞行宫等处岩壁发现大小不等的佛龛近30余处。新近又有反映,凤翔峰东坡“裤子裆”也有古佛龛,俗称“惩罚佛”。经查阅《摄山志》,有“画石山在摄山东岩下,有石穴,日花洞”的记载。那么这里的“石穴、花洞”是否就是传说中的“惩罚佛龛”呢?栖霞山除千佛岩,其他地方究竟还有多少佛龛?此乃第二谜。

  栖霞山名人石刻失踪之谜

  早就传说乾隆第一次南巡至栖霞山赐刻的第一块御碑在千佛岩纱帽峰佛龛被盗失踪。但在2002年,栖霞寺在装修铲去墙土时惊现了这块御碑。虽说这块碑的发现更正了文人墨客们赞美栖霞山总爱套用“金陵第一明秀山”之谬误。但历史上乾隆在栖霞山留御碑达8块之多,现发现的仅有4块。那么是何人、何时、什么目的?将御碑砌入寺墙。余下的御碑又在哪里?另外,现在千佛岩、龙池、白鹿泉等景区岩壁的名人碑刻,现在除摩崖碑刻,几乎已荡然无存。这些失踪的碑刻,包括未被发现的御碑,是被寺院收藏了?还是被不法之徒撬窃了?以上系列问题为第三谜。

  中日文双碑内容之谜

  栖霞寺佛学院外墙有两块三米高的石碑,被假砖纹尘封。它就是史料中记载的中日文双碑,俗称“佛头记”。史料称,一尊栖霞寺南朝阿弥陀佛佛头,经辗转被日本人带回国。后又历经艰辛被送回栖霞寺复厚,为纪念中日友好、礼佛者尽财力刻中日文双碑,详细记载了这一事实经历。遗憾的是碑文被水泥尘封,寺院也请过专家试图剥离水泥,但几次以失败而告终。那么,谁人、何时、封涂了中日文双碑?碑文的确切内容到底是什么?由于史志、史料查无实据,故为第四谜。

  舍利塔凿造年代与地宫之谜

  栖霞寺与千佛岩之间有被专家称之为“绝出人工的”舍利塔,由于该塔雕刻细致华丽,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和美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故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据南京园林局专家王俊讲:关于舍利塔的凿造年代有四种说法。一说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二说原建是木塔、始于隋代、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重建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重建为石塔;三说今之塔基址是隋文帝葬舍利处,至南唐时凿造成石塔,并由徐铉书额“妙因寺”;四说见《摄山志》载:“南唐高越,林红肇并为国主大臣,勋贵无二、尊礼三宝,饮隆佛法、隋文帝所造、舍利塔岁久剥蚀,二公同去兴修,复加装饰。”至于舍利塔究竟凿造于哪一年代?还是个谜。另据栖霞寺高僧已故法师慧坚讲:古代名塔下都有地宫,本寺舍利塔也不会例外,它自建成千余年来,虽历经战火和修缮,但塔基以下无一寸被人动过,那地宫里除传说埋有隋文帝从神尼手中得到的五彩舍利子,还有哪些稀世珍宝?始终是个谜。

  千佛岩“栖霞飞天”壁画之谜

  2000年,千佛岩惊现双飞天壁画。经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黄征教授考证后认定为“栖霞飞天”。黄教授认为,位于千佛岩“中102”号佛龛内的双飞天的发现,对敦煌学的研究意义重大。据飞天姿态、线条的飞动感,是具莫高窟隋唐最成熟时期风格的作品。但也有专家认为,栖霞飞天是唐代或唐代以后的壁画。至于栖霞飞天壁画的绘制技法,有专家认为是模印壁画,即在岩壁贴上飞天模型,而后绘彩,再揭去模型,最后轻凿修饰出飞天的图形。而黄征教授考证认为是先画了壁画像,然后才在图像之外补涂“底色”,因而使图像直接附着岩石上。经中、日、英三国专家共同考证认定,千佛岩“中102”号佛龛内发现的飞天壁画是栖霞山所有佛龛迄今仅存的一处。根据飞天壁画东行路线以及敦煌莫高窟存有飞天4000余身的推断,栖霞山千佛岩原先至少应有几百身飞天。有专家说,飞天最早源于印度,后经新疆传入内地。但日本奈良法隆寺也有类似莫高窟、云冈、龙门、栖霞的飞天壁画,那他的源头又在哪里?黄征教授认为,唐天宝年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曾在栖霞寺逗留了三天,很有可能是鉴真将栖霞飞天带往日本。至此,栖霞飞天到底是哪一年代的作品,是属哪一种绘制技法,千佛岩原有多少飞天壁画,日本法隆寺飞天壁画是否由栖霞山东渡而去,千佛岩“102号”佛龛飞天壁画历经千年缘何能单独保存到今天?这系列问题均是待解之谜等专家去破解。

  卧云景区名人石刻之谜

  2005年初,栖霞山在山林整治中发现达万余平方米的岩溶景观。由于岩表遍布云团状燧石(打火石)和呈现宋代诗人侯恪题刻的“卧云”以及诗人和好友留下的“是日,程德、孟武、赵竽、桓觉同游”等石刻,故被园林、地质、考古专家考证后认定,这处在史籍上全无记载,但在历史上一度辉煌过的罕见岩溶景观,极有可能是被历史上一次泥石流和山体塌方所掩埋。但令人费解的是,这处位于栖霞行宫范围内的“卧云景区”,即是宋代就已著名,但为什么在历代史志和《南巡盛典》中却只字不提?这不能不说是个谜。

  天开岩《禹王碑》之谜

  栖霞山天开岩丛林有明万历年间,官任金陵的吏部左侍郎杨时乔重建的《禹王碑》,毁于“文革”,碑残迹现被栖霞寺、栖霞山风景区分别收藏。1998年,栖霞山园林处按原碑复建了禹王碑。原碑面刻有77字岣嵝文,故称《岣嵝碑》,因字形似蝌蚪又称蝌蚪文。对于这77字的含义一直被史学界视为“天书”,至于译文,自宋至今,除杨时乔以外,还有杨慎、沈镒、郎瑛、王朝辅等20余位名家,其释义各不相同。南京园林局专家王俊说,“至于禹王碑文的确切释义,至今没有一个千真万确的铁证、可以断定他是不错的。”那么,栖霞山天开岩的《禹王碑》碑文含义之谜谁能破解?这是考古、史学界和栖霞山风景区始终翘首以盼的夙愿。



 
→回复

邻近景点
连岛旅游度假区
灵山大佛
周庄镇
同里
沙溪古镇
沧浪亭
狮子林
大明寺
孔望山
甪直
拙政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