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福建泉州清源山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新闻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福建泉州清源山概况
清源山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灵山、九日山三大景区组成,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15米,距市区仅2公里。

  清源山素以岩洞、十八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像岩、赐恩岩、南台岩、清源洞、虎乳泉、灵山伊斯兰圣墓、九日山祈风石刻群诸胜为著,自晋至今,均为游览胜地,素享“闽海蓬莱第一山”之誉。

  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经过历代的开发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藏传佛教等大型石雕7 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

  景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处享有“中国之最”的文物景点:位于羽仙岩下的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造像,被誉为“老子天下第一”;位于碧霄岩的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位于最东南的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唐武德中,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传教,殁葬灵山,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墓,旁有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到此祷告的“行香”碑;九日山有我国现存最多的宋代祈风石刻。
  
                       






清源山-清源洞入空门
清源山
清源山
清源山
清源山-三世佛佛阁
清源山的午后
还好
清源山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joyance170(Joy) 2005年11月1日 19点11分 评分:10
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此山的得名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云游至此,见此山苍松翠柏,曲径通幽,一时兴起,用铁拐捅地赞叹。不料用力过猛,将铁拐戳进了山石中,拨出后泉遂涌出,以后人们就称该山为清源山。
这里的景色以奇石和清泉著称,林壑幽美,历代文人墨客到此登游留题甚多,据调查记录,山中石刻多达300余方,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清源山中还有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的舍利塔,弘一法师早年历经繁华,中年剃度出家,后在泉州一带闭关治学,后半生清贫静逸,圆寂前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他的舍利子被供奉在清源山中,更使该山增添了人文意蕴。
 
→回复
lianghaifr(海阔天空) 2005年11月22日 17点41分 评分:10
清源山又名北山、泉山、齐云山,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公尺,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揽胜。1988年列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清源山右峰峻峭,中峰巍峨,左峰迤逦。层峦叠嶂,壑深洞幽,曾以三十六洞天名其精华景物,如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赐恩岩、五台岩、南台岩、龟岩、狮岩、蜕岩和清源洞尚保存原貌;巢云岩、寒山岩、紫泽洞尚有遗迹。这些岩洞,或妙景天成,或人工雕造,都各具特色,各臻其美。其主要有:老君岩,位于左峰罗山、武山下,宋代天然岩石雕成的老君坐像,高5.1公尺,造型生动、刻工精巧,是我国现在最大道教石雕像,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弥陀岩,位于左峰山腰“一啸台”上。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依石壁建仿木构石室,面宽5.6公尺,门额刻“阿弥陀佛”。室后壁岩面浮雕阿弥陀佛立像,高5公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外有“一线天”、“云台”、“连心石”、“泉窟观瀑”、“泓一法师舍利塔”等景观。

  碧霄岩,位于弥陀岩东南方,建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原有石构建筑,已废。岩壁上浮雕三世尊坐像,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上方为上碧霄,有平台,崖刻“寿”字,4公尺见方。从台湾迎回的广钦法师的灵骨也埋在碧霄岩边,并建石塔,以供瞻仰。

  瑞像岩,位于碧霄岩东侧,北宋元右二年(1086年)依天柱峰山石雕刻“释迦瑞像”立姿,高4.4米。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仿木构石室。该岩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外奇石扦天,千姿百态。峭壁间有“忘归”、“北门胜概”崖刻。岩室对面为罗汉峰,断岩侧立,形如罗汉,构成十八罗汉朝瑞像奇观。

  此外,千手岩的释迦牟尼造像,赐恩岩的白衣观音造像,均雕于北宋元右年间,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清源山的泉有一百多眼。著名的叫“孔泉”,也称“虎浮泉”,泉从一斜卧大山石孔隙中迸出,细流清清,常流不绝。清源、泉山因此得名。弥陀岩侧的“泉窟观瀑”。在雨季有“虹雨千层吹不断,琉璃万斛涌还多”的景象;而在旱季,则凝脂潜滴,须待上方水库放闸,人工造瀑。

  历代文士、武将、高僧、权贵游山,留下400方碑刻和崖刻。北宋米芾的“第一山”,明将俞大猷的“君恩山重”,现代高僧泓一法师遗墨“悲欣交集”,备受景仰。曾在清源山上结庐读书而成就颇丰有唐代的欧阳詹、林蕴、林藻,明代的李光缙、王慎中、顾碧等。在清源山修行和羽化道长、高僧不乏其人。清源山流传无数的典故、传说、神话等等,使名山更具深刻的文化内涵。
 
→回复
xiaoxiaoqing(玫瑰花开) 2006年1月15日 14点43分 评分:10
清源山名北山、泉山齐云山,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公尺,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山右峰峻峭,中峰巍峨,左峰迤逦。层峦叠嶂,壑深洞幽,曾以三十六洞天名其精华景物如老君岩、千手岩、赐恩岩、五台岩和清源洞尚保存原貌;巢云岩、寒山岩、紫泽洞尚有遗迹。这些岩洞,或妙景天成,或人工雕造,都各具特色,各臻其美。
  此外,千手岩的释迦牟尼造像,赐恩岩的白衣观音造像,均雕于北宋元佑年间,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清源山的泉有一百多眼。著名的叫“孔泉”,也称“虎浮泉”,泉 从 一 斜 卧大山石孔隙中迸出,细流清清,常流不绝。清源、泉山因此得名。弥陀岩侧的“泉窟观瀑”。在雨季有“虹雨千层吹不断,琉璃万斛涌还多”的景象;而在旱季,则凝脂潜滴,须待上 方水库放闸,人工造瀑。
   历代文士、武将、高僧、权贵游山,留下400方碑刻和崖刻。北宋米芾的“第一山”,明将俞大猷的“君恩山重”,现代高僧弘一法师遗墨“悲欣交集”,备受景仰。曾在清源山上结庐读书而成就颇丰有唐代的欧阳詹、林蕴、林藻,明代的李光缙、王慎中、顾碧等。在清源山修行和羽化道长、高僧不乏其人。清源山流传无 数的典故、传说、神话等等,使名山更具深刻的文化内涵。

 
→回复
zjy4215(叶落无痕) 2006年2月24日 10点00分 评分:10
  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闽海蓬莱"意境区内的羽仙岩下。1988年月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车曰聃。"他的籍里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道教尊他为教
主,奉承《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影响十分深远。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指能弹物,目光炯炯,独具超尘脱俗、仙风道骨神韵。整座石像神态浩然,和蔼可亲,炳焕生光,充满魅力,堪称宋代石雕艺术瑰宝。

  老君岩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群,规模宏大,蔚为半观,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道观明代已废,但老君造像经风历雨何存至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众多学者慕名而来参观考察。现在老君岩已成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热点。法国学者黛安娜·李作为我国文化部外文局专家,随外籍专家组来泉州考察时,在老君岩题留:"这已是我第二次参观老君岩,但我仍和上次一样激动,因为这位老人和大地紧紧地融为一体,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国著名规划专家任震英题赞老君岩造像为:"老子天下第一"。

 
→回复
zjy4215(叶落无痕) 2006年2月24日 10点02分 评分:10
清源山大山门  
位于泉山路末端,距城区仅2公里。于1993年5月动工,1994年6月竣工。
山门为牌坊形式,高12.6米,宽21米。面阔分三间,人车分流。主立面似“画卷横展”,寓意山川美景尽在画卷之中。山门正面匾“清源山”、背面匾“闽海毓秀”,分别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所书。山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饰以辉绿岩、花岗岩板材。山门顶端有4个云纹望柱头、正中顶部嵌有菱形“蓝宝石”灯饰。喻清源山为古城明珠、中国名山。整座建筑物线条流畅,气势宏伟。
 
→回复
cross25(阿佐) 2006年7月20日 18点45分 评分:10
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闽海蓬莱"意境区内的羽仙岩下。1988年月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车曰聃。"他的籍里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道教尊他为教主,奉承《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影响十分深远。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指能弹物,目光炯炯,独具超尘脱俗、仙风道骨神韵。整座石像神态浩然,和蔼可亲,炳焕生光,充满魅力,堪称宋代石雕艺术瑰宝。
老君岩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群,规模宏大,蔚为半观,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道观明代已废,但老君造像经风历雨何存至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众多学者慕名而来参观考察。现在老君岩已成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热点。法国学者黛安娜·李作为我国文化部外文局专家,随外籍专家组来泉州考察时,在老君岩题留:"这已是我第二次参观老君岩,但我仍和上次一样激动,因为这位老人和大地紧紧地融为一体,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国著名规划专家任震英题赞老君岩造像为:"老子天下第一"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位于最东南的元代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碧霄岩景区内。1985年10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世佛"是十三世纪以来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象。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为摩崖浮雕,作长方形石龛,高3米、5米。"三世佛"并排结跏坐在仰覆莲花座上,中尊为现在佛,作触地印之降魔相;左尊为过去佛,亦作触地印之降魔相,但左掌上托钵;右尊为未来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皆为土蕃式样。整座造像布局匀称,雕工年精湛,造型优美
"三世佛"造像左侧的元代造像记事石刻碑文中记载元代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丙年日,岩僧志聪题刻于摩崖记文云:"透碧霄北山第一胜概。至元壬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间,灵武唐吾氏广威将军阿沙公来临泉郡,登兹岩而奇之,刻石为三世佛像,饰以金碧,构殿崇奉,以为焚修祝圣之所……劂后,岁远时艰,弗克葺治。至正丁未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秋,福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加知政事般若贴穆尔公,分治东广道,出泉南,追忆先伯监郡公遗迹,慨然兴修,再新堂构。山川增辉,岩旧社会壑改观"。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殿堂塌毁于暴风雨中,石雕造像暴露于崖壁。1988年12月,市政府拨出专款兴建"三世佛"石雕造像的保护工程,在临崖坡地的原址兴建,于1991年8月竣工。一、二层为封闭式式屋宇,三层为敞开式阁楼,平面成"品"字形布局,具有泉州古建筑特色。从崖下仰望,整座建筑物古朴典雅,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1997年11月,在泉州召开的"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石刻造像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中央民族大学、龙门石窟研究所及泉州与会的专家、学者在"关于泉州市清源山藏传佛三世石雕造像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位于最东南的藏传佛教三世佛(石刻)造像,对藏传佛教东传、促进藏汉文化交流及西复人(唐吾特·党项)在元代活动有重要学术价值。可以作为一级文物,建议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灵山景区内。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现存两墓并列,墓盖用花岗岩雕刻,墓后倚山建马蹄形回廊,高约3米,回廊中的几根石柱颇似织布的棱子,古建筑专家称之为棱形柱,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廊内有历代石碑5方,正中为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立的阿拉伯文辉绿岩碑刻,记述两位先贤在法厄福尔时代(学者考证:“法厄福尔时代系古代阿拉伯对唐朝皇帝的称呼”)来到这个国度。右侧一方为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经泉州,来此祭告行香后属下为之所立的记事碑,上刻:“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圣灵庇佑。镇扶蒲和日记立”。墓上的石亭系1962年重建,墓周围还有一些历代的伊斯兰教徒的石棺墓,上刻伊斯兰教常用的“云月”图案或《古兰经》片段。墓前放有一天然巨石,风吹欲动,手推能晃,故称“风动石”,明代泉州知府周道光题刻“碧玉毬”三个大字。这块风动石是泉州著名八景之一,曰“玉球风动”。伊斯兰教圣墓已成为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史迹。
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九日山景区内,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自路的重要史迹,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日山以“山中无石不刻字”饮誉宇内。历代摩崖石刻达75方,其中海交祈风及市舶司事石刻13方,记载了从南宋淳熙元年至咸淳二年(公元1174-1265年)冬季遣舶和夏季回舶的祈风情况,由太守亲临主持,仪式隆重,市舶提举及其他官员参加,向海神通远王祈祝“蕃舶”一帆风顺,来往平安。当时海潮涨满金溪,百舸云集沿岸旌旗蔽空,鼓乐喧天,人马车轿,连绵数里。昔日祈风场面,十分壮观。
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也是我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从而领略到泉州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上的特有地位。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问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来泉州考察,各国专家学者对此胜迹赞叹不绝,并留下了考察记事石刻一方,又为九日山增添了光彩。
 
→回复
yishir(浠洛) 2007年8月16日 13点47分 评分:0
 清源山去过许多次了,有日出时去,也有傍晚时去。更有在深夜的时候上山。
 深夜上山别有感觉。在夏季的夜晚,山是清凉的,一支手电筒照着山路,不会很难行,由于夜的静,可以听到山间清泉的流淌,走累了就在半山的石上休憩,看看泉州市区的夜景,别有一番风味;抬头看天,是满天的星斗,由于没有太多的阻碍,山中的星空特别明亮清澈。夜晚的清凉更适合登山。
 暑假时多有流星,山上汇聚了一批看流星的人,所以天湖处人很多,大家或席地而坐,仰望漫天星斗,数着划过天际的流星。平常时候,亦有少数人会上山,但比较少,如果要上山,建议人多些,互相有个照应,天湖处有吃食及休憩处。
 可在山上过夜,四、五点时即有人晨练上山。山中有清泉,可饮。山顶日出亦是美景。
 
→回复

邻近景点
武夷山风景区
平潭岛
湄洲岛
日光岩
永定土楼
西禅寺
菽庄花园
南普陀寺
三坊七巷
厦门海底世界
开元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