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河北石家庄旅游娱乐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娱乐
美食
购物
活动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河北 → 石家庄旅游 → 娱乐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近几年来,随着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石家庄市现代派娱乐与传统娱乐相得益彰。石家庄市内大多数影剧院、俱乐部,设施齐全,不失为人们日常体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果你对音响、球道已经玩腻了的话,那么,不妨去尝试一下返朴归真的独特乐趣吧。 河北梆子、河北评剧必让你欲罢不能!说不定还可以看到名满全球的吴桥杂技表演呢!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tyler2529(蓬蒿人) 2005年12月9日 15点25分 评分:10
评论:河北 → 石家庄旅游 → 娱乐
石家庄市赞皇县旗鼓是一种群众节日娱乐的广场艺术。旗鼓,因表演队员每人后背上插着一杆彩旗并以大鼓领奏而得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是院头镇河东村的旗鼓队。
  赞皇旗鼓一般由20多名队员组成,表演者全部为明代武士装束,身穿各色上衣彩裤,头扎红色方巾,中蹬虎头战靴,背系黄龙靠旗。其表演形式分为“走队”和“跑场”两大类, “跑场”还分为“方阵”和“圆阵”两种表演队列。
  赞皇旗鼓表演的特点是每人手持乐器,自己伴奏自己跳,风格古朴,形式活泼,花样繁多。其主要乐器有大鼓1台,小鼓8台,大铙、大钹、大镲、小镲各2副,镗锣4面。
  赞皇旗鼓舞蹈的乐曲节奏分明,韵律流畅,时而分奏,时而合奏。分奏时,小镲、镗锣音色清脆、优美动听。大鼓、大铙音色浑厚、波澜壮阔;合奏时,各种乐器一起敲击,交相呼应,起伏跌宕。再配上粗犷潇洒、风趣欢快的舞蹈,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高度统一。

 
→回复
tyler2529(蓬蒿人) 2005年12月9日 15点23分 评分:10
评论:河北 → 石家庄旅游 → 娱乐
“龙鼓”流传于石家庄市晋州一带农村。据史书记载,在元朝时期称之为“讶鼓”。演员表演时将鼓挎在腰部吊在双腿中间,所以又被称为“挎鼓”。表演者多为武士装扮,以显示英武彪悍、富有阳刚之气。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时逢2000年龙年千禧,编创人员对此鼓进一步加以革新,反映出晋州人民的勤劳勇敢、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更名为“龙鼓”,每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时进行表演。
  “龙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作:1、服饰改革。过去击鼓多扮为武士,如今扮舞者多为少儿,因此制作使用了既适合少儿情绪又突出少儿特点的服饰。2、道具、系鼓方法及位置改革。从前习惯于系鼓腰间吊于膝下表演,能击不能动,舞不起来,现将鼓面改为32厘米,紧紧系在腰间,跳转自如。3、鼓谱改革。根据“龙鼓舞”创意和少儿情感发挥的需要,丰富画面和舞蹈结构,在原来“鼓谱”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创作出“聚将点”、“开场点”、“乱草忙点”、“紧钓鱼点”等曲牌
 
→回复
tyler2529(蓬蒿人) 2005年12月9日 15点23分 评分:10
评论:河北 → 石家庄旅游 → 娱乐
 官伞舞发源并流传于晋州一带。从前,晋州送伞之风甚盛,为当地婚、丧、祝寿互相赠送的重礼,而且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纹饰,官伞舞就是在这种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官伞舞的表演多在元宵节期间,这种传统的带有比赛性的表演形式,近年来得到挖掘、整理、改编、提高。
  官伞舞队的基础是舞组。舞组由2至3个角色组成:2人组扮为1男1女,3人组扮为2男1女。男执伞,女右手执扇、左手执绢。舞队表演时无统一的队形,舞组和表演者的人数也没有定额。
  官伞的角色如何装扮全随舞者之意,男扮如戏曲中的小生,身穿箭衣、彩裤,头带红缨帽,腰系大带;女扮如戏曲中的小旦,身穿女帔、彩裤,脑后梳一大辫,两鬓戴花;也有扮成青年男女、老头老婆乃至和尚、道士的。
  官伞舞蹈的基本动律是碾、拧、夹、转。“碾”是指脚步,每前进一步都是动力腿的脚跟落地后,立即将重心移向脚掌,脚掌又随即用力碾动。“拧”是指脚掌碾动后,主力脚立即变为动力腿吸起,膝部向主力脚的足尖方向,而面向方位不变,从而形成腿、腰、上身的反向拧动。“夹”是指动力腿落地时双腿夹紧,身体有向上立的感觉。“转”是指肩部的转动,其特点是双肩反向转动。这些基本的动律构成了官伞舞的独特风格。
  官伞的乐队主要由唢呐和打击乐组成。大杆唢呐是官伞的主要伴奏乐器,打击乐器为堂鼓、大锣、大镲、小锣、小镲。主要曲牌有“大摆队”、“将军令”、“丰收乐”等。唢呐音乐的应变性很强,能够充分利用音乐的交替与舞蹈动作融为一体,形成不拘一格的特点。

 
→回复
tyler2529(蓬蒿人) 2005年12月9日 15点24分 评分:10
评论:河北 → 石家庄旅游 → 娱乐
高邑腰鼓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系陕北腰鼓向全国辐射、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经50年的发展演化及加工改造,已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的民间艺术。
  高邑腰鼓为大型战鼓的配鼓,与钹、镲等民族乐器地位相同,在一些社火、喜庆活动中和大秧歌同台演出。到20世纪60年代,正式与大鼓、秧歌分离而单独存在,上升为主导地位,大钹则成为它的配器。
  高邑腰鼓鼓身细长,双头幔面,尺度与形状和陕北腰鼓大同小异,左跨腰间。演员服饰为古代兵勇服装,,色彩各异,裤褂均辍饰云头花纹,,彩绸包头而成英勇巾,腰系绸带兼起固定腰鼓的作用,给人一种威武雄壮而醒目夺人的感觉。
  高邑腰鼓以阵容庞大、齐整划一而见长,鼓点均由指挥随机而定,连续变幻。基本动作为鼓槌挽花、队行变化、跳跃击打、分组对打等多种。

 
→回复
tyler2529(蓬蒿人) 2005年12月9日 15点24分 评分:10
评论:河北 → 石家庄旅游 → 娱乐
 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型,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其曲牌大都由多个能单独演奏的锣鼓段子联结而成,是一种联套曲体结构,它主要用于广场表演,受到好评。
  常山战鼓套路多样、由牌繁多。主要曲牌有《么二三》、《小西鼓》、《大西鼓》、《迈大步》、《猴爬杆》等12首。
  常山战鼓队由40多名农民业余鼓手组成, 1990年参加了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表演,受到好评。

 
→回复
tyler2529(蓬蒿人) 2005年12月9日 15点25分 评分:10
评论:河北 → 石家庄旅游 → 娱乐
木板大鼓又名“鼓子快书”,地方色彩浓厚,是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地区最流行的曲种。其产生年代尚无实据可查,据知近百年来就有了驰名艺人赵老万(艺名“大老鸹”)。这种曲艺形式是吸收了冀中民歌及当地做买卖“吆喝”等曲调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起初在深泽、无极、藁城等县广大农村流行,后来普遍到冀中各县,以及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山西、河南等省也有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腔简练有力,富有健康活泼的地方色彩。演唱时可以单口唱,也可以对口唱,伴奏只用木板和一面小鼓,不用其它乐器,学习起来比较方便,因而容易在广大群众中进行推广普及。其传统节目均系中篇(老百性习称“八回书”),如《响马传》等。

 
→回复
wangrx1022(温馨1022) 2006年12月15日 09点45分 评分:10
评论:河北 → 石家庄旅游 → 娱乐
常山战鼓:

战鼓队是由石家庄市正定县南牛乡东杨村几十名农民业余鼓手所组成,因正定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得名。提起常山战鼓,人们就会想到三国时威名赫赫的常山赵子龙,到如今,常山战鼓依旧气势磅礴。
“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锣鼓,它主要用于广场表演。它的特点是:套路多样、曲牌繁多,再加上别具特色的民族服装,雄浑壮观的演奏场面,极具冀中民间艺术的古韵。其中尤以东杨庄战鼓队最具代表性,上海舞剧院曾于1972年专程来听、看他们的表演,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他们是“所见到的鼓类中最富特色、最激动人心、鼓点最丰富的鼓队”。


 
→回复
wangrx1022(温馨1022) 2006年12月15日 09点47分 评分:10
评论:河北 → 石家庄旅游 → 娱乐
井陉拉花:

属北方秧歌,是河北省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最早起源于民间节日、庙会等场合的街头广场花会。
井陉拉花以“抖肩”、“翻腕”、“扭臂”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其特点是舞姿健美、舒展大方、屈伸大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壮、眷恋、爱情等场面。传统的井陉拉花表演人数为六人或十二人,取“六合同春”之意。演员手执的道具,各有其象征意义:如伞象征风调雨顺;太平板、霸王鞭象征四季太平;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现在看到的井陉拉花虽做了很大改进,但均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井陉拉花的音乐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刚健风格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回复

邻近景点
避暑山庄
京北第一草原
清西陵
清东陵
塞北滑雪场
翠云山滑雪场
雾灵山风景区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
秦皇岛野生动物园
北戴河
普陀宗乘之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