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拉萨
出发地点:未关联 西藏 拉萨 朗县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西藏 拉萨 林芝 阿里 朗县 布达拉宫 大昭寺 西藏博物馆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来到拉萨

来到拉萨
---晓德

从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来到拉萨,从来没想到在自己最喜欢
的季节--初秋能登上这座神奇的高原,一睹曾魂牵梦绕无数次的
美丽的西藏。

飞机在一条河边缓缓下落,爬行,停靠。这就是西藏,这就是贡
嘎机场,这就是雅鲁藏布江!当一切都清晰地出现在眼前的时候,
除了因缺少那30%氧气带来的呼吸不畅外,真的有了晃如隔世之
感!机场不大,藏汉两种文字的“拉萨”两个字一点都不显眼,
工作人员的脸膛都是红红的,进出港的通道简单得一如内地小
镇上的火车站。

从机场到拉萨是93公里的柏油公路,沿着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逆
流而上。一路上,映入眼帘的不是戈壁荒滩,也不是不毛之石,
而是郁郁葱葱的田地和高大挺拔的白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那
九月的白杨在公路两旁巍然屹立,一半翠绿一半金黄的叶子仿佛
让我回到了东北的家乡。这就是西藏吗?那山,那水,那树,那
农田,一切都是那样熟悉,一切都仿佛陪伴在我们身边很久很久
了吧。惟一不同的,是公路旁时而出现的或骑自行车或开手扶
拖拉机或步行的着少数民族服饰的藏人,红色的面庞和极富民族
特色的衣着让我对西藏有了第一种解读。他们,在属于他们自己
的生活空间过着独特的生活。这生活,也许比我们的所谓“现代
文明”落后若干年,但他们却是快乐的,至少比时髦的“小资”
“中产”快乐得多。

最早对拉萨的印象,除了“翻身农奴把歌唱”和儿时读过的诗歌
“小强巴”之外,就是中学地理课本上的“日光城”之说了。毫
无疑问,拉萨的阳光是最丰富也是最强烈的,那种足以改变人们
面容的光芒最终定格了整座城市整座高原的颜色。阳光毫无遮拦
地直射在身上,刚刚还因多云略显冰冷的感觉陡然变成了一种盛
夏的躁热,你不得不匆忙脱下夹克换上T恤,忽然仿佛就明白了
为什么藏人的衣服都是宽大的半围在身上,天热了露出半个肩膀,
天冷了还可以将浑身裹个严严实实。

西藏是红色的,从林立的庙宇到喇嘛们的袈裟,从人们的脸膛到
火热的骄阳。而拉萨却并不都是古老的,甚至它的古老需要费一
点力气才能寻找到久远的过去,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从机场路一
入拉萨,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条整洁宽阔的街道,一排排崭新现代
的高楼大厦以及一家家车辆修理、宾馆饭店和各类各地人开的小
商铺。这就是拉萨吗?我们入住在一家据说刚刚装修完的三星级
酒店,酒店内的设施和服务与内地无二,当然价格要高出近一倍
多。酒店旁是两头铜牛,铜牛挣扎着似乎要冲向什么地方,而在
铜牛所在十字路口的四个方向,几乎都是各地汉人在此开设的小
吃部,陕西羊肉泡馍、四川大邑熊记鸭、新疆烤肉、沈阳小土豆
......所见所闻,到处是全国大团结的局面,而独独很少见到正
宗藏人的影子。看着规划一新的城区,看着闪烁着现代化的霓虹
灯,我不禁有了一种困惑:西藏,拉萨,是否真的必须要在所谓
的“现代化”中失去真正的自己?

找寻过去的西藏,我们只能从拉萨市内的几座著名建筑开始。不
到长城非好汉,那么不到布达拉宫就应该类似于没到西藏吧。这
是一个背靠大山的建筑,据说是当年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修,
如此而来这应该也是汉藏团结的历史见证吧。布达拉宫分红宫和
白宫,这是从颜色上命名的,而它的独特魅力还在于,红宫是
历代达赖的法体存放的地方,四周的白宫则是现在的喇嘛起居生
活的场所。生者与逝者共居一殿,且时间已过1300年!这是一种
怎样的造化和虔诚,这又是多么奇特深邃的高原文化!布达拉宫
前的广场很大,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在高高飘扬,照相的摊主在热
情地招揽生意,一群鸽子在悠闲地散步,几个背着擦鞋箱子的藏
族小孩追讨着游人擦皮鞋,喷泉在阳光下休憩,“***援藏仪式
”的横幅在广场前面随风摇曳。


古老的布达拉宫引得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参观朝拜,而它随着市
场经济的大潮开发旅游资源的脚步也着实让人感到惊讶。门票从
45元涨到70元/人还不算,在参观过程中珍贵文物陈列室和金顶
居然还要各交10元/人。看着那些颂经的僧侣,面对着导游小姐
一句句“物价局定的你们可以去告”的不屑,我不知道该如何将
对这座宫殿的景仰与它无孔不入的金钱观结合在一起。文物也要
吃饭,布达拉宫也要现代化,或许这样的解释才最合理吧。

距离布达拉宫步行几百米,经过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在西藏自治
区政府所在马路的另一侧,就是人所皆知的大昭寺了。远远看去,
这绝对不像一个寺庙,在游人如织的八角街的包围之下,这里更
像一个自由市场,而大昭寺就该是市场管理所了。走到近前,才
发现这里的与众不同。三三两两的信徒在进进出出,有的在门前
行磕头礼,有的虔诚地转动着法轮口中念念有词,这里对藏人是
免费的,而游客只能拿35元去换得一张参观的门票。走进昏暗的
院内,竟然一下子找不到了方向,除了看那些喇嘛、信徒在自得
其乐地或坐或卧,就只好跟着一群藏人信徒前行,他们只是在转
动寺院周围的法轮。连绵的法轮在屋檐下旋转,一只接一只手在
上面触摸着,这蕴涵了人们多少对信仰的追求,它又见证了多少
世事的沧桑。围绕着大昭寺的,是著名的八角街,琳琅满目的民
族特色商品和那些沿着街道行长跪叩头礼的人们膝缠牛皮,手臂
包着一层因频繁摩擦地面而亮亮的铁皮,他们是在朝拜吗?惊叹
之余,发现了向我伸来的一只手。那分明是在乞讨啊,或者说是
化缘?这真是独特的景观,也许他们真的很虔诚,为了心中的信
仰让人们做善事,还有那些坐在街道边身披袈裟的喇嘛,他们用
念经的方式在求得香火钱。“知道为什么西藏这么多喇嘛吗?”
同事冷不丁的问我。“或许是一种信仰传统吧。”“有这个原因,
但你看他们赚钱多容易。”同事的揶揄我宁愿当作一个笑话,因
为对这座高原和这个民族,我一直都是怀着敬佩和期待。

现代与古老,就这样交相辉映,在我们这个国度,在我们这个世
界。北京不是也在拆与不拆中间争吵着吗?拉萨同样如此。沿着
古老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我竟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旧城区。据三
轮车师傅说,旧城的马路去年刚刚修好,所以崭新的马路旁是有
些破旧但却民族特色十足的藏式楼阁。信步走进一条小巷,所见
之人均是一身的藏衣藏袍,所听之言均为一句也不懂的藏语,一
个藏族妇女陪着自己的孩子在自家大门口玩耍,小市场上卖的商
品除了酥油、藏药外,居然还有雕牌香皂、娃哈哈矿泉水,卖磁
带VCD的音箱放着“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在一家旅馆的墙报栏里,贴满了旅游爱好者的寻伴启事,去阿里
的,去林芝的,去无人区探险的,成群结对的老外在打谈着什么。
这就是拉萨,现代文明蚕食下依然顽强地抵抗的拉萨。相比那些
单纯开发旅游资源的景点来说,我更喜欢传统的藏民生活,淳朴
而不失韵味,沧桑而饱含文化气息。

拉萨是一座流动的城市,大到援藏的干部,小到三轮车夫,高到
崭新的楼房,矮到各地的小吃,无数的游人来此观光,无数的异
乡人就这样客居于此,30万常住人口藏汉各半就是明证。热情的
藏族同胞,也许你并不认识,但他们的好客让你不好意思拒绝。
离开拉萨的时候,登机前在机场忍受着饥肠辘辘,忽然闻到一股
香喷喷的味道。两位藏族老妈妈在那边拿着暖瓶倒酥油茶。“多
少钱一碗?”老人没说价格只是一个劲地说“喝吧喝吧,好喝着
呢。”原来他们不要钱,是为了送儿子去内地读大学特意带到机
场让儿子喝点的。怀着感激刚喝了几口大妈又要添茶,按着内地
的习惯我寒暄着“不要了”,藏族老妈妈却说“必须要添的,这
是我们的习惯”。多么热情的老人,多么让人暖烘烘的待客习惯!

“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宫”。郑钧粗犷的歌声在高原上空回荡
,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热烈的阳光就在人们的头顶盘旋,静静
的拉萨河在城市旁边汇向雅鲁藏布江。这是一个高原上的城市,
这是一群勤劳智慧善良热情的人们,这就是拉萨!

(晓德  2001.9.2  上午10点离开西藏,20:40分写于成都)
作者:XIAODE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万里自驾一路向西狂奔西藏珠峰,梦想与拖拉机同在
川藏公路进,青藏铁路出,世界屋脊万里游
川藏之行
08年雨季(7-8月)徒步墨脱实践参考版
行走青藏高原
困 难 之 旅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