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爨底下村之行(panyao原创)
出发地点:北京 北京 北京 门头沟 0日自助游 同行人数:3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7年11月10日-11月10日 人均费用:2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快乐舒适,休闲轻松 panyao 提供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目的景点:北京 门头沟 爨底下村(古迹山庄)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初冬的爨底下村之行(panyao原创)

初冬的爨底下村之行(panyao原创)
 

旅游日期:2007.11.10(星期六)
 

旅游方式:自助游
 

交通工具:地铁、郊区公交车
 


 

到爨底下村旅游是我一直以来的向往,但是因为一到周末不是忙于这就是忙于那,又想反正是北京郊区,交通食宿都很方面,所以出游的计划从夏拖到秋,从秋拖到了初冬。直到周五和朋友提及此事,在朋友的游说下,终于下定决心,周六一定去爨底下,会一会我向往以久的爨底下村。
 

我很喜欢看古城古镇,游览过山西的平遥古城,也游览过广东的潮州古镇,感觉特别好,古色古香的韵味,伴着岁月遗留下来的古典与沧桑,让人会为之沉醉。而现在,不需要更远的长途跋涉,在北京就有这么一座明朝遗留下来的古村,而且据说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一座古村,到那里去旅游的愿望差不多伴随了我大半年的时间,这次也终于如愿以偿了。
 

周六一早5点多就起床了,赶着头几班地铁整7点到了苹果园地铁口,和同行的朋友汇合。出了地铁口再往西走5分钟左右就找到了929支线的公交车站。等车的人不多,不一会就来了一大群学生模样的“背包族”,他们也是赶这趟车到爨底下去的,但看那装备可比我们专业多了,听他们说他们还要露宿一晚。在车站等车的时候,不时会有黑车司机上来搭话,但我们都不为之所动,有正规安全的公交车,谁会去坐危险又宰客的私人小面包?
 

730 929支正点驶入车站,大家依次上了车,人不多,大家都能有座位。售票员的服务也很好,热情的向大家介绍车辆往返的时间。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每天早晨730和中午1240各有一趟929支是直接开到爨底下村里的,中间不用倒车。若坐其他时间的929支线只能坐到斋堂镇,再花十元钱打个车才能到达村里。车行时间大约为两个半小时。
 

大约十点多到达爨底下,公交车就停在售票处门口,大家下车买票,20.00/张,感觉还是有些贵。但是既然来了,也就“入乡随俗”了。刚买了票,还没有看清楚,当即就有人上来检票,把副券给撕了,表示可以进村了。如果人多的话可以买团体票,应该会便宜些。
 

刚往前走了几步,就看到路边有一个大大的石刻,上书“爨底下”三个大字。在查阅的旅游介绍中,我了解到,辞海中,""字是个象形字,有两种含义,一是"烧火煮饭"之意,二是"炉灶"之意,"兴字(繁体的)头,宝字腰,林子下面大火烧"记住这个口诀就记住这个字怎么写了。但是因为爨字笔画太多,一共二十九笔,在"大跃进"的年代就把村名改成"川底下"了。之所以把村子叫做爨底下,说法真是不少。一种说法是:此村上头有个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叫爨宝玉沟,此村在其下,是谓爨底下,意思是"爨宝玉沟底下";另一种说法是,上有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此村在其下。爨者,炉灶也,炉灶的下边,不就是爨底下了么!然而村民对以上两种说法好像又不认可,他们认为:此村居民全部姓韩,韩与寒同音。为使韩姓一族不再贫寒,能发迹、能富足,就给这个村子起名叫"爨底下"了。""字底下是"大火""大火"烧双木,驱散了寒气,韩氏家族自当兴旺发达了。这可能也是当初起村名的初衷吧!
 

看着这块石刻,我们就已经感觉到了一种古代文化的氛围,拍了照片后,便大步往村里走去。
 

快到村口,我们就看到了路边的一个公共厕所,修得挺漂亮的,一行人等进去体验了一下,感觉也不错,不次于植物园里的星级厕所,里里外外都挺干净的。由此不难推测爨底下的民俗旅游业也算比较成熟了。出了公共卫生间,就算真正进村了。
 

来村里旅游的游客还不少,有学校的学生,还有单位集体来旅游的,有导游为大家边走边讲解,不过我们这回可没有“蹭听”,而是迫不及待的钻进了路边的老乡家。在爨底下村旅游,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凡是开着院门的院子游客都可以随意的进出,既不必敲门,也不会看到院主人好奇打量的眼光。我们逢院便进,只要主人在,都会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有闲功夫的主人就给我们介绍自家院子的特色,没有闲功夫的主人就只管忙自己的活,任我们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拍来拍去的。其实,每一个院落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我们没有太静下心来去体味它内在的美,我们只是“浮光掠影”般,窜来窜去的,寻找着新鲜。
 

村子里的任何地方都非常干净,不论是墙下的青石板小巷,还是随意进入的一处院落,包括村里的主干道,都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虽然古朴但却整洁,给人的感觉非常好。
 

很快,沿街边的一些院落我们都逛了,见时间尚早,我们决定出村往北继续逛逛。
 

穿过村子,沿着平整的柏油公路一直往前走大约20分钟左右,就到了“一线天”。说是“一线天”,实际上真没有什么特殊所在,就是两边是矮山,中间是土路,抬头看见窄窄的一道天空。既不险又不陡,并不显得刺激与新奇。但仍有不少人在此拍照。“一线天”大约也就走5分钟就可以通过了。
 

穿过“一线天”,沿着公路一直往北走,就能到柏峪村了,再继续往北就是有名的风景点“黄草梁”了。不过,我们一没有车,二也没有足够的体力,就决定放弃继续前行的念头,按照原路往回走。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没有马上返回爨底下村吃农家饭,而是在路边简单的吃了些干粮,就开始往回村的方向走。
 

沿途,我们从柏油路下到了山沟底,又爬上了对面的一座山。虽然看上去象座野山,还挂着“游客止步”的字牌,但上山的小路显然是修整过的,都是用石头砌好的。拾阶而上,曲曲绕绕,还真有些乐趣。快到山顶的地方还专门修葺了钢丝护栏,确保游客不会滑落。我们沿着石阶一直爬到山顶,极目远眺,真是“风景这边独好”。只是此时的山中缺少了一些绿色,也就显得缺少了一些生机。但是,到这里的人却是出乎意料的少,空气也是格外的清新,我们既体验到了爬山的乐趣,又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爨底下的美。
 

一路下山,也有石阶铺路,很快我们又顺利的走上了回村的柏油大路上。
 

进得村来,已经快2点了,太阳明晃晃的照在头顶上。我们又向路边晒太阳的老乡打听,哪条路能够爬上村对面的山,看到村庄的全貌,老乡很热情的给我们指了路,笑眯眯的样子,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样子,又让我们感到心里暖乎乎的。顺着小路爬到村对面的山上,路很好走,山也不高,十几分钟就能到山顶,在这里果然能看到村子的全貌,非常的清晰。整个村子整体呈元宝状,所有的民居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村中央横隔一条20多米高的石墙把村子分为上下两层,使整个村子看起来错落有致。在山顶可以看到村子里的大部分院落,还可以看到院墙上曾经书写的大红色的标语、语录。一看到全貌,我们才发现,原来上午我们在村子里逛的都是下面的院落,上面的院子还都没有去过。很多游客分布在村子上上下下的院落中,显得很是热闹。于是,我们赶紧下山,要去上面的院落探探奇。
 

步行村中,移步换景,每个院落的房屋布局紧凑而不拘谨,没有富家大宅的气魄,却多出许多夺巧精致。砖砌的门楼和北京城里富贵人家的宅门一样讲究。上有门簪,下有门墩,旁边还有供门神的神龛,墙上绘着"福寿禄"字样的壁画,脚下青紫两色石块铺路,意喻平步青云、紫气东来。再看那些规整的四合院,虽然依山而建,受地形和空间的限制,但循规蹈矩,决不越雷池一步。大部分房屋为砖瓦结构,就地取材,门口均位于院的东南角,大门的造型装饰、色彩、门钉的个数及门前台阶的阶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台阶多的便表明门第高,台阶少的自然就表示门第低。走进门楼,雕砖镶嵌的影壁相迎,院落虽小,但正房、厢房青砖灰瓦,玉阶雕梁,充分体现着长幼有序的原则。全部建筑集砖雕、石雕、木雕于一体,形态各异,很少雷同。雕刻装饰多以象征吉祥的花卉、鸟兽为主,如喜鹊、蝙蝠、牡丹、荷花、莲蓬等。特别有意思的是,每到一家院落,在进门口一侧的墙上,基本上都挂有一个相框,里面有大大小小的照片,照片中的内容大多是明星、名人到村一游和院主人的合影,仔细看还真能找到不少名人年轻时的倩影呢。就这样,走了一家又一家,品味着历史,遥想着当年的情形,脑海中展开了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在窄窄的街道里穿行,遇到的多是到此一游的游客,还有搞艺术的学生,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占据街道的一角,或是画油画,或是画素描,使得小小的村落里营造的满是浓浓的艺术气息。
 

因为爨底下村处在大山脚下,所以只要过了晌午,太阳稍稍向山后滑落,村子就会很快淹没在大山的阴影中,在村子里会明显的感觉到天黑得特别快。在等返城的公交车的时候就感觉天色一点点的暗下来,气温也仿佛一点点的在降低,寒意袭人,但此时才不过下午三点多钟。
 

1535公交车准时开到村口的售票处,游客们都陆陆续续的上了车,感觉很方便,而且时间也把握的很合适,赶着早上的那趟车来,到下午这个点返回,之间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逛爨底下村,特别方便自助旅游的游客。差不多2个多小时的返程,途中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觉,车开得快且平稳,18点前就能到苹果园坐上地铁了。一个小时后就回到了温暖的家中。
 

一天的奔波,有些累,有些倦,但心里却很充实,很满足,很舒畅。爨底下村的古朴、自然、整洁、宁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当你象主人一样推开院门,深入到每一处院落中时,那种亲切与自然的感觉是在别的旅游景点或是民俗村里很难体会到的。我就是喜欢这种随意的参观,随意的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去想象,我想有机会话还会再重游爨底下村,当然应该不会再是初冬,而是其他的季节,因为我相信,爨底下村在一年四季都会有不一样的美。
 


 

小贴士:
 

如果自备干粮的话,除了交通费和门票外,基本没有其他的开销。
 

吃饭、住宿其实并不很便宜。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是
我的联系方式: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feng1017(wind) 2008年4月28日 14点00分 评分:10
在过两天,5.1就去这里玩儿了.回来和您交流现在的美景啊!
 
→回复
 
更多文章列表
故宫
经典北京六日游
故地重游——爨底下
踏雪观松静宜园偶记
北京植物园
春游北宫国家森林公园(panyao原创)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