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
出发地点:未关联 甘肃 敦煌 沙漠公园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甘肃 兰州 张掖 酒泉 敦煌 嘉峪关 甘南藏族自治州 临夏 沙漠公园 千佛洞 长城博物馆 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城楼 祁连山 酒泉博物馆 酒泉公园 甘肃省博物馆 安西博物馆 敦煌博物馆 敦煌古城 敦煌民俗博物馆 海市蜃楼 鸣沙山 莫高窟 三危山 沙漠森林公园 月牙泉 桑科草原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西行漫记

青海、甘肃,那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圣湖,凄凉悲壮的戈壁沙漠,神秘的莫高窟,这梦中向往无数次的目的地,终于成行。
西宁
西宁位于省境东部,湟水谷地中部的西宁盆地内,海拔2261米。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设西平亭,东汉建安七十九年(公元214年)改西海郡,宋为西宁州,此为“西宁”名称之始。作为青海的政治军事重镇、交通要道、商贸及文化交流中心,西宁名胜古迹甚多。北山永兴寺始建于汉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即记载有此寺,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东关清真大寺即是青海广大穆斯林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伊斯兰经学研究的最高学府。甘肃、青海两省近千座清真寺的开学阿訇均由该选派或认可,是国内伊斯兰伊赫瓦尼派的中心寺。可惜由于行程安排原因没有去,颇为遗憾。
手机响了,朋友在那端说,好久没有出来聚一聚了,晚上有空吗?当然没空了,不过你想聚一聚的话就飞过来吧。你在那里?就在你出生的地方…… 朋友的父亲年轻时从上海支内到青海,在靠近新疆的一个石棉矿工作。他在那儿出生,可能时地理环境的关系,出生后体质不好,母亲就带他回了上海,一直没有再去过青海,只留下他父亲一人直到退休后回到了上海。他很羡慕我能到青海。
晚上,西宁的东道主请客吃饭,青年人在一起总归是没有拘束的,大家相互敬酒,欢畅痛快。东道主介绍我邻座的一位说,他是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撒拉族人,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56个民族中有撒拉族吗?我孤陋寡闻,问同伴说有,当然就有。一看那位撒拉族兄弟,这才发觉就他没有酒杯。轮到他敬酒,他找了酒杯,倒上了醋,轮流敬大家。既然56个民族是兄弟,那大家就喝,也别管人家是酒是醋了,要尊重少数民族兄弟嘛!一阵酒下来,我们的几位兄弟倒下了,嘻嘻!我没倒……

塔尔寺
塔尔寺是青海境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相传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在这里。大师出生地是其母剪脐带滴血之所。从最初建莲聚塔到现在,已有殿堂25座,僧舍9300余间。藏汉建筑艺术结合园林建筑群的文物极为丰富,酥油花、堆绣、壁画、木刻为塔尔寺艺术“四绝”。“四绝”中又以酥油花最为出色。
进入一殿堂,殿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酥油的味道,这种味道好象我们平时吃的酸奶。十世班禅大师和其他活佛的像片在几盏酥油灯的照耀下十分醒目。可能是小时候看过《农奴》等影片,听说过一些解放前西藏剥人皮做鼓面、人头盖骨做法器的缘故吧,心中总有一些神秘和恐惧感,所以匆匆看了一下就出去了,也没有到其它殿堂去参观。

正要去看酥油花,刚才还万里晴空的天气被整块乌云覆盖,一阵突如其来降临冰雹的使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许多,同行的一伙人大部分穿着短袖T恤,冻得在风中直打颤。赶紧回车翻出夹克穿上,再找同伴,他们正在一门楼下。正纳闷他们为何不进去看看,头一抬看到几个大字“私家住地,禁止入内”。奇怪,寺内怎么有私人住宅?被告知这是现任活佛的住宅。好像佛教僧侣出家后四大皆空,这是怎么回事?是国家的统战政策的缘故吧,何必刨根问底,反正看不懂。
酥油花是用酥油制成的有关佛像、佛教故事等的雕塑作品,造型就象我们平时在寺院中看到的类似罗汉、金刚、海岛观音的塑像,是僧侣们在重大节日作为供品用的。以前,由于条件制约,天气一热,酥油花就融化了。近年来有了冷藏条件,这些从历年来各次活动中挑选出最优秀的酥油花作品被保存下来,供游人参观。以前只在画册和电视中看过,没想到这么精美绝伦的作品,人物神情栩栩如生,神态各异,色彩斑斓,与汉传佛教雕塑相比在对色彩的运用上毫不逊色。但用酥油竟然能制作出这样的雕塑,僧侣们的技艺令人叹服。
看完酥油花出寺门,天气又转晴了,冰雹过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空气有股清香,使人神清气爽,忍不住做起了深呼吸。
日月山口
清晨起来,知道西宁气温在6—23摄氏度之间,穿上长袖T恤和夹克,坐上大巴向青海湖方向出发。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来到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界处的日月山口,回望长安方向黯然泪下,她知道此生再也不可能回到长安去了。为了汉藏民族的团结,为了表达对故乡的留恋,她将随身携带的一面宝镜摔为二瓣,宝镜化为了日山和月山。至今山上还留存有文成公主进藏的一些痕迹,后人还在山上造了一座亭子用以纪念。停车稍作休息,车门一开,一股寒气逼来。不好,冷,加衣!穿上一件短袖T恤和两件长袖T恤,看看包内再也没有其它衣服了,套上夹克打着寒颤下车。有两位老兄要拍合影,让他俩站好,拍完想关掉相机逃回车,手已经麻木不听使唤了,赶紧上车(后回到上海冲印出照片,那两位合影的老兄当时冻得面部表情僵硬,身体蜷缩着,仿佛是要被枪毙前一刹那的留影,我想平生再也拍不出这种照片了,好玩极了)。
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境内最大的咸水湖,是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灿的明珠。高原雪山上不断融化的雪水注入这里,形成了湖泊。湖边终年不化的雪山,阳光下山顶的白雪闪闪发光,微微刺眼。雪山下青藏公路一直延伸向天边。一轮明月挂在西半空,与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相互辉映。日月同辉下平静的湖水清澈见底,极目望向远方,蓝天白云下纯净湛蓝的湖水在地平线上消失的地方已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使人心中更添了一份神秘感。青海湖是藏族人心中的圣湖,每年有很多人骑马或徒步转湖,以虔诚的心情祈求上天的赐福。听藏民说有些人在转湖途中不幸死亡,对他们来说这种死亡的方式也是一种上天赐于莫大的恩惠,而对我来说不可思议。
青海湖中盛产鱼类,每年吸引了大批侯鸟途经这里,停留一段时间,补充后去向远方的目的地。这次因季节不对看不到侯鸟,也就没有去鸟岛。
由于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导致雪山雪线上移蓄水量减少以及农牧业用水量不断上升使得人们在注入青海湖的河流上游拦水筑坝等原因,现在青海湖湖水每年以几厘米至十几厘米速度消退,湖水消退后仅留下了沙石滩,上面零星长了一些野草,在视觉上总有些说不出的感觉,但愿上天保佑,让这颗明珠永远发光。

向一位藏族老兄敬上一支烟,聊了起来。几个MM好奇地指着雪山下草甸的一大群牦牛问:“这些是牦牛吗?”回答“是”。又问:“这些牦牛都是你的吗?” 回答又是“是”。原来这位老兄家中养了200多头牦牛,还有几百头牛和几千头羊。MM掐指一算,一头牦牛可卖多少钱、一头牛可卖多少钱……哇!这位老兄是大大的富翁啊。藏族老兄平静地说,还有比我养的更多的。我晕!

临夏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南部,再往南一天的车程就是四川九寨沟了。大巴在半路上被当地公路稽查拦下,司机被叫去检查,大伙闲着无事下车散步。抬头仰望,繁星点点,一条星河挂在空中,那是银河,美得那么璀灿耀眼,那么的神奇。记得小时候看到的天空也是这样的,但银河却从没这么清晰过、美丽过,注视中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召唤我,召唤我溶入她的怀抱……
晚上9时许,到达州府所在地临夏市,只见市内大街上灯光一片,夜市十分热闹。吃完晚饭,正要出门逛,被告知最好不要出去,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回族汉子很彪悍,如果与他们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而发生一些误会就麻烦了。闻知一吐舌,还是睡觉去吧。
桑科草原
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县府所在地是一个藏、汉、回等多民族共聚的地方,这里的旅游景点有桑科草原和拉不楞寺等。大夏河从青海省发源经桑科草原,从拉不楞寺和县城前流过,最终归入黄河。桑科草原与其说是草原,到不如说是高山草甸,但由于这里海拔相对较低,风景与青海湖大相径庭。漫步前行,山顶云雾袅绕,大夏河从大山深处流出,河边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此情此景,颇有一番情趣。

一支烟与藏族老人聊开话题。老人说他原来在国营企业工作,是国家的职工,退休工资有800多,退休后闲在家没事,牵出家里的马来到草原上出租给游客骑。老人一指旁边的山上,那是西夏长城,元朝灭亡西夏后这里就废弃了。顺老人指的方向望去,山上延绵的城墙遗址映入眼帘。没有想到西夏的疆域有这么大,南部一直到甘南,看来下次出来旅行前一定要恶补目的地的历史、人文地理知识了。
拉不楞寺
拉不楞寺位于夏河县城西,其实就在县城旁,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丛林(寺院)之一,拉不楞寺规模宏大,金瓦红墙依山而立。主要屋宇90多间,建筑为藏式与古代汉朝宫殿式相混合的格调。这里除宗教活动外,还是培养藏传佛教高级人才的学府,国内许多喇嘛寺的主持都在这里进行过进修。寺对面巍峨的龙山,仿佛一条青龙横卧。龙山下巨大的晒佛石壁使人能立即联想到晒佛期间藏族同胞欢畅的场面。寺内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书籍6万余册。许多藏民在几百米长的转轮长廊内转动着六字箴言,祈求上天赐福。每到农历正月十五酥油花灯会,藏民们将精心制作的人物、宫殿、山水、花卉作品献上,盛况空前。寺后大凤山,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每年有许多喇嘛在半山腰一间间5—6平方米的白色小屋内进行面壁静坐,为期一年不出门,可见他们的意志力有多强。早就知道天葬的神秘和吸引力,听说山后有天葬台,但在来的路上导游说她看到过整个天葬过程录像带,将有些细节告诉了我们,并说看后几天觉得恶心、吃不下饭,我们这些人也就没有胆量去了。
刚进入一间大殿参观,同行的一位MM晕了过去,我赶紧背上她到了外面,然后和另几位MM回到了车上照顾她。等来几个人,他们说这里好看,比塔尔寺精彩。一位老兄奔上车,神情好象看到外星人似的,张大眼睛呼道:哇!兄弟们,兄弟们,这里的厕所好大,足足能容下几百人,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呼拉一声,我们一帮男生都方便去了。
河西走廊
清晨醒来,向车窗外看去,火车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上行驶,两边都是庄稼。车在张掖站稍停,赶紧在站名前留了影,就算到过了。午饭时过嘉峪关,从车厢内望去,远处这座天下著名的雄关在远处崇山峻岭的衬托下,气势轩昂,非同凡响。
火车进入戈壁滩,悲凉的心情油然而生,祁连山下千里戈壁乱石嶙峋,天上没有飞鸟、地上没有一滴水,几个小时偶尔只见到一两个人,真不知在这种地方他们是如何生存的。回想起多年前做导游时洛阳铜加工厂一位客人说的话,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葬在北邙固然好,但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而生活在江南,生活在鱼米之乡,那多好啊!生活在中原腹地的人感叹如此,我想如果这里的人到了江南,不知该有何感想,会不会惊呼地狱与天堂。此时此刻,我终于体会到那些支援西北边疆的前辈们,千方百计想让子女回到故乡时的心情了。
从柳园车站下车换乘大巴,在渺无人烟的戈壁上行驶了一个半小时,即将靠近敦煌绿洲时停车稍作休息。黄昏的景色凄美无比,注目凝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望无际的戈壁上,硕大的夕阳缓缓地从地平线上空落下,最后的光芒照得天空通红通红;沉寂的大地上仿佛躺卧着千百年来无数西征勇士们的身躯,他们在倒下的刹那,鲜血喷涌染红了天际,多么凄凉、多么壮丽……

敦煌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因战败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前111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建立了敦煌郡,为敦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使之发展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这里历来是古代各民族政权争夺的兵家必争之地。丝绸之路和统治者的交替,留下了无数宝贵的财富,使敦煌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由于每年要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如今已是一座现代化旅游城市了。
入住的敦煌山庄是一家外资经营的星级宾馆,位于市南郊,靠近月牙泉,平时以接待外宾居多。从大门外看外形如城楼状,进入大堂,里面布局虽和普通宾馆大同小异,但在选用的物件上,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和西域相结合的风格,特别是一幅用整张牛皮制作的敦煌市地图别有一番情趣。标准客房面积是普通宾馆的两倍,其地面铺设和卫生间颇有特色。地面用一块块50厘米见方青砖铺就,未盖地毯;卫生间内的浴缸竟然是一个大木桶,这种大木桶以前只在古装戏中见过,到也挺好玩的。问导游小姐,这里不错,每晚多少钱?800。啊,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导游一笑,我带你们来只要200。赶紧向导游要名片,下次来一定还住这里。
晚饭罢,敦煌市区还是要感受一下的,没想到夜市这么繁荣。商场是不用逛了,信步来到仿古商业一条街。说是一条街,其实是一个商铺和亭棚相结合的市场。除了前几十米卖小吃外,后面全是旅游纪念品。看了几处夜光杯,了解了一些行情,最后以25元一对的价格买了3对。看看没有其它想要的东西,正要回头,一位独行的老兄走了过来,满脸笑容,打开手中的盒子:“怎么样,前面旅游品商店买的,不错吧,200元一对。”我们强憋住笑:“好,好,做工精致,合算。”等老兄走远,大家幸灾乐祸地大笑,刚才看到的夜光杯和我们手中的一模一样,连包装都相同(其实,如果是在上海,我们肯定会为他打抱不平,但这里毕竟人生地不熟,我们也无能为力了)。至今,每当我们一起出游的人聚在一起,只要那位老兄不在,这件事一直被我们作为笑料谈论。
鸣沙山
鸣沙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敦煌城南,山体由直径0.5毫米大小的流沙堆积而成。它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水库,绵延40多公里;南北宽度20多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远远望去,峰峦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在朝阳下呈现出奇丽的金黄色,蔚为壮观。
想要登上山可不容易,绵绵细沙,脚踩上去一步,陷滑下去半步。由于气候十分干燥,前进几十米,已经喉干舌燥了。登上山顶,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听说滑沙感觉不错,租上滑板顺坡而下,虽没有滑雪刺激精彩,但也颇为有趣。
老乡说这里的沙叫五色沙,是鸣沙“三宝”之一。此时鞋内已灌满细沙,倒在手中细看,才见沙粒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五彩缤纷、晶莹闪亮。传说古时鸣沙山绿树成荫、水清草茂,一位将军西征归来,在此安营扎寨,由于不备遭袭全军覆没。正当敌兵获胜得意忘形之际,黑云肆起,将军部队的五色旌旗和五色铠甲变成了沙粒,铺天盖地,将敌军和尸体全部掩埋,形成了沙山。以后沙山每当刮风时就轰轰鸣响,好似金鼓齐鸣,鸣沙山由此得名。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鸣沙在东汉的《辛氏三秦记》、《后汉书。郡国志》、唐《元和郡县志》等都有记述,敦煌遗书中的记载更为详细,但真正的谜底,至今还未有定论。
月牙泉
沙漠与清泉共存,的确是一道奇景。月牙泉东西长300余米,宽50余米,犹如一弯新月,落在荒沙中中静静地躺了几千年,从没有被沙淹没过。尽管经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泉水依然清凉澄明,碧波荡漾。泉内游鱼成群,岸边绿草如茵。传说鱼称铁背鱼,能医治疑难杂症;草名七星草,有催生壮阳作用。鱼和草一起吃了可长生不老,故月牙泉又被称为药泉。月牙泉边垂柳丝丝,芦苇摇曳,沙枣花香袭人。泉南岸台地上原建有娘娘殿、龙王宫等一大片古建筑群,后由于战乱被毁,改革开放后重建了南岸的月泉阁、听雷轩等,使之风景如画,供游人赏景休憩。
关于月牙泉的成因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但其真正的成因,地质学家经实地勘察后,基本同意以下两种观点:一是断层蚀湖。认为这里由于风力吹蚀作用,形成了丘间低地,通过月牙泉附近的断流层的上盘抬高了山中地下含水层,潜流由此涌出,汇集于洼地,形成了月牙泉。二是古河道残留湖。认为月牙泉本是古党河的一段河道。后党河改道,这一线河道渐被淹没,而月牙泉被保留下来。由于地下潜流在此涌出,形成众多泉眼,因此聚成了泉水。月牙泉北的沙山叫前山,泉南的叫后山。两山在泉西连接为一体,在山势最低处形成为缺口;东北面有一宽阔的大缺口,拐弯至泉东直通泉水。由于本地常刮西北风和东风,东西两缺口成了进风口,大风进了风口后,在特殊地形地貌的作用下,分别成为三股不同方向的风流,沿着月牙泉周围的山坡作离心上旋运动,把挟带的流沙和月牙泉周围山坡上滑下的沙刮到山顶和山峰的另一侧,形成了刮大风时人们见到的风吹流沙上山坡的现象,这也是月牙泉“绵延古今,沙不填之”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农业灌溉等需要,在党河上游修建了水库,如今的党河中下游基本已干枯,流入月牙泉的水越来越少。当地政府在月牙泉东北口地势较高处开挖了一座人工湖与泉水相通,从外部抽水进人工湖再流入月牙泉以保持泉水水量。令人感触到青海湖,经济发展如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是一个沉重而又难以解答的问题。
骑骆驼来月牙泉时,路上被当地人抢拍了一张照片,听说还骆驼时照片已冲印出来了,如果需要就付20元,不要就由他们处理了。当看到照片时,身边的人说不错,几位MM也说我戴了墨镜,嘴上叼着烟,样子象土匪,蛮酷的。虚荣心作怪,哪就付钱吧!
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泉河谷里,开凿在神秘的三危山下的峭壁上,南北长1600米,窟前栈道蜿蜒曲折,楼阁巍峨兀立,气势宏伟壮观。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从丝绸之路要道上的敦煌西出就是茫茫大漠,古代客商在去西域路上总要九死一生、历尽艰辛,为此在这里渐渐形成了每次西去前烧香理佛的习惯。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开建造莫高窟之先河,从此开凿洞窟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元朝为止,共开窟千余,故又称千佛洞。莫高窟开凿后历经战乱等的破坏,特别是王道士偶然发觉藏经洞导致后来对文物进行的掠夺及十月革命后一批流亡到国内的沙俄军人被关押于此,对莫高窟的破坏可说是毁灭性的。建国后,国家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如今莫高窟保存有洞窟492个,珍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成为了世界现存最大的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以前从一些电视、杂志等媒体上看到过莫高窟外有一些绿化,但到了实地才知竟然是这样红柳丛生,绿草如茵,树木参天。心想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不知是怎样维持这些绿化。看见草地上铺着长长的橡胶管,水从管孔中滴到草坪上,原来这里采用了滴灌技术,看样子是中国西部已经注重环保的问题了。一些当地人在用木棒打树,树上果实纷纷落下,上前一问原来他们在采枣,到也增长了一些知识。
穿过浓荫蔽日的杨树林,走过松柏夹道的小路,透过疏密相间的绿叶青枝就是开凿在悬崖峭壁上艺术宝库——莫高窟。石窟寺是佛教的产物,是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为排除世俗生活的干扰,石窟寺往往借助壮观的自然景色,选在山势险峻、流水潺潺、景色秀丽的地方。莫高窟修建在大泉河谷断崖上的原因也在于此,是古人科学地选择了地理环境位置的结果。可惜由于千百年来环境的变化,如今大泉河已干枯断流了。
莫高窟现在对外开放的基本是十来个具有典型时代特色的洞窟,一般游人只参观十个,如遇游人多时就开放另外几个备用的。为保护洞内壁画,一般是一至两批游客在洞内,其它游客就暂时不入内,或到备用洞参观,而且洞内不能用强光照明,只能用手电筒。窟内雕塑和壁画作品最为精美的是唐、五代及宋朝的作品,人物表情略带夸张,刻画极为细腻精致。九色鹿的壁画由于原件在角落里,不能看到全部,所以公园管理方特复制了一副放在洞口处供人参观,看后使人回想起小时侯看到过的美术片。敦煌壁画中最精美的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早期的飞天从造型上可看出其艺术特点,头有圆光,脸型椭圆,身体粗短,上身裸露,肩披大巾,腰缠长裙,鼻梁和眼珠上点染白粉以示高光,飞行姿势僵拙,有典型的西域飞天特点。从北魏起,飞天的画法开始出现演变,到了唐代时的飞天以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过程,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飞天人物造型带有中国古代女性特征,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宵;有的横空飘游,迎风散花。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媚动人。西方绘画天使需要靠一对白色翅膀才能飞翔,而飞天仅靠穿着的衣袖裙带,就能表现出人物轻盈飘舞于空中的姿态,中国古代匠人的艺术造诣绝对令人叹为观止。
参观莫高窟,如果是团体,一般只能在公园导游的带领下参观十个洞窟。不过,我在参观时找到了一个小窍门,首先跟随自己的团队参观,在参观完一个洞窟后立即出来,跟随其他团队进另外洞窟参观,虽然只是匆匆看一眼后再立即回自己团队,但这样一来还是能够多参观一些洞窟。听公园导游说她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多,也只看过十几个洞窟,我共参观了十二个洞窟,自觉得十分合算。如果运气好遇到有国外团队出高价参观一些平时不开放的洞窟,混在他们中间收获就大了。
为保护莫高窟,最近文物保护部门正在莫高窟南的断崖上复制十个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洞窟,等完工后莫高窟各洞窟就不再对外开放,下次如再来就看不到真品了,但想一想是为了保护这些艺术精粹,也就不觉得有些遗憾了。
海市蜃楼
车在戈壁中行使,望窗外隐约总能见到远处天际有一湖,湖边还零星有几棵树。但不管车怎样开,湖还是在远处天际,永远到不了。我们看到了海市蜃楼,司机说其实海市蜃楼经常能看到,不过要看到像一座城市或电影中那样的美女,那要看运气了。不管怎样,我们看到了海市蜃楼,也可以了。
安西
在安西县吃完午饭,出城时看到当地为了扩路,将路边许多柳树砍倒。听说这些柳树是当年左宗棠号召种植的左公柳时,深觉可惜但又无能为力,西部本来绿化就不多,发展经济是需要的,但不能以牺牲为代价,更何况那是左公柳啊,真不知当地干部是怎么想的。
半路上车胎瘪了,在一处有许多风力发电机的路边抛锚换胎,司机由于腰病发作,于是车上几位弟兄帮忙拆卸。看到那几位弟兄笨拙的动作,我把他们拉开,三下五除二拆下了轮胎。有几位女生在旁轻语说我人长得个子不大,但这几天表现蛮有男子汉气概的,听后不仅暗自飘飘然。
嘉峪关
嘉峪关市是建国以后国家为建设酒泉钢铁公司而成立的类似上海金山石化城那样为大型工业企业配套的生活区,据说这里的每一户家庭和酒泉钢铁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嘉峪关名声在外,所以城市名称沿用了嘉峪关。
嘉峪关城始建于1372年(洪武5年),1495年修建了嘉峪关楼,高17尺,三层三檐、雕梁画栋,雄伟壮丽。1506年修建了光华、柔远二楼,后又在城内修建了官厅、仓库等。关于嘉峪关的工程,民间有许多传说,如“冰道运砖”、“山羊驮砖”等,说明了工程的艰巨。最有趣的传说是“一砖之差”,说建造城关的工匠首领和官员打赌,建城用砖精确到以块计,最后所用砖仅余下一块。至今这块砖还被安放在城墙上,这说明了工匠们精密计算的艺巧。
嘉峪关城楼建在一块高地上,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脉,西门外和北面是凄茫的戈壁乱石滩,从远处看城楼十分壮观、险要。1809年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看到戈壁关城的景象,叹道“此乃天下雄关也!”,至今“天下雄关”石碑立于西门外几百米远的碑亭中。西门城楼上“天下第一雄关”的大匾为赵朴初老先生所书。
现今城楼内建筑仅剩下一座官厅,风格介于于古代的衙门和北京的四合院之间。城边还有一座戏楼,估计是古代用来慰问戍边将士用的吧,到也有点意思。
兰州
兰州市建城于皋岚两山之间,黄河从城中流过,市内有许多从工业发达地区迁过去的大型工业企业,是一座工业城市。如今的兰州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已是一座现代化城市了。由于要作客兰州团市委,下午还要飞回上海,所以早晨下火车后就匆匆看了一下中山桥、黄河之母雕像及黄河大水车。黄河大水车虽然早就想好好看看,但总觉得不象想象中宁夏的黄河大水车那样雄伟。
到了兰州,才知道拉面很好吃,拉面分为两种,一种犹如发丝一样细,另一种稍粗,吃拉面时另外还有配套的牛肉、香菜等,可以和在面中一起吃,也可以象我们平时吃饭时吃菜一样吃。这种面吃在嘴里口感绝对好,回上海后我就再也没有去吃过那些所谓的兰州拉面了。中午兰州主人请客吃正宗的回族菜,由于我吃不惯,所以肚子一直饿着直到机场。
在兰州市内没有空买些特产,到机场后马上去买,没有想到这里的东西和市内商店价钱一样,不象其它城市机场买东西价钱高得离谱,正是大喜过望。只是兰州机场刚建设完,东西不很多,柜台中的“三泡台”不够我一个人买,还被几个MM磨去了一部分。
回上海
坐上“空中客车”,由于在后部,没想到飞机在飞时有点抖动,从兰州一直抖到上海,在虹桥机场上空盘旋时感觉从来没有这样害怕过。其实飞行员技术很高,落地时基本上没感觉,可总觉得后怕。还有没想到第二天发生了“9.11”。

作者:_bbcv025716069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2009年国庆甘肃全境游攻略(甘南、敦煌、嘉峪关、张掖)
我的甘南行(一)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九): 刘家峡、炳灵寺石窟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八): 敦煌三日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六):嘉峪关小记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五):张掖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