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长安
出发地点:山东 青岛 陕西 西安 5日自助游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5年10月1日-10月6日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天堂之约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陕西 西安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关中八景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七日长安

 
“也许在从今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将不得不作如此独自的好像流落一样的行走,尽管我的伤怀满目疮痍,我的希望转瞬而逝。”
                 
  第一日
                 
  早上十一点的飞机,往机场的路上便兴奋得有些难耐,在启程的时间好像瞥到一点将要经历的前方而无从知晓它会向哪一处绵延和伸展,兴许注定将要经历一场悬念迭出的正剧,故事里有喜有忧,却猜不到结果。
  重庆的天空一如往常是一大片雾蒙蒙的状态,没有通红的太阳亦没有少见的蓝天。我一直相信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天空,现在当我独自一人地从这一边的天空飞到另外那一片也许是截然不同的天空时,丝毫都不知道那里蓝天白云下是不是会多一点和那些已经杳杳逝去的传说一样厚重的沉凝和悠远,只是我想,我要在抱着这些愿望的时候降落。
  当我走进机场大厅的一刻,就有怀着一种隐隐作祟的异样的情愫,也许在从今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将不得不作如此独自的好像流落一样的行走,尽管我的伤怀满目疮痍,我的希望转瞬而逝。
  下午将近一点到的西安,仰天的时候有些奇异,都还是灰蒙蒙的一片,没有刚才云层之上那些一尘不染的蓝色,不过却有很浓烈的阳光,让人灿烂。
  据说机场到市区的一条路叫未央路,四周果然是杳无边际的麦田,恍惚中萦绕风在麦子间迷了路的焦灼。旅程从这里才真正地开始,未央路,我的六月未央。
  下午安顿好了以后顺便到了兴庆公园,里边很大,是唐代兴庆宫的遗址,不过故迹都如同这里很多的遗址一样剩下一片夯土与蔓草,让人不知道该流泪还是寂寥。湖中心有李白写过“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的沉香亭,有些破败的样子,也没有想象中的情致。
  三四点钟的太阳却越发的有些炙热,走得又累又热,躲到湖边的树荫却是一片凉意,浓重的阳光透过时间的空隙斑驳地落下来在地上铺了一层,反而幽静。
  晚饭后一个人到街上凭着感觉漫无目的地走,走过很多没有名字的街道巷陌,后来发现行人开始稀少,莫名其妙地有些凄惶,就叫了车到了南门,穿过大多店铺都已经歇业的书院门步行街出来,竟又找不着北,狠狠心才又叫了车回住处。
                 
  第二日
                 
  本来按照查好的资料到了火车站去找环城游的公交车,找了很久还是没找到,于是便上了去东线的车。先到了秦始皇陵,进陵右边一位卖纪念品的阿姨还好心给我介绍了皇陵的情况并指点了游陵的路线。来到陵前看着高高的如山一般的陵寝,心情有些复杂,不知是为了那个曾经雄霸天下不可一世却因为他那些荒唐作为失掉了天下人心的始皇帝,还是为了陵山上绵延不绝的千年。短暂与长久的矛盾以这样的方式如这里的花儿一样在毫无顾忌地开着那些华丽的朵儿,绽放满山的落魄。
  一级级地走到山顶,除了看到一片空地以外什么也没有,却能够站在带着凉意的风里远眺那些比天空更为遥远的在山里悠悠荡荡的时间,便陡然地好像有了能够接近的那种悠远与明晰的视野。我知道身下的泥土里是有一个怎样的人带着他永无止境的贪婪永远被囚禁于人们给他构建的如此奢华的宫室之中。那个曾经狂妄到以为自己能够索取一切的人,他索取不了时间。
  在兵马俑博物馆里看到一号坑的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不得不被震撼的感觉,甚至比看始皇帝那座山一样高的陵寝时还要强烈。才知道那些一直看着以为是千人一面的兵俑竟然是千人千面,完全找不到任何两个同样脸孔的俑人,而这样精致的陶俑仅在一号坑就有六千多个。这样的阵势从上边远远地看着都是如此的恢宏,眉宇之间全放射着勃然的英气,如一场盛大的祭典。当年这样的一支精锐之师曾经让各诸侯都怎样的闻风而丧胆,怎样的满心绝望,在今天看来依然不减那些让人战栗的浩气。可惜后来仅是一群农民起义集结的乌合之众,便让这些不可一世的神话不留痕迹地从它曾经征服的历史中如当年的那些残垣颓壁一般刹那之间便灰飞烟灭,只留下这一片我们现在还能望见的残破。
  或许得天下的方法原本也有很多,要守天下却别无他法。可惜那个为了守天下不惜鱼肉百姓焚书坑儒,据山河之险施兵革之力的始皇帝,却始终也没有找到那条唯一的未央路。也不知道千年之后的这里,已经为此尘封了多少的感慨。
  回程的时候经过骊山,上山好一段路就看见蒋公在民国47年曾狼狈于此的那个山洞,真到了那里竟然又多少地惊讶了一番,如此陡峭的去处居然被年近古稀的蒋公几分钟就爬了上去。现在那里安上了供人攀爬体验的铁链,欲试的游人依然有好多上了两步就匆匆地闹着要退下。
  紧接着去了华清池,除了当年蒋公住在这里的五间厅,就只有几个分别是杨玉环,唐玄宗,唐太宗等人用过的浴池,特别是杨玉环用的那个,虽然说是用墨玉砌成,可看着的确又小又脏,全然无法给人读过“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所流连的风雅。我真的是十分喜欢那些写过华清池的词句,但这几个小池子却让我多少只有些无奈。或许确是我想象力还不够丰富的缘故。
  回了城趁着时间还早登上城墙,那种悠然而生的宁静也不知道是因为登高临远的桀骜还是感慨时光的苍凉。城墙上大多的条石都是新砌,却没有给人粗制滥造的感觉,无论在上边慢慢行走还是找一处角落安静思考都是很让人舒心惬意的享受。刚才城墙下边验票的老爷爷和蔼地笑着送我一瓶水,惊喜之后的现在开始有些感动,我还是喜欢为这些看着很细小的事情所感怀,觉得自己挺容易满足,感觉很好。
                 
  第三日
                 
  今天上午为了准备明日的华山之行主要就补充了点东西,干粮、水什么的,然后去网吧上传了前日的照片好清空相机的内存。
  下午去了钟鼓楼那一带,站在古老而深沉的钟楼上可以俯瞰整个现代的繁华的城市中心,这样的反差让人有些错乱,无谓地想了一些关于何去何从的问题。然后一只鸟儿从眼前不足一米的地方一下子掠过,看身形似乎是燕子,仰头发现满天空呼啸着绕钟楼盘旋的鸟群,空间里轻快地划下优雅而自在的轨迹。我能够看出它们在这样一个对于我来说十分陌生的天空里拥有着没有一点拘束的那种完整的快乐,低下头却又看见自己的寂寥。
  终于这些不堪沉重的反差让我选择了沉默地离去,这时有一两滴的晶莹已经在栏杆上安然地开始扩散,希望永远不会有人看见。在那里我小声地告诉自己,你看,你依然有所畏惧。
                 
  第四、五日
                 
  整整一天的华山之旅终于结束,在山上的那些时间发生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的事情都有很多,而且我不得不承认其中的一些将让我从此以更加真实的角度去接近我的生命和世,也应算是很大的改变。
  登华山最好的时间原来是晚上,那个时候山里有涓涓的溪流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吟它那些节奏舒缓的文字,山谷间的风撞上叶子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偶尔还有来凑热闹的蟋蟀。手电筒的光强烈而温暖,足以照亮一大段的距离和心情,外加上同行的人也并不少,所以并没有太多的顾虑,反而时时都有结伴而行的安稳。不过登山毕竟还是很消耗体力的活动,开始会在途中遇到小店的时候找那里为游人专门设置的座椅那里休息一下,到后来实在撑不住的时候也顾不了那么许多,索性直接找块路边的岩石甚至就直接坐在了登山的阶梯上,不过这样坐下身边会不停的有游人经过给人被弃在了身后的那种失落而有所不甘,于是也会很快地站起来继续前行。行走中不停地会看见有人被自己超越,也很自然地让人越走越有激昂。
  后来尽管是夜凉如水也无法抵消攀登的辛苦,让人渐渐地有了些力不从心,手脚的已经麻木的人们开始很搞笑地在台阶上匍匐前行,自讽为退化的一类。其实这样的确还是比直立行走要轻松许多。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已经泛起了白色,还不知道东峰离自己尚有多远,想自己千万不可以第一次登华山就留了这么沉重的遗憾,于是不顾一切地往上挪着步子,也一边不停地祈祷,这样掮着理想奋力前行的时光好像朝圣者义无反顾的心思,任再多的辛苦与阻碍也伴着不尽的快意。
  终于筋疲力竭登上东峰的时候,是一辈子都要刻骨铭心的感动。由下往上天空已经被单薄的云朵划开分成好几种不同的蓝色,深深浅浅在空中各自分明地盘踞,错落有致而不会纷杂,好像天空已经迫不及待地崩溅那些盛大的前奏。然后太阳有些嚣张地想在这种簇拥中炫耀它横空出世的光芒,可是刚从地平线上跃起却被横在空中一片恼人的云给遮住了半边,反倒给了人“尤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的印象。然而云虽然挡住了半边的太阳却障碍不了溢出来的撒满梦幻的色彩的朝霞,在半空中宛如打开一把均匀地涂抹上浓重的橙黄和橘红水彩的纸扇,半空中扇开了些缭乱的烟尘,好像满天漾起的都是蒙眬好像琉璃一样的写意,恍如梦幻。
  我所见过最美的日出,于此一瞬斑斓,于此一瞬隐没。亦未有拖沓。
  日出后山上开始渐暖,后来竟有些热,下了东峰来到传说中的鹞子翻身,从上面看似乎根本无路可行,走近才发现得一步一步地踩着岩壁上凿开的小洞移下去,一步不慎就可能毫无阻碍地掉下万丈悬崖。本来还有些跃跃欲试的我此刻已经有些胆寒,想要离开,正犹豫中听到有人说着下面可是华山的一处仙境不下便不能够体会到华山之奇险。听着心动了一下,对于冒险的渴望最终还是占据了上风,下了决心去试一下这个仿佛是没有安全装置的攀岩。移下了几步才知道此路艰险,下去并不单是一左一右踩着小洞垂直往下,而是要几次变换踩踏的方式和移动的路线。本来这种攀爬是不应该往下看的,可是我必须不停地想下瞧才知道哪里是下一个落脚处并调整移动的方式。那个时候完全是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手也是死死地抓住唯一能够维系生命的铁链。不想走到最后两处本以为可以无恙的落脚处竟一脚踩空,紧张中另一脚一滑,一瞬间便吊在了半空,下面只有一小块的空地,空地的三面都是不知道有多高多陡的断崖。当时的决定作得还算果断,确定好落地的位置后双手一松掉了下去,眨眼之间我发现自己已经牢牢地站稳在那一小块的空地上,移开一小步都是不堪设想的后果,那时才知道什么是谢天谢地的感受,人在这种时候总是连自己也无法相信。
  过了这一关后面仍然还有两处这样的“鹞子翻身”,不过相比第一处已没什么可以恐惧,终于抵达了被誉为仙境的下棋亭处,心有的余悸让我已经没有心思去推敲那盘输掉了华山的残局,就看见亭子那里三面悬崖,而望向四方也全是为绝立的峭壁所包围,给人十分压抑却十分超脱的感觉,也许就是所传说的仙境。想我坐在这里,定是下不出什么棋的,假若真有赵匡胤和活神仙陈抟下棋一说,还真的让人不得不对宋太祖的武艺、胆量和棋力敬畏三分。然而他的大宋江山如今也只剩下了这样一盘亦真亦假的棋局,被清晰地刻在棋盘上供那些能够下到这里的游人唏嘘和凭吊,亦不免有所伤怀。
  返回的时候发现向上攀并不比向下要轻松多少,当我再次踏上我之前见到鹞子翻身时有所忐忑的那处,对不久前经历的一切真有如在梦中的感觉,只觉得能够活着已经很好。这里的遭遇让我已经不敢再去尝试华山的另一险长空栈道,在峰顶绕了一圈后一个人在东峰平心地坐了很久,也想了很多,好像在经历了这样生与死的一瞬的人,也更有了对生命本质的穿透和知晓,如我,如今日的华山。
  下山的时候发觉上山时因为只用手电照着前路对于险峻还没有足够的认知,现在才看到那好多只有一米宽的小路一边甚至两边都是万丈悬崖,不过也没有了那么多的害怕,扶着铁链便一路轻快地走下。眼中所及那些千仞的断崖在阳光下是一种沉静的刚烈,崖壁上还坚强地生长着苍松,所在危险却有着无人打扰的自在。
  不时会碰见扛着重物上山的挑山工,半山歇息时碰见的一位说他每天都要这样扛着一百五十斤的西瓜登到东峰然后收入三十元。而他所扛的西瓜,在山下四角钱一斤,到了峰顶却卖到五元钱一斤。别人问他为什么辛苦而廉价如此的工作都肯干,他只是摇了摇头,说你不干也总有人要干的,语气出奇的平淡,原来已经麻木。
  看着他们刚毅的身影一步一步迈着险道往山上移着,心里除了酸楚,发现还是惋惜。
                 
  第六日
                 
  最后一天的时间就只剩下西线的乾陵法门寺。九点上了车等到十一点才开车,原因是车主认为人少了不肯发车,直到我们这车上的六人自己把钱凑足才终于成行,不过人少亦是一件好事,而且之前在车站的磨蹭也让我们这些原本陌生的游人彼此间有所熟悉,能够很投机地交谈,也使旅程中能伴着更多的愉快和惬意。
  到了乾陵最感兴趣的还是武瞾的无字碑,碑上却已经镌满了历代文人墨客来此留下的评说,也算是应了一生功过任后人评说的心意。相反另一边唐高宗那块石碑上原本刻满的歌功颂德的文字已被岁月年复一年的侵蚀消磨殆尽,成了真正的“无字碑”,让人看着不禁想笑。其实历史总是这样喜欢自行其是。
  陵山上看不见墓道口,登高临远却有不俗的景致,还颇能见到一些黄土高原的风情。此时发现比预定离开的时间已经迟了大约五分钟,匆匆地下山向法门寺出发。
  原本我也如很多人一样以为法门寺不会比乾陵更有游赏的价值,后来才发现不应当这样主观地臆断。当初以为法门寺仅有一个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可以瞻仰,我亦是慕此名而去,真到了那里才不由得惊叹。这里原是皇室供奉佛骨的场所,琳琅满目的金银宝石之类自不必说,竟然在那里看到那么多晶莹得几乎不真实的琉璃,和色彩宛如凝碧一般出落如水的珍品秘色瓷,当时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只是激动得让一些东西差一点从眼角和内心滑落。至于舍利,其实一共四粒,一枚是灵骨即为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另三枚影骨是人们为保护灵骨而分别用玉、象牙和高僧遗骨仿造的。到此的人们都喜欢比较这四枚舍利研究哪一枚是真哪些是假,可惜这一次却不允许这样鲁莽的判断。信徒们已经给了那样的一个比喻,说如果那一枚灵骨是天上的月亮,另外的三枚影骨则是月亮在水中投下的三个影子,天上的月亮是月亮,难道水中的月亮便不是月亮?
  我不是一般地喜欢这个精妙的比喻,信仰的东西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真真假假,我们习惯了说这个真那个假,只是我们不相信这个世的缘故。我们总是为了我们所谓的真实,早已在浮华与奢靡中把那些本应永恒地被小心翼翼保存的信仰丢失得毫无影踪,如我们恍然隔世的憧憬。
  在法门寺里喜欢上那座舍利塔,有风的时候塔身上的铜铃会很曼妙地摇晃,连绵不断地向四周抖落和霞光一样呈现着金黄的声响,干净得让人忽然就忘记所有的纷杂与琐碎,好像在那片被升华的空间里轻盈地丢失了寂寞的理由,满天满地都氤氲缭绕着好像从来不属于这个世界或者已经被我们遗忘掉许久的清澈与澄净。
  当年韩愈正是因为反对这样奢侈地奉迎佛骨而“一封朝奏九重天,西贬潮州路八千”,可惜这些东西如今都已经成为被民族被世界所惊愕的关于我们盛唐璀璨辉煌文化的见证。世间很多的东西,原来并没有那么简单的对错。
  晚上收拾东西想到明天的离去,发觉已有些眷念。
                 
  第七日
                 
  今天是下午一点多钟的火车,恰好和我来到时是差不多的时间,如果按小时计算我在这里都呆上了整整的六天。六天的时间,就已经让我对这片土地似乎挚爱得是如此的深沉也沦陷得如此的彻底。西安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并不能给人那种繁华的大都市的感觉,可是在这里所积淀所蕴藏的那些远远比那些表面浮华之下的大都市有更多的深厚,都是让人真正从内心开始感动的悠悠长长。一个民族固然会因为发达的经济而显耀一时,然而真正能让一个民族永远倍受尊崇的只能是它给人类留下的比发达的经济还要珍贵许多的东西。,一个缺乏深厚文化更没有通过自己深厚的文化不断在启迪人类的民族即便拥有再发达的经济,终究还是缺乏让人能够发自内心为之景仰的理由。
  不过这些在久远的时间流转下来的东西让人如今看着仍然沉痛得有些不堪,那些让我们曾经为之而桀骜的东西现在只能让我们深深地感觉羞愧,好多我们在那个时候就很容易能够做到的事情,现在尽管有了所谓更先进的科技,却依然没有办法做到。我们是带着多么可悲的变迁去成长。
  早晨因为打算最后去看一看大雁塔碑林所以起得很早,大约七点钟就到了大雁塔,才知道大雁塔要八点才开门,就到周围转了转,在北广场看见一位正在练大字的爷爷,练的是柳公权的碑,于是开始谈起书法,又说到些陈迹和历史,老人操着纯正而流利的普通话,看来不像是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可是说起这里的遗迹都是如数家珍不亚于专职的导游。看来只要是炎黄子孙都能够对这片曾经是我们的襁褓的地方产生如斯的认同,毕竟这都是我们共同的根脉所在,无论我们正在这个世界的哪一处角落,这些也许被许多人都认为过于质朴的东西冥冥之中都已经成了我们永远割舍不断的牵系。
  后来到了碑林的时候距离我将要离开这里的时间只剩下三个小时,我用了两个小时在这些还残余着温厚的墨香的石碑间徜徉游荡,当我把手贴在碑上时,好像我们宽广到无边无际的文化就以如此精致的神情存在着离我是那么近在咫尺的地方,它们是那么的让人感觉温暖而踏实,好像看到童年的恣意昂扬,看到从前怅怅的心思,看到我们的成长,还有流浪。   这些都容易温暖,还容易伤逝。
  当我离开碑林的那一分钟,忽然地有种将要离家的沉重。
  当我的火车缓缓地驶离西安的时候,我流着泪在心里用很大又很清晰明亮的声音向窗外喊着,再见,我的长安,再见,我的家,再见,再见……
  我最后一眼望见的属于我的长安的天空,是一片好像琉璃一样澄澈透明的蓝色。
 
来源:榕树下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2009.10西安访古之旅5日游
后稷故里 不虚此行走杨陵
边走边看 前世今生法门寺
出乎意料 错将茂陵当杭州
乐在途中 走马观花去乾陵
我的西安自助攻略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