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民居
出发地点:未关联 北京 唐古城遗址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北京 唐古城遗址 绍兴会馆旧址 安徽会馆旧址 湖南会馆旧址 江西会馆旧址 华严寺 什刹海 雍和宫 天安门 同乐园 白塔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走入民居

          走入民居



一、中国古民居的研究价值

1,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语:西欧建筑的空间设置手法师从日本,日本建筑的空间设置手法师从中国。
  提起中国古建筑,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型制严谨、空间沿着中轴线起伏跌宕的紫禁城;或者那些华严而立的佛堂道观、宗庙祠堂。
  但我认为贝聿铭所言的这个空间设置手法却主要存在于中国古民居之中。那些数千年通过人类智慧和自然选择共同结晶而成的古民居,几乎可以解释建筑意义上的一切。
  几千年前老子都已经为人们阐述出来了:一个建筑被使用的不是围合体,而是围合体之中空的部分——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言的空间。老子的那段原文被美国著名的建筑大师、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的赖特悬挂在自己的设计室之中。一个由学院派教育定型生产出来的建筑师看到一只手的时候,他看到的不会是五根手爪子,而是五根手爪子之间的四个空间。
  中国古民居的空间构置手法异常丰富、异常精彩、也异常高明;并且几乎所有的“丰富”、“精彩”与“高明”都自然地存在着:因势利导、不漏痕迹、顺理成章、巧夺天工。这种空间是现代建筑空间构置手法的基石之一,对于现代建筑的空间生成与发展有着支撑性的指导渊源。

2,
  中国当代几乎所有的创意型建筑师们正在向时髦的KPF、SOM等设计事务所模仿和学习现代建筑的设计方法,事实上KPF建筑设计手法的渊源是欧洲的传统“民居”,比如欧洲的巴洛克建筑,三段式建筑等。另一个滑稽的现象是:在我们拼命学习时髦现代手法来设计中国的新建筑时,登陆中国的境外设计事务所正在谋求一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手法。我们向国外建筑手法致敬的时候,国外的建筑师正在向中国的传统文化致敬。等他们把“向中国的传统文化致敬”这个工作做好之后,我们再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折回到我们早应该开始的起点重新追赶奔跑。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可悲的现象。

  近现代高速膨胀的城市居住人群要求建筑必须向高度、跨度、大尺度等很多方面大踏步发展,这就必须使用新型建材和新型结构体系: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结构、膜结构、悬索结构、壳体结构等等。而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的古建筑系统是木构体系,很难达到新建筑对高度、跨度、大尺度等方面的要求。
  诚然木构已经渐渐走入弱势体系,但木构下的各种精彩空间形式依旧可以栩栩如生地在新建筑中存在,木构建筑中的建筑比例推敲、尺度关系依旧可以指导新建筑的形象构成。而空间内涵和形象气质就是一个建筑的魂。

3,
  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气候物产,不同人群的各自信仰、生活习惯、交流学习等情况,决定了各自不同特色的民居形式。也就是说,丰富多彩的民居形式自然对应着各自不同的外部环境及内部需要。
  古代经济较发达区域的大部分中国古民居都是讲究一定的风水的。抛开被夸大成迷信的那部分不谈,建筑(比如单体的民居)以及建筑规划(比如一个村落)的风水观翻译成现代的文字就是:如何合理地利用当下用地的水资源、空气资源、阳光资源;如何让居住人群尽可能舒适地使用建筑。

  而中国的大多数新建筑对于自身的外部环境都不算足够尊重,有的甚至粗暴地破坏和践踏了外部的文脉环境。至于内部功能需要以及空间构成,民居的解决方法朴素而高明,远非很多现代建筑的华而不实所能比拟的。
  在中国,不少新建筑都叫嚷着要变成地标;于是,你的建筑高度是100米,我就150米;你用的是高级石材外立面,我就用高级钢节点外立面;你的设计手法时髦而复杂,我就比你的更加时髦也更加复杂。建筑设计变成了一种赌气式的争强好胜,朴素和理性被抛弃到九霄云外。

  研习民居,不仅仅是学会空间设置手法,学会尊重建筑外环境,学会朴素地解决建筑内部的功能需要;还有一点就是可以把当下躁动的建筑设计思潮理性化、安静化,直至净化。

4,
  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厚重的浓墨之一,同很多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窘境一样:不被重视,慢慢地走向湮灭。
  中国在近现代的文明明显落后了,如果再把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积累无知地遗弃掉,那么整个民族的内核就会慢慢飘轻起来,我们中国人也会慢慢地变得苍白。

  可怕的是,现状建筑界无论是建设方还是设计方,几乎都丝毫不会想到我们所拥有的巨大而丰厚的民居资源。他们惯常性地用西方时髦的设计手法给建筑做出一道化妆性的皮,然后面对建筑内部空间却一筹莫展,不见高明之处。
  建筑师们也只在空洞的设计说明中写上诸如“以人为本”的字眼,而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的建筑实例,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朴质地素面朝天了几千年,且正在被做不到“以人为本”的人们的遗忘。

5,
  古代中国的建筑师是不被重视的匠人,因此很多知名中国古建筑的设计师的名字都不曾名垂青史地为人所知。除了专做皇室建筑的北京“样式雷”,因为被清政府封了官爵被人记住以外,大量的设计师甚至设计大师都籍藉无名。
  如今时代变了:大了说,建筑师可以四海扬名;小了说,在北京第一批拥有私家车的人群中,建筑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如今北京一年开复工的总建筑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一年开复工的总量;建筑师们有大量的实践工作可做。建筑师们只要努力再加上点运气,名和利都摆出一副唾手可得的架势来。
  是不是也应该想想建筑师所肩负的义务呢?
  我眼中唯一配得上“建筑大师”字眼的中国建筑师就只有梁思成,即使是在战争年代,梁先生也没有停止过对于中国古民居以及中国古建筑文化的记载和挽救工作;他从陪都重庆出发远赴敦煌考察之际,甚至还要穿越沦陷区。他用了九年时间踏访和收集古建筑资料,足迹遍布中国196个偏僻县市。
  建国后,为了给北京的建筑设计确定一个正确的大方向,他被划派;他被彭真市长批评。

  现在所谓的建筑大师们太功利了,他们或许自认为非常学术,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建筑。但仅仅设计了几栋非垃圾建筑是不能被称作大师的,大师还必须是一个对建筑有巨大贡献的人。

  几个垃圾建筑就可以毁掉一条著名街道曾经的风景和味道。
  几代建筑师对于民居的遗忘就可以让民居从中国的建筑界彻底消失。


二、中国民居的宽广外延

1,
  上古时期的木构榫铆,渐渐发展为独具特色的中国木构建筑体系,与欧洲(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等)的石构建筑体系各擅胜场。
  中国用木构体系建造了大量的精美建筑:宫殿、庙坛、塔刹、民居。

2,
  中国木构建筑体系对于周边国家建筑形式的贡献与影响巨大:包括日本、朝鲜、柬埔寨、越南、泰国等的古建筑都曾经深深汲取过中国木构建筑的营养。

3,
  中国古民居的体系和具体样式非常多。北至内蒙古的帐篷、西至喀什的生土建筑、南至西双版纳的干阑式民居、东至江浙的水乡、园林等等,再加上不同地域的不同民居形式,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了。
  (我哪里说的清楚,这里面随便一个体系拿出来都应该是一本厚厚的书。)

4,
  中国古民居的很多构件称呼非常文学。比如栏杆被称作“美人靠”。
  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例,一栋标准老宅的外立面上不同构件的称呼有:吻兽、斗拱、卷杀、瓦当、滴水、搏风、樨头、雀替、彩画、额匾、门簪、门钉、棂格……
 

三、中国古民居的存在特点

  1.占主导地位的是木构民居形式:中国民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木构建筑体系,比如“斗拱”这一木构件,将结构和装饰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一点对比今天泛滥的“室内装修室外化”的设计手法尤其具备可学习性。

  2.与自然界的物种发展一样,民居也体现了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降雨丰富地区的坡顶、降雨缺乏地区的平顶。在江南,陡峭的坡顶被艺术化为夸张的飞檐和风火山墙。
  南方闷热地区的干阑式。西双版纳干阑式民居通风非常好,首层架空既可以避免首层地板的潮湿,又可以防虫蛇。
  西藏高寒地区的厚墙、小门小窗。这明显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保温。
  福建的土楼。福建一代注重家族概念,因此同宗同亲的人们就可以以家族的形式混居一楼,对外还可以防暴防盗。
  陕西的半坡屋。半坡房里低外高,围合在一起即可以防盗,又可以保证难得的雨水流入内院,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陕西受地域资源贫瘠的影响经济并不发达,普通居民难以多建房屋,把一间屋子居中分开成两片,也便于以后的分家。
  内蒙的帐篷、新疆的毡房——易取的建材是牛羊皮毛,又便于游牧民族的迁徙和移动。
  喀什的夯土房——缺少木头和石头,就只好用砂土作为主要建材了。
  丽江的山地民居、大理的白族民居——易取的建材是石头。
  陕北的窑洞。首先是经济落后,打窑洞营造房屋省钱省料;黄土高坡的粘土开洞后不会坍塌,保证了可居住性。窑洞冬暖夏凉。
  湘西的吊脚楼——易取的建材是木材、竹子等等。

  3.多民族的互相交流学习:比如宋时期的宫殿偏于素色,向少数民族的金朝学习之后,宫殿改为今天人们所见的金碧辉煌;包括生活习惯,中原的跪坐改为立座也是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北京的白塔白塔,是尼泊尔建筑大师的作品;而作为喇嘛庙的雍和宫,又明显有汉族宫殿的特色。白族民居的三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形式同徽派民居又非常相似等。

  4,主导民居体系形成了完整的营造型制。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安徽歙黟的徽派民居(18个天井、36个门、108个窗子)、山西平遥的日升昌票号、乔家大院;山西丁村的晋派民居;云南喜洲的白族民居(三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都已经各自形成了成熟的营造体系。很多空间都做的非常高明。



四、中国古民居的一些“抗震规范”

  1,收分。
  处于地震多发地带的天安门;藏族民居、寺庙;丽江的山地民居等都有自下而上的向上收分,整个建筑象一个梯形台,这样的建筑形式有利于抗震。当然天安门的收分还有一个视觉设计的成分,让天安门看上去比实际效果显得更为高大。

  2,“墙倒屋不塌”。
  中国独特的榫铆结构使得地上建筑同地基并非死死铆和。当遭遇地震力的时候,与地基柔度粘合的地面建筑就会随地震力摆动,犹如太极般顺势消化地震力——如同今天的钢结构。另外作为维护作用的墙体与作为支撑结构的木构架分建,遭遇地震的时候墙体倒塌,木构架玩太极,可以做到“墙倒屋不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居住人群的安全。

  3,“好墙如豆腐”。
  云南大理、喜洲民居的墙体手拍即颤,如同一块巨大的豆腐。这也是对于地震力“因之、顺之”的道理,并不象今天的混凝土那样和地震力顽强对抗。一块死死的墙体看似牢固,但是面对地震力的时候微不足道,不如有柔度的墙体那样可以有效消化地震力。


五、丰富多彩的古民居

  1,山西晋派民居。大同华严寺、丁村古民居聚居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
  2,安徽徽派民居。歙县(斗山街、棠樾)、黟县(西递、宏村)。
  3,云南民居。大理、喜洲白族民居、丽江纳西族山地民居、版纳景颇族干阑式民居、拉祜族民居、德昂族民居、耿马佤族民居。
  4,湖南民居。湘西吊脚楼:德夯、凤凰。
  5,新疆民居。喀什夯土民居、布尔津禾木图瓦人木板房、塔什库尔干哈萨克人毡房、吐鲁番高昌故城、尉犁罗布人村等。
  6,内蒙民居。赛汗塔拉土坯房、锡林郭勒蒙古族帐篷。
  7,西藏民居。拉萨喇嘛庙及宫殿、江孜老城、山南桑耶寺、阿里扎达古格遗址及托林寺、阿里帕羊土石房、萨迦花教萨迦寺。
  8,康巴民居。康定新都桥、塔公草原塔公寺、稻城及亚丁。
  9,四川民居。重庆吊脚楼、重庆磁器口老街、青城山树皮房、松潘民居、合江等沿江小镇、鬼城酆都。
  10,江南民居。皤滩民居、绍兴水乡、周庄水乡、乌镇民居、江苏同里、苏州园林。
  11,甘肃民居。敦煌、嘉峪关等。
  12,江西民居。婺远民居等。
  13,贵州民居。从江、隆里等。
  14,青海民居。沱沱河、塔尔寺等。
  15,西北民居。陕北窑洞、陕西半坡房、韩城民居聚居区等。
  16,北京民居。二环内四合院、什刹海四合院等。
  17,上海民居。上海弄堂。



           非一郎 2003,03,25


另:

  喜欢游走并对民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和补充上面所说的民居聚居地。
  我自己仅扫描了376张民居资料,包括照片和速写。但还是缺不少东西,比如福建的土楼、上海的里弄、韩城民居、婺远民居以及其它地方的民居资料。在这里诚恳征集各位驴友关于民居的一些资料照片,能给我的这个东西补充血液,尽可能地完善化。作为交换我也愿意将我最终的这份光盘资料反寄给提供资料的朋友。

  邮箱:[email protected]
  图片尺寸:300K以上,长边象素不小于1200。




作者:fylfeimi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故宫
经典北京六日游
故地重游——爨底下
踏雪观松静宜园偶记
北京植物园
春游北宫国家森林公园(panyao原创)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