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旅——土楼、古村情怀
出发地点:浙江 杭州 福建 漳州 4日自助游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4年10月1日-10月5日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水月光 提供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目的景点:福建 漳州 漳州土楼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心灵之旅——土楼、古村情怀

长年累月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游走,当一头“驴”的愿望不断地在心头涌动。终于,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都配合到的国庆节,背上行囊 “出逃了”。为了避开汹涌的人潮,享受到真正的旅游乐趣,我们选择了不太热门的线路——闽西、南客家土楼。

不记得第一次认识土楼是什么时候,隐约记得这种独特的建筑曾被美国从卫星照片上误认为是中国秘密军事设施,引出一场虚惊。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南的永定、南靖一带。多年前,中原一带历经变乱,举族南迁的客家人几经辗转,来到闽西南一带的山区。为避免外来冲击,他们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用生土、砂石、木片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长时间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初识土楼
D1
由于是讨厌的“黄金周”,经过重重的波折还是买不到去永定的火车票,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坐汽车先去漳州(不过这更利于行程的安排)。经过8小时的车程,10月1日早上七点半顺利到达漳州。吃过早餐后乘人力三轮车去西站,差不多一刻钟的路程,一辆车载两、三个人,蹬得车夫汗流浃背的才收3元钱,真有点于心不忍。到了车站,好不容易挤了二十多分钟买到去南靖的车票,之后才发觉可以上车才补票,懊恼。

国庆日的南靖县城热闹非凡,但路上走的都是本地人,身负大背囊的我们显得特别触目。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拦到一辆空的小面的,由于是节假日,司机一口咬定要300元一天不肯降价(事后证明在南靖县城找车是个不太明智的选择,最好到书洋后再找专门的旅游包车)。上了车,我们的土楼之旅正式开始。

一路上阳光明媚,田园风光温婉而秀美,一些不知名的土楼点缀其中,还有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梯田。看到土楼我们就开始兴奋起来,停停走走,漂亮的地方就下车拍拍照,游玩一番。中午时分到了书洋镇,加上司机共6个人简单的午餐吃了五十多元。饭后,大半个小时的车程便到南靖县的的标致性建筑——田螺坑土楼,观景台连到里面参观的门票要20元/人,土楼群由1座方楼(步云楼)、3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1座椭圆楼(文昌楼)组成。秋天的“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在层层迭迭的金黄色梯田簇拥下仿佛汹涌波涛上的一朵浪花,极具震撼力。下了山,与这个土楼群来个亲密的接触,难怪说距离产生美感,身在土楼群中就感觉不到那种摄人的气势,显得有些平平无奇。走进其中一座三层的圆楼,感到明亮而开阔,站在屋顶圈成的天空之下,视线不禁随屋脊线而盘旋,仿佛置身于一个微型的古罗马竞技场之中,不同的是这里没有血腥的斗兽,而弥漫着和谐安祥的气氛。土楼的中心位置有口水井,成群的鸡鸭围在井旁慵懒地晒着太阳,几个中、老年妇女坐在楼梯边闲聊着。土楼的一楼通常是厨房、餐厅以及会客的地方,二楼是仓库,三楼以上才是起居室。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我们便走上楼去,一阵异味扑鼻而来,因为他们的马桶都是放在门外的,还好事先的资料搜集做得颇充足,已有心理准备,才不至于落荒而逃。但我心中一直有个疑团,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就在门外搞定呢?如果是的话那真够“对外开放”的,要是每次“方便”都把马桶搬进屋里,也挺麻烦的嘛!

在这五个土楼里悠转了一阵子,便准备起程到下坂去。我们整个旅程唯一不愉快的事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那个可恶的司机要多给20才肯去下坂,原路返回才不用多付钱。争吵了好一阵子,团队里唯一的男丁坚持要和他闹到旅游局或派出所,虽然我们女孩子觉得去也没什么用,但大家都很累了,就在沉默中随那两个男人絮絮叨叨一直吵到我们这次土楼之行的额外“景点”——书洋镇的派出所(旅游局放假了)。正如所料,这种事情派出所是不想管的,结果就是我们付了300元然后就不了了之,不幸中万幸就是没有发生被围攻的事件,毕竟我们是外地人,在外旅游被人敲诈勒索诸多刁难的事听多了,正所谓“猛虎不及地头虫”,何况我们只是“弱势群体”。从派出所出来,本来怕那司机带人来报复找麻烦,想返回南靖县城再打算,但那一来一回太耽搁时间了,于是就硬起头皮在书洋镇找住的地方。误打误撞到了驴友推荐的土楼宾馆(0596—7776081),由于是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入住的人还不多,房间可随我们挑选,带洗手间的双人房75元一晚,不过床挺大的,一个双人房已经足够我们四个人睡了。安顿下来后,我们委托态度和蔼的肖水波老板帮忙租好第二天的车(价钱依然是300)再到楼下吃晚餐,五个人几十元也就可以了,这里无论蔬菜还是肉类味道都特别鲜美。一晚的长途客车和白天的奔波足够令人筋疲力尽,回到住宿的地方,看了扣人心弦的男篮亚锦赛决赛,中国男篮在姚明的带领下终于一雪前耻,打败韩国,获得奥运会的入场券。九点多,就心满意足地睡去了。


土楼饕餮
D2
第二天一早,我们睡得饱饱的起来,精神爽利地登上了张启明师傅(13860853838)的小面包车,出发!乡间的晨风洋溢着浓浓的稻香,格外清新。一会儿的工夫就到了梅林镇的和贵楼。这是一幢五层的方楼,外墙上几条颇大的裂缝清晰可见,楼高21.5米,号称最高的土楼,共有140个房间,建于清雍正十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贵楼的门票是10元/人,张师傅帮我们讲价,结果10元/5人就成交了。因为现在只剩几户人在里面住了,与田螺坑的土楼相比,少了点人气,多了一份幽静。楼内两边各有一口水井,左边井水清澈甘甜,右边井水浑浊不清,被称作“阴阳井”。天井中央建三间一堂式私塾学堂,学堂门上木匾书“兴学利后”四字,可见其祖辈的尊学重教。上到楼上去,少人住当然没有太大的异味,登至五楼,发觉几乎每个房间里都放有棺材,吓得我们蹬蹬蹬的跑下楼去,催促张师傅直奔下一个目标——怀远楼。怀远楼是是座建筑精美,保存完好的四层圆楼,始建于1909年,楼高13米,直径38米。圆楼底层由鹅卵石和三合土垒筑,有3米多高,二层以上是土墙,墙体坚实牢固,大门两边写有一副对联 “怀以德敦以上籍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面水凭兹灵秀育人文”。最令我印象深刻在四楼的四个方向出挑建有4个哨台,突出体现防卫功能,当然是以前为了防御土匪入侵之用。

参观完梅林镇的两个土楼就折返回书洋,张师傅在路过市集时停了车,说要去买菜并邀我们到他家吃午饭。买完菜才10点不到,我们就先去了河坑,张师傅带我们登上一个小山鸟瞰土楼群,那天能见度不太高,光线不大好,土楼群看上去灰朦朦的一片。虽说是小山,但我们走得上气不接下气,张师傅则面不改色地说他每天都会上这个小山来散步,又指向山的另一边,说他的家就在那里。从小山下来,车开到村口,张师傅把买来的菜寄存在一小商店里,又拿了几个柿子请我们吃,很甜!然后开着车带我们走进河坑的土楼群,一路上很多人都和张师傅打招呼或聊上一两句,我们笑说张师傅一定是本地的名人。穿过河坑,没走多远就来到了最大的土楼——石桥村的顺裕楼,既然是最大的当然不能错过。走入楼内,哇塞!差不多够做一个足球场了。74.1米的直径,四层16.9米的楼高, 俨然一座小城池。中间的空地还有个小土丘,上面种的几棵树都开满了花。从顺裕楼出来时间还早,我们就决定先去塔下再回来吃饭。

小面包在山路上盘旋了几个圈,轻灵秀丽的塔下村便出现在我们面前。一条小河从村庄里流淌而过,河中散步着大大小小的石头,仿佛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为潺潺的流水增添了韵律。白色的鸭子水中嬉戏,天真的孩童岸边玩耍,小桥横跨而过,习习凉风轻拂,一种宁静安逸的畅快感觉。过了桥,踏上一段石板梯级后,便到了张氏家庙及其旗杆林,张师傅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旗杆林的历史和寓意。原来按张氏家族规定,凡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家庙前立石旗杆,以示褒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家庙虽小,但灵巧精致,并严格依照中国传统的风水格局来建造。随后去了裕德楼——只有半截的围裙楼。

依依不舍地离开塔下,我们朝下一目的地——下坂村进发。由于到下坂的路还没修好,所以很崎岖,上山涉溪地走过好一段路,我们盛赞张师傅的小面包是水陆两用、多功能的好马。下坂村的裕昌楼又名“东倒西歪楼”,座落在一条小河旁,建于元朝末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梁、柱、楹变得歪歪斜斜的,最大的倾斜角有15度,看上去有随时坍塌的危险。但几百年过去了,经历了多次地震的考验,房子仍屹立不倒,见证着农村近现代的种种变迁,住在里面的刘姓家族依然生生不息地繁衍着。其中一家的门两边还写着“听毛主席的话,读毛主席的书”的对联,旁边是“站在家门口,眼看天安门”以及一些毛主席语录。裕昌楼还有个独特之处就是一楼每家的厨房内都有一口水井,用水很方便。

从裕昌楼出来大家的肚子都饿了,该吃饭啦!回到张师傅的家里时饭已经差不多做好了,张师傅的妻子在南靖的曲江中学食堂工作,所以他们也住在那里。附近几条村的小孩都在这里读中学,因此这所乡间的学校也有一定的规模,于是我们就在曲江中学食堂的厨房吃了一顿闽南的家常便饭。张阿姨操着软软的闽南口音,团队里的小妹说她说话就象偶像剧《流星花园》里的杉菜妈妈。吃过饭,张师傅叫他妻子带我们去对面的山上摘柿子。这里虽然盛产柿子,现在也正是收成季节,但镇上的水果摊却罕见柿子的踪影,张师傅说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柿子,所以根本就不会有人买,我们也发觉路的两旁也有好些柿树,不少柿子熟了掉到地上烂掉了,好可惜!阿姨叫我们用啤酒箱装些柿子拿走,但本来已经大包小包的实在无法再增加负担了,只好现摘了几个来吃就算,这里的柿子实在好吃,又新鲜又甜!吃过柿子,便离开南靖转移师永定。

转过几座小山,便从南靖去到了永定的“土楼王”——承启楼,门票要30元/人,但由于旅游部门和里面的居民的利益关系没处理好,当中存在着不少矛盾和漏洞。张师傅叫我们在旁边的一个修车档等着,叫熟人找个住在里面的老伯带进去,说可以帮我们省点钱,5个人100元就OK了。那位老伯姓江(承启楼里住的都是姓江的),在承启楼里卖点邮票明信片之类的东西。江老伯带我们从旁边的一条小路绕过去,先经过一座五云楼——一座破旧的方楼,里面有个“艺术家”在经营着一个根雕的档摊,那位留着山羊胡子,颇有点道骨仙风的老先生自我介绍说曾经是个舞台美术设计师,然后带我们爬上那残破的木楼梯。老先生走在前面如履平地,说叫我们放心,前段时间带过一帮日本人上来,其中还有个大胖妞。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走得一步一惊心的。老先生一路给我们介绍这里该怎样拍,哪个角度会比较美。胆颤心惊的走下楼来,胶卷刚好用完,老先生很热心地骑自行车出村口帮我买回来,我们也按惯例给了他每人二元的卫生费。

拍完五云楼的外观,江老伯就带我们从侧门混进了承启楼。既然被称之为“土楼王”,当然颇有气势,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显示了江氏家族的当年的兴旺繁盛。这座土楼也就是“中国民居”邮票里那张“福建民居”的原型。我们分头在这大土楼里细细参观,虽然这座楼颇具规模,但商业气氛也比较浓,我还是比较怀念南靖土楼浓浓的生活气息。江老伯招呼我们到他家里坐,很热情地倒茶送名片,名片上写的单位是“福建永定承启楼名胜管理站”。老人家给我们介绍了承启楼的一些情况,还说昨天才带过深圳“磨坊”里的“驴”进来,还指给我们看那些“驴”留在他的挂历上的“蹄印”。说这说着,有几个人气汹汹地“押”着我们另外两个在外面转的队友进来,原来她们太大意了,居然去正门那边的小摊档逛,毕竟来这里的游客不太多,于是就被旅游公司人“逮”住了,按照事先讲好的方法她们说是江老伯的亲戚,大概这种情况太多了吧!旅游公司的人硬是不相信,就一起回来对质了。江老伯觉得他们太不给面子了,于是一边给我们倒茶,一边和他们吵了起来,我们无所适从地坐在那里,除了喝茶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好,那只杯子也太小了,一口就可以喝完,于是江老伯不停地给我们倒茶,我们不停地喝,也数不清喝了多少杯。他们越吵越激烈,江老伯也越来越激动,青筋尽现,手开始发抖,倒的水有不少洒到桌子上,我们有点担心他老人家会爆血管。不过问题总终还是能解决的,折衷的方案是我们补了两张票,60元,比江老伯的价钱还便宜了40块。这时候张师傅知道我们出了状况也进了来,补完票后就带了我们去楼里的另外一户人家里坐,那家的大叔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是他带进来的话就绝对不会有问题,是真是假我们就无从考证了。

从承启楼出来,和张师傅分别的时候到了。付了张师傅车费,又托他给江老伯带了点钱,毕竟也麻烦了他老人家。下一目的地是洪坑土楼文化村,好心的张师傅为了帮我们省钱,叫了三辆摩的搭我们抄小路进村,说那样就可以不用从村的正门进去,可以免掉每人40元的门票,只要付他们每人25块就可以了,而且还负责在参观完后送我们到今晚住宿的地方。

坐上摩托车走了一会儿,开进一条两边的草长得比人还要高、不见人烟的山间小路,想起来也有点后怕,如果那几个摩的司机是坏人的话我们可就惨了,其实省那么点钱少吃个M记的汉堡包就够了(当然,我是不吃M记汉堡包的,只是打个比喻而已)。终于,车开到山脚下的田埂,车载着人的话很难开过去,我们只好徒步前进。还好乡间的风光怡人,用力呼吸着空气中稻子的芳香,或逗弄一下路旁的野花,疲劳顿时消失了一大半。

进了村,人开始多起来,毕竟这是一个开发得较为完善,要收门票的旅游景点,是我们这一路走来最商业化,游客最多的地方。村里星罗棋布地建有圆的、方的、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形形色色各种款式的土楼。一条布满石头的小河在村中流过,为淳朴的土楼村增添了几分秀气。过了一座桥,走在河边的石板路上,就看见了小巧玲珑的如升楼,那是最小的土楼,这座小土楼周长只有56.6米,直径为18.2米,很别致可爱。在村里闲逛了一下,不知不觉就到了“土楼王子”振成楼。这座大圆楼是整个土楼文化村的重点所在,门前修辑成一个铺满碎石的大广场,还整整齐齐地在旁边铺着草皮,种着一些公园里常见的植物。振成楼分内外两圈,前是“巽卦”,而后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中间的祖堂仿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近7米高的大石柱,祖堂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装有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振成楼给人的气氛和我们之前去过的土楼大相径庭,很明显地修饰过,打扫得很干净,焕然一新的感觉,大部分的居民都搬走了,一楼设了几个卖字画及纪念品的摊档和一家餐厅,完全没有了土楼原有的生活气息,变成了一个生硬的道具。不过既然来了,也例行公事地上去走一圈,上到三楼就有人来招揽生意,问我们要不要住土楼,就在这振成楼里面。我们跟着去看了一下房间,简单地摆放了几张床和柜子,窗户很小,感觉有点压抑,由于是在土楼里不带独立的卫生间,要解决问题的话要走好远的路,我们就推却了。

这个土楼文化村的商业味太浓了,看完振成楼我们就没有逗留的意欲,又找那几个摩的司机载我们去找住的地方。他们建议留在土楼村住,还带我们看了间家庭旅馆,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我们还是拒绝了,坚持去湖坑侨社落脚。一路上那个摩的司机老想和我们聊天,问我们是哪里来的,还问我们是不是大学生,我们嘴里说是,心里喜滋滋地窃笑。没多久就到了湖坑侨社,一家还算整洁的小旅馆,双人房80元一晚。安顿下来后已经差不多晚上8点了,侨社不设餐厅,我们只好带着辘辘的饥肠到外面觅食。湖坑虽然是个小镇,但到了这个时候不少商店都已关门了,走了好一段路,才找到一家简陋的小餐馆吃了顿简单的晚餐,之后回去休息,一夜无话。

D3
早上起来,预先托侨社老板约好的李师傅和他的小面包车已经在门外等着了。吃过早餐,先去了振成楼的姐妹楼——振福楼,这座大圆楼也已经没人居住了,只留了一个老太太在守着,收点“卫生费”。早晨的阳光照在整洁而幽静的土楼里,照在在门口打毛衣的的老太太身上,一种悠闲的气息弥漫在四周。

振福楼出来,十分钟左右的车程,便到了衍香楼。据李师傅介绍,衍香楼永定土楼中风水最好的一个。可不,刚下车,就听到了哗啦哗啦的水声,一条小河从山丘上缓缓而下,婀娜地依偎在土楼的旁边,用我们的俗语说就是“靠山面水”、“风凉水冷”,可真的是个风水宝地哦!衍香楼是属于苏氏家族的,从清朝到现在,一直长盛不衰。衍香楼外面还有一圈波浪形的围墙,据说也是起风水的作用。李师傅和这苏氏家族有点远亲的关系,他帮我们找了个导游——苏老先生,他老人家体格高大挺拔,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精神还很好,身体依然健壮,且有一种儒雅的风度。苏老先生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衍香楼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以及土楼的建造方法和用料等等。衍香楼建于1880年,创建人苏谷春少年时期家境清贫,中年后经营条丝烟生意发家致富,于是建了这座楼。衍香楼主体直径40米,底墙厚1.5米,顶墙厚0.7米,墙高14.5米,有1个大门,2口水井,3个厅堂,4副楼梯,每层34间,4层共136间。大门钉有钢板,门内的顶端设有灭火的水喉水箱,过去曾有匪贼行劫,想纵火烧门,均不能得逞。主楼按八卦构建,其特色是:楼的内厅仿府第式建筑,有后堂、中堂、前堂,厅左右侧各有厢房。厅内及楼外围墙、左右小门等雕刻精巧,墙壁上书画精美。衍香楼楼名的含义是"繁衍子孙昌盛发达,书香门第世代流传"。土楼旁边有一座带天井的小屋,是苏氏家族的展览馆,里面除了对衍香楼以文字形式作了介绍,记载有苏家祖先白手起家的发迹史,还有苏家的“光荣榜”,一一列出了苏氏家族有大学生多少多少人,做官的多少多少人,在各行各业做出较好成绩的有什么什么人,其中在海外的有多少多少人,在国内的又有多少多少人等等,部分还附有照片,图文并茂,在那上面我们就发现有苏老先的照片。我们才知道,苏老先生名叫苏允环,是个退休教师,难怪呢!苏老先生还给我们介绍了客家人的耕读传统,他们很重视知识文化,所以读书有成的特别会受到尊崇。值得一提的是苏老先生对我们说土楼主要建造材料就是粘土,而没有象通常资料上说的那样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等物料,关键是打夯的功夫比较考究。 参观完衍香楼,苏老先生说路的对面有个风景不错的地方拍照片很漂亮,我们就跟着走了过去。过了马路,是一条小桥,横跨着一个布满大大小小石头的宽阔的河滩,河滩的对面是两座一方一圆一大一小的两座土楼,加上光影的配合,果然一幅美丽的图画。拍完照片,离别的时刻到了,依照以往的习惯,我们掏出钱,准备给苏老先生付导游费,但他老人家执意不肯收下,我们也不便勉强,表达了由衷的谢意后和苏老先生合照一张作为纪念,就挥手告别了。上了车,心里仍留有几分感动和柔柔的暖意,最珍贵的东西往往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下一站,我们去到了环极楼,这座外面看上毫不起眼的两圈土楼以抗震性能特强而著称。环极楼于1693年落成,全楼四层,高约20米,楼的直径43.20米,周长130米。走进楼里,几个老人家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到中间的客堂里坐下,给我们倒茶,但那些小茶杯都积满了黑黑的茶垢,虽然我们心存感激,但也只是意思意思地举了一下杯,没敢喝下去。老人家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了环极楼的历史渊源,又带我们在楼内参观了一圈。据说1918年2月永定发生7级大地震,环极楼楼顶的砖瓦几乎全被震落了,余震数次,共计十余分钟,环极楼正门上方第三、四层厚墙被震出一条大裂缝,可是地震过后,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最后,我们按老人家的指示轮流站在中心点喊了几句,在四面可以听到明显的回声,原理大概和北京的天坛差不多吧!时间紧迫的关系,我们也没多作逗留。

由于在衍香楼用的时间多了点,我们只好取消了一两个较次要的土楼参观计划,匆匆赶去初溪土楼群。转了几十分钟的山路,便到达了目的地。初溪也是一个游客较多的土楼村,停了车,我们先攀上村子对面的观景台,气喘嘘嘘地爬到山顶,在亭子上极目瞭望,看了几天的土楼,就算再美的景色也难免会有审美疲劳,初溪的土楼群在此时此刻我们的眼里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倒是山上阵阵的凉风使人感觉挺爽的。深呼吸几下,拍了照片我们就下山去了。与洪坑土楼文化村相比,初溪的土楼较为破旧,没有作过多的修整,更接近原生态,其中某幢土楼的外墙上还清晰可见写着毛主席语录。大概地理位置较偏吧,经济相对没那么好,所以土楼里的居民已经不太多了,大部分到外面去打工。初溪的土楼中最大(2800多平方米)、最古老(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最有特色的算是集庆楼了。大部分土楼都只是在四个角落里设有楼梯,而集庆楼共有72道楼梯,把整座圆楼分割成72个独立的单元。据当地人说这是为了生活的方便和防御的需要,这座楼最旺盛时住50多户300多人,这么多人居住,配上这72道楼梯,上下楼自然宽松多了!再则当时地处偏僻山区,经常有成群的土匪出没,楼主人为了增强防御功能,除了设计单门(全楼就一道门,)、厚墙(近2米厚)。一、二层不开窗等防御措施外,还设置了9个嘹望台和72道楼梯。土匪来了,就马上关起大门,迅速上楼,到房间窗口和嘹望台观察敌情。楼梯多、送水、送木头、送石块等攻击物品也就快多了。不过,那些细细的楼梯两边都没有扶手,我们走上去的感觉是战战兢兢的,真不敢想象老人家和小孩子是怎样爬这些楼梯。从初溪出来,我们的土楼之旅算是告一段落了,几天下来,看了圆圆方方大大小小无数个土楼,彼时彼刻脑子里填得饱饱的都是土楼的影像,我们笑说看了那么多土楼,都快要变成土人了。
去到下洋镇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李师傅带我们进了一家小饭店解决肚子问题,老板娘是大埔人,听说我们是广东来的,就说是老乡,格外热情。茶足饭饱后,李师傅送我们去汽车站就走了。下洋汽车站的侯车室还算宽敞,但没什么设施,只是简单地放了几条长椅,使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从下洋到达了龙岩市,我们先为回程作好安排,一如所料回程的火车票还是买不到,只好选择长途客车。买好车票,我们紧接着进入了下一部分的行程——廊桥、古村之旅。

从龙岩坐车到达连城的时候,已是晚上8点多,天经已黑透了。那天刚好是重阳节前夕,而连城有座在该地区比较有名的冠豸山,慕名前来登山的游客不少,加上正值国庆假期,许多大大小小的酒店宾馆都爆满了。费了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间家庭旅馆,还比较干净宽敞,每个人40元,旅馆的老板长得有点象赵本山。安顿下来后已经是十点多了,好在我们落脚的地方是连城的县城,一个还算繁华的小城,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一个小吃店,味道还不错。回到旅馆后,大家商议着要不要去与凤凰齐名的“中国最美丽的山城”——长汀,网上的游记大部分都说那儿已经面目全非了,于是向“赵本山”求证一下,“赵老板”说长汀就和连城差不多,都是些新房子,没什么好看了。既然如此,我们就下定决心放弃长汀,询问好去云龙桥、玉沙桥和培田的交通线路后就睡去了。


廊桥、古村人家
D4
翌日,按照“赵本山”指示的路线,在连城汽车站旁边拦到了去罗坊的中巴,到云龙桥的票价是4元/人。几十分钟后,车子驶入一条乡间的小公路,路的两旁是金黄的稻田,远远看见田间的一片空地上矗立了几棵高高的的大榕树,树旁有一座小庙,庙前立着一座白色的天后雕像,一阵风吹过,几只小鸟从茂密的树叶里飞了出来,隐隐透出一股仙气。当我的目光和思绪正追随着小鸟在空中翱翔的时候,车子停了下来。噢!云龙桥到了。这座廊桥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桥面砌以大小相若的鹅卵石,两旁建有木栏杆,张着雨篷,上为瓦屋式建筑,首尾中间均有小阁,造工精致,高低错落,结构优美,整体建筑为廊式瓦屋风雨桥。四个石砌的桥墩承托着红色的桥身,桥头翘翘的飞檐仿似张扬的龙首,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明艳照人”,犹如一条红色的巨龙腾架于河面之上。由于这并不是一个常规旅游点,所以方圆200米的范围内都只有我们5个人在游逛,爽喔! 踏上铺着鹅卵石的桥面,步入光线昏暗的甬道,隐隐可见桥的中部摆放着一张供桌,走近去,供桌的左右后边各有一条小楼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爬了上去,原来上面是个六角形的小阁楼,六面皆有一小窗户,正中间供奉着一个神像。据网上驴友的游记介绍,桥的另一边不远处有座小尼姑庵,正想走过去看个究竟,刚才载我们的那辆中巴却已折返了,因为怕找不到回头的车,我们只好怀着依依的心情挥别云龙桥了。

告诉了司机我们下站是马屋的玉沙桥,他就在主干公路上帮忙拦了一辆去四堡的中巴。四堡有两个值得一游的地方,一是雕版印刷博物馆,另外就是玉沙桥了。由于时间的关系,只选择了离车站还有三公里路程的玉沙桥,我们决定步行前往。穿过一个热闹的市集,一路上向人询问去马屋的方向,在热心途人的指引下,我们走过几间村屋,踏上了窄窄的田埂,远远看见在稻田的那边绿树掩映下古朴的玉沙桥。她始建于清康熙23年,桥长30米,宽5米,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当年因河底沙石晶莹闪烁如玉石,故名玉沙桥。如果说云龙桥是浓妆艳抹的大家闺秀的话,玉沙桥就是洗尽铅华的小家碧玉。两座廊桥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大致相同,玉沙桥较短小,也较年轻,但灰色的瓦顶,灰色的廊柱,显得较为破旧,然而却有一种沧桑之美,沉积着浓浓的历史风霜,在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簇拥下,更添几分秀美。我们悠闲地从不同的角度细细观赏、品味着这座古老的廊桥,大概来这参观的游客太少见了吧,有两个小女孩一直好奇而羞涩地跟着。我们在玉沙桥流连了半个小时,当准备离开的时候,小女孩怯怯地提出帮她们拍张照片,并留了姓名地址要求洗出来之后寄给她们。小女孩名叫马招福,是马屋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闻之不觉得有一种由衷的安慰,现在的中国农民终于意识到“招弟”不是最重要的,“招福”才是生活的根本。满足了小女孩的要求后,我们就原路返回在四堡集市的车站搭车回连城县城。

到了县城,去连城的食街花了一百多吃了这旅程中最奢侈的一餐,不过味道实在好极了,至今和朋友们说起都还念念不忘连城的美食,记得有一道菜叫“牛九品”,味道特别鲜美,当然,其它菜式也很不错。饭毕我们就到街上逛逛,看到很多卖“闽西八大干”的土特产店,我们连电线杆都算进去了也凑不齐“八大干”,于是就找了一家店看看到底有哪八大干。原来就是豆腐干、萝卜干、地瓜干、菜干、猪胆干、肉脯干、笋干等东西,但最想不到的就是还有老鼠干。据买了“八大干”回来的朋友说,老鼠干的惊吓指数爆灯,整只老鼠四肢俱全原汁原味地趴着,建议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的朋友不要轻易尝试去买。买过土特产,我们就找去朋口的车,向培田古村进发。

当我们站在培田村口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买了门票(20元/人),穿过村口写着“恩荣”的牌坊,看见前面有一队背着登山包、帐篷之类行李的浩浩荡荡的人马。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晚上落脚的地方。虽然这条村子并不大,但一来没有地图,二来方向感也不好,所以转了好久才找到南山书院旁边这条村唯一的小旅馆,但当我们去到的时候房间早已经住满了,连晚餐也给人订光了。没办法,只好回到村里游荡,到处询问有没有可以住的地方。培田古村保留着几百年前明、清风格的青砖灰瓦,一条窄窄的水渠仿如村子的大动脉,从山上引水下来,在每家每户的门前流淌而过,连接贯通了整个村庄。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少村民就在门前的水渠里洗菜淘米,甚至有一家杀了鸡在洗肠子,心里不禁嘀咕着这样做出来的饭我们要不要吃呢?

在村里转了半圈,又碰见了那队登山包队伍,一问之下,他们原来是福州的,刚从江西的三清山回来,在山上扎了几天营,现在想找个洗澡的地方。又说前面有一户人家可以提供住宿,说带我们过去,然后他们在那里洗澡,我们可以在那过夜,他们依旧在后山上安营扎寨。我们也不是太计较的人,于是欣然前往。去到一户一厅两井的人家,主人是个老伯,带着两个孙子,家里的青壮年都出外打工了,这种情况在培田很普遍。问了主人住宿的价钱,三个房间总共60元。放下行李,那队登山包闹哄哄的开始排队洗澡,听他们互相之间的称呼,应该是网友活动。等他们洗漱完毕太阳已经开始下山了,和福州人道别后我们就到外面去散步。一路悠闲地在村子的小巷里溜跶,培田村是由建于明清时期的30幢高堂华屋,21座吴氏宗祠,6处私家书院,2道跨街牌坊,4座庵庙道观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构成紧密有序、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并带有鲜明明清建筑特点的古建筑群落。拐了几个弯,就是村里最大的一所宅子“大夫第”,也就是著名的“九厅十八井”所在。“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构造的大型民居建筑。所谓“九厅”是指:门楼厅、下厅、中厅、上厅、楼下厅、楼上厅、楼背厅、左花厅、右花厅共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指:五进厅共五井,横屋两直每边五井共十井,楼背厅有三井,一进套一进,宛如一座小小的迷宫。这种建筑形式对于我们来说也不算陌生,没有太大的新鲜感,转了一会儿,就在大夫第的院子里的一条长凳上座下来闲聊,主人家养的一大群鸡在我们周围心满意足地吃着晚餐,这场景使时光仿佛倒流到孩童时代外婆家庭院的某个傍晚。天暗下来的时候,我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回到住的地方,老伯和两个孙子正在吃晚饭,问我们要不要一起吃,由于我们不敢确定菜是不是在门前的水渠洗的,就婉言谢绝了。这时候才六点多,我们正犯愁这漫漫长夜怎么渡过,来了两个串门的客人,是位回乡探亲的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和他隔壁的大叔。我们和吴教授他们坐在两个天井之间的门廊里的矮凳上天南地北地聊开了,老伯吃完饭也搬了凳子过来凑热闹,聊得正高兴的时候,又有一个独自从天津来旅游、在吴教授邻居家借宿的女孩子加入了我们的聊团。虽然大家都只是萍水相逢,但此时此刻亲密无间地在同一屋檐下象多年邻里那样闲话家常,刹那间有种错觉,仿佛自己是培田村人,在外漂泊多年,回到家乡感受那浓浓的乡情。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这里的人习惯早睡,吴教授他们便纷纷告辞。我们看了下手表,才八点不到,离生物钟的睡觉时间还早着呢,于是就摆开凳子打起扑克来,拿出仅余的一包饼干放在中间,打完一回合就吃一块。打到九点多钟,整包饼干被消灭掉了,就各自睡去。我的房间就在客厅神台的右边,神台上放置着主人祖先们的灵位,真有点怕怕,一进房去就马上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加上没吃饱,一直到十点多才睡着。

D5

迷迷糊糊地早上六点多就醒来了,出了房间洗漱过后,其他两个房间还是没什么动静,就先出门去散散步。早晨的培田在朝阳的映照下分外清新怡人,在小巷里漫无目的地悠转着,不知不觉就转到了村口,嘿,看见另外两个同伴坐在村头的树下小憩,原来她们比我们起得更早,因为培田村的面积并不大,已经在村里转了几圈了。人员达到80%,于是就往村后的小山进发,以观培田村之全貌。走过村头的小桥,房屋的风格很明显跟村内有所不同,多是中国南方农村常见的小平房,而且密度变得稀疏起来,路旁长了很多牵牛花,沾满露珠,很是可爱。拐了个弯,居然碰到唯一掉队的成员,呵,培田真的不大。走到小路的分岔处,一只小狗冲过来向我们猛叫,旁边的小屋走出一位大叔,把小狗喊走,问我们要到哪去。知道我们要上山后,就说:“你们从前面那家人的后院穿过去就可以了。”谢过大叔,去到那家人的门前,我们就犯起愁来:人家会让一群陌生人从自己家里穿堂过室吗?这时候,挡我们面前的那两扇木门“咿”的一声打开了,一个皮肤晒得黝黑的小姑娘酷酷地说:“从这边走。”真是喜出望外哦!可能她听到刚才我们和大叔的对话,于是就开门让我们进去。进了屋,一位头上和左手都包扎着纱布、身材矮小的大伯坐在客厅里,看见我们就拄着拐杖站了起来,招呼我们从侧面一个小门走进他家的院子,院子还算阔落,种了几棵树,围墙边上晾着衣服。踩着软软脆脆的落叶穿过院子,大伯打开后门,豁然开朗,一片绿绿黄黄的稻田出现在我们面前。送我们出门后,大伯还有点不放心,向在稻田间玩耍的一个小男孩的喊了几句话,具体内容听不太清楚,大概意思是叫他带我们上山吧。忙向大伯连声道谢,然而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心中的感动和谢意,在现今的城市里面,如是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久违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未免使心里有点戚戚。

小男孩略带羞涩地迎了过来,叫我们跟着他走。脚踏在窄窄的田埂上,呼吸着早上田间清新而略带甜味的空气,真是心旷神怡啊!在稻田间穿行了一段,再跨过一条独木桥,就到了山脚下。在爬山的途中,陆陆续续又碰到几个在山上玩的小女孩,当到达山顶的时候,我们已经是一个九人的小队伍了。这座小山不算高,但也足以鸟瞰培田的全景。密密麻麻的灰色瓦房簇拥在大片的稻田和山丘之间,一条小河缓缓在田边流过,虽然用不上什么秀丽雄伟之类的形容词,但温和而亲切。在山上吹了一会儿风,太阳开始猛烈起来,于是就下山去了。一路上和小朋友们闲聊,得知较大的小女孩叫吴朋羚,小男孩叫吴朋熙,分别在培田小学五、六年级读书。没多久,大队人马就走回到村里。一众小朋友很热心地充当导游,带我们在村里参观,“继述堂”、“进士第”、“双灼堂”、“都阃府”等都参观了一遍。走在村中心光洁的石板古街上,路两边肉行、米庄、布店、理发店一应俱全,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一间名为“容膝居”的女子学馆,墙上提有“可谈风月”字四。当走到一个小巷的拐弯处,碰到一个卖桔子的阿婆,她用客家话对朋羚说了几句,大概是叫她带我们到处玩玩,然后收取点导游费。朋羚马上义正词严地说她带我们参观并不是为了钱,激动得满脸通红,大概觉得那样说是对她人格上的一种侮辱,好一个烈性妹子。眼眶不尤得一红,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总是令我感动,更何况她只是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小朋友随后带我们去到南山书院旁边的小学校——他们上学的地方,给我们介绍学校各个地方的典故和讲鬼故事,不知不觉已近中午时分。由于下午要赶到龙岩坐车返家,我们也不便久留,回到住收拾好行李,走去村口等车,小朋友一直把我们送到车站。本来可以坐车到朋口再拦过路车到龙岩,但这些车并没有保障一定能坐得到,我们就先回连城去,事后证明这个选择比较正确,因为连城到龙岩的车大多都坐满了,很少会中途上客。回到连城,先买好回龙岩的车票,又去了那条美食街完成了我们的前天晚餐+当天午餐+当天晚饭,美美地饱餐一顿后,就踏上归途了。



总结这五天的闽西、南的土楼、廊桥、古村之旅,花费只是千元左右,食宿消费低,交通费和门票开销较大。由于各土楼、景点比较分散,又没有公交车连接,所以包车前往会比较方便,人多可以选择小面包车,独行侠就坐摩托车比较划算。永定的土楼规模大而商业化;南靖土楼规模较小却原汁原味,错过哪一个都会觉得有遗憾。土楼的建筑闪烁着客家人的智慧,而客家人世代相传、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令人陶醉。

随着时间的流逝,看过的楼光山色在脑海中已渐渐变得模糊与苍白,但那里淳朴的人们一张张真诚而善良的笑脸留给我的印象依然深刻,开车的张启明师傅、衍香楼的苏允环老先生、培田的吴朋羚、吴朋熙小朋友,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好心人。在衷心希望当地的旅游业能发展得完善起来的同时,又担忧商业化的进程会污染那一片净土,使人变得越来越市侩与势利。不过世事往往不能两全其美,现代文明带来了丰盛的物质生活,但也突显出人性中浮燥、自私、狭隘、虚伪、唯利是图的一面。不过,如果为了要回归那纯净的人性而放弃现有的物质享受,相信没有多少人愿意,宁可在物欲横流的都市里漂浮,只是偶尔把自己放逐到那青山绿水或乡村农舍之中,以寻求心灵片刻的休憩与洁净。今天的土楼人变得怎么样了?大家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吧……

作者:winds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世界文化遗产→沼泽地和贵楼
永定(南靖)土楼记(七)
厦门周边游:永定客家土楼
厦门周边游:漳浦天然岩画与龙海古火山口
五一马尾一日游
五一厦门永定南靖游(永定南靖部分)(续)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