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年4月18日 00:04 什刹海———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闻名国内外的“胡同游”不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也为北京不少下岗职工开辟了一个再就业的新行当。
日前,笔者走访了位于什刹海前海西街的“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公司的三轮车,黑色车身、红色遮阳篷,车后印有中英文对照的“到胡同去”公司标志。车工们着装一致,穿着统一的黄色中式坎肩制服。
公司负责人荆学明介绍说,现在公司有正式车工100人,其中北京地区下岗再就业的职工有55人。
赵利明,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的一名正式车工,今年44岁。多年前下岗后干起蹬三轮工作。据他介绍,2001年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把他们这些大龄“黄包车夫”组织到一起,成立了他现在所在的公司,规范了“胡同游”市场,政府还出台优惠政策,规定车工们前三年免交税。赵利明每天早晨8:30分上班,一般下午16:30分下班,但拉上客人就没谱儿啦,有时要到很晚才结束工作。
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有合法经营胡同文化游览业务的资格,目前公司100名正式车工已在北京市统一备案、统一管理,正式车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符合资格的给上“三险”,并且每月有8天休息日。然而,令这些正规军头痛的是,目前,什刹海附近的“黑旅游”越来越多,严重冲击了正规注册的“胡同游”公司。
笔者了解到,去年12月初到今年2月中旬,由于非法公司扰乱了旅游市场,导致正规公司的车工三天只能拉一趟“活儿”。车工们说,都是假“黄包车夫”闹的。据观察,那些非法车工都是打着正规公司的名义进行揽客,把非法车辆模仿的与正规公司的车辆相似,有的还有编号,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使游客无法分辨出哪辆车是真的、哪辆车是假的。游客乘坐非法车辆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北京市旅游局有关人士表示,北京“胡同游”市场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机会,他们凭力气吃饭,其权益应该得到保护。据悉,为了规范“胡同游”市场,有关部门正在加速关于“胡同游”的立法工作,具体标准有望在今年年内出台。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