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我们一行六人,在新丰县当地人的向导下,雨游云髻山。
出发前,县城里看不到太阳,整个天穹覆盖着厚薄不一的云层,就好象一张巨大的絮网包裹着天空。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珠三角边缘小县,虽然天公不作美,但个个仍然是兴致勃勃,游兴不减。
之前,我们对新丰知之甚少,更不知什么云髻山,什么江之头了。
一路崎岖,左弯右拐,虽是盘山公路,但修得很宽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颠簸。打开车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心旷神怡。车身两边的山峦,缓缓向身后移去,由近及远,从浅往深,层层叠叠,满眼是绿,恰似一幅浓淡相宜的油画,那绿色的油彩好似刚刚被涂抹上去一样,鲜艳欲滴,令人忍不住要伸手去捧接。
到了云髻山自然保护区的停车大坪,才发现连我们在内,只有两辆车,看来,天气不太好,游人不多。我暗暗庆幸,今天虽然见不着太阳,但气温正适合游玩,而且还不会因游人太多影响游兴。
保护区的入口处,立着一块原木制作的醒目标志牌,上面黄底红字,大大三个篆字:云髻山。
向导介绍,到云髻山游玩,一定要走完两个景区,才算来过云髻山。“哪两个景区呀?”我们个个等着下文,可他神秘兮兮的笑了笑,卖起了关子。他不笑还好,这一笑却更撩起了大家本来就不小的游兴。
大门口一条宽敞的卵石路直通保护区深处,沿着这条路走向大山,不久,便会融入到刚才在我们眼里还是绿色油画的大自然,我们便是那画中游的神仙了。脚下仍然是卵石铺就的通山路,但路渐渐的缩窄,变成了一条只能容两三人通过的山路了,弯弯曲曲,时而穿行于树林草丛之间,时而中断在溪流石堆之上。我们要不时弯腰侧身避让横空生长的枝杈,有时也要眼明身捷选择落脚的石块。步入绿荫,即闻鸟鸣虫哼,你歌罢来我响起,高声低吟混唱,好一首永无尾声的大自然交响曲,正是这此起彼伏的变奏声,使得山谷更显幽静。
我们沿溪上溯,走走停停,山路两旁的亚热带植物密密麻麻,叫不上名儿,刚好前几天下过几场大雨,繁枝茂叶象被精心清洗过一样,碧绿碧绿的,煞是养眼。不同的植物交错在一起,我缠你来你拥我,虽然都没忘了与阳光争宠,确也相互和蔼相处,处处也都欣欣向荣。在一片绿色的汪洋之中,偶见一束两束的小花,有紫有红有黄有白,点缀在绿叶之间,倒是另有一番滋味。
天雨过后,溪里水流湍急,水涨漫过了不少溪流路段的垫脚石。开始,我们还斯斯文文的想办法,曾试着找些大块石头叠在溪中,结果不是水太深,就是溪中石头表面溜滑,石块一放上去就被水流冲走,真是无法可施。前面的景色的确太诱人,不可能因为这点水阻断我们的行程,于是乎也顾不上什么斯文仪表了,全都从水中跳跃而过,水流刚好漫过踝眼,待跳过对岸时,每人的鞋里都灌满了溪水,那狼狈样儿却也逗起了我们的一阵开怀大笑。
过溪之后,虽然双脚浸在水鞋之中,但还是感觉到了溪水清凉沁人肤肌,一股清流洗心醒脑。我也顾不得两只汪汪水鞋,回过头来蹲在溪边,捧起溪水,把头埋入双掌之中,清,凉,甜,爽。再看那溪面,水流潺潺,波浪奔泻,溪中卵石激起水花,水花再撞击卵石,溅泼出变化万千的珠儿,或团簇,或串珠,或天女散花,或落地成池。两眼往上游望去,不远处,阵阵水烟从溪面腾起,在水溪两边的绿色植物之间,游游荡荡,如丝似缕,象是幔帐轻飘水面,有一种不舍离去的依依恋情,游来游去,轻轻地亲吻着水面,再慢慢地向四周散去。
进入保护区不久,天空下起濛濛细雨,眼到之处都被蒙上了一层轻纱,细细的雨水洒落在叶面,慢慢聚积成大颗水珠,当枝叶再承受不起这水珠时,水珠会顺势往下滴,下滴的水珠多的时候,周围便是一片沙沙作响。
越往前走,雨点越密集,淅淅沥沥,我们的头发已开始滴水,上衣也显水湿。但大伙却无人提出回头,还是一个劲地往上走去。向导告诉我们说,这是云脚,因为我们已上到山腰,穿行于云海之中,现在的雨点正是雨云的脚,越往前去雨会更大。雨中游山也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小雨从空中飘洒下来,象是一串串断了线的珠子,打到脸上有一丝的凉意,也生起一丝疼意,雨水顺着脸颊流到嘴角,不经意舔一舔,感觉清甜清甜的。前面薄雾纱巾一般飘浮在空中,人在雾中穿行,平添一份神秘美感。
这时,向导要我们歇歇脚,静一静,我们悄然却步,只听前方隐约传来轰鸣声。向导扬了扬手,又示意我们向前走,再往前处不远,轰鸣声越来越响,传递出一种奔腾不息的雄浑。哦,我们知道了,新丰江源头三叠瀑布马上就要到了。
大家情不自禁地加快了步伐,冒着越来越大的雨水,一路小跑,一口气登上了观瀑台。悬挂在高高岩石上的瀑布,奔腾直泻而下,蔚为壮观。瀑水毫不留情地直砸在岩石上,溅起高高的水花,水花也毫不客气地回落岩面,再与瀑水汇合,重新聚积能量,准备下一回合的冲击。瀑布两旁郁郁葱葱,就似老阿婆的白发飘垂在绿林之间,石壁上“新丰江之源”五个红漆草书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向导介绍这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所题。一股凉丝丝的清风,带着甜丝丝的清凉,迎面扑来,这就是瀑布落下所产生的气流。先前我们听到的那个雄浑轰鸣声,更加不屈不挠,淹没了四周一切声响。我们立于瀑前,欣赏着瀑布的雄姿,聆听着瀑声的咆哮,感觉着瀑水的奔腾,接受着雨水的洗礼,好象心灵在被净化,灵魂在被升华。
这时,雨更大了,虽然大家都不愿离去,无奈,还是一步三回头的往山下跑去。
在回县城的路上,向导告诉我们,云髻山分源之景和岩之景两大景区,我们走的只是源之景,可惜天公不作美,还有岩之景没去。最后的结论是:我们都不算来了云髻山,因为只游了其中的一个景区,看来,下回还得找机会再来过。
其实,老天给了我们一次绝佳的雨游机会,还给我们提供了再游云髻山的绝佳借口,岂能算是天公不作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