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出发香格里拉8日自驾游
XJ久有“香格里拉”之梦, 98年XH考上大学后我也曾答应带他去云南游玩。99年初,老友CW来厦,交谈中邀我赴滇并承诺提供专车,香格里拉之行最终敲定。
1999 年 7月30日 厦航(15:30航班)晚点起飞,下午6点多才抵达昆明巫家坝机场。CW到机场接,晚上在“过桥园饭店”吃过桥米线(同时观赏民族歌舞),席间商定,我们先在昆明游玩三天(31日游世博会,8月1日游石林,8月2日游滇池和西山景区),然后,CW将从开远市调派一部三菱吉普来昆,专程送我们赴滇西北旅游。8月2日晚游毕西山后,CW的朋友Y经理宴请,席间获知三菱吉普已到昆,饭后与吉普车司机苏建荣见面,相约次日9点出发。
8月3日早,苏师傅来宾馆与我们共进早餐,他建议直发中甸(距昆明700公里),但因事先已托人预定了大理的住宿,故仍决定先赴大理。我对大理慕名已久,在北京念中学时就从“旅行家”杂志中读到过有关“苍山、洱海、望夫云、蝴蝶泉以及大理三塔”的故事。然而,那时因为交通不便(大西南的铁路最远只到成都),走进云南的旅途,耗时、费钱、又艰辛,对一个当时的中学生而言,梦中的大理几乎是远在天边,诱人神往,却又遥不可及。上大学后看了电影“五朵金花”,对大理的钟情又增加了对其浓郁少数民族风情的迷恋。时隔40余年,现在赴滇已非常便利,从厦门到昆明的旅程只是两个小时的飞机,昆明到大理也已建成高速公路,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踏上了梦中之旅。
先走320国道,经昆明市西山区、安宁市、禄丰县到楚雄,然后开上楚(雄)大(理)高速公路,再经南华和祥云县,午后抵达大理州政府所在地“下关”,找到市第一招待所并顺利住下,但100元/天的房租不打折,稍事安顿后,在招待所对面的饭馆用午餐,吃大理名菜“沙锅洱海鱼” ,味道不错,但价格亦不便宜。
饭后立即去古城,大理古城位于“下关”以北13公里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面临洱海,背靠苍山,城内街道纵横交错,都是南北、东西走向,为典型的棋盘式布局。城中商业气氛颇浓,到处是卖纪念品的店铺,与国内其他旅游城市大同小异,给我的感觉就好象是走在鼓浪屿的龙头路上,也没有见到“浓郁的民族风情”。我们在城门、城中街道和城中的大帅府等处稍许停留并摄影留念后即离去,未对古城有特殊的好感。
离开古城,赴崇圣寺观三塔,三塔距古城1公里,点苍山峙其后,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玉柱标空,为苍洱胜景之一。三塔的主塔名千寻塔,方形、16层、密檐式,与西安大小雁塔同为唐代的建筑。驻足塔下抬头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东面正中有一座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书法庄重雄奇,颇有气魄。三塔后面有一片水池,是拍摄湖光塔影的佳境,三人都在此留影。
蝴蝶泉距三塔15公里,途经著名的白族聚集区,见到不少典型的白族庭院,但却几乎看不见穿民族服装的路人。214国道在这一带的路面较窄,车速提不上去,近黄昏时才到达苍山云弄峰下。蝴蝶泉的门票20元/人,但按云南省规定,XH(学生)可买半票,而且,蝴蝶馆已闭馆(馆内喂养众多活蝴蝶,但天暗后蝴蝶就不飞了),因此,经交涉后售票老头同意我们三人买两张票。蝴蝶泉因电影“五朵金花”而闻名,这里的泉水汹涌清澈,给XJ留下很深的印象。据说往年每到农历四月“蝴蝶会”时,铺天盖地的蝴蝶树花引来成千上万只蝴蝶在泉边漫天飞舞,串串蝴蝶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从大合欢树上垂挂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然而,近年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蝴蝶会”早已成为美好的回忆。但我们还算幸运,三人为遥观洱海而攀登后山时,在半山小亭边发现一只从未见过的漂亮蝴蝶,我原本可以捉住它,但出于怜惜,最终未忍下手。
离开蝴蝶泉,在附近一间 “花园饭店”吃晚饭。饭店的环境颇具韵味,餐桌摆放在庭院中,开着小白花的植物在头顶上攀缘成天然的遮阴棚架。然而,与蝴蝶泉边陪游客拍照的“五朵金花”不同,这里的服务员小姐都穿着T恤衫和厚底松糕鞋,看来老板还不懂得要用民族品牌来招揽顾客,白族女孩们说,现在只有过年时才会穿民族服装。相比之下,厦门大学门口卖“过桥米线”餐厅的汉族小姐却个个都是全套的“风、花、雪、月”行头,这想来真是有些滑稽。小店上菜颇慢,我独自坐在当地特产的大理石圆桌旁,耐心地等着品尝苏师傅点的“酸辣活鱼汤”以及“时令山蘑菇”等白族特色菜,两儿把人家养的鱼捉出来玩,苏师傅则沉醉于和厨房中的白族女孩谈笑,各有各的乐趣。晚饭后天已全黑,开车返回招待所,途中见三塔及大理古城均已开了景灯,在古城夜景处摄影留念。
8月4日,接受苏的建议,暂不游丽江,先去中甸,一大早出发,在路边摊上吃完早点(油条、豆浆)后,驾车走大(理)丽(江)高等级旅游公路,沿洱海北行。不久即进入洱源县,找一加油站加足油继续上路,地势逐渐升高,驶经一个高山平坝坦克训练场后,又进入鹤庆县。沿途都是高山公路,风景极佳,车在云上走,云在山下飘,多处停车摄影,还在马鞍山顶峰(3985米)旁驶离公路,进入一片高山松林草地观光。在此巧遇一采花老农,他虽一身农民打扮,却携有一台单反海鸥相机,而且还带着颇佳的花卉摄影作品。
中午到丽江,未进城,在城边选一藏人开的“迪庆饭店”吃藏式牦牛火锅,饭店的的餐桌都设在庭院中,用根雕和盆花将各桌隔开,形成别致的包间。我和苏都觉得牦牛火锅颇合口胃,但两兄弟似乎并不欣赏藏族风味。饭后开车西行,经拉市(海)上214国道向北,过金沙江后到虎跳峡的桥头镇,再由此过小中甸河到金沙江西岸,下午三点左右购票进入虎跳峡景区。
从丽江出发后,大家都急切地想见到雪山,从地图上看,虎跳峡左靠哈巴(5396米)、右邻玉龙雪山(5596米),因此,一到峡区就迫不及待地向两边山头了望。右边的山峰在云雾笼罩中露出一片灰白,但四人用望远镜看了半天也不能确定山顶的白色是雪?还是石?只得用望远镜头摄影存证,待以后再定。左边的远峰(哈巴雪山?)与我们所在的位置相距甚远,虽然确实像是雪山,但只能用望远镜观望,不能拍照。虎跳峡位于中甸东南部,距县城105公里,距长江第一湾35公里,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共18处险滩。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江水被玉龙、哈巴两大雪山所挟峙,海拔高差3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上虎跳距桥头镇9公里,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江心有一块13米高的大石,被称为虎跳石,相传老虎曾以此石为过渡跳过金沙江。它犹如孤峰突起在江心,急流与巨石在此搏击,引发山轰谷鸣如万马奔腾,气势非凡,撼人肺腑。然而,苏师傅担心车行不便,又怕天黑前到不了中甸,只带我们游了上虎跳后即返回桥头镇,重上214国道,穿越哈巴山区直奔中甸。
我们迎着汹涌的河水,沿小中甸河蜿蜒北进,车上的气压表显示海拔在逐渐升高,三菱车相继驶过三级水力发电站(冲江河水电站),一路上都是青山苍翠,碧水奔流,风景绝佳。下午6点左右进入广阔的小中甸草原,停车观赏,周围出奇的宁静,听不到一点声音,偶尔有车路过,远远地就能听到低沉的马达声,然后,还要再等很久,才见有汽车一路呼啸急驰而来。天快黑时到大中甸,先到达“香格里拉”机场附近,这是群山间的一块小平原,有宽阔的马路、漂亮的城市雕塑和一座孤零零的宾馆,然而,我们四处观望却不知中甸县城在何处。无奈之中突见远处小山旁有一条繁忙的公路,于是发挥我们吉普车的越野功能,穿过一片荒原冲上这条公路、再跟着别人的汽车绕过小山后,县城就出现在眼前了。这是一座新建的城市,颇具规模,也颇为现代化。我们将汽车寄存在县长途汽车站的停车场,人就住进旁边的交通旅馆,标准间开价170,但被XJ砍为120/天,XH进屋后对住宿条件极为满意,也非常佩服哥哥的砍价本领。安顿好后,在附近一臧民小卓玛家开的饭馆吃晚饭,再次品尝各种山蘑。
8月5日,在交通饭店餐厅用早餐后,驱车赴白水台 (距县城101公里),先找一加油站,加足油后开出县城,又是一路爬高,气温逐降,车外温度最低时曾达7度。沿途路况不好,但景色秀丽,山高水碧,地广人稀,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漂亮的高山草甸,到处都是淳朴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树枝上都长着长长的“胡须”,苏师傅说当地人称它为“树挂”,其实是一种苔藓,可以当菜吃。中午到达白水台,它位于中甸县、三坎乡、白地村,“白水台”的纳西语意为“逐渐长大的花”,据说是我国第一大泉华台地。泉水从高处沿山坡漫流而下, 水中的矿物质在山坡上沉积,形成了独特的“梯田”,远远望去又象是一道凝滞的瀑布, 实在是罕见的景观。奇怪的是,虽然到处有水,地面却并不滑, 我们可以在看似颇险恶的山坡上随意行走。游玩约一小时后下山,就在当地一座用木头搭建的纳西小饭馆吃午饭,又吃了几种山蘑,据说其中一种只有这个季节才能吃到。
饭后驱车赴碧塔海,白水台烈日当空,但碧塔海却是阴雨绵绵,据说是海拔高的原故,这里人把海拔2000多米的白水台称为低海拔地区。碧塔海是滇西北著名的淡水湖,景区门票30元/人,购票进入、又沿新修的林中公路行驶约20分钟后,到达一个海拔近4000米的停车场。下车后根本看不见湖,因为碧塔海隐藏在山谷密林中,而且,这里极重环保,不准践踏植被, 游人须沿原木铺设的栈道下山。我们四人打三把伞(两兄弟合一把),冒雨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周围都是敝日遮天的古木,树下长满各种鲜草和苔藓,路人稀少,十分幽静。下降到海拔3300米后,眼前突现一大片翠绿的草甸,草甸的尽头就是碧塔海,“碧塔”在藏语中是“翠草成毡”的意思。这是典型的高原湖泊,中心有一小岛,湖水最深处约40米,由右边的海头续水,从左边的海尾出水,所以湖水常年清澈碧绿。碧塔海可去的地方不多,天又下雨,我和苏师傅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岸边的小木屋中躲雨观景,两兄弟花30元租一有顶棚的小船,冒雨在湖中绕岛游玩。待两儿弃舟登岸时,天色已晚,景点的藏族管理人员纷纷收拾物品准备下班,四周顿觉冷清,我们也不敢久留(据说湖区有狗熊活动),与众游人结伴,沿来时的原路返回停车场。爬山时,我们都领教了高海拔的利害,大家默默地行走,不见言笑,我每爬20~30个阶梯都要停下大口喘气、休息后,才能再爬。人群很快就拉开了距离,在阴暗的原始森林中,我们前后都看不见别的人影,XJ主动留下陪我,XH却一路不停,早我们很久到达停车场,然而,上车后我马上恢复正常,XH却头昏、眼花、手脚发麻,出现了明显的高山反应。
天黑时回到县城,再去小卓玛家吃饭,听她唱歌。小卓玛自称16岁,但看上去似乎更小些,是德钦人,饭店的老板娘是她的“娘娘”,干活时不停地唱着汉族流行歌曲,请她为我们唱藏歌,却有些害羞、不肯唱。但藏族女孩都是天生的歌手,趁我们不再留意时,卓玛却又自顾自地放开歌喉,唱出一连串我们从未听过的藏族民歌,大家都为她鼓掌,XJ说如果只听声音不见人,谁也想象不出是这样小的孩子在唱歌。饭后听交通饭店的老板讲,中甸难见终年积雪的山峰,要看雪山需去德钦,那里有多座六千米以上的高山,终年积雪,还可爬明永冰川。于是临时决定中止在中甸的停留,次日沿214国道继续北上,驱车180公里直奔德钦。
8月6日早细雨蒙蒙(交通旅馆的老板讲这样的天气很难见到雪山),早餐后出发,途中先顺访纳帕海和伊拉草原(传说中的香格理拉)。出县城不远就看到一片漂亮的草原,沿公路随处可见指向不同地点的“纳帕海”路标,当地藏民划圈占地经营旅游,然而,我们却只能看见草原,不知“海”在何处,最后只得选择其中一个路标所指示的方向,购票(10元/人)进入一个称为“伊拉草原风情园”的去处,主人说纳帕海是季节湖,此刻没有水,只是草原。天阴雨湿,寒气逼人,我们四人只有三把伞,正在为难之际,得知此处为购票者免费供伞,于是借把雨伞冒雨进入草原。广阔天地间除我们外,只有牦牛和黄牛,雨中草原别有一番情趣,闲逛一圈并与牦牛合影后,天色有些转晴,临上车前在一藏族老太太的摊点停了一会,品尝酥油茶和糌粑,问要多少钱?老太太让我们随便给,一元、两元都行,我们给了五元,互道“扎西得勒”后上路。
车行约二十分钟,在山回路转间突现大片水面,这才是正宗的纳帕海。摄影留念后继续爬山,路况明显变差,不但狭窄、多处破损、沿山势弯曲而行,而且只是沙石路面,沿途也不见人迹。车在山顶绕行,下面是峡谷深渊,虽然天已放晴,但因高海拔的缘故,气温仍颇低,盛夏时节需穿上毛衣。又行驶约一小时后,前方出现一巨大峡谷,车沿谷壁急降千余公尺到谷底,公路沿一急流小溪在峡谷底部穿行,此刻的214国道变得十分狭窄,通过一藏族村落,道路窄到似乎都难以错车。出峡谷后,突见有一条大河横在眼前,查看地图后才得知,我们又遇到了金沙江。刚才的小溪在此冲入江中,虽然小溪是清澈的溶化雪水,但金沙江却是一江黄水。金沙江面海拔约2000米左右,在伏龙桥过江并留影时,身穿毛衣已嫌太热。
伏龙桥是钢筋水泥桥,但不知为何旁边还另有一座吊桥,好奇心驱使我去看个究竟,却见桥已被废弃,只剩悬索,不见桥板,然而,1959年为庆祝通车而建的红色标语墙,仍默默地耸立在桥头的废屋、荒草中。看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等等这些已久违了的文字,仿佛时间又返回到“大跃进”那“轰轰烈烈”的年代。身处荒芜僻静的金沙江岸,思绪却飞向遥远的北京,一些久远往事开始在脑海中浮现,58年“大跃进”时我考取北京大学,“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当时的情景好像仍能“历历在目”,但可叹光阴似水, 41年已在“转眼”间流逝,想到明年就要退休,怅然之情不免油然而生,只是看到身边的两儿也已成材,自己可无后顾之虑,感慨之余才稍觉宽慰。
江对面属德钦县,金沙江在峡谷中穿行,过江向西北行驶一段时间后,对岸已属四川,金沙江成为云南与四川的界河,两岸都有公路,山高江窄令我们想起当年红军长征时,与川军隔江并行相互喊话的情景。中午到奔子栏,在镇入口处一家藏族人开的“吉详饭店”午餐。小店好象是新落成的,墙壁刷得粉白,顾客只有我们四人,显得很清静。窗外阳光明媚,室内布置简单、整洁,经长途颠簸到此后,大家都有一种似乎“到家”的感觉,无拘无束,自己打开人家的冰箱选择肉菜叫店主去煮。餐室后面有一隔金沙江与四川相望的大阳台,风景不错,等饭吃时无所事事,携两儿在阳台上摄影留念,苏则照例进入厨房“指导”店主的两位藏族儿媳煮菜。该店的饭菜除个别太咸外尚可口,但价格便宜,六个菜外加冰冻的健力宝饮料,只要30元,在奔子栏这样的深山僻野,这已算是美味佳肴了。
离开奔子栏,公路又开始爬高,到山顶再俯看奔子栏河谷,明显可见一水平分界线,线下一片绿色,线上近乎荒漠,大家议论不知山下的绿洲是否是因有江水灌溉之故。沿山顶荒原前行不远,转过一座山后,眼前突然又是一片翠绿,这确实让人大吃一惊,路边的一块石碑告诉我们这里是白马雪山(6054米)自然保护区。同样的海拔,相距不远处的景观竟有如此大的差异,不知这是大自然的造化?还是人为破坏生态所致。XJ推测因为奔子栏是小盆地,周围的高山档住了雨云,因此造成了局部性的干燥荒漠。保护区经常处于云雾缭绕中,因此林草茂盛,我们见到了典型的高山植被景观。
再向前行驶,山势渐高,我又穿上了毛衣,约一小时后,远方浮现了真正的雪山,这大概就是白马雪山了。两次停车摄影,特别是第二次,苏师傅把车驶下一片位于路西侧、面对着雪山的高山草甸,这里自下而上地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植被,山下是茂密的松林,松林上面是一种略显紫色的矮小带刺植物,再上一层就是我们脚下的细草。公路东侧山头的地势更高,裸露着严重风化的灰白色岩石,寸草不生,估计那里的积雪是不久前才溶化的,也许过不了多久就又会被冰雪覆盖(苏师傅说这条路在冬天是不能通行的)。几只苍鹰迎着山风在草甸上空悬飞鸣叫,两兄弟爬上一座长满青草的小山包仰卧观鹰飞。
告别白马雪山,前行不远又遇梅里雪山,幸运地见到卡格博峰(6740米),据说,它经常笼罩在云雾中,只有运气特别好的人才能有幸一睹它的雄姿,我们四人算是交上了好运。然而,因时间已过中午,山体背光,拍摄效果不甚理想。梅里雪山是藏民心中的八大神山之首,颇具王者之尊,共有十三峰,主峰卡格博是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山,被誉为“世界最美之山”,迄今尚无人能登顶。
从大理出发后,汽车就驶离了高速公路,常在村镇、农田中穿行,XH一路上长了不少见识,认识了不少“新奇东西”,诸如在大田中生长的烟草、玉米、芝麻和马铃薯等。车快开到德钦县城时,他突然指着窗外大喊大叫:“快看哪!快看哪!大黑鸟!”,我看了一眼后对他说:“宝贝呀!这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它也叫乌鸦!”。
傍晚到达德钦,第一件事就是给汽车加油(由中甸到德钦一路未见加油站),此时苏才告诉我们油箱中还剩8升油(只够跑20余公里),路上他一直担心到不了德钦。在加油站遇到一位邮政运输车司机,撅起屁股忙加油时腰间皮带中露出随便插着的一把手枪。这一带属藏区,很多人都有枪,在中甸小卓玛家吃饭时就曾见到店老板(穿便衣)挂着一支枪,他说他在检察院工作,可以带枪。德钦县城坐落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河谷中,汽车沿修建于高山上的公路颠簸下降,途经多处繁忙的工地,路边若干山沟中正在修筑高高的石坝,这可能是为了防泥石流而建的工程。我在昆明曾听一位来此考察过的人说,德钦的城市规划极不合理,若遇泥石流,全城都会被毁。进城后,路面也是坑坑洼洼,到处都在挖沟修路,城里的商店既小也不多,卖的大多是一些日用品和食品,这样的市容让我想起60~70年代的福建小县城。德钦有几间外表漂亮的宾馆,我担心房价太高不敢问津,后经一位出租车女司机指点,找到县招待所住下,标间50/天,有卫生间,但无热水供应,自来水冰冷刺骨难以洗冷水澡。这里虽是典型的藏区,但却很难见到穿藏袍的人,而且,与大理的白族女孩一样,招待所的藏族小姐也说“我们只在过年时穿民族服装”。在县招待所里遇到一对北京的自助旅行者,好象是情侣,为了省钱,分别住统铺,我没问他们从何处来,但男女都穿着不知是哪一族的民族服装。这对情侣中的男孩特别健谈,对我们也特别友好,一再提醒我们,爬冰川需早起且需自带午饭,因为在冰川区吃饭会被当地藏人猛宰。安顿好后出去吃晚饭,天虽还没黑,但时间已是晚8点多,找到一家国营餐厅,人家已准备下班,勉强为我们安排了饭菜,饭后购买了面包等备次日早,午餐用。
8月7日也是晴天,我们起个大早,以面包代早餐后,由招待所的央宗卓玛(家住明永冰川脚下)带路驱车再上214国道,沿途到处可见塌方,据说进藏至盐井的路已因塌方被堵。幸好,我们只需在214国道上前行29公里,即离开了国道,急转进入一条简易公路,沿澜苍江大峡谷壁一路下坡至江边,过桥后向右转,直奔冰川。这条简易公路是专为开发“明永冰川”旅游点而修建的,路况更差,到处是塌方落石,苏师傅说这种路在下雨天是不能开车的。
冰川位于云岭乡、斯农村、明永社,是个藏族村,我们在该处购旅游票(30元/人)后雇了四匹马,骑马上山,给我拉马的藏胞名泽仁尼玛,还兼做我们的响导,他非常友善,给我们很大帮助,可以说没有他带领我们是无法爬冰川的。在冰川入口处再次幸运地看到梅里主峰,尼玛也说主峰是难得一见的。进入冰川后到处都是高大的冰墙,阳光使冰不断地溶化,处处有险情,总是可以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冰雪崩塌声。尼玛独自走在前面,逐段探路,找到路后(一般都是碎石堆积处)再招呼我们前行。有时需爬70度以上的冰墙,尼玛用石头在冰上砸出脚坑,自已先上去后再把我们逐个拉上去。向上爬时,我一直怀疑是否还能沿原路下去,但人已到此也只能“勇往直前”了,一切都拜托尼玛,相信他既然能保我们上冰川,就一定会有办法保我们下冰川。中午在冰川上吃了一些面包和矿泉水,下午一点半左右下山。我独自骑马,其他人步行,没想到骑马下山要比骑马上山难得多,骑在马上总怕会摔下去,只得下马步行,人走人的马走马的。尼玛看了很着急,一直劝我们骑马,但XJ和XH上去试后都和我一样宁可步行。我一再向尼玛保证,即使不骑他的马,但下山的租马费我也会照付,然而,尼玛仍觉得很不自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我上他的马。最后终于经不起他的劝说又上了马,按照尼玛的办法脚向前伸、人向后仰、单手拉马鞍用半躺的方式骑在马上,没想到这样的方式虽然最初觉得很危险,但骑一段时间、人放松以后又觉得非常舒适,尼玛也高兴得哼起“青藏高原”的曲调。我比步行的人提前十多分钟到山下,孩子们下山后都很疲痨,人懒洋洋的。返程再过澜沧江,我想好好照几张,但XH一点兴趣都没有,XJ可能是碍于情面才勉强下了车,一付臭脸在江桥处随便照了一张。但幸好他们对县城附近的大峡谷还有点兴趣,拍到了一张很不错的照片。
回到德钦县城已是下午3点多,吃午饭太晚,晚饭又太早,决定先以方便面充饥,休息一下,晚上再大吃一顿。车快到招待所时,遇到因修路挖沟而造成的堵车,XH下去买方便面,我们在车上见他频频地进出一个个小店,都笑他“太猪”,方便面都买不到,但等他上车后才知道这里的方便面多是几个月前的,他几经选择终于买到较新鲜的产品。吃完方便面大睡一觉,下午起床并在公共浴室洗个热水澡后,自我感觉好多了,晚上就在招待所餐厅用餐,为了弥补中午的“损失”,特别要求杀一只鸡(但忘记事先问好价钱),饭吃得还算满意,但价钱不菲,一只鸡要80元,付款时XJ脸都黑了。
8月8日早上是阴天,山头云遮雾绕,苏师傅说今天路上的时间会比较紧张,所以起得很早。在招待所餐厅吃米线当早餐后,又遇到那对北京来的情侣,男女都换上了在当地购买的藏袍(据说花了500多元),正准备出发进藏。与他们告别后,我们也开车踏上归途,再经中甸奔丽江。返程一路阴天,云层很低,在德钦境内根本看不到任何雪山,回想起昨日,还真是运气好。驶经白马雪山垭口,云层低得几乎是压在头上,这里是沿途海拔最高处,车外温度只有摄氏5度,父子三人下车抢拍“垭口飞云”,共同的感觉是“冻得够呛”。中午开到奔子栏,仍在吉祥饭店吃午饭,饭后立即赶路。过金沙江,再翻过一座高山,我们又回到中甸草原,XJ的最大愿望是拍到显示香格里拉风光的照片,多次停车选景,总算如愿以偿。
离开中甸草原后又在小中甸河边加了一次油,海拔一路下降,途中时晴时雨,柏油路面较滑,苏师傅开车十分小心,沿途见到两部翻车,其中的一部小车烧得只剩一个黑乎乎的空壳,它显然是这一两天才出事的,因为我们来中甸途经这里时并未见到翻车。经虎跳峡的桥头镇并由鲁南桥再过金沙江后,我们驶离来时的原路(214国道),改走一条新修的公路沿金沙江东岸南行,下午日西斜时到达丽江县的石鼓镇,立即登上望江楼,观赏“长江第一湾”,望江楼是当地政府的办公楼,免费开放。著名的石鼓是一块鼓形的大理石,放在冲江河边的小亭中,相传是褚葛孔明南征时为镇土蕃所立。“鼓面”原本无字,明朝的纳西土司为纪念在此大破土蕃军,又在鼓面上增刻了文字。参观过石鼓后,在一间路边店吃晚饭,品尝石鼓特产的(金沙)“江鱼”,这是一种大头细身的小鱼,苏说由他请客, 45元一斤他听成每斤15元,一口气要了两斤,还特地点了由当地特产“树挂”腌制而成的小菜。
饭后天已昏黑,车开大灯上路,时值当地少数民族的火把节,沿途随处可见玩弄火把的人。到丽江时已是晚9点多,城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到处是巨大的火堆,不相识的人们手拉手围着火跳舞。然而,此时住处(特别是标间)非常难寻,我们开车往返奔波,一直到半夜才由XJ在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红太阳广场北侧)的二星级玉泉宾馆,找到两个标准间。宾馆的民族院为纳西民宅别墅式院落,很有特色,但房源非常紧张,这两个标间只能让我们住一晚,次日已被别人预订。入住时是晚11点,经XJ交涉,给我们打折价,每间140元/天。
8月9日早饭后办退房,总台说中午可以空出一套有卫生间的四人间(300元/天),当即预订了这一房间,然后,将全部行李都搬上汽车,开车去云杉坪。途中经停“白沙”,观纳西族“明代壁画”,壁画展示了藏传佛教和儒、道等各种宗教的生活故事,融汉、藏、纳西文化为一体,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杉坪”位于玉龙雪山半腰,车至“玉龙”后只能停在山脚,父子三人决定上山时不乘索道,沿马帮所走的路线徒步攀登。不料途中遇小雨,道路泥泞又没带伞,进退两难,但人已至半山,只得脱下外衣顶在头上冒雨前进。一路都是原始森林,雨大时就找颗大树躲雨,雨小后继续前进。在树下躲雨时曾遇一位颇健谈的宁波独行侠,他说云南的景观以怒江最佳,金沙江不如澜沧江,澜沧江又不如怒江。
树海茫茫,方向难辨,在一个三叉路口我们甚至分不清哪条路是上山?哪条路是下山?几经周折一筹莫展,最后还是因为遇到一队登山的马帮,才能继续前进。行至山顶,雨渐停,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广阔的大草坪,这就是著名的云杉坪。草坪面对玉龙雪山,周围环绕着高大的云杉树林,好似雪山脚下的一片翠绿的地毯。历史上,这里曾是纳西族青年男女因恋爱受阻,双双逃亡徇情的驻足地,所以,云杉坪又是恋人们的圣地。在天空晴朗时,云杉坪是观赏雪山的绝好地点,但因刚下过小雨,我们遥望玉龙只见云雾不见雪山,颇为扫兴,只得安慰自己说:“梅里雪山都去过了,见不到玉龙并不太遗憾”。草坪边有7~8位身着“披星戴月”服的纳西女表演歌舞,声音非常嘹亮,在空旷的大草坪上,很远就可以听到她们的歌声。
游毕,又下起小雨,乘索道下山,找到汽车后已是下午两点多钟,直接开车进城,在一家看似颇有名气的餐厅吃沙锅鸡,餐室只是三面有墙,顶棚用塑料花装饰成葡萄架状,可在室内直接观看屋外景致。沙锅鸡味道不错,但席间突降倾盆大雨,一面吃美味,一面观雨景,回想被困云杉坪半山,更是庆幸我们在当时没有遇到这样的大雨。
饭后回玉泉宾馆洗澡,休息,晚上冒雨夜游丽江古城(正式名称应是大研古城),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到处都有流水。城中老外颇多,有些饭馆中的食客竟是清一色的老外。我们也在古城的四方街找到一家小饭馆用晚餐,房子为二层,全用木建,古旧残破,上楼时感觉楼梯和地板都在颤动。我选了一张临窗的小桌,窗外就是四方街的夜景,因次日要和苏分手,不免有些惜别之情,晚饭边吃边谈,吃得很晚,其间,XH还被别人请去做摄影师。
8月10日,一大早起来开车到古城,在城中(大石桥附近)一清溪木桥旁的小饭店吃早餐,边品尝纳西族食品,边领略“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饭后,四人“组团”游览,两个孩子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为了活跃气氛,我自告奋勇扮演导游,根据旅游手册上的内容,编造了生动的导游词,激励“跟团的三位团员”打起精神,沿古代马帮行走的石板路寻觅探访。大研古城海拔2416米。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城内街道密如蛛网,以四方街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玉泉河水分三岔入城,在城内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入墙过屋,形成“家家临溪,户户垂柳”的高原水乡风貌,被誉为“高原姑苏”,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古城中至今仍居住着4千多户纳西人家,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多路人(特别是中年以上的妇女)都穿着传统的纳西服装。城中居民酷爱养花,溪旁、门前、院内、甚至是墙头上,到处都摆放着各色盆花。沿街商店虽多,但多数店铺既出售旅游纪念品,也出售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并非像大理那样只为游客而设。“四方街”广场是古城的中心,条条石板路自城中不同方向聚汇到此,据说,从遥远的年代一直到民国时期,这里都是滇藏茶马古道上各路马帮聚首交易的场所。时至今日,四方街也还是古城中最吸引游客的“商业中心”,广场上的游人“比肩继踵而在”,拥挤的摊位上排满各种土特产和手工艺品,穿着民族服装的小贩们大声吆喝着招揽“远方的客人”,繁华景象可谓“不似当年,胜似当年”。广场附近有小溪流过,溪中之水清澈见底,两岸都是间间的小店,店门前遍植鲜花、翠柳,座座木桥横跨清溪方便游人来往,琳琅满目的商店与小桥流水非常协调地融合在一起,品味明显优于大理古城。
9点左右返回宾馆,退掉住房,整理行装,出发回昆明,出城前又在玉泉公园稍停,拍完了手中所有的胶卷。玉泉公园位于丽江城北象山脚下,俗称黑龙潭,潭水源自玉龙,清澈见底,天晴时可见玉龙雪峰倒影潭中,景色十分迷人,但我们达到时正下着小雨,“玉龙” 被云雾遮掩,未能见到雪山倒影。黑龙潭周围翠柳垂帘、古木葱郁、楼阁亭台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园内还荟萃了古代纳西族的建筑群,有众多省级重点保护的明、清建筑。
出城后,再走大(理)丽(江)高等级旅游公路返大理。途经鹤庆,淅淅沥沥的小雨依旧下个不停,汽车横穿“草海”,湖面上荷花盛开,细雨如烟朦朦胧胧,红花朵朵点缀着接天碧叶,真是“风景这边独好”。再次驶上鹤庆境内的高山后,雨渐停,山下的云景比来时更好看,很多人都停车拍照,苏师傅建议我们也下去拍,我听了一声不啃,昕宏替我回答说:“他没胶卷了!”。这段山路修得很好,景观颇似挂历上的美国公路,然而,就在这样的路上却频频发生车祸,我们先是见到一辆白色桑塔纳掉在路边沟中,随后又在坦克训练场的路边见到十多部警车,其中两部前后撞在一齐。我们不解为何在路况极差的德钦沿途未见车祸,到高等级公路却祸不单行?苏师傅说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路况差时司机一般都会小心驾驶,路况好时反而会放松警惕。
经洱源返大理,中午到蝴蝶泉,又在上次去过的白族花园饭店用餐,因时间紧迫,餐后立即赶路。在下关上高速公路,开行不久后又见到一部中巴冲出路面翻倒在公路边的水田中,来往交通为此暂时封闭,父子三人乘机下车活动了一下腿脚。傍晚在安宁与昆明西山区交界处的一个加油站加油并用晚餐,这里并排有好几间餐馆,竞争激烈,因而服务态度极佳,我们受到VIP式的接待,车刚减速马上就有人冲过来接车、指引停车位置,然后又有人免费为我们洗车。因马上要与苏分手,晚餐较丰盛,还是请苏点菜,又吃了一只宜良烤鸭。也许是吃得太高兴的原故,XH离座时竟忘记把挂在椅背上的外衣带走,幸好收拾餐桌的服务小姐及时发现,拿着衣服大喊大叫地追出来(当时车已起动)。
晚十点左右开到昆明体育馆,在附近的轻工厅招待所安排了住处,十分难舍地与苏师傅告别,难忘的父子三人云南行圆满落幕。
作者:天马行空(原创)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