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记金山寺
出发地点:未关联 |
江苏 扬州 东坡公园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
目的景点:江苏 镇江 扬州 常州 东坡公园 焦山 金山公园 扬州博物馆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补记金山寺
金山只有不足百米高,但山上密布寺庙几乎难见裸露山地,果然不负“焦山山裹寺 金山寺裹山”之说。江天禅寺依金山面西而建,大雄宝殿的门外两边各有浮雕一块。据导游介绍,左边画着两个和尚与两个穿着盔甲的人的那一幅是关于道月和尚与岳飞的故事,右边一幅画着两个和尚,一位老人、一个小孩和一条蛇的是关于宝志和尚为梁父子驱蛇妖的故事。传说金山顶上原有七峰岭,岳飞当年接到朝廷12道金牌回当时的南宋都城杭州,路过金山寺,请其好友道月方丈为其解一个梦,说是昨天晚上在扬州夜泊瓜洲时梦见两只狗在对话。道月方丈听后大惊,说两犬对言乃“狱”字,此次回京必收牢狱血光之灾,劝岳飞剃度出家莫回杭州。岳飞想到背上母亲所刺“精忠报国”,坚持无愧于天,将军应战死疆场,决定回朝复命。临走道月送岳飞七言诗一首“风波亭下浪滔滔......”告戒小心他人陷害。后岳飞被害风波亭,秦桧听说道月曾识破机关,遂命人捉拿。道月早就算好秦桧会来加害,不慌不忙告诉众人安排事宜,捉拿的人赶到后,眼睁睁看着他向西方飞逝而去,无影无踪。有人告诉秦桧,说金山风水绝佳,其七峰岭上七峰耸立表示将出七代高僧奇人,秦桧听后大怒,命人将七峰铲平。故今日金山已成平顶,后人在慈寿塔西北建七峰亭以纪念七峰。
慈雪阁 又称东坡阁,传说苏东坡输玉带给高僧佛印就在此处。在慈寿塔下的展厅里,确实有东坡先生的玉带,以及与之并称金山四宝的西周遂启祺鼎、相传诸葛亮发明的东汉铜鼓和明代著名画家文征明所绘的金山图。
法海洞 金山还有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四大名洞”。其中法海洞最为有名,洞中供奉着法海和尚的石像,神情肃穆,有人说他是在忏悔,在闭门思过;有人说他在悟道,悟佛。二说不一源自对法海的评价:据史载,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时宰相裴休之子。他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燃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法海修庙盖屋重续香火,被称为“开山裴祖”。法海圆寂后,弟子们在他坐的石洞里雕了这尊法海石像供奉他。而流传民间的《白蛇传》却使法海和尚成了自恃神通广大,干涉青年婚姻的千秋罪人,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对法海和尚进行了猛烈抨击,嘲笑他是蜷缩在蟹壳内的小虫。二说孰是孰非,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身后是非谁管得,满场听说蔡中郎”,陆游的叹惜正好解析了历史和民间对法海的评价。其实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中,埋没本来面目,“享受”世人垢骂“待遇”的远不止法海一人:《琵琶记》中的蔡伯喈,《秦香莲》中的陈世美,《钗头凤》中的赵士程…好在金山寺佛法无边,面对孰是孰非的矛盾自有化解奇招:法海洞前看法海,笑骂由人,但须施舍——往洞里掷钱,多多益善——也算是出家人“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章法,只要有钱,自可修庙,善哉,善哉。
中冷泉 又名南零水,早在唐代就已天下闻名。刘伯刍把它推举为全国宜于煎茶的七大水品之首。中冷泉原位于镇江金山之西的长江江中盘涡险处,汲取极难。“锅瓶愁汲中濡(原字“而”为三个“口”字)水(即南零水),不见茶山九十翁”。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描述。文天祥也有诗写道:“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如今,因江滩扩大,中冷泉已与陆地相连,仅是一个景观罢了。
游金山寺⑴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 宦游直送江入海。⑵ 闻道潮头一丈高, 天寒尚有沙痕在。⑶ 中泠南畔石盘陀,⑷ 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 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⑸ 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纹细, 断霞半空鱼尾赤。⑹ 是时江月初生魄,⑺ 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 飞焰照山栖鸟惊。⑻ 怅然归卧心莫识, 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 江神见怪惊我顽。⑼ 我谢江神岂得已,⑽ 有田不归如江水。⑾ 【作者】 1037-1101,字子瞻,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 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 州时,以讪谤繫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 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 于常州。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注释】 ⑴金山在今江苏镇江北。宋时还是长江中一小岛,因泥沙淤积,今已和南岸相 连。寺在山上,旧名泽心,真宗初改名金山寺。 ⑵古人没有我到江源,都认 为四川岷山是长江的发源地。苏轼是四川人,这时正要赴杭州做官,途经镇江。 长江流到镇江一带,水面宽阔,古称海门,所以这么说。 ⑶苏轼以熙宁四年 (1071)十一月游金山,冬天水落,故就眼底沙痕,想见潮头之高。⑷中泠(音 零):泉名,在金山西北。盘陀:石大而多之貌。石盘陀,指金山。 ⑸羁愁: 旅愁。归楫:回到镇江的船。楫:桨,代指船。 ⑹这两句上写江水微波,下 写落霞返照。 ⑺生魄:有月叫生魄,无月叫死魄。魄,也写作霸。苏轼游金 山看落日的那天,正是初三,故云。 ⑻原注:“是夜所见如此。”有些水生 生物,身上能发出强光,苏轼所见到的也许就是这类生物。炬:火把。 ⑼顽: 顽固。 ⑽谢:告。 ⑾如江水:古人的一种誓辞。苏轼指江为誓,告诉江神, 他之所以未能弃官还绑,只因无田可耕,是不得已的事。 【品评】 宋神宗熙宁初年,正是王安石受到重视,其变法主张得以推行的时候。在 政治上与王安石有歧见的苏轼被人诬陷。不安于在京工作,便请求外调,出任 杭州通判。此诗便作于路过镇江之时。诗中的思乡之情,乃是受到一些打击, 心中不无抑郁的反映。在古代诗歌中,怀归和失意两种感情常常是联系在一起 的。 诗题为游寺,通篇寓情于景。其写蜀人远宦,写冬季来游,写金山特色, 写登山望乡,都很分明。以下转入山僧留看落日,但以“微风”二句略作形容 后,便将难见之江中炬火代替了常见之江干落日,从而抒其所见所感。至于炬 火是否江神示意,则更不加以说明,留供读者推想。起结遥相呼应,不可移易 地写出了蜀士之远游,而中间由泛述金山,而进写傍晚江干断霞,深夜江中炬 火。笔次骞腾,兴象超妙,而依然层次分明。此诗之不可及处或在于此。
作者:zzzsssccc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