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
西 行 漫 记· 序言之云中漫步 经过起飞时的急速上升,数分钟后,强大的引擎推力把这架小小的MD82已经提高到9600米、平稳地飞翔在清湛飘逸的平流层;“境界渐开,眼光始大”,身下的云或轻盈若烟,或气势连绵若茫茫雪原,无云时的下方世界则是一片蔚蓝色,飞机如同一列快速客车, 一会儿在“雪原”上飞驰,一会儿在“碧海”中掠过,大约两个小时以后,弦窗外开始云雾弥漫,一片灰白,茫然无物,已经接近重庆了,估计外面正在下雨,在浓云中穿行的飞机偶然因气流而产生颠簸,倒给人一种如坐在列车上一般踏实的感觉,2个半小时后,飞机开始下降,外面仍然灰蒙蒙一片,随着高度的降低,下方灰暗的云中渐渐透显出一些墨绿色的山和零星散落在其间的楼房,这应该是重庆的外郊了。 · 巴山夜雨涨秋池 果然重庆今天飘着小雨,很顺利,在机场外一眼就看到重庆统战部的接站的同志,我住在嘉陵江附近的雾都宾馆,这是一家四星级宾馆,至此这一天的行程已告一段落。从寓所可以俯瞰嘉陵江,雨中灰黄色的江面上游弋着几支小船,远山朦胧,隐约可见山上的高楼林立,从天气预报得知,未来一周仍将阴雨连绵,重庆的街道狭窄蜿蜒,错落有致,雨中仍然没有一点泥土,很干净,空中有索道横越长江、渝中半岛及嘉陵江,而高架桥则是无处不在,两江江畔全部是高架的沿江高速路,重重叠叠,与起伏的山峦形成了立体的交通网,城在山中,山中有城,江天霁色,欣欣向荣。傍晚时分、沿街巷散步,空气中飘散着略有呛鼻的辣椒味道,重庆人露天享受着他们的火锅;市区不远处的歌乐山、红岩轻述着岁月的蹉跎与艰辛,郁郁葱葱的群山仍然回荡着那挥之不去的残酷年代留下的气息,而白公馆大门两侧斑驳石刻的“巴蜀云雾望中收”的对联,则提醒着人们不要因此而忽略欣赏蜀中秀美的山川;独特文化积淀与巨大的历史变迁让重庆的传说愈发精彩,都市中现代化的水泥森林与蜀山清江相得益彰、光彩照人。 ·蜀江碧绿蜀山青 雨中驱车大约三小时后,我们来到云雾弥漫的重庆万盛区,巴山蜀水在细雨中更显凄凉而雅致,阴暗的天空与水雾连成一片,大巴车绕盘山小路盘旋而上,约半小时后爬上约一千米高,组织者发给每个人一个一次性雨披,开始进入黑山谷景区,我们乘缆车下入谷低,雨中空气湿润甘美,谷侧的高峻的山峰间云雾缭绕,谷窄流湍,若惊若险;茂林修竹,碧涧流泉,下缆车开始步行,沿谷低浮桥前进,雨中爽冽的空气让人身清神悦,脚下的流水已经渗入鞋里,清凉入心,两侧的山崖庞大高峻,云山空旷,造物者之神功鬼斧,令我敬畏且神往,一路上,流水声声,飞瀑涓涓,头发衣服已经全被雨水雾气湿透,三个小时后,仍然不觉疲劳,健步前行。不知走了多久,前方闪现出一面巨大的瀑布,雷鸣般呼啸着从高耸的峡壁飞泻到眼前的水潭中,击起了猛烈的大风和漫天水雾,阻隔了前面的浮桥,令人既欣且畏,同行的人纷纷冲入水雾,我也跟在后面,风与雾让人睁不开眼,越快走越猛烈,突然,我的眼镜被大风卷飞,茫然一片,冰凉的水拍在身上,冷彻全身,走出大约15公里后,坐上了电瓶车,边休息边向出口驶去. ·翠竹黄花皆实相 我是孤陋寡闻的,来重庆前,不知道重庆的“大足石刻”,去的路上,亦未觉如何,及参访了圆觉十二菩萨,华严三圣的塑像后,感叹良久,800年前,一个普通的僧人选中了四川大足这块宝地,用尽毕生的心血来雕塑圣像及佛经变相图,将自身的佛法修养全部注入了这庄严伟岸的佛像和生动鲜活变相图中,将自身有限的生命延伸到这穿越时空、伫立千载的杰出佛像文化艺术里。圆觉十二菩萨个个神态自若,安祥慈悲,瞻仰过使人心宁气静,杂念淡然。后人们如果仅仅把这满山的石像当成雕刻品来玩味,当年的这位僧人大概会感叹不已,委其初衷。回来的车上,又望见漫山的翠竹与黄花,依旧在风中摇曳…… ·香积摩诘安在哉 我辗转来到烈日曙蒸的的神禾原上,眼前的古原已不是“古木无人径,日色冷青松”的千年前的地貌,亦不闻“泉声咽危石,深山何处钟”,代之以荠麦青青,农舍点点的乡村景象 。现在西北已经不再是盛唐时期的温润的气候了,丝绸之路也已经永远湮没在西北漫漫黄沙中,往昔那个光彩夺目的长安城已经沦落成现在的西安,嘈杂、干燥、炎热是它留给我我的印象。他的子民身上也看不出唐人的那份浪漫自信。我沿着公路旁边的小路径直前行,远远望见一坐深灰色的塔,我意识到前方就是香积古寺了,农家院落前一只小狗悠闲地摇尾度步,几辆运土的卡车掀起阵阵尘土,很快绕过农舍来到寺前,啊,眼前这湮没于农田村舍间的寺院,难道就是我在在萦怀的千年古刹吗?逝去了王维,逝去了的香积晨钟,唯有这善导大师的灵塔,默默地守望着这千年的神禾原 ,在寺中绕了一圈后,其它的一切未见奇异,我知道,只有这历经风雨雷电的古塔,是唐代的遗迹,塔砖已经残破,而塔顶则被闪电击落,当我静静合十对面这塔时,我清楚我面对的是善导大师,心中一切虚伪造作当时迨尽无遗,仿佛只有两个心在鸣响,这一刻,心内清明,犹如平湖秋水,至现在气氛犹存。唐代的砖塔建筑之成就,令人赞叹神往,深灰色是那样庄严肃穆,但却没有一丝暮气,只有自己亲自凝望绕行才能体会其间的神圣庄重。约半小时后,我出了寺门,寺旁边有一家出售纪念品的店铺,很小,里面的东西也是很简单,但我却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很多唐诗,佛偈的拓片,墙上挂了一些山水画,其中一幅名为“溪山清远”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画清新闲静,飘逸淡然,只是因为价格比较高,我没有买。而那些拓片则是5元一张,我选了一张王维的《过香积寺》,一张善导大师亲手书的“佛”字, 这也是我此次重庆西安之行唯一买的纪念品。王维,其品高洁,其心质朴,其志深远,其行净白。 · 乐游原上清秋节 此行经历如下,慈恩祖庭,雁塔晨钟,骊山晚照,而乐游原一行,则是心向已久,在西安第一日,便乘公交车来到铁炉庙村,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兴叹,就是发生在这里,长安城昔日的辉煌不再,而乐游原上也不再有阳春三月踏青的男女老少、不见锦车高马、游人如织,眼前的乐游原只是西安城东南的一小块高地了,附近高大的现代建筑物已经把古原蚕食,因建筑取土形成了如刀锋般笔直的黄土横截面,也释放出了沉积数千年的无尽喧嚣浮沉。我站在高耸的古原上,西北干热的风拂面而过,远眺依稀可见大雁塔、终南山、兴庆宫,此刻时光不再有阻隔,盛唐的气息在脸颊、在心间缠绵回荡,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围绕着那个“寝食不敢忘记百姓之忧苦”的唐太宗,经历图治开创了治政清明、经济繁荣的贞观之治,开创了那近似乎于传说的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开元、天宝年间的中华文明达到了有史以来的至高点,思想、建筑、文学、音乐、美术的成就为世世代代树立了难以逾越的标尺,那时已有高丽、日本、波斯人在唐王朝中为官,“万国朝觐”,其开放、自信的程度令后人为之惊骇,也为后世留子孙下了无尽的财富、尊重和自信。现在参观乐游原的人只是慕其上的青龙寺之名而来,乐游原已经永远地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中,淡逝在后人的记忆里……,“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唐人高楼清歌,怀古惜今,不知其身后亦被后来多情者感怀,显赫一时的帝王将相,千载后,与三秦的黄土俱湮,而隐者高士仍旧芳名留远,王维、善导、玄奘……,这些真正的国学的建筑师仍然活在我们民族的文化积淀深处,唐文明的灿烂之花,馨香百代。而我这些庸庸碌碌的现代人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压力与快意、所得与所失,何其可耻可笑,人生有山间风清,江上月明,梵音古卷,圣训贤言,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无尽的适意愉悦 ,唐人的浪漫雅致,犹如水接受了“爱与感谢”信息后形成的结晶,优美华丽,这种使人舒适的气息,在此行中感触弥深,曲江芳菲,乐游清秋,千年的沧桑早已让这些面目迥异,光彩不再,然而盛唐的文化博大,人杰地灵,仍然从千年后的土地上散发出悠远无尽的芬馥气息,亦是等自大无知、目光短浅现代文明人为之咋舌惊叹,自愧弗如。
作者:飘原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