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龙胜
出发地点:广西 桂林 广西 桂林 2日自驾游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5年9月29日-10月1日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驾游 享受级别:快乐舒适,休闲轻松 我不是想咬你 提供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目的景点:广西 桂林 龙胜景区 龙脊梯田 银水侗寨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感受龙胜

在大桂林旅游区的“一根扁担四个筐”中,龙胜以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见长。全县16.68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就占了77.12%,民族文化成了龙胜最靓丽的风景。不论是在瑶山侗水,还是在苗寨壮村,古朴的民风,热情的礼俗,处处涌动着浓郁己竦南缜椤?/span>

 
 

银水侗寨:听寨主唱情歌

 
 

  银水侗寨在龙胜县城西1.5公里的勒黄小三峡之中,与6400千瓦的勒黄水电站库区铧嘴相连。青山盈秀,碧波荡漾。伸展的山麓笔直陡峭,曲径幽洞,山势峻拔,林木葱郁的峡谷中两条瀑布飞流直下,波光耀眼,远望似银链,故称为“银水侗寨”。有道是“无水不侗”,大多数的侗寨都修在河溪两旁,侗家人习惯于跨水而居。“有侗必有桥”也就了接下来顺理成章的一句。侗家的桥不同平常,桥上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银水侗寨跨建在小溪上,风雨桥虽然不长但也不失气派:二面二个大青石砌成的桥墩,上面有巨木穿榫叠架为梁,逐层挑出,再加梁面。桥墩上耸立着五重檐、六角攒尖式的亭阁,飞檐高翘,仿佛振翅欲飞。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两座桥楼之间由桥廊相连,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平直的桥面好似一条长廊,因而风雨桥又有“廊桥”、“花桥”之称。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令人拍案称绝的是,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坚实稳固,久经考验。

    走过风雨桥,转角就是寨门,寨门很特别,既是进寨之门,更是一个可供行人歇脚的敞开式凉亭。寨门的后面连接着曲折迢递的石板路,林木荫盖下的小溪响着“叮叮咚咚”的流水声一路陪伴,水色明彻,浮光掠影。山回路转处,一幢幢吊脚楼耸立岩边,脚下也自然地跨上了一个山间平台。平台的中央竖立着巨大的竹制芦笙标记,按照侗家的习俗,“芦笙声中无悲歌”,一看就知道到了民族歌舞表演的地方。平台边上搭起了一个高台,但那不是演员表演的舞台。侗家有个奇特的迎客礼节,远方来的客人一定要登台观看表演。侗族人确也是能歌善舞,一曲曲侗族大歌(合唱)、小歌(对唱),令人如聆仙音,特别是侗族大歌《蝉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曲调之幽雅,音色之甜美,竟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形容,就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的诗句也显得苍白无力。侗族的舞蹈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欢快的生活情趣,优美的表演博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最有趣的还是听101代寨主吴金敏的山寨介绍,从侗家的四大传统建筑(雄伟壮观的风雨桥,连着歇脚凉亭的寨门,依山而筑的吊脚楼和四方层檐飞角瓦顶的塔形鼓楼)到侗家的民族文化,从银水侗寨的历史到侗家的风土人情,吴金敏都讲得绘声绘色,头头是道,介绍完了,还为大家演唱了他自己创作的侗族情歌《我的吊脚楼》和《阿妹开门》,掌声、赞许声此起彼伏。《我的吊脚楼》抒发的是初恋的怀念和对亡故女友的眷恋,缠绵悱恻,催人泪下。而《阿妹开门》则是侗家男女婚恋的真实记录,诙谐活泼,却又情真意切,因为真实,因为细腻,这二首歌在当地流传甚广,而经原作者的倾情演唱,声情并茂,更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吴金敏阅历丰富,不仅多才多艺,而且相当有见地,他把“寨主”称作文化,他把创作看作发掘和发扬民族文化,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让“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异珍奇葩带出了深山大,璀灿的侗家文化让人大开眼界。

看完表演,人们余兴未尽,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拉着寨主又满寨游荡。进寨之前已经看过了风雨桥和寨门,此刻又兴兴头头上山去看鼓楼和吊脚楼。山寨的风景真耐人细看,那二股银链似的飞瀑更为人添兴。侗族人居住的吊脚楼。一般都是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不少老屋屋顶上铺的不是瓦而是树皮,被整块剥下的树皮也长满了青苔。这种干栏式的吊脚楼一座挨一座,密密层层,蔚成奇观,但从寨底或寨口了望,却可以一眼看到最远一排房屋的门窗,煞是奇特,煞是有趣。高耸迭架的鼓楼,是侗族的“族徽”,也是侗寨的“心脏”,侗家人素有“建寨先建楼”的习俗。鼓楼呈正方形,楼式如塔,纵横12米,高13米。正中4根合围大柱直达楼顶,四周配12根副柱,形成三开厅堂,近千条边柱、挂柱、穿枋、抬梁横穿直套组成了浓重浑厚的框架。鼓楼的楼身四周镶嵌木板、栏杆,楼内设厚木长凳、平台,楼中心是火塘。中间还悬着大鼓,寨里有事则鸣鼓聚众,鼓楼便是全寨的议事场所。鼓楼和周围自然环境相处十分和谐,鼓楼居中,诸山来朝,势若星拱,山高云浮,溪流鱼游,鸟语花香,人皆心旷神怡。楼外有旷坪,工余或节令娱乐,村人咸集于此,载歌载舞,另有一番情趣。

主人盛情,我们便应邀享用侗家的美餐。说美餐,其实同汉族的菜并无多大的差异,只是多了一些侗家风味。侗家有一种“酸鱼”,酸酸的,却透着一种清香,据说是村人生了女儿,从出生的那一年起,每年都要为女儿泡制一条鱼,放在酝子里密封好。待女儿出家时,就把那一酝米拿出来宴请贵宾,那程式同绍兴人酿“女儿红”酒何其相似乃尔!二地相隔不止千里,而把女儿视若掌上明珠的那分珍爱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侗家的米酒十分清醇,侗家阿妹边歌边舞,直把那些戴眼镜的阿哥灌得招架不住,满堂的欢声笑语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陆放翁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洛瑶寨是龙脊十三寨中唯一的瑶寨,位于龙胜城东22公里的桑江岸边。全寨60户人家,400余口人,全部姓潘,全是瑶族。属于红衣瑶。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是瑶族中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泗水、和平一带,因此也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以喜穿红衣而得名。身着红衣的红瑶女,走在路上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剪裁得体的红色绣衣,像孔雀开屏一样的百折裙,宽宽的花腰带,宕荡跳动的流苏更象一团热情奔放的火焰,协调、和谐、风雅、高尚,万般风情真个引人注目。红瑶妇女绣花称得上技术高超,手艺精湛,斑烂锦绣的刺绣图案就在她们的脑中手下,山花怒放、并蒂莲花、双飞蝴蝶、双鹿呈祥……众多的花式却从不见她们描图打样,凭着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彩色的丝线直接在底布经纬中的“布孔”中飞针走线,勾划游弋,名花奇葩也好,神龙金凤也罢,一到她们手中,那些形象生动的图案便仿佛获得了生命力,那活力,那动感,令人惊叹。

 红瑶姑娘有三件宝:长发、银饰和手绣服装。乌黑修长的秀发用青黑色的土布在额头前盘成高高的发髻,这是她们最为自豪的装饰,而红瑶嫂的长发更是四乡八里远近闻名的,连村口的门墙上也高悬着“中国第一长发村”的广告。红瑶女从十三岁开始蓄发,一生只在16岁时成人时剪一次头发,以后至死都蓄发。老辈人都说头发是人的精血,尤其是妇女的头发更是生命的象征。蓄发爱发自然成为红瑶几千年遗传下来的族规民俗。即便是梳头时不小心落下几根头发,也要细心地检起来妥加珍藏。剪下的头发一般由外婆保存,等姑娘出嫁时,要加在姑娘的长发上盘在头上,作为嫁妆带到婆家。红瑶女的头发中深寓着不少学问,头发的发式里珍藏着瑶家的秘密。待字闺中的少女从来不把头发轻易示人,一块青布把一头乌云包裹得严严实实,据说第一个见到姑娘秀发的必定是她的新郎。结了婚的瑶嫂把长发盘在头上,后结螺结。一块头巾包住发髻,露菱角而不露发髻;一旦做了妈妈就直接乌黑的头发盘在头顶,而在前额突出发髻,叫作“乌龙盘髻”。红瑶女不但发式奇特,头发更是奇长,一般都在1米以上,最长的竟有1.8米,就在黄洛村就拥有六十多位头发在一米四以上女性,创造了“群体长发之最”的吉尼斯记录。由于头发太长,红瑶姑娘必须到溪水里才能把头发冲洗干净。青山绿水之间,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红瑶女子临溪梳洗,一头乌云如同瀑布倾泻,一首自编的《长发谣》在江边盘旋:“一梳长发黑又亮,梳妆打扮为情郎。二梳长发粗又亮,夫妻恩爱情意长。 三梳长发长又亮,父母恩情永不忘。丝丝长发亮堂堂,幸福生活久久长”,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情画呈现在人们眼前,“瑶嫂梳头”也就成了民族风情旅游中的特别节目,据说还到澳门去表演过,一时引起轰动。

车到黄洛,好客的瑶嫂们便唱着“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的民谣敬起了油茶,随即,又表演了“长鼓舞”、“花带情”、“婚嫁舞”等八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歌舞。“长鼓舞是瑶族传统节目,长鼓多用燕脂木制成,两端粗,中间细如蜂腰。鼓身绘有花鸟或龙凤图案,两端和腰部系有铜铃。瑶嫂们身着短装,肩挎长鼓,双手击拍,时而轻步悠舞,时而跳跃急转,鼓声咚咚,铃声铛铛 ,伴随舞姿,时徐时疾,使人眼花缭乱,心神振奋。瑶家的婚嫁礼也别有情趣,新娘的女伴们挽着手,唱着歌,把新郎新娘围在中央,新郎背着新娘左冲右突,冲不出包围圈就进不了洞房,看着新郎那又吃力又着急的样子,女伴们便在胜利的欢呼声中放了一马,而全场也跟着爆发出一阵热烈而友好的哄笑声。最后表演的是精彩的压轴戏“瑶女梳妆”。当瑶嫂们放开盘在头上飘逸的秀发时,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声。瑶嫂的头发不仅特长,而且特多,她们的发辫通常都有三绺,一绺是长在头上的真发,一绺是成人时剪下的发辫,另一绺则是平时梳头掉下来的青丝,虽然每次数量不多,但天长日久的积聚也汇成了粗大的一把。观光客十分艳羡瑶嫂头发的乌黑油亮,光可鉴人,总以为瑶家珍藏着乌发美发的秘方。开口询问,瑶嫂们都笑弯了腰。因为她们使用的“高级洗发水”只是家家户户都有的淘米水,发酵,发酸,然后涂在头发上,满头的秀发如同粘上了黑呼呼的泥膏。经过半个来小时的涂抹,然后就到清彻的桑江中漂洗清爽。瑶嫂的讲述是那么平平常常,急于寻找秘方的观光客却傻了眼:淘米水不见得难找,但到哪儿去找桑江这样的碧水清流?

离开黄洛村,汽车便在窄小崎岖的乡村公路上盘旋,之字形的急转弯绕过了一个又一个,汽车负重爬坡的吼叫一阵又一阵,七十二道弯在苍翠的山坡上挂上了九曲回肠,那碧绿清彻的溪流便渐渐远离而去。一路相伴的只有层层叠叠的梯田,往下看,一个个山峰酷如装满米谷的粮囤,那梯田就象芦席编制的围圈一个劲地往上窜;抬头望,那层层越越的梯田如同见风旺燃的火焰,跳动着,盘旋着,仿佛要把美丽送上云天。
 

从停车场到平安寨还有二十来分钟的路程。或许是要考验梯田“朝圣者”的虔诚,那山路更显得崎岖险峻。开头的一段还是略带坡度的水泥路,宽阔,平缓,又有溪流“叮咚”相伴。一过了那座盖着风雨廊的桥亭,能插足的就只有岩缝草间。用山坡上崩裂的石板垫成的小路,因着山势随意腾挪,曲折蜿蜒中尽是坎坷。久居城市的观光客,难免高一脚,低一脚,踉踉跄跄,如同跳起了“山间芭蕾”。好不容易望见了山寨的楼房,那路却不再勇往直前,一会儿上攀,一会儿下坡,不知多少次腾越在山形梯田构成的抛物线上,人行其中,真象“乌蒙磅礴”中走动的泥丸。几乎穿过了整个山寨,我们才到了落脚的龙脊宾馆——一座四层的农家旅馆,全木结构,虽无雕梁,但泊面倒也十分气派:每一层楼壁的墙板上都装饰着精致的木雕,丹凤朝阳,梅鹿同春,一马当先,和合二仙……,林林总总,竟有五十幅之多,把整个墙面都占满了。
 

平安寨是龙脊山上的壮家村寨,海拔1200多米,全村50多户人家,200多人,世世代代都以务农为业,油光锃亮的红辣椒就是这里的特产。中外驰名的龙脊梯田改变了这座山寨的生活方式。山寨依然很平静,但变得一点儿也不寂寞。每天都有很多的中外游客到这里旅游、观光、摄影、绘画。平安寨建起了一幢幢崭新的吊脚楼,居多的农家办起了家庭旅馆,偏僻的山村里居然还有家庭按摩站。龙脊山中的房屋都是木柱木梁,除了屋顶盖瓦,有的房屋还在柱脚下捣上一些水泥,但大多数还是植木坑中,梁架柱上。龙脊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进出房屋的大门开在哪里就得依势而定:有的进门就到了三楼,进了屋再一层一层走下去;有的进门就是二楼,上上下下就得左右分流。只有村中主干道边的房屋,大门开在底层中央,屋前才有道场,附近的村民也会在这里设摊叫卖。
 

在平安寨度过了一个宁静而又舒适的山村之夜,习习的凉风送来了竹喧鸡鸣。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跟着导游气喘吁吁地登上了二号观景点。这是一个高耸在山岗上的岗顶平台,却是观赏“七星伴月“的最佳之处:展眼四望,梯田环绕着的山峰形似螺踞,一个挨一个地排列成北斗七星,斗柄和斗枢递连衔接,紧紧围护着中央那个形如园月的小山。阳光照耀下的梯田,稻泛金黄,那荡漾的金波忽而自上而下漾起涟漪,忽而自下而上卷起波涛;背光的那一面另是一片葱绿,犹如碧玉镶嵌,气象万千。
 

龙脊梯田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的恢宏磅礴的气势。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可是像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实在是世所罕见。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山石嶙峋的削壁陡崖前,只要是有泥土的地方,那梯田便连绵不绝,叠入云天。龙脊梯田的特色,一在于高,梯田分布的最高海拔为8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达500米。二是陡,龙脊梯田的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竟达50度。三是梯田块多而地小,田块之多,逾千上万,而地块之小,连牛犊转身也有点困难,最大的田块不超过一亩,大多数是只能种一两行水稻的“带子丘”,最小的就小到“蚂拐(青蛙)一跳跳过三块田”。其四,也是最具有魅力的,就是瑰丽的自然景观。流水行云般的线条,畅酣淋漓的韵律,鬼斧神工的造型,如诗如画的意境,引得人见人赞,以龙脊梯田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就因为“神妙的韵律,优美的线条”而在国际国内的比赛中屡屡得奖。龙脊的梯田,有的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有的像巨扇一样半摺半开,斜叠成一个个狭长的扇面;有的则像天镜被分割,然后有层次地镶嵌成迷离神奇、变幻莫测的多种图案……山路悠悠,蜿蜒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壮歌袅袅,飘忽成山水映照的缕缕云烟;那一幢幢披云戴月的吊脚楼,似乎耸立在云遮雾绕的仙境。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当初没有想到,他们用血汗和生命开出来的梯田,竟造成了如此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龙脊梯田之美还因为四季转换风光各异,每一季都展现着千媚百娇: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而高山、深谷的巨大落差,使得龙脊梯田周边远有高山云雾,近有河谷急流的大景观,形成了世界一绝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它集壮丽与秀美为一体,长使游客击节惊叹。
 

龙胜之美,只有亲身感受了才能发现。盘桓在龙胜的山寨村落、高山胜水,瑶族小导游颜阿妹不止一次地感谢到龙胜旅游扶贫,那真诚,那恳切,至今还让我们深深感动。亲历龙胜,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旅游扶贫的魅力和成效。山里人不稀罕有钱人的施舍,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创着未来:壮景织出了满天云霞,蜡染布染出了烂熳山花,绣天传递着阿妹的欢笑,香包祝福着平安和吉祥。轻歌曼舞演绎出民族的光彩,欢声笑语走出了大深乡,侗族的大歌上了中央电视台,红瑶村的长发妹登上了吉尼斯的世界记录。迭连云际的梯田抒写了祖辈的筚路蓝缕,满山的红辣椒展现着今天的红红火火。平安寨耸起了一幢又一幢崭新的吊脚楼,山道上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惊叹艳羡的观光客,山里人的心也跟着太阳遨游世界。是呵,“坚冰已经打破,巨轮即将起航”,如此山明水秀、民风淳厚的山乡,还怕飞不出金凤凰?


 


 


 
作者:周游
 


 
http://www.jsdj.com/luyou/youji/smgguilin.htm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桂林旅游完全攻略:一(桂林篇)
五一桂林六日游
桂林游
《卧薪尝胆终圆梯田梦——龙胜阳朔徒步六日记》
湘、桂、黔边界漫游(二)天下第一梯田游
桂林阳朔二日游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