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行--行走在黔山桂水之间(2)
出发地点:未关联 贵州 镇远古城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贵州 镇远古城 西江千户苗寨 镇远博物馆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七人行--行走在黔山桂水之间(2)

桃花源新探
5月2日(凯里—麻塘亻革寨—凯里—郎德上寨—雷山—西江苗寨)

车从凯里出发,绕着山道行驶,视线随着上山的道路渐渐开阔,眼睛被各种层次的绿色所吸引。快接近麻塘的时候,车上就剩下了我们七个乘客。和司机售票员商量以后,他们同意增加一点费用,把我们载到亻革寨的村口,中午再返回接我们回凯里。当车开进立在山路旁的木牌坊的时候,我们不由都欢呼了起来。其实真正到村口还有一段路,而且几乎都是高低不平狭窄的田间小道。如果徒步的话,够受的。约摸又行驶了10分钟,终于到了村口。看见漆成红色的一排木屋,摆开蜡染制品叫卖的老人,用天真的眼睛看我们的亻革家小孩,我忽然意识到网络上那些图片和文字是可以真实触摸的了,我们的确是站在了离开故乡万里之遥的某个小村入口,想象着里面是个怎样的世外桃园。

这是住着百余户亻革家人,我们发现,年轻的男女也许都去外面谋生了,村里遇到的几乎都是老年人和小孩子,主要以耕作和染织为生。寨子并不大,一路走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开阔的地方是田埂和小山丘,一切都是安静安祥的。

经过一处黑乎乎的屋子,似乎飘出些许香味,我们好奇地走了进去,原来是一个背着小孩的老伯在捣一口锅里的稀饭,他说这就是他们的午饭。环顾了一下黑黑的灶间,我就问他寨子里通电的情况,他说都通了电了,可平时是不点灯的,看来生活对于他来说还是拮据的。离开老伯的房子之前,随风大侠慷慨捐赠,把包里剩下没动过的零食都给了他。

在另一处的木屋子门口,我们看见一个抱着篮子的老奶奶。原来她竟然是卖小石头的,听她略显生硬的叙述,我们大约搞清楚这些形状怪异的小石头是以前做交易的钱币来用的,我们点头称奇,当然,它们的真伪性我们是无从考证的。

在另一户亻革家,我们用糖果作为交换,和两个亻革家的小朋友合了影,据说小女孩的衣服都是她的奶奶自己缝制的,颇具亻革家风格。而在他们的屋子里,我对织布机充满了兴趣,可即使在指导下那也是件不太容易的工作,看DV里我笨手笨脚的样子,自己也好着急呢!

说好在午饭之前小巴回来接我们,于是赶着时间到村口想挑选几件漂亮的腊染。殊不知这里的婆婆们可都是高手,价格怎么也还不下来。直到离开寨子,阿娘同志还想作最后一搏,可是终究以失败告终,我只能在窗口频频回顾,并祈祷往后的路上还能看见那么漂亮东东。

按照行程,下一站应该是“郎德苗寨”。通过旅友imagin1964,领队在麻塘就顺利联系上了当晚借宿的西江李姐家。为了赶晚上从雷山发至西江的末班车,行程变得有些紧张,风雨兼程的旅途也就此开始了。要去“郎德”必须重返凯里搭坐专线巴士,从麻塘回到凯里城,转了8路公车,在长途车站转了几个圈后,终于找到了途经“郎德”的长途车。为了赶路,午饭肯定没法象象样样地吃了。于是,火车上的余粮此刻就是美味了。

车行一个多小时,把我们留在了通往“郎德上寨”的公路旁。一块硕大的指示牌告诉我们,抵达上寨还需步行1.2公里。日头正高,我们背着行囊开始进发。通往寨子的是一条相当平整的公路,一边是山壁,另一边是小河,可以预知这里是常有旅行社带队光顾的地方。河水的声音不绝于耳,翠绿满目皆是,隔河望去,苗家的吊脚楼错落有致。能够那么近地用镜头捕捉这些古朴的木房子,令我们几个色驴兴奋不已。偶尔有载着观光客的巴士从我们身边开过,扬起的尘土是唯一让人扫兴的地方——步步是景的地方应该徒步才对!

当我正急切地把河水,梯田,房屋一一收入镜头的时候,忽然发现和“郎德上寨”已经只呎之遥了。这里果然是一个开放的景点,所以和麻塘不同,入寨要买15元门票。可惜那天小新MM的脚伤加上老葛的体力“透支”,要求留在寨外看行李,我们只剩下了五人进寨去了。

沿着青石的台阶拾级而上,不一会就看见一个碎石铺的空地,中间笔直竖着一个高高的木竿。穿戴着鲜亮的服装和动听银饰的苗女三三两两,有闲谈的,也有叫卖手工艺品的。还在好奇观望的我,被一个苗家大姐叫住,问要不要穿苗服拍照,正中我的下怀。穿着的过程好有意思——两位苗女过来帮忙,我只是配合着伸手,转头。看上去重重的佩饰其实戴着并不吃力,而头上必须衬上厚厚的毛巾才能把银帽子和顶上的装饰物固定上去。穿戴齐整,请教了苗姐几招pose,我就在镜头前便show了起来。不久小猪MM也加入了进来,好不热闹。看那几个特意摆好的动作,是不是令你联想到金大侠笔下的苗族五毒教?不过我们只是花拳绣腿,武功和下蛊是全然不会的。

脱下苗服,我各自活动,说好三点广场上苗族歌舞表演的时候再集合。我端着相机,跟着领队在苗家的吊脚楼前穿梭,想把眼睛看见的所有东西都藏到相机里。其实可供参观的地方并不很多,所以可以悠闲地在寨子里散步。这里的房子虽然也都是木制的,可是样式和颜色和麻塘的有所不同。当然男男女女的民族服饰更和亻革家的大相径庭。

三点的时候,表演准时开始了。阿娘占了一个有利的地势开始了全程的拍摄,而我则在小猪MM的带领下,来到一个苗家阿婆的家里选购银饰。往返两次,终于买下了三对镯子和一个挂饰(这个挂饰在以后的路途上可是大出风头哦!)。回到广场,歌舞正欢。唱的跳的吹的敲的把气氛搞得十分热闹。一曲敬酒歌罢,苗女把小盅的米酒敬给远到而来的客人。我有幸也尝了一下,清香甜润。

要不是惦记着五点前必须到雷山赶乘去西江的车还有李姐已经为我们准备好的美味,我们还真不愿意离开郎德呢。出寨子原路返回到大路口,乘坐去雷山的同一条专线车,终于赶上了雷山去西江的最后一班车。自然,车子挤得满满的。虽然一路上常有查超载的关卡,可是司机好象结成联盟似的,往来相遇会互相告之前面多远有警察,于是一些乘客不得不下车步行,过了关卡再上车。我们的鲍兄,小猪,随风都有了这段经历。从雷山到西江,一路上提心吊胆,车在山道上行使,旁边就是悬崖,可是司机还在不断拉客,要不是我们几个拼命阻止,用110相威胁,真不知道他会不回把客人安排到车顶上。这一路估计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傍晚十分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车安全到达了西江千户苗寨。这里显然没有郎德那么容易到达,所以没有旅行团队,可是象我们这样的背包族倒是不少。

李姐在书店门口接到了我们,一路跟她上山,原来今晚我们住的就是白天看见的吊脚楼!天色已暗,热情的主人把我们领进了屋子。这是个名副其实的苗家,木制结构,左右两间卧室,本来是主人的屋子,现在都腾出给我们住了。中间是厅,没有玻璃窗,看出去就是山景。木头的长椅临窗而设,可坐可卧,这也许是吊脚楼最大的特色。

主人的饭菜是早就准备好原料的,只等我们一到就下锅。盛情的男主人笑呵呵地下厨去了,李姐(女主人)在山下有个卖工艺品的小铺,此刻不得不下山去揽最后一批客人。而卸下行囊的我们此刻已饥肠辘辘,当主人家的弟媳搬出张长桌摆上碗筷的时候,我们已是迫不及待了。可是礼仪还是要讲的,于是端坐着看一道道菜摆放上来,闻着香味等待开宴。终于满桌的菜都上齐,主人一家招呼大家入席。

这一顿苗族的农家饭让我们终身难忘。首先是祭祖,过程很简单,点火烧拜,由主人家一位成员完成。接着,健谈的男主人致欢迎辞,然后一一介绍他的手艺。那晚,我们作为贵宾,吃到了他们年节才吃的“鸡稀饭”,味道不亚于小绍兴的“鸡粥”哦!被色香味引诱的我们此刻真正是大块朵颐了,却不料桌子那头阿娘摆放的镜头正悄悄盯着我们呢!当然,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却不仅仅是饭菜,那一个个小小的酒盅,一首首嘹亮的苗歌才真正让我们体验了什么叫苗家的宴席。怎么形容呢?反正米酒是香冽的,主人是有“预谋”的,苗歌是美妙的,我是不胜酒力的。我只记得那晚两三盅下肚,就晕晕的了,勉强和李姐妯娌对了几首歌,眼皮就重重的了。不过饶是如此,我还是倒数几个败下阵来的。鲍兄是第一个临阵脱逃的,居然借方便之机逃下山去,独自逍遥。后来迷迷糊糊的我似乎只看见领队一人独战“沙场”,且饮且歌,心里却不甚担忧,因为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那可都是他的强项。至于最后是如何收场的,几点收场的却全然不知,只知道那夜是在酒香里沉沉睡去的……

作者:紫色风筝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贵州荔波旅游攻略50问(不断补充中……)
自驾贵州行
贵阳无聊游(中)
贵阳无聊游(下)
贵阳无聊游(上)
兴义两日游(下)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