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假在贵州------凯里
出发地点:未关联 |
贵州 镇远古城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
目的景点:贵州 镇远古城 都匀 镇远博物馆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渡假在贵州------凯里
凯里,是黔东南州州府。从都匀往凯里,有高速公路了,只需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
到达的当天,是21号,农历是七月十三,正是凯里的七月半,原以为会有什么大型的庆祝活动的,但去到后,发现市区里很平静,问下出租车司机,才知,这个节日也就是市民们自己在家里加菜而已。
出租车司机把我带到迎宾楼招待所,标间40元一晚,最喜欢那里有个阳台,能洗衣服了。
收拾一下,到对面的园园餐厅去吃午饭,此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老板很奇怪我这个时候吃午饭的。得知我是个游客,想吃当地的风味食物,热情向我推介酸汤鱼,而且今天过节,也就是吃鱼的。那鱼是一种火锅的,用贵州特有酸汤来煮那贵州产的鲤鱼,味道可好了。那酸汤,据老板介绍,是用米汤做成的,这米汤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洗米水,每天把洗米水收集起来,晚上再煮一次,日积月累,也就成了酸汤了。鲤鱼也不同于我们湛江的,那鱼肉鲜嫩滑口,煮多久也不老,而且那酸汤的味道进到鱼肉后,真是让人放不下筷子了。火锅还有那配菜,豆腐、大白菜等,这一顿,我吃了一个多小时才吃完。很满足的。
老板又是一个靓仔,他以前也很喜欢单独出去旅行的,他还给我介绍了凯里附近好玩的地方,并说,要玩完黔东南这些地方,至少也得15天。没事,我有时间。
凯里,有个民族博物馆,但很不巧,我去到时,那里已经下班了,还没到四点呢。他们的解释是今天过节,所以提前下班了。唉!这也是理由。只好按他们当地人的指点,到了西营盘去看看那民族服装,找了好久,才找到几家,但只是想看,不想太早就买纪念品,我还得走好远的路呢。但,还是被一个绣着一条龙的小袋子吸引住了。一个小袋子,不会增加太多的重量的。买下了。
街道上,似乎到处都弥漫着一种烧香的味道,回到招待所时,服务员才告诉我,今天的节日是纪念逝去的先人的,所以人们都要烧些香、纸钱之类的东西。哦,原来他们的七月半,相当于我们汉人的清明节,对了,我们汉人不是有个鬼节就是在七月十四吗?原来凯里是这样庆祝的。想到这些,突然感觉有点害怕,好象身边会有很多看不见的东西存在似的。
第二天一早,前往南花村。坐上三元钱的车。便到了。
进寨子,须经过一座风雨桥。那桥象是新建的,但来到贵州,第一次看到风雨桥,还是让我兴奋不已。虽然已是上午九点多了。但山腰中的南花村,还是笼罩在晨雾中。南花村是个苗寨,按苗族的分支,算是水边苗,因为在河边生活的。 这是一条有着一个美丽名字的河------巴拉河。若不是前十几天发洪水,这河水可是清澈见底的。
寨子在雾霭中,只看到有几个小孩在那玩耍,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很温柔地叫着。炊烟从吊脚楼上冉冉升起,空气中充满了野草的芳香,我深吸了几口气,让肺里装满芳香,踱步进入寨门。
在寨门那,见到潘家小妹,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衣服脏脏的,头发稍黄、凌乱,但红朴朴的小脸蛋上闪着一对清澈的双眸,我想:巴拉河原本是这般清澈的吧。我跟她打个招呼,她也不怯生,笑得象朵小花似的跟我说话,我请她带我往寨子里走走,她满口答应,并请我中午到她家去吃饭。她叫上她的表妹,两个小姑娘带着我这个游客满寨子钻,见到有村民在建新房子,我跑上去问这问那的,村民耐心地给我一一作答,他们的普通话不算太好,但我总能猜出他们说什么,这令我颇为得意。内急了,小姑娘把我带到一户人家的茅厕,这茅厕有20多平方米,里面堆放着半屋子的牛粪之类的有机肥,另一半是猪圈和我要找的茅厕了。这个茅厕有70多公分高,得尽力抬腿才能上去。下面黑乎乎的,看不见是什么东西,不过看不见更好。上面覆盖着几块长条木板,黑得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站在那木板上,根本就直不起腰来。空气中充满了牛粪、猪粪、人粪等混合味道,跟外面的空气大相径庭,令我不想多留一分钟。而那猪圈里的几头大肥猪则幸灾乐祸地吼着,还盯着我看,真没礼貌!我低声骂一句:肥猪,不许偷看!可惜它们听不懂。唉,罢了,我还是入乡随俗吧。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急急忙忙下来,谁知那几块木板不是固定的,我忙中出错,脚一滑,把一块木板踏歪了,脚下去了一半,啊?不是吧?连忙把脚抽出来,一看,还好,没踩上最脏的东西,但我那新换上的白裤子呀,染上一大块黑色了,惨!惨!惨!
小姑娘把我带到一户人家厨房去清洗下,弄了好久,才勉强能见人。
既然是河边的寨子,当然少不了要到河边去玩玩了。河边建了不少亭子,还有餐厅,那都是为了招待旅客而建的,但感觉没什么特色,我情愿在寨子里钻来钻去,虽然吊脚木楼很旧,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不太平整,但正是这样的地方,突然会钻出一条狗,或突然会走出一个人,肩上挑着一担猪草,阳光斜斜的照进巷子,打在人的身上,背景还有那木楼上吊着的金黄色的玉米,哎呀!真是太美了!我的相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美景的。苗家吊脚木楼一般分两层,下层用来养牲畜、家禽的,一般用石头垒起来;上层是人们生活起居的地方,多是用木板搭建,而最为令我留连的,是那上层堂屋(相当于我们的客厅)边上的美人靠,那相当于我们都市人现在的向外飘出的窗台,坐在那上面,既能看到外面的风景,又能与路过熟人聊上几句,而且苗家女都爱坐在上面绣花,或者与小伙子对歌,多浪漫的民族。
穿行于小巷中,不时会从美人靠时伸出一两个美丽的脸蛋来。她们会热情地邀请你上去,穿着民族服装让你照相,但得首先问清楚是否要付费的。果然是要的!虽然要钱不多,但却没有拍摄他们的冲动了,我不想拍这些商业味道的苗家女。带着一丝不快,跟着小姑娘们又再穿行于小巷中,她们带我到她们家原来的住处,哇!正对着巴拉河的拐弯处,好美啊!所有不快也随之抛开,马上按动快门。由于这里的地基不好,所以潘家才不得不搬到寨门那边去了。可惜了,不然我想我会在这住上一晚的呢。呵呵。
小姑娘们带我爬山,咦?这怎么会有教堂的?问了她们俩,果然是呢,是基督教的,她们家就是信徒呢!真没想到,在这大山深处,还会有基督徒的,据说,已有三代人信教了。暂且不提教会的功过,单是想着那些传教士,在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前,爬山涉水的来到这样的山区传教,这份精神,就足以令人敬佩。同时,我也万分的羡慕他们,能予工作于娱乐,去到这么多风光秀美的地方,真是幸福!
爬山,对她们来说,真是小菜一碟,而对我这个在城里长大的人来说,可不那么轻松了。她们三两下就上去了,而我呢,半天也爬不上一小段,好不容易上到山顶了,她俩不知在上面玩了多久了。呵呵,惭愧!下山就更惨了,根本就没有路的,她们俩则是凭感觉,喜欢从哪下都行的,为了照顾我这个大笨蛋,她们还专门给我找了个较为平缓的山坡下来,但我还是差点滚下山去呢。还好,没事。这两个姑娘可真快活,让我给她们当摄影师,我把脚跟站稳了,开拍。快到潘家了,有一四五米高的断层,没办法,只好跳了,得先保护好我的相机。还好,安全着陆。
潘家就在寨门边,旁边是座希望小学,还很新的。潘家的男主人就是这的老师,由于超生,工资少了一大截,家里人口又多,有9口,只好利用休息时间务农。家里年纪最大的是老奶奶,已有90多岁了,但精神矍烁;四个小孩都在上学,还有两个表弟妹,生活颇为艰苦,但从主人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的愁苦,勤劳的主人们,忙出忙进的。潘家大女儿也在旁边帮忙,她是一个18岁的大姑娘了,仍在读书,准备考大学呢。见来了客人了,张罗着做午饭。原来他们家人已经吃过了,只是我们三个满山跑的还没吃。有一种酸菜煎鱼味道很好,那些小鱼都是从巴拉河捕上来的,煎得又鲜又脆的,还有点酸菜的香,再加一点点辣,真好吃! 饭后给潘家姐妹们照相,她们都穿上民族服装,令我眼前一亮,好漂亮的苗家姐妹花呀!她们还拿出一套苗族服装给我穿上,哇!那衣衫上,一针一线的,绣出各色图案,绣功真好。潘家姐妹说那是她们的妈妈绣的,这一套得花两年时间才能做好呢,而且还都是茶余饭后时间做的。厉害,这一针一线的,无不渗透着母亲对女儿的慈爱。还有那白银头饰,很多都是祖上传下来的。现在新买的一般都 白铜的了。平时要是不用时,都会用一个大箱子装好,好好保存的。以此看出,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服饰是多么的爱惜。她们帮我穿戴完毕,往镜子前一看,呵呵,我还真的象个苗家女子呢,可惜我那双旅行鞋露馅了。我这个假苗跟她们几个苗家姑娘穿行于寨子中照相。潘家姐妹可高兴了,摆出各种姿势来,两个小弟弟也来凑热闹,好开心的孩子们,脸上尽是无忧无虑笑容。
拍完了,脱下那绣衣,已是一身汗了,也难怪他们平时不穿这服装,都穿汉装,穿民族服装确是有点麻烦了,而且这绣衣是不能洗的呢。
到了告别的时候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潘家收下十元钱,付出十元,算是让自己心安罢。 又到了河边了,有几个光着屁股的小男孩正在玩水,笑声在河谷里回荡,多快乐的乡村小孩。走到风雨桥,坐下来,再好好享受享受这美景吧,清风徐来,令我有点昏昏欲睡了,唉,总不能躺在这吧,还是走吧。在路边等了好久没车来,最后倒是与同样等车的三个人一同坐上了一辆回程的出租车。每人5元。还可以接受。
回到凯里车站,问清明天往榕江的发车时间,便又在城里溜达了。
作者:czm1116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