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二寺游记
9月的广州,依然灼热。有空余沿着广州地铁线,到光孝寺一游。在我访过的寺庙中,光孝寺的规模不算太大,但名声很响亮,为岭南第一古刹。 寺院气势雄伟,殿宇威严壮丽。相传这里是禅宗六祖惠能剃度出家处。寺内有3棵古树,一棵菩提树,两棵诃子树,皆是珍稀一族。据说诃子树现存少之又少,原称诃勒树,五代时为避石勒讳,改名诃子。因其难得,故寺又名“诃林”。而这颗菩提树,据说是达摩手栽。达摩当时说,后一百二十年,当有高僧在此现身。后来果然有六祖到此。 站在菩提树下,抬头一望,只见树身挺拔耸立,冠盖广大。绕树一匝,不觉神情肃然。树旁即是六祖殿,六祖面容肃穆,作沉思状。六祖是佛教的改革者,他把繁琐的印度佛教经典简化,直指人的心性。当众僧为“风动”还是“幡动”争执不休时,六祖说,是你们心动了。于是众僧哑然。门票上印有六祖的成名作——“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是彻底的唯心论者。 菩提的汉译意思是智慧。六祖的话语确实对物欲横流的世俗中人有所启迪。林则徐说过,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如果对外界种种诱惑不心动的话,许多人就不至于腐败堕落沦为阶下囚。这份心性修炼的功夫值得学习。待做到了“任尔东南西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境界,那就可保不坏金身,得一完美人生。可惜,红尘滚滚,似此这般,实在少之又少,成为珍稀一族。 光孝寺在三国时,曾是东吴骑都尉虞翻的官邸。虞翻是浙江余姚人,当时有名的易学家和经学家。因为恼了孙权,贬居在此。闲来无事,虞翻便设帐授徒。虞翻身后,家人施宅为寺。也算是“千里遇故人”,所以记上一笔。 从光孝寺出来,步行去六榕寺。在一条不宽的小路上找到所在时,已过了开放的时间,从铁栅栏中望去,可见寺内高耸的塔顶,此塔始建于南北朝,清朝重修。逢元宵、中秋节之夜,广州老百姓悬花灯于塔上,绚丽异常。故又名花塔。 不经意间又访到了苏东坡的足迹。传苏东坡当年到寺游玩,见寺内有榕树六株环植,乃欣然命笔“六榕”二字,六榕寺自此得名。苏东坡被放逐到岭南时,这里还不发达。在南越蛮荒之地,苏东坡老先生自慰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从中医学的角度看,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但估计东坡先生当时的条件,要比早先“雪拥蓝关马不前”的韩愈先生稍好一些。行色匆匆,不及访得东坡在岭南的政绩,却想起了前不久到山东蓬莱阁时导游对他的夸赞,说他到任9天,就为当地百姓办了几件实事,废除盐税,主持修建蓬莱水城,抵御海盗云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东坡先生是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去岁冬日,坐在杭州西湖苏堤晒太阳时,沐浴在暖融融的日光下,曾遥想当年的东坡先生: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豪放旷达,幽默机智,宦海沉浮历经磨难却依然热爱生活。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写得出独具魅力的苏体字。 东坡先生有感于人生的漂泊,曾写诗给他的老弟:“人生到处何所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指印,鸿飞哪复计东西。”尽管当时东坡先生悲凉地不计东西,但现在人们却很好地替他计了东西,他所到之处,有墨宝或头像,还有流芳美誉。这也符合辩证法,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活本来就是这样。
作者:李元宏 出处:http://ach56ab.sosoo.net/lyh/lyh-83.htm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