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随感
多年前偶然阅读从文先生的文集《边城》,从此,凤凰便成了我梦牵魂萦的出游目的地。
国庆长假前一天匆匆登上夜行湘、贵的火车,车到沅江上游镇远已是第二天的下午,次日游览镇远、舞阳河后经石屏、铜仁后转车赶到边城凤凰,那是夜里的十点多。匆忙间找了家沱江边的私人客栈住下,放下行李洗刷一番,枕着沱江入梦。
次日清晨在“橐橐”的捣衣声中醒来,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谧静的沱江和虹桥。习惯了城市的喧嚣,此时此刻的宁静是另样的美,美得摄人心魄。 带上一盒香烟,穿过铺着石板的小巷,沿着客栈前的沱江闲逛。古城很小,一围城墙,一条老街便是她的全部。 从东门上城楼,走走停停感受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古镇早晨。城墙上有三三两两早起的游人,城墙下苗族的阿婆整理着背篓里的银饰,三五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兜售着用芦苇叶与气球编织的花环。 城墙下一片老房子已经改为经营各式各样旅游商品的店铺,几个妇人懒洋洋的卸着门板。城墙外沿沱江边的民居已改成一排旅店,这些房屋和它们伸向沱江的木桩便是凤凰最大的吊脚楼群。 北门边卖早点的铺子正热汽腾腾的招徕着生意。门洞里,几个老人悠然自得地唱着戏。跳岩旁早起的妇人专心的涤米、洗菜、洗衣,浑然不顾这些外来的游人和写生的学子,仿佛这一切都已融入她们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在跳岩和老营哨转了半天,悠悠的点上根烟,感受晨曦中的沱江,一切是那么的清新。 游客渐多,我也起身回客栈。来到虹桥边的口子上,见有家卖小吃的,便踱了进去。一个年迈的苗族阿婆操持着,卖的是米豆腐、社饭、糍粑之类的湘西小吃,三四张小方桌干干净净。要了一份社饭,撒上些酸豆角,享用这凤凰特有的早饭。
不急着逛街便百无聊赖地在客栈的阳台上,泡上一杯清茶,点一根香烟,坐在那里静静的发呆。 客栈就在虹桥边的一栋典型的吊脚楼里。进门是个小客厅,楼上是个大房间,楼下有两间小房。推开窗便见虹桥,沱江在这里折转向东流去。 边城由一围边墙圈在了沱江南岸,出东门的沙湾有条官道直达麻阳。大概在清朝中期,城内商贾云集,驻军激增,便在这条官道旁和北墙外的沱江边筑舍而居,这就形成了吊脚楼群。吊脚楼是悬空建在河沿上,一半在岸上,一半由木桩支撑于沱江边的岩石上。
坐在阳台上,晒着暖暖的阳光,品读沈老的代表作《边城》,直到午后,离开客栈前往老街。
老街商铺林立,吸引着熙熙攘攘的游客,我到过的古城大多如此,心里惋惜失去了她原有的韵味。随意购置些特色民族手信后突发一个念头:决定去“拜访”沈老。。。 沈从文之于凤凰犹如老舍之于北京,有多少人是从文先生引着来到边城。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沈从文“造就”了凤凰。 出了客栈雇了辆人力黄包车,沿沱江行2、3里有一小村落,村边有听涛山。拾级而上便见那块著名的石头。没有冢,没有任何修饰,伴着沈老先生的是那条让他梦牵魂萦的沱江。 这便是一个回到故乡的战士的安身之处。最刹那却是最永恒,最空无却是最真切,先生留下的就是那份真切,那份永恒。 告别了先生,沿昔日的官道悠悠步行回城里,顺着老街、跳岩、万名塔、虹桥、望江亭转了一圈,再看一眼能让人远离世尘的吊脚楼。 虽然这一切与沈老笔下的那个湘西边城改变了许多,但还能依稀的感觉她的神韵。 回到客栈,背起了行囊,天竟然下起了小雨。沿着空荡的小巷,踏着湿漉漉的石板路,边城--凤凰渐渐的离我而去,原味的凤凰也正在离我们远去······
--Z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是
我的联系方式:
是否已聘请导游: 是
对导游的要求: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是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