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响天堂的大门——2004梅里雪山行
出发地点:上海 闵行 云南 迪庆·香格里拉 5日自驾游 同行人数:4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4年9月29日-10月4日 人均费用:1500元
出游类型:自驾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小男 提供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目的景点:云南 迪庆·香格里拉 梅里雪山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叩响天堂的大门——2004梅里雪山行

梅里雪山就是这样一座山:一见就热泪盈眶……
 
    “梅里雪山壮美而具灵气,它一高兴,把冰川从海拔5000米伸下2000米,一直到焚风猎猎、气候热得只长仙人掌之类植物的澜沧江边。它不高兴,刹那间就把要登顶、喊着征服的英雄们统统埋到雪里,七八年让人们找不着这些征服者。它一来灵感,呈现现在的人们想都想不出来的佛光圣景,而且让人类几代人才得见一回。它很“牛”的时候,让你守着它十天半月甚至数月,就是闭客不见,只有虔诚祈祷,它才对幸运的人露面。凡人被一惊一乍后,世故的眼睛就变回娃娃的眼神。 梅里雪山就是这样一座山:一见就热泪盈眶,就想哭,就想发誓,就想大吼一声,就想大爱一场。”
 
    这就是黄豆米笔下的梅里雪山。我也一直被她的描述所吸引。记得第一次读到黄豆米的《朝拜梅里》是年初领队推荐给我的。书中从美国洛克博士20年代发现梅里雪山、香格里拉开始,记录了梅里雪山那段令全世界冒险家心寒的登山史和那里蕴藏着的深邃的藏传佛教文化,那不为世人所知的神秘面纱随着翻动的书页被一点点揭开。
 
    于是我又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们经常一起出行的孤舟。没什么好商量的,也不用任何暗示,都知道这个地方不久我们就会光顾,大家各自悄悄开始准备,收集资料、添置装备、制定线路……每次聚在酒吧谈得最多的也是有关梅里的话题了,虽然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但我们还是津津乐道。有一天,我们聚一起决定一同前往的时候,什么都已经准备好,等的就是时间。我真的很喜欢我这几个朋友,那么默契、那么执着。
 
    梅里,让日本人走开
 
    2004年9月29日,我们出发了。经攀枝花、丽江、中甸、德钦,10月2日下午4点,我们到达了飞来寺,这是进梅里的第一站,也是必经之路,山脊的公路边建了几个很简陋的旅店,非常醒目的是满目的经幡和白得耀眼的佛塔。虽然是国庆旅游高峰期,但来这里的人却不是很多,不过几家很简陋的驿站却也已经住满了。可以一睹梅里主峰卡瓦格博的地方不多,飞来寺是最近、最好的观景点。我们要在这里住一晚,准备明天一早守望卡瓦格博的日出。在美国《国家地理》引起轰动的一幅照片,就是20年代洛克博士在这里拍到的卡瓦格博雪峰日出时那金色金字塔般的画面。
 
    早上6点不到,我和老羊馆就起来了。因为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梅里转经道,于是翻出包里的冲锋裤、冲锋衣,穿戴整齐。带上相机、脚架早早占居了悬崖边最好的拍摄位置。天还有点黑,但也有当地的藏民开始在煨桑台前烧香朝拜,此时的飞来寺,煨烟四起、经幡飘扬、佛塔肃穆。
 
    雨下了一个晚上, 早晨的空气清冷而湿润, 天有些阴, 远处被云雾缭绕的十三太子峰, 和山谷下的零星房屋, 显得虚幻飘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幸福的, 每日可以参拜他们的神明, 并接受神明的那份赐福. 神明也在高高的雪山上接受着他们的子民的膜拜。
 
    佛泽灌顶,愚者不愚,智者更智,我不由激动得连打了几个寒战。
 
    天快亮了,但很阴。我和羊馆各自守着自己的阵地,目不转睛地盯着远方的山,浓云一会儿飘在山谷的深处,一会儿又在山腰象飘带般缠绕,但山的上部却始终是浓云密布,不时在你意想不到的高度露出一个小小的山尖,瞬间又躲到云的深处。身旁的藏族司机不停地给我指示着卡瓦格博峰的位置,却一直白茫茫一片,看得我眼睛隐隐作痛。
 
    藏族司机叫格桑,他说这段时间天气都很好的,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啦。看着我越来越焦急,他也安慰我,这里的天气变化很快,一天经历四个季节是常有的事,也许一会儿太阳就要出来,虔诚的人卡瓦格博是不会拒绝的。于是临时抱佛脚,默默地开始一遍一遍地暗诵我唯一知道的藏经“唵、嘛、呢、叭、咪、吽……”,希望卡瓦格博不要拒绝我这个远方来的仰慕者。
 
    快到7点时,天空却飘起了细雨,远处的山逃离了我的视线,心开始冷,人也变得有点烦躁。这时,格桑碰了碰我的手臂,示意我往后看。我转过头,看了看,后面三三两两已经有人了,领队和孤舟也在其中,都和我一样焦急地望着远方,面带愁容。很迷茫地我看着格桑,他又用目光很明确地暗示注意站在我身后的两个人。
 
    我又转过头,看着我身后站着大约50岁的一男一女,是一对很有风度的夫妇,一言不发地和所有人一样注视着远方。
 
    我问格桑:“怎么啦?”
    “你看不出来?”常年在梅里接送旅客,格桑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
    “看出来什么?”我依然很迷茫。
 
    “你身后的两个人啊!你怎么就看不出来他们是哪里的人?”他很大声的告诉我。
    是不是藏民都这么不顾别人的面子啊,那两夫妇离我们这么近,格桑居然如此大声的评论别人。我正准备让他小声点。
 
    “日本人!”他很夸张的告诉我。
    啊?!我差点一屁股坐地上了!

 
    《朝拜梅里》中还门描述了日本人和卡瓦格博,当地传说,卡瓦格博对日本人特别吝啬,凡是有日本人进来,从来都是无功而返。书中对这些情节描绘得非常多,在从德钦往飞来寺的路上也听到为我们开车的司机说过。当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主峰卡瓦格博的时候,就在飞来寺我站的这个崖边,上万的僧众和藏民日夜诵经,赌咒那些玷污神山的外来者,他们木然地诵着经文,心却在滴血。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赌咒起了作用,那次登山的17人一个不留地被埋藏在了梅里深处的卡瓦格博峰下,造就了世界登山史的第二大事故。梅里因此威名远扬,于是接连而至各国登山队汇集梅里,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的登山队曾五次大规模攀登,却都无一成功。卡瓦格博这座海拔只有6740米却无人登顶的处女峰,也就成了世界登山界的热门话题,展开了是否要征服她的激烈争论。不过,我最近收集到一个好消息,中国登山协会在2004年的年会上,提出了关闭卡瓦格博的提案。准备保留这片人类尚未涉足的净地。
 
    天变得越来越阴,云越来越浓,人也感到越来越冷。看来 “唵、嘛、呢、叭、咪、吽……”是白念了,我开始领略到梅里那充满灵性和神圣的魅力。附近的游客听说我身后的夫妇是日本人,都投去了厌恶的目光,还有人调侃我:“兄弟,你看他们就站你后面,你还在等日出?!你够可以啊!哈哈……”
 
    看来大家都听到过这些传说了。我看着那对日本夫妇,却觉得他们可怜起来,那么远来又得失望而归了!唉,我何尝又不是呢!听当地的藏民讲,那些来自欧洲的老外,是不会象我们这样善罢甘休的,他们借住在藏民家,一住就是一、二个月,没有人指责他们是疯子,因为他们不惜时间守侯拍摄的是地球上最壮观美丽的雪山之一,他们的等待就是自然之美的价值体现。
 
    我是熬不起的,只能悻然离开我抢占的有利地形,收起相机上了早已等候的长安面包,向梅里深处进发。
 
    与卡瓦博格终究是缘差一面,但我知道我还会再来!
 
    路上,每个心灵都那么孤寂,但却又独自散发着光芒。
 
    在飞来寺观景台,可以看到群山环抱下的西当村,一个很小的村落,那是公路的尽头,要进入梅里就得在那里下车徒步了。
 
    车一直沿着蜿蜒的公路,下到山的谷底,然后顺着峡谷行进,不时要经过被山洪冲断的路基,路越走越窄,柏油路变成了土路,土路有变成了机耕道。
 
    9点45我们到达了西当村,一下车我就联系马匹,大家开始整理行装。从这里我们要开始几天的徒步了。在村里的藏民那里租了两匹马驮我们那四个大背包(到上雨崩村160.00/匹),我们出发了!
 
    进山的路就是梅里雪山著名的转经道。很窄,有两个人并排那么宽,泥泞不堪。这条路上除了转经的藏民就是马帮了。雨一直在下,马粪、稀泥、腐叶、路边茂密森林里漂浮的薄雾使得这条古道愈发的神秘。望着延伸到密林深处的路我感到兴奋异常,这是一条我朝思暮想的小路,它承载着我的梅里之梦,会给我一生的旅行涂上重重一笔。
 
    脚下就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在大自然的源头真实地展开,似乎我已经在伸手撩开梅里的面纱,真的好想她能笑对我这个来自重庆的客人,让我能用自己的方式尽情感受她所昭示的圣洁。
 
    “出发出发!”赶马的藏民吆喝着,从呆滞的神情中醒来,套上雨衣,我们上路了!
 
    因为徒步不需要形成队列,大家有不同的行走习惯和速度,领队速度最快,所以跟着马帮走在了前面,孤舟体能最好就背着食品,老羊倌第一次和我们出行,不是很了解。我嘛作为团长,当然断后了(其实是体能最差,根本走不过我那两个朋友,所以….嘿嘿)。从这里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上雨崩村有12.5公里,大家拉开距离开始了这次的梅里徒步。
 
    手机此时开始没有了信号,我们感觉已经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开始进入另一个世界,一个我们既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
 
    出发的地方海拔2650米,走了大约10多分钟,路便开始陡峭起来。这几天一直乘车,开始徒步还没有完全适应,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开始感觉到累了,呼吸也急促起来。保持匀速、调整呼吸,不要看远处高的地方,盯着自己的脚下,一步一步的走着……
 
    不知走了多久,领队、孤舟已经没有了踪影,还有老羊倌走在我前面不远的地方。此时,我已经有点力尽的感觉,大口大口喝水,让水来补充血液的氧份,缓解因为缺氧而引起的乏力。路一直被茂密的树林覆盖,阴湿泥泞,想找块干的地方歇歇都很难。不时有藏民从我身后赶上来,看着我疲惫的样子,都友好的招呼我“扎西德勒!”,我也苦苦地挤出一个笑脸,向他们挥挥手。
 
    透过密林的空隙可以看到天上耀眼的太阳,但走出几步,森林里却还是细雨绵绵。搞不懂这其中的奥妙,想的只是能尽快赶到今天的目的地。路一直往上延伸,愈发的陡,没有缓冲的平地。在又陡又烂的路上向上爬着,不停地调整呼吸,一下深呼吸二下浅呼吸……向上抬的脚步越来越缓慢,机械地、不停地运动着,不容人揣息。不停地吃着巧克力,补充着体内的能量。老羊倌也不见了踪影,路上只剩我孤零零的一个人,不知道走了多少公里,也不知道还要走多少时间。此时的路散发着腐叶的气味,能听到的只有雨点落在树叶上的声音,只有马粪的气味还能让我感受到一点生气,此时的转经道显得格外的幽深……
 
    要到达今天的目的地雨崩上村,得翻越3700米的那宗卡拉垭口,已经走了4个多小时了,还没见垭口的影子,心里也不免发慌。想赶时间,脚却懒得移动半步。累,高原徒步对体能的消耗是很大,估计现在已经相当于在重庆走了10个小时以上了。在一棵大树下找了块相对干净的平地,慢慢躺下,地上厚厚的落叶软软地托着我疲惫的身体,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各种颜色的树叶绚丽夺目,仰往旁边的大树,粗得几个人也抱不过来,令我头晕目眩……
 
    不知道迷糊了多长时间,醒来的时候浑身冷得直哆嗦。千万不能感冒,不然我的旅程就该毁在这里,急忙抓了几颗感冒药吃了,匆匆上路!
 
    边走边吃着带的巧克力、牛肉,体能也恢复很快。对海拔的逐渐适应,使我走起来感觉好多了。一路和擦肩而过的藏民们友好地打着招呼,不时给他们背上的小孩子一块巧克力,就会听到一句奶声奶气的祝福“扎西德勒”!
 
    终于走到一段比较平坦的路段,依稀可以看到远处有麻尼旗和经幡,走近才看到密林中一条平坦弯曲的小路挂得满满的,在透明的空气中飘舞的经幡,大红、明黄、湖兰……铺天盖地,小径俨然已经变成了经幡拥簇的隧道,隧道里涌动着马帮和朝拜雪山的藏民。啊,终于我到了垭口,苦难之后的世界色彩原来可以如此绚烂!旅程中的寂寞和孤独现在已经烟消云散,留给我的只有骄傲!
 
    站在垭口的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回首走过的小路,在密林中时隐时现。这是一条几个世纪以来,朝圣的者不断踏上的心灵之旅,前人追寻着前人,凡人追随着圣人。我们踏上前人的脚印,后来者又踩着我们的印记,以后的时光还会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追寻中延续。路上,每个心灵都那么孤寂,但却又独自散发着光芒。
进垭口的时候,马帮中的男性都要对着天空发出一声长啸,不知道他们喊的什么,但女性是不能喊的!那宗卡拉垭口是马帮们小憩和补给的地方,住着两户人家,搭建的木棚里升着火,卖些小食品。
 
    进了木棚,第一件事就是脱下被雨淋透的衣服烤上。男主人盯着我摸出的一盒烟,很好奇,直截了当地用非常夹生的普通话说:“送给我?”我说什么他估计也听不明白,就从包里拿出一盒没开的给他,他便开心地转身拿给周围的马帮看,大家迫不及待地打开分享着。雪山的子民就是这么简单的快乐着,也在慢慢接受着现代文明的侵蚀。
 
    喝过男主人给我做的酥油茶,浑身暖呼呼的,等不到衣服烤干,我又得赶路,天黑之前我必须到达雨崩,和先到的同伴汇合。告别主人,告别马帮,告别那些膜拜的信徒,我又踏上了这条漫长而默默无言的朝圣之路。
 

    悄悄和梅里雪山对视,想用他的美来铸就我的真诚
 
    到达雨崩村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先到的同伴已经联系好了住宿。雨崩村只有十来户人家,却有个规定,凡要留宿的游客不能随意挑选人家,轮到哪家就住哪家。如果轮到这家住宿差,没电,卫生差,你也只能自认倒霉。听说,以前没有这规矩,只因雨崩下村一家村民,对游客服务特别周到,卫生方面都做的很到位,游客都往这家跑,这样一来,别的村民不干了,钱都给这家赚了呀!村长为了公平,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
 
    我们轮到的这家主人叫扎西,会讲很少一点汉语,他家正盖着新房,但还没完工,于是就住在了他家的老房子里。条件很差,没有厕所,主人告诉我们要方便就到楼下的空地自己找个地方。两个房间的夹壁中间开了一个小洞,挂着一盏昏暗的电灯共用。房间里充满了烧材时冒起的浓烟,呛得人根本没办法进去(第二天醒来,全身发痒,才发现跳蚤和我们同居了一晚,哈哈)。不过扎西很热情的,不停地说着明年就好了,来了可以住新房,有厕所有灯……
 
    雨崩,在我出行前收集的资料中频频出现。这里是梅里雪山下的一个世外桃源,但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晚,明天一早,我们还得继续我们的朝圣之旅,更加艰辛的路途我想还在后面,所以吃过饭,没有精力去感受雨崩的那份恬静,便早早休息了。
 
    早晨,天空依然飘着雨,踩着更加泥泞的小路,又向着今天的目的地——梅里雪山登山大本营出发了!
    出了雨崩村是一片开阔的牧场,各种不知名的花草,以及安静的牛羊,组成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今天有6公里的原始森林要穿越,所以无暇欣赏那如画般的美境,匆匆埋头钻进了那片浩瀚的密林。
 
    今天,我们还是各自按自己速度分开行进。和昨天的路比较,今天更陡峭、海拔更高、路更泥泞。路在头顶上,有时不得不手脚并用。昨天感觉厌恶的马粪味道,今天却让我十分依恋。因为很多马道太难走,我们不得不绕道,但在没有路的森林中穿行,很容易迷路,迷失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穿行一段还闻不到马粪味道,一定就会心慌,就一定要驻足观望,选好方向朝马道靠近。
 
    艰难地爬行在朝圣者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出来的转经道,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成为一个躯壳,疲惫而机械。这是一次精神的朝圣,我不知灵魂不死最终能否实现,但我确信人是有灵魂的,在爬山涉水的艰苦历程中,似乎能感悟到自己躯体和灵魂的分离。
 
    这是一条被信仰踏平的路,是由一个叫噶玛.拨希的喇嘛开辟的,噶玛.拨希是活佛转世这世界七大神秘现象的创始人,他写下了《朝山路书》,虽然一直还没人见过这本最权威的指南图,但那些只身孤影的修行者、为积功德的藏民、冥思苦想的哲人还是虔诚地寻着古人的脚印,沿着真理的路标,一代人一代人执着地穿行在峡谷和雪山之间。去完成他们一生中最期待的旅程。
 
    2点半,我终于翻过一个不知名的垭口(后来知道这是赞阿定垭口),展现在眼前的不再是阴暗浓密的森林。而是一片不算很宽阔的草原和不远处耸立在云雾里的雪山,以及雪山下那孤零零的小木屋。此时的我,已无一寸干衣,裤管敷满了稀泥,就像穿了一双褐色的靴子。对面雪山吹来一阵阵的山风,激得人心头一颤!
 
    象有心灵感应一般,我感觉到了对面的梅里雪山,他竟然会象神仙一样忽然出现在我眼前,神秘地飘忽在浓雾里。他突然撞进我眼帘的刹那,仿佛有一种被什么东西击中了脑袋一样的感觉,半天回不过神来,不敢欢呼,只有深深的敬畏。此时我相信所有人在这里都会收起狂妄。一如藏民们见到了班禅,天主教徒见到了大主教,我见到了我心里的神明,很安详,却让我感到震撼。
 
    “梅里,那是你吗?”我小声地呼唤着!
 
    悄悄和梅里雪山对视,想用他的美来铸就我的真诚。我竟这样虔诚地久久注视着他,去感受他散发出的霸气,去吸收冥冥中那种至高无上的力量。
 
    宗吉笑嘻嘻地说:雪崩,听见了吗?
进垭口的时候,马帮中的男性都要对着天空发出一声长啸,不知道他们喊的什么,但女性是不能喊的!那宗卡拉垭口是马帮们小憩和补给的地方,住着两户人家,搭建的木棚里升着火,卖些小食品。
 
    进了木棚,第一件事就是脱下被雨淋透的衣服烤上。男主人盯着我摸出的一盒烟,很好奇,直截了当地用非常夹生的普通话说:“送给我?”我说什么他估计也听不明白,就从包里拿出一盒没开的给他,他便开心地转身拿给周围的马帮看,大家迫不及待地打开分享着。雪山的子民就是这么简单的快乐着,也在慢慢接受着现代文明的侵蚀。
 
    喝过男主人给我做的酥油茶,浑身暖呼呼的,等不到衣服烤干,我又得赶路,天黑之前我必须到达雨崩,和先到的同伴汇合。告别主人,告别马帮,告别那些膜拜的信徒,我又踏上了这条漫长而默默无言的朝圣之路。
 

    悄悄和梅里雪山对视,想用他的美来铸就我的真诚
 
    到达雨崩村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先到的同伴已经联系好了住宿。雨崩村只有十来户人家,却有个规定,凡要留宿的游客不能随意挑选人家,轮到哪家就住哪家。如果轮到这家住宿差,没电,卫生差,你也只能自认倒霉。听说,以前没有这规矩,只因雨崩下村一家村民,对游客服务特别周到,卫生方面都做的很到位,游客都往这家跑,这样一来,别的村民不干了,钱都给这家赚了呀!村长为了公平,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
 
    我们轮到的这家主人叫扎西,会讲很少一点汉语,他家正盖着新房,但还没完工,于是就住在了他家的老房子里。条件很差,没有厕所,主人告诉我们要方便就到楼下的空地自己找个地方。两个房间的夹壁中间开了一个小洞,挂着一盏昏暗的电灯共用。房间里充满了烧材时冒起的浓烟,呛得人根本没办法进去(第二天醒来,全身发痒,才发现跳蚤和我们同居了一晚,哈哈)。不过扎西很热情的,不停地说着明年就好了,来了可以住新房,有厕所有灯……
 
    雨崩,在我出行前收集的资料中频频出现。这里是梅里雪山下的一个世外桃源,但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晚,明天一早,我们还得继续我们的朝圣之旅,更加艰辛的路途我想还在后面,所以吃过饭,没有精力去感受雨崩的那份恬静,便早早休息了。
 
    早晨,天空依然飘着雨,踩着更加泥泞的小路,又向着今天的目的地——梅里雪山登山大本营出发了!
    出了雨崩村是一片开阔的牧场,各种不知名的花草,以及安静的牛羊,组成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今天有6公里的原始森林要穿越,所以无暇欣赏那如画般的美境,匆匆埋头钻进了那片浩瀚的密林。
 
    今天,我们还是各自按自己速度分开行进。和昨天的路比较,今天更陡峭、海拔更高、路更泥泞。路在头顶上,有时不得不手脚并用。昨天感觉厌恶的马粪味道,今天却让我十分依恋。因为很多马道太难走,我们不得不绕道,但在没有路的森林中穿行,很容易迷路,迷失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穿行一段还闻不到马粪味道,一定就会心慌,就一定要驻足观望,选好方向朝马道靠近。
 
    艰难地爬行在朝圣者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出来的转经道,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成为一个躯壳,疲惫而机械。这是一次精神的朝圣,我不知灵魂不死最终能否实现,但我确信人是有灵魂的,在爬山涉水的艰苦历程中,似乎能感悟到自己躯体和灵魂的分离。
 
    这是一条被信仰踏平的路,是由一个叫噶玛.拨希的喇嘛开辟的,噶玛.拨希是活佛转世这世界七大神秘现象的创始人,他写下了《朝山路书》,虽然一直还没人见过这本最权威的指南图,但那些只身孤影的修行者、为积功德的藏民、冥思苦想的哲人还是虔诚地寻着古人的脚印,沿着真理的路标,一代人一代人执着地穿行在峡谷和雪山之间。去完成他们一生中最期待的旅程。
 
    2点半,我终于翻过一个不知名的垭口(后来知道这是赞阿定垭口),展现在眼前的不再是阴暗浓密的森林。而是一片不算很宽阔的草原和不远处耸立在云雾里的雪山,以及雪山下那孤零零的小木屋。此时的我,已无一寸干衣,裤管敷满了稀泥,就像穿了一双褐色的靴子。对面雪山吹来一阵阵的山风,激得人心头一颤!
 
    象有心灵感应一般,我感觉到了对面的梅里雪山,他竟然会象神仙一样忽然出现在我眼前,神秘地飘忽在浓雾里。他突然撞进我眼帘的刹那,仿佛有一种被什么东西击中了脑袋一样的感觉,半天回不过神来,不敢欢呼,只有深深的敬畏。此时我相信所有人在这里都会收起狂妄。一如藏民们见到了班禅,天主教徒见到了大主教,我见到了我心里的神明,很安详,却让我感到震撼。
 
    “梅里,那是你吗?”我小声地呼唤着!
 
    悄悄和梅里雪山对视,想用他的美来铸就我的真诚。我竟这样虔诚地久久注视着他,去感受他散发出的霸气,去吸收冥冥中那种至高无上的力量。
 
    宗吉笑嘻嘻地说:雪崩,听见了吗?
进垭口的时候,马帮中的男性都要对着天空发出一声长啸,不知道他们喊的什么,但女性是不能喊的!那宗卡拉垭口是马帮们小憩和补给的地方,住着两户人家,搭建的木棚里升着火,卖些小食品。
 
    进了木棚,第一件事就是脱下被雨淋透的衣服烤上。男主人盯着我摸出的一盒烟,很好奇,直截了当地用非常夹生的普通话说:“送给我?”我说什么他估计也听不明白,就从包里拿出一盒没开的给他,他便开心地转身拿给周围的马帮看,大家迫不及待地打开分享着。雪山的子民就是这么简单的快乐着,也在慢慢接受着现代文明的侵蚀。
 
    喝过男主人给我做的酥油茶,浑身暖呼呼的,等不到衣服烤干,我又得赶路,天黑之前我必须到达雨崩,和先到的同伴汇合。告别主人,告别马帮,告别那些膜拜的信徒,我又踏上了这条漫长而默默无言的朝圣之路。
 

    悄悄和梅里雪山对视,想用他的美来铸就我的真诚
 
    到达雨崩村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先到的同伴已经联系好了住宿。雨崩村只有十来户人家,却有个规定,凡要留宿的游客不能随意挑选人家,轮到哪家就住哪家。如果轮到这家住宿差,没电,卫生差,你也只能自认倒霉。听说,以前没有这规矩,只因雨崩下村一家村民,对游客服务特别周到,卫生方面都做的很到位,游客都往这家跑,这样一来,别的村民不干了,钱都给这家赚了呀!村长为了公平,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
 
    我们轮到的这家主人叫扎西,会讲很少一点汉语,他家正盖着新房,但还没完工,于是就住在了他家的老房子里。条件很差,没有厕所,主人告诉我们要方便就到楼下的空地自己找个地方。两个房间的夹壁中间开了一个小洞,挂着一盏昏暗的电灯共用。房间里充满了烧材时冒起的浓烟,呛得人根本没办法进去(第二天醒来,全身发痒,才发现跳蚤和我们同居了一晚,哈哈)。不过扎西很热情的,不停地说着明年就好了,来了可以住新房,有厕所有灯……
 
    雨崩,在我出行前收集的资料中频频出现。这里是梅里雪山下的一个世外桃源,但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晚,明天一早,我们还得继续我们的朝圣之旅,更加艰辛的路途我想还在后面,所以吃过饭,没有精力去感受雨崩的那份恬静,便早早休息了。
 
    早晨,天空依然飘着雨,踩着更加泥泞的小路,又向着今天的目的地——梅里雪山登山大本营出发了!
    出了雨崩村是一片开阔的牧场,各种不知名的花草,以及安静的牛羊,组成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今天有6公里的原始森林要穿越,所以无暇欣赏那如画般的美境,匆匆埋头钻进了那片浩瀚的密林。
 
    今天,我们还是各自按自己速度分开行进。和昨天的路比较,今天更陡峭、海拔更高、路更泥泞。路在头顶上,有时不得不手脚并用。昨天感觉厌恶的马粪味道,今天却让我十分依恋。因为很多马道太难走,我们不得不绕道,但在没有路的森林中穿行,很容易迷路,迷失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穿行一段还闻不到马粪味道,一定就会心慌,就一定要驻足观望,选好方向朝马道靠近。
 
    艰难地爬行在朝圣者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出来的转经道,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成为一个躯壳,疲惫而机械。这是一次精神的朝圣,我不知灵魂不死最终能否实现,但我确信人是有灵魂的,在爬山涉水的艰苦历程中,似乎能感悟到自己躯体和灵魂的分离。
 
    这是一条被信仰踏平的路,是由一个叫噶玛.拨希的喇嘛开辟的,噶玛.拨希是活佛转世这世界七大神秘现象的创始人,他写下了《朝山路书》,虽然一直还没人见过这本最权威的指南图,但那些只身孤影的修行者、为积功德的藏民、冥思苦想的哲人还是虔诚地寻着古人的脚印,沿着真理的路标,一代人一代人执着地穿行在峡谷和雪山之间。去完成他们一生中最期待的旅程。
 
    2点半,我终于翻过一个不知名的垭口(后来知道这是赞阿定垭口),展现在眼前的不再是阴暗浓密的森林。而是一片不算很宽阔的草原和不远处耸立在云雾里的雪山,以及雪山下那孤零零的小木屋。此时的我,已无一寸干衣,裤管敷满了稀泥,就像穿了一双褐色的靴子。对面雪山吹来一阵阵的山风,激得人心头一颤!
 
    象有心灵感应一般,我感觉到了对面的梅里雪山,他竟然会象神仙一样忽然出现在我眼前,神秘地飘忽在浓雾里。他突然撞进我眼帘的刹那,仿佛有一种被什么东西击中了脑袋一样的感觉,半天回不过神来,不敢欢呼,只有深深的敬畏。此时我相信所有人在这里都会收起狂妄。一如藏民们见到了班禅,天主教徒见到了大主教,我见到了我心里的神明,很安详,却让我感到震撼。
 
    “梅里,那是你吗?”我小声地呼唤着!
 
    悄悄和梅里雪山对视,想用他的美来铸就我的真诚。我竟这样虔诚地久久注视着他,去感受他散发出的霸气,去吸收冥冥中那种至高无上的力量。
 
    宗吉笑嘻嘻地说:雪崩,听见了吗?
从垭口下来,很快就到了梅里雪山下面的那片开阔地,一个小牧场上搭建了几栋非常简陋的小木屋,三三两两的牦牛悠闲地吃着草,这就是梅里雪山的登山大本营。雨越下越大,大家迫不及待地卸下背包,钻进了木屋。
 
    木屋里面被烟火熏得嘿黑黑的,火塘里升着火,进屋便能感觉到一股暖流。屋里很凌乱地放着几个木墩,地上铺着一方小绒毯,躺着个17、8岁卷发的小伙子。一切都很随意,只有正中挂着的一幅唐卡,感觉有点刻意的端正。火塘、酥油灯、木墩、唐卡……似乎这里的一切都停滞了,只透出一种远古的神秘。发呆似的审视着这屋里的一切,居然就忘了招呼木屋的主人,倒是小伙子看见有人进来,急忙站起来替我们接下背包。
 
    整个人都湿透了,我们也不客气地围在火塘边,翻出背包里可以拧出水的睡袋、帐篷挂得满屋子都是。小伙子就那样看着我们忙活,脸上居然写满了羞涩。领队向小伙子讲明了我们的来意,小伙子话也没说就出去了。一会儿就提着一桶刚挤的牦牛奶进来,烧好了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这是我一生中喝过的最香醇的牛奶,浓浓的微微有些回甜。他很专注地看着我们喝他的奶,显得那么开心。
 
    小伙子告诉我们他叫松吉宗吉,5月份带了14头牦牛上这里来放牧,和弟弟就一直住在这小木屋里,准备11月份下山。
 
    饿得不行了,大家分头准备晚餐,宗吉拿出小木屋的所有家当——米和土豆。他生活的艰难让我感到心酸,无疑他们是中国最落后的一个群体,可同样他们却又常令我羡慕,乐天、朴实、单纯如水,他们那么真实而生动地快乐着。诗一般地栖息在大地凸起的地方,望着山、望着纷飞的细雨、望着自己的牛和木屋,日子就在脚边从容地流过……
 
    我们把路上舍不得吃的罐头、洋酒、咖啡都摆了出来,也许是小木屋很久没人来光顾了,宗吉显得特别高兴,一会儿看我们用炉头烧咖啡,一会儿拿起我们的不锈钢小酒壶好奇地观赏,最后还是没忍住要求我们走的时候把这个酒壶送给他,大家就这样挥洒着激情、享受着快乐!宗吉不断往火塘里加柴,整个屋子弥漫着酒肉的香。
 
    天,很快就黑了。酒过一巡,宗吉很郑重其事地站起来要为我们唱歌,大家简直高兴坏了,使劲鼓掌。这时的宗吉没有了刚见面的羞涩,用藏语唱开了,是首藏民的祝酒歌,大意是:
    “第一杯敬活佛,
    第二杯敬父母,
    第三杯敬朋友,
    远方的朋友,
    我祝福你
    扎西德勒。。。。。。”
 
    我们也被他的歌声感染了,也一齐唱起了《朋友》,就这样我们唱罢宗吉又登场。这是我们出行这么多天来最快乐、最淋漓尽致的一个晚上,一会儿激昂、一会儿低吟。
 
    “雪崩,听见了吗?”这时,宗吉笑嘻嘻地说。
    屋子一下子静了下来,轰隆隆的声音从木屋背后靠近雪山的方向传来,沉闷而厚重。大家下意识的冲出木屋,可外面一片漆黑。站在雨中,我们还是专注地聆听,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感受雪崩。夜幕的雪山下,我颇有点“旌蔽日兮敌若云”的沉勇豪壮之感。
 
    整个晚上洋溢着欢乐,心可以轻轻地停泊,静静地感受这里的点点滴滴!
 
    夜深了,我们在木屋里搭起帐篷,宗吉也合衣躺在那块毯子上。风,拍打着木屋,透过木板的缝隙,发出尖刺的哨音。天空月朗星稀,但却有雨声喧哗,淅淅沥沥。雪崩的声音也时不时的出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宗吉吹起了笛子,也许他今天也特别激动,和我们一样难以入眠吧。
 
    夜色沉寂,牛铃荡漾,树影摇曳,木屋里透出飘摇的火光和幽雅的笛声,敲碎了这片神秘而酸涩的土地。
    八点不到,大家就纷纷起来,站在清晨的牧场上,观察着天气,决定是否还可以再上一个高度。一号营地我们看得很清楚,夹在两座雄伟的雪峰之间,雪积得很厚,宗吉昨天已经指给我们看了。当地的藏民一般就到那里为止,不再往上走了,宗吉上去过一次,告诉我们在一号营地的下面有一个海子。我想宗吉说的这个海子应该就是我们收集到的梅里冰湖。 
 
    雨依然不停的下,看来我们的梅里之行到这里已经走到了尽头。
 
    宗吉照样是给我们每人准备好了刚挤的牦牛奶,还是不怎么甘心,边喝边反复咨询宗吉:“今天的天气是不是还可以往上走啊?”
 
    “等等看吧。”他依然含糊地应付我们
    “你去过,再给我们讲仔细点嘛,真的我们想上去!”大家缠着他,总想他会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号营游人不能上去的,天气变化很快,如果有太阳出来,一般20—30分钟就有一次雪崩,我还是劝你们别去!”宗吉边劈柴边和我们聊着。
大家面露愁容,与远处云雾缭绕的营地对视着。时间就在无言中偷偷溜走,不能犹豫了,要上就尽快,我们今天还得赶回雨崩或者飞来寺。现在必须做出决定,于是凑在一起,四个人中有两个领导,我和领队如果意见统一就搞定。
 
    嘿嘿,很快决定出来了,先到一号营下面的海子—冰湖再说!
    把所有可以不带的东西全部放在木屋,准备好雨衣、攀爬手套和墨镜,带上登山杖、急救包、长短军刀及必要装备,紧紧鞋带儿我们出发了。
 
    宗吉一直带我们走出牧场,过了一座两根粗大树干搭的桥,来到了一片乱石堆,这是雪山的脚下。指着远处的一片灌木丛,告诉我们从这里可以上去,到这里宗吉就要返回大本营了。
 
    沿着似路非路的乱石堆上隐隐约约有人走过的痕迹,我们艰难的开始爬行。走了一段以后发现连乱石也没有了,要么是悬崖要么是看不到路的原始丛林。刀和手套真是好东西,能在过原始丛林的时候保护我,避开雨水,挡开长满刺的奇怪植物。
 
    此时雨越下越大,石头变得很滑。僵硬的手被湿透的手套包裹着,有些生生发疼。路已经没有了,面前只有突出的岩石和满是荆棘的灌木,开始怀疑是路走错了。头顶上不时传来雪崩的声音顿时让人变得有些脆弱,不象出发时那么勇敢,在梅里雪山面前我是不敢奢谈信心的,心里充满的尽是恐惧。摸索着,我们一直往上艰难地攀登,只要看到有隐约攀爬过的痕迹,便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欣慰,那意味着这是可行的道路,冰湖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爬上一个山脊,一条不足一米的小路两边都是悬崖,象走在钢丝绳上一样,双脚有点颤微微的。转过一块巨大的岩石,路突然就消失了,疑惑地想返回从岩石的另一边绕过去,冰湖却突然平静且冷峻的出现在了眼前!在两座小雪峰的环抱下,静静地躺在那里。对我们的造访无动于衷,那份孤傲令我折服。见到冰湖的那种震撼和喜悦一下子代替了心里充满的恐惧,我想大声地叫喊出来。
 
    白的雪山和这一潭绿水,构成了海子的玉骨冰肌,仿佛这是天边,让我触摸到了天堂的大门,走进去就可以听到神灵的召唤。冰湖这原始的美丽却是那么的不安,让人感到寒冷和孤独。我开始渴望依赖,开始想逃,逃到一个温暖安全的地方去。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返回雨崩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在网上关于雨崩的资料中,经常会看到阿茸老师的名字,于是进村我们就直接到了阿茸老师家。
 
    本想今天继续往外走,但和马帮联系都认为太晚了,路上不安全。所以就准备住下了,阿茸老师家修了新房子,所有墙、顶、地板都用松木搭建,整个楼散发着一股松木的香味,和我们来时住的扎西家真有天壤之别。
 
    坐在二楼的走廊上,依着栏杆可以看到远处我们下山的小路,从雪山之间的峡谷蜿蜒而出,穿过一片草地,在村后的一片丛林中消失。森林尽头伸展出一片平整的牧场,几头牦牛被不远的藏舍里发出尖利的吆喝声召唤,慢吞吞地往村里走。阿茸老师家旁边孤立着几幢被堆石围墙分割的木屋,屋顶的嘛呢旗被袅袅升起的炊烟萦绕。眼前的一切犹如一副宁静的油画,仿佛置身另外一个世界,令人迷恋。
 
    整个雨崩村稀稀拉拉住了十多户人家,与外界联唯一的通道就是那条翻越那宗卡拉垭口的人马驿道。人们过着简单的生活,烧晒干的牛粪、喝挤出的鲜奶、吃自己种的土豆,放牧、制作酥油、诵经。这里,风是吹鼓经幡的风、溪水是推动嘛呢轮的溪水、石头是铭刻咒语的石头、黎明是煨起桑烟诵着六字真言的黎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而宁静。
 
    无尽的山,把雨崩锁在了世界之外,大山沉静、流水无言,光阴悄悄捎走四季,但他却在这既符合历史逻辑,又违反常态的艰难竭厥中,把现代文明欠缺的民风古韵以及那自然贴肤的亲近还给了人们。
 
    我在这绝尘净域中静穆,梵天洗涤我的灵魂,帮带走世俗的浮躁,沉淀下那关于村庄和雪山的故事。
 
    在雨崩这个烟雨流转的黄昏,我才明白了我为什么开始我的梅里之行,为什么会对一个根本陌生的地方产生由来以久的亲切感,我开始嫉妒他们。
 
    回来这么久,我还总是想念那里,想回到那个永远能看到雪山、草地的走廊里……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雪山,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雪山,春暖花开

 
文章出处:http://www.8848sz.com/2005/1-5/17436.html
 
作者:不详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是
我的联系方式:
是否已聘请导游: 是
对导游的要求: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是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izyguest(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2007年5月4日 14点27分 评分:10
读过这位朋友的文章后,除感受到深深的震憾以外,还领略到了非凡的文彩,你写得太好了.
 
→回复
 
km454(秋叶) 2007年4月29日 15点25分 评分:10
你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梅里雪山! 也是我非常想去的地方,从你的文章中能感受到一种灵魂的震撼!谢谢!

 
→回复
 
wuyingfang(苹果) 2006年7月14日 16点55分 评分:10
你真勇敢,读你的文章就感觉很刺激.写得太好了.
 
→回复
 
zfs12345(山青水绿) 2006年6月7日 22点17分 评分:10
即便读文章,也依然能感受到灵魂的震撼!梅里雪山!
 
→回复
 
更多文章列表
大理丽江五日游精品游!!!!!!
一路穿行在香格里拉1
四月的匆匆丽江之旅
丽江旅游的几点建议
DREAM OF OLD CITY
怀念那些在云上的日子(1)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