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自然间---------------初次登山记
出发地点:山东 青岛 |
山东 青岛 0日自助游 |
同行人数:6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2005年2月25日-2月25日 |
人均费用:15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bolomiduo 提供 |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
目的景点:山东 青岛 巨峰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行走在自然间---------------初次登山记
行走在自然间---------------初次登山记
这个冬天,屯积了太多的脂肪,思来想去决定明天去登山,这个想法已经在我的心中思索过好多天了。我没有背包登山的经验,我没有登山的熟人,但我知道登山的人都是豪爽之人,一颗虔诚的登山的心是没有人会拒绝的,所以明天自己就去找队伍!各种准备工作基本做好。晚上12点多入睡。
清晨维客广场看到一帮年轻的人,搭讪,说晓望到北九水, 看其装备,特别的新潮,体格健壮,集合时上窜下跳,后来知道这只队伍叫做----山猴。 又在车站看到一老者—陈老说要到石门,心想,先跟老的练练,其实我的内心深处是非常尊敬老人的他们有内涵,特别有经验。陈老也倒爽快,答应又介绍给他的同伴,
这个队伍大约20多人,到了128路毕家总站,其中我们这一拨6个人独自先行出发。由张大姐带队,郭老,曹老,陈老,刘教授,再加上我,5男一女, 刘教授以为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据说,我们要走的路线难度要大些。
石门山---军事地洞----石门峡谷-----下书院-----穿越太和峡谷-----太和水库------飞龙洞-----太和峰----翻越戴家山
下了128公交车到了毕家,8点40开始登山,沿毕家山坡之上,经木回廊,可以依稀感到夏天葫芦萦绕期间的美景,依山坡种植各种果树,还建有木楼,建造精美,对面有湖,湖中就是所谓的荷花池,此地总称为毕家百果园。虽无三秋桂子,但,有湖有树,有瓜果,有荷香。可以想象到夏天的美景。沿修建的水泥路直奔入山, 翻山而过, 听到隆隆的采石声。诺大的石头山峰被劈成一半,裸露的岩石让人惨不忍睹。刘教授愤愤而言这是人类在自己作孽。在路上巡山的人看到我们,从后面跟了上来, 崂山风景管理委员会的,我做了登记,主要内容是何时上山,何时下山,单位,共几人,他看了我的身份证。善意告诉我们注意安全。后又发给我一沓粉红色的游人入山须知。就此作别。
一. 石门山
上行处就是石门山,在山坡处有一小井不深,但泉水清澈见底。半山坡处,张姐讲道,此地,夏天的时候刘教授在此遇到蛇的事情。 当时人较多,有年轻的女孩在前走,突然见到蛇,花容失色,俄而大叫,反倒把蛇给惊吓了,向下坡处而来,而此时刘教授正在女孩后面,见蛇直奔他而来,本能后退,被树杈绊倒,大蛇在刘教授的腿上一滑而过,慌乱过后,刘教授手上出血,众人大惊认为是蛇所伤,此时刘教授也搞不清是否是蛇咬伤, 危难时刻,总是有英雄人物的身影,此时张姐义无反顾地为其吸血排毒,旁人看得是饱含热泪,紧急下山,送往李村第八医院,当然当天的活动也到此结束。后来得知是虚惊一场。是划伤而已。
二. 军事地洞
前行处见到一处建立高3米左右,面积在12平米以上的石碑,上雕刻而书“筑成地下长城,国防前线留名。”石碑上书,军事山洞于1957年11月建成,距今已有50年了,上面有当时参加修筑地洞的战士人员名单。地洞的入口在一棵大树后,很不起眼,如没有高人指点肯定会入宝山而空归。入口处有山泉沉积。张姐告诉每个人打开头灯或手电, 都拿点石头或木头以备垫脚用,果然过入口处不远就发现了大量的水,且前行更深,也看出有人行走时用木头或石头瓦片垫过的痕迹。 大约小心翼翼走了20余步,感到是在往山坡上爬行, 通路两旁各有侧室,有休息室、卫生间,还有小栅栏铁门,陈老开玩笑说是禁闭号,犯错误就在这里关几天。每个侧室入口处,原来大多都有铁门,大多铁门已被附近的山民取走,剩下的铁门转动依然灵活。1957年的铁门,用一根登山杖一推就开。可见当时施工之质量,材料之精良。
每前行约100米有一个坑,水泥砌成。有山泉积淀期间。渐渐发现,洞中主路旁边有引水渠道,路中有埋设地下的铁管用于排水。而在洞中又有一处特大的蓄水池。深约3米,清澈见底,约60平方米。我想那蓄水池一定是通过地下埋藏的管道蓄积而成的。在地道壁上我突然发现有一团毛茸茸的黑褐色棉絮一堆,难道是蝙蝠,灯光就近,果然是,大家围了上来,张姐很好奇地用头灯照来照去,说他在冬眠不要打扰他,看他的小嘴巴在动----。新娘来,真温柔。欣赏过后继续赶路,除了欣赏山洞的结构之外,又多了一个节目-----数蝙蝠。 60岁的老人也焕发了童真,发现一个就引起大家不小的轰动,我们在洞中共数了有12只。山洞的石壁上有凹陷,据说是煤油灯的放置处,洞顶有木楔插入得痕迹据说当时放炮的洞孔。出洞看表,共在洞中行走了30分钟,其实也就走马观花,每个侧室都没有细看。这边的入口在一对破败的石屋一侧,洞口依然隐蔽。队长告诉我们可到洞的上面山顶处去看月亮石。爬上山顶没有发现像月亮的石头,正在猜疑间,曹老蓦然回首惊叹,果然像月亮。妙哉,回头望月就是这么来的!我们回头看,在对面的山峰上果然有一处像月牙状的石头屹立期间,感叹造物之神奇,想象一下,夜深人静,幽谷深邃, 看月亮石发出,无限光彩月华,寂寞嫦娥抱着白兔轻舒广袖,武刚在旁捧出桂花美酒-------。继续上爬,望远山,阳光照过,群石争妍,明暗之间愈发显得美不胜收。在队长的集结的哨声中我们恋恋不舍的返回山洞入口旁。队长说刚才我们上山后他在原地看到洞口处飘出白烟片片,过去一看,果然白烟袅袅,体会到什么是地气了!
三. 穿越石门大峡谷
离开军事地洞前行处就是石门峡谷,一路穿越,惊起肥硕的山鸡一只。峡谷两侧,群石堆砌,杂然而有趣,大家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各个奇石争着其自己的名字。没有争议的就是欣赏到栩栩如生的鳄鱼石,兔子背石。鲨鱼吞石,峡谷中只见到很少已结冰的山泉,但脚底下的石头依然很滑,看到山顶有亭屹然,队长说此地当时名曰-----上书院,富家子弟读书之处。前行不远就到了下书院。据石碑记载,上下书院是当时明朝嘉靖年间,即墨大户黄氏,修书院为其子女读书之场所,原来建的下书院读书,后来为清静,免农户耕作之打扰,径直向山又建上书院,我想齐鲁大地,孔孟之乡,重视教育自古就蔚然成风。上下书院的建成我认为是孟母三迁的又一版本。石碑旁有一池,池旁也立一碑名曰-----处女池。是黄敬善的妹妹葬在此处。品味处女池之名。窈窕淑女,风华绝代,攻读深山,尚不及体验人生之乐趣,红颜早逝。而其兄黄敬善也英年早逝,感叹命运之多舛。世事之难料。鉴古至今,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现在,下书院已经是一处旅游景点了,附近有几家农家宴。在下书院的山坡处建有下书院水库,沿水库边行走,库中水已结冰, 此时已经12点多了,大家就在水库附近吃起午餐,
吃饭在山友一般称之为充电。是最有意思的时候,可以增进了解,可以交谈感受。增进友谊。小酒微酣,风卷残云过后。郭老谈起了人生的感悟,(他原来是铁路局的一名级别不低的干部。据他讲,退下来后,整理奖状,有13斤之重,可见一斑)说自己在过去就是观众眼中的蛐蛐,在斗来斗去,而且与假想敌人在斗,实际上就是自己在和自己在斗, 岁数大了,人家把他从罐中到出来,他还留恋罐中的岁月。到了崂山之中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肤浅。曹老拿出他的浮山石画诗的宣传彩页。其中的诗都是他写的。曹老随口吟道:《题康公墓》
浮世求同道,古今孰为成。
英雄凝血泪,草莽苟劳生。
雷骇九州激,歌唉一代荥,
缘何弘博爱,四海庆升平。----
看我看得专心,又拿出其新作崂山---北九水诗意
四.穿越太和峡谷
崂山之美,崂山之秀,最大的特点就是石多,且多像猴,像猪。
下午从13:40开始穿越太和峡谷,峡谷两边群石耸立,谷中潺潺流水与两岸山石掩映期间,有一巨石如佛祖乘象盘坐而立,又有一个栩栩如生蘑菇石,郭老开玩笑说要去采下来,陈老说你能采下来我就炖上蘑菇两位都是60多岁的老人,亦有如此童心。走到书院水库的第二个拦河大坝时发现和预想得相差甚远,冰面薄,不能横过,又上行至第三大坝,看那惊人的高度,足有30米的落差,看着心惊,刘老说有恐高症,怕过不了,但到了,大坝上就舒了一口气, 大坝得宽度有近2米,其中30公分的宽度是大坝得最高点,曹老当先在上前行,我也紧跟其后,但走了有20米我的感觉心跳加剧,特别是向下一看,哇,受不了,而曹老一直在上面走过大坝,怪不得武侠小说中的世外高手都是岁数大的,佩服啊.
四,飞龙洞与太和峰
过坝后直奔太和峰,
太和峰的对面是飞龙洞,飞龙洞就在一个大巨石上,郭老拉着我说,给你讲讲这个巨石得来历,此石历经村中三代辛勤开凿从山上开采下来始成,
原,飞龙洞仅有一个小洞,为一蛇精居住,虔诚的村民奉其若神明,其中一家村民为蛇精遮风避雨所想,遂在山上开巨石, 方法是在石中钉入枣木,雨季水入而石涨,成为裂开巨石之利器, 历经三代春秋风雨,巨石始从山上凿开,正好落在蛇精居住地方,原洞中有一老槐树,无论是过去还是当时,long long ago,and long long ago !没有哪位最老的人能够说出此树始栽于何年,张大姐说在2000年的时候此树还存在,洞中有潭不深,水幽水碧,巨石两侧各漏2处小孔,光线进入,夏天幽水映绿树,阳光映射在巨石上一片金碧辉煌灿烂景色,是鬼斧神工天然一景。而当地政府在开发此洞时将槐树毁去,佳境全无刘老更是义愤填膺,如此美景世界鲜有!洞内另套有2个小洞,左面的小洞浅行即止,另一小洞可直通山顶。沿洞上攀来到山顶,向太和峰望去,在一巨石上的两块石头吸引人的眼球,看上去像一双绣花鞋摆在那里,此景名为----一双绣花鞋。神啊!遥望对面,太和峰景致映入眼帘,峰上有八戒和高小姐正在亲热,渐远处有霸王与虞姬正缠绵别离---此时仿佛间耳边回荡起---“我心中你最重”-----的歌声,萦绕在耳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敬重项羽的勇猛,更敬重他不肯过江东的豪迈。
回返时张姐提了两个方案,走三清洞或直翻戴家山回市内。陈老坚决选择后者,后来知悉, 陈老、曹老今年9月23日在老山贪恋景色,受困一夜。 郭老讲了一个故事,说有父子2人,爸爸为了表示自己有多么得有本事,手指着太阳念念有词得说,给我下去,下去,果然太阳渐渐西下。儿子都看呆了,拍着巴掌说,爸爸再来一次吧!大家也都明白,郭老的用意,来一次不易,一次参观个够。但大部分人归心渐起。经民主决定直奔戴家山,一路急行军,上山之程渐感到自己的体力接近极限,而5老却健步如飞,翻山而过后,有一小的路径争议,但坚决服从对张大姐的指挥。 后直奔大银杏树而下,下山比较艰险,最险出一巨石档住下山的去路。郭老如轻功高手一跃而下。而我们都要搭人梯降下来,最底下的基础就是郭老。又下行20米处来到竹子庵, 无遗迹,仅一据说千年的银树矗立在那里暮色中仿佛在向我们讲述那过去竹子庵的故事。张大姐又指引我们去看天书,像金非金,像丹非丹,像字而非字,可谓,玄而又玄,天机无限。下行半公里,来到公路旁,菜农在路旁卖白菜,7元一斤,讲价6元不卖。作罢,穿过戴家村,在村口做上130车。等车的时候有吃了曹老的火烧,喝了热水。坐上车乘兴而归。在李村公园下车,坐363到福州路下车到大勇家。
我的经验和教训:登山要戴帽子、手套,好的登山鞋,准备一条擦汗毛巾,登山时匀速前进。重视登山杖的作用。食物清谈适口。萝卜,黄瓜推荐。
此行有山有水有有峡谷。人造景点地洞水库和书院。几分人生感悟,几分世事参透,哲理无穷,路径精妙。人文与自然兼顾。(2006年2月13日初稿,2月24日整理) bolomiduo 原创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是
我的联系方式: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记得我第一次登山的时候,很是兴奋,但是没有多久就累得不行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感觉很好,不过就是在以后的几天腿很疼。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