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揽胜
出发地点:上海 上海 河南 洛阳 4日自助游 同行人数:2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8年9月28日-10月2日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快乐舒适,休闲轻松 霜儿 提供
交通工具:飞机为主 目的景点:河南 洛阳 龙门石窟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龙门揽胜

香山寺有了越来越多的游人时,我们已经走出香山寺了。
 

一路的台阶较之上山时更要陡直,好在是下山。这下山才有的笔直石阶,让我们心里着实开心不少:要不可真要为干妈捏上一把汗呢。
 

下了山,前方不远与我们隔河相望的就是龙门石窟。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白居易曾说“洛阳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因而“龙门山色”很早就已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自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观游吟诵的首选胜地。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此后经历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和10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迹。而在这历时500余年的营造过程中,却以北魏、盛唐两个时期为建造的高峰期,涌现了大批的石刻精品。而今,保存在伊阙东西两山岩壁上数以千计的像龛,绝大多数就是在魏、唐两个朝代修建而成的。
 

沿着伊河,岸边杨柳轻拂,树下是历代有名的僧人塑像。或站、或坐、或凝神静思、或聚目远眺,或慈爱安详、或宁静无求,每一神像都各具神韵,无一相同,透过这些僧像,让我们再一次回想香山寺那些过往的辉煌与生机。
 

沿着伊河河畔,我们一路寻到了观佛台,隔着伊河,从观佛台上看过去,最大的一尊佛像便尽收眼底了:佛像面若满月,神态安详,优雅中透着华贵、慈祥中含着威严,这想必就是那尊受万人顶礼膜拜,在雕刻艺术中散发着诱人光芒的卢舍那佛像吧。
 

卢舍那佛像两边,是大大小小数以万计的窟龛,远远看去像极了蜂窝,望不到边,而在这些密密的“蜂窝”里,都有着一尊甚至几尊佛像。很难想象这样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石窟,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后又该如何展示在世人面前。
 

乘坐观光车,穿过伊河上的石桥,我们就可以近距离地看卢舍神像了。
 

在佛经中,卢舍那意即光明普照之意。这尊卢舍那佛像高近18,据说仅头高就达4,耳长也近2(听旁边导游说有1.9呢)。
 

站在这尊巨大的佛像面前,只见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曾有人评论说,先人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艺术魅力由此可见。
 

卢舍那大佛侧旁是其弟子阿难、迦叶、胁侍菩萨和力王、天王的雕像。这些雕像,有的慈祥,有的虔诚,有的则面目狰狞、咄咄逼人,卢舍那佛像周围的神像把卢舍那佛烘托得更为慈祥庄严。整座窟龛里,大大小小的佛像神态各异,具有印度神像的特点,又有唐人风范,无形中已将审美意识与艺术完美融合,既反映出当时的艺术技艺,更体现了一种文化的交汇、融合。
 

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敞开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充满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流韵绵长。
 

一路看去,我再一次感叹于前人的精湛技艺:这些佛像,大的如卢舍那佛,全像高达近十八米,小的看去不足一掌,甚至有的看去只有拇指高低,然而,即便是这么小的佛像,其神态衣着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人去挑剔。这些佛像,或凶或慈,或丰满或清瘦,或年长或年幼,尽显人间百态,活脱脱一副社会人物全景图。
 

有人说,这些佛像大都由当时当政者出资开凿,佛像的面容都以家中长者或自己为原形,其目的当然是想永世接受后人的顶礼朝拜,而那些小石像,一些是家仆的化身,另一些则是雕刻者们自娱的成果。这一说法虽有一些道理,却也无处考证。但这些佛像,无论大小,每一尊都凝结了雕刻者的情感,每一处都展示着雕刻者们对艺术的孜孜以求。
 

精湛的雕刻艺术、丰富的雕刻题材,独到的雕刻艺术语言,无一不揭示着那一个时代的文明与繁荣。可惜的是,这些石窟神像,不管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风光,受过多少人的顶礼膜拜,也不论他们是否能感知人间悲苦,为世人消灾灭难,但他们自己却终是没能逃过历史的劫难。
 

在这众多的石窟里,很多石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被挖了心脏,有的被砍了手足,有的则被挖了眼睛,有的被切了半个头,缺胳膊少腿,甚至被硬生生削去了整个头颅,而在这些破坏的影子里,仍依稀可见这些佛像原有的风姿与神韵,真让人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心酸与疼痛。
 

即便是神,也抵挡不了人间的魔性,避不开世人的无知。
 

神由人塑,也被人毁。无畏与无知在很多时候毁去的不仅仅是一些佛像或遗迹,更是一段历史和文明。
 

毁灭的历史也铸就了一段新的历史,这段历史却让人心酸而疼痛。
 

龙门石窟分为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两片,东山石窟多为盛唐时期所凿,统称为唐窟,而西山石窟则更多为北魏时期所为,谓为魏窟。
 

魏窟,修建于北魏王朝。约493年,北魏王朝在龙门伊水岸边掀起的开窟造像活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营造建成了以古阳洞为中心的众多石窟。石窟中各尊佛像面含微笑,温和可亲,与云冈石窟的雄健可畏的风格完全不同。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作者的姓名,年月及缘由,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据说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就有“十九品”集中在这里。
 

由于石窟雕刻恢弘壮观,博大精深的艺术气息感染了那些祈福求运的芸芸众生,以佛教造像为主体的龙门自然吸引了众多的善男信女慕名而往。听当地人介绍,靠前人留下的这一方石窟佛像,也着实养活了不少居民群众,真正应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又能留下什么能供我们的后代子孙引以为豪?
 

读史使人明智,艺术则让人更深地去解读历史。在龙门,我的心承受着创造与破坏带来的冲击,也感知着过去与未来的迷茫。(霜儿)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lys1951611(偃燕) 2008年11月28日 13点38分 评分:6
应该贴几张照片,有文有图,没去过的人更直观。
 
→回复
 
更多文章列表
透过罅隙看祖先——安阳殷墟博物苑游记
洛阳一日游
栈道险来行路难 却见山中桃花源
秋高气爽王相山 三魂六魄丢一半
难忘喊泉绝壁红岩观景台
南坪山色水色秋色都出色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