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晋祠(来自同仁)
偶入內網,在”天涯若比鄰”欄目里我看到一篇很早以前的文章,主要是寫晉祠山水的.不知道作者是誰,但是從他描寫的晉祠來看,是對晉祠有一番熱愛的.我認為晉祠也是美的,但是確是感到與作者不同的美.
由於工作原因,今年上半年,我到太原出差近半年,聽說中國地上文物有70%在山西,而且還有我們從小學就必須作為背頌課文的<<晉祠山水甲天下>>所描寫的晉詞呢.懷著一種仰慕的心情我在一個冬日的早晨坐車前往晉祠.
聽說,太原是一個很美的盆地城市,但是接近晉祠的地方卻看到連綿的吐著黑煙的煙筒.經過無數煙筒,工廠,又在鄉間小路上左扭右扭,總算到了晉祠.
第一眼看到晉祠,感到一種光陰的流轉,冷冷的冬陽照耀下的晉祠大門威嚴依稀.雖然朱門上的顏色是脫落的,扣環也有些銹斑,但是主門仍然透出一絲舊舊的皇家氣派,讓人不得不對他肅然起敬.進入一門,是長長的一條石板路,兩旁都是綿延寬廣的土地,蓬蓬的長著一些黃色的冬日的茅草,間或有幾棵竄天大樹,因為年代久遠,所以干已經黑黑的了,而且樹幹上有一條條的紋絡,彷彿歲月刻下的皺紋.因為是冬天,所以沒有葉子,可以看到高高枝椏上的鳥窩.一個人走在這樣一個大而人稀的院子里,間或有幾聲嘶啞的鳥叫,一股肅穆的寒氣從背後生起.
加緊腳步,快快的走進二門,我顧不得看二門如何精緻,只管往里沖,早早擺脫這種蕭條的寒氣.
進入二門後,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所四四方方,描龍畫鳳的戲台,雖然年代久遠,但在我們今人的眼里仍是精靈秀巧的.人說唱戲的人是很痴的,這座戲樓在久遠的年月中吸收了多少痴心戲子的鍾靈神秀,而數百年來仍風采依舊.站在戲台中央,想著當年連場大戲的風光,耳邊依稀響起那悅耳的絲竹之聲了,老戲台,你可有琴瑟和鳴的美好往昔呢?
走過戲台就是那幾個著名的鐵人了,生鐵鑄的幾個兩米多高的鐵人,身子微微前傾,似要倒下,卻有屹立數百年不到,四個鐵人站在一個放香爐的小平台的四角,虔誠而威嚴的守著那一爐香,在數百年的默默無語中,你在懷念或者等待甚麼嗎?
離開鐵人就是那中國最古老的立交橋---魚沼飛梁了,實際上從現在人的眼中,那只是一個很小的十字橋,下面不遠處就是難老泉.泉水細細的從九個龍頭中流出.和別的城市一樣,由於污染和過分開採地下水,泉已經近乎枯萎了.走過十字小橋,就到了正殿,門口有兩個身子微頃的大木人在守護著正殿.正殿供奉著周代一位國王的母親,那自是威嚴無限,單從體積上就比別的雕像大無數倍,緊緊繃著一張白胖的臉,讓人望而生厭.周圍左右延牆站了一列真人大小的侍女雕像.這些雕像千姿百態,不僅服裝,個頭,甚至連模樣表情都沒有重樣的.有自認為高貴的聖母的奶娘,陪伴,有擰著眉頭犯難的廚娘,有女扮男裝的小使喚,有低頭作恭,而耳朵又一大一小以便隨時聽喚的宦官,還有那悲切的仕女.最最生動的莫過於一個舞女造型的人物了,她低垂著頭,一邊臉稍稍仰起沖著聖母,沖著聖母的臉是和柔的微笑,而另一邊臉則是無奈的悲戚.這就是著名的陰陽臉,京劇大師梅蘭芳為了模仿這一表情在晉祠曾經住了一個月.晉祠的雕塑,彷彿在訴說一個年代久遠的宮廷故事,或許那是魔力凝固住的時光.
在正殿的後面,依著陡峭的山勢建了一些房間,之間用陡峭的石梯相連.對於酷愛冒險的我來說,少不得一番折騰,就著地勢漫過一個小小土包,就是兩側的別院,別院主要就是一些達官貴人的行宮別墅之類的,院落樣式依舊是古老的正門,二門,廊房,正殿,後園之類.值得一提的是,此處有一王姓大官留下的宅第,現在已經成了王姓家族必拜的祖根了,怪不得太原王姓特別多.
在返程時,我選了一條蕭瑟的小路離開,前方有一個年代久遠的石頭小隧道,口上還掛著”小心石落”的字樣,兩旁不時的見到被遺棄的舊建築.只有旁邊不時經過的騎車放學的孩子的歌聲才把我喚回現代.我要穿過那古老的隧道,回到現在.
作者:zzzsssccc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