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风海韵话海南
到海南,不能不去看海,因为那是挡不住的诱惑。 因为海岛省的独特优势,海南有太多的海洋旅游资源。可以毫不夸大地说,除了海市蜃楼,海洋的景色都可以在这里一览无余。清彻的海水,未经污染的海风可以先声夺人,就连别处都有的海湾、海岛、海滩在这里也创造了多个绝无仅有:亚龙湾海滩是世界上最长的海滩,全长22公里,沙滩长8公里,而蜚声海外的泰国芭提雅沙滩长只有4公里,美国的夏威夷海滩只有2.5公里长。不光是沙滩长,这里的沙更是“细如面,白如雪,软如绵”。堪称“天下第一湾”,人们由衷地赞美道:“三亚归来不看海,亚龙归来不看湾”,堪与“泰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黄山归来不看云”相媲美,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警句,想不到今天真成了品评尘世万事的绝对标准。世界上最窄的沙滩是博鳌的玉带滩,细细的一条蜿蜒伸展,犹如一条玉带绵亘在海边,玉带滩的出名倒并不全因为沙滩最窄,三河入海的奇观更是人人称道:沙滩的前方是无垠的大海,波涛滚滚,汹涌澎湃;而身后的三河汇流却水平似镜,涟漪不起。这种奇观的成因至今还没有一个园满的解释,但却也因此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中国人向来有天人合一的说法,玉带滩的奇异景观或许正演绎着人生的新境界。在三亚,海是永远看不够的。在三亚,没有一样的海滩,也没有一样的海景,就连那悦耳的涛声也处处不同,那鼙鼓般的涛声却到处一样地时时唤起我们心底的激情和景仰。 西岛 从三亚的海边望西岛,先有一种神异的感觉:岛似一只玳瑁在浅海中游弋,头颈伸得长长的,紧贴着水面的嘴吧溅起阵阵激浪。西岛游的主题是观海嬉浪,没有到过西岛的人或许很难体会其中的含义。在三亚这个滨海城市,三条大河汇流入海,到处是绿水环绕,到处是碧波万顷,也到处可以领略大海风光,但却不一定能感受到真正的海的风韵:拍岸的激浪固然会溅起雪白的浪花,水浪撞击礁石时也会迸裂出碎玉细珠,但那毕竟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无法体会大海那温柔中蕴含着的无穷力量。从西岛海洋世界码头离岸,先是感受摩托艇冲浪的震撼和冲击:摩托艇在在万顷碧波中斩波劈浪高速前进的时候,汹涌的浪涛把小艇推上浪尖,在一片惊呼声中,浪涛又把小艇“砰”然摔下,激起一股股银珠飞流。甫当人们惊魂未定,波涛又一次把小艇推上浪尖……当此时也,放眼四望,但见碧水无涯,波光粼粼,从近到远。海面上没有翻滚的浪花,也没有争先恐后追逐的潮头,在大海的宽容面前,一切似乎都显得平静,兰天骄阳,更显得一份澄彻和静谧。只有那一艘艘耕海犁波的摩托艇,奔波、跳跃在蔚兰色的海面上,偶尔望得见几片征帆,仿佛是一幅传神动情的风景画。 在西岛。海洋世界的游乐项目很多,但都离不了观海嬉浪。主要的项目是深海潜水,可以在神秘的海底漫步,体会一下潜水员的情趣;也可以在浅海畅游,和海洋鱼类和珊瑚来一个“亲密接触”。潜水之外,还有拉曳伞和摩托艇冲浪,当然也可以在浅海游泳。在西岛游泳也不易,别看大海挺温柔的,那浪涛推来却是力大无比,逆浪而游无疑是螳臂挡车,进也不得,停也不住。只索静卧在大海的“摇篮”里,听凭海浪轻轻地摇。拉曳伞在泰国的芭蒂亚也有,只不过玩的方法有所不同:西岛的拉曳伞是摩托艇把降落伞凌空拉起后并不急于降落,摩托艇会拉着伞在在海上绕上一圈,让游客过上一会大出风头的瘾,担上一阵高空飘荡的忧,受上一番水上晃悠的惊,然后紧傍沙滩慢慢减速,空中的人也飘飘悠悠、轻轻松松地落在沙滩上,不如芭蒂亚那样降落在趸船上具有惊险性和危险性,当然,年青人追求的刺激也就少了一份。无论是深海潜水还是拉曳伞,总是女性青年游客居多,而驾摩托艇冲浪则似乎是男性的“专利”了。 天涯海角 从西岛归来,已是下午四时多了,阳光也不似中午那般骄人了。我们再来到天涯海角开始新的寻觅。公园门口有副对联,是套唐人张九龄的五言律诗《望月怀远》中的二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曰:“海南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虽然套得生硬了些,但用在天涯海角这个人们翘首企盼的地方,烘托独具一格的美景雅韵,倒也别有情趣。步入公园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条通向海边的大道,中间是一个个遍植花卉的大小花坛,品种繁多,花香醉人,二旁是茂密的椰林,许多树上还挂着沉甸甸的椰子。路的尽头就是有名的“日月双星”,二座交叉的石礁傲指苍穹,再往前就是无边的大海,浪花在双星礁旁奔突喧虺,不时溅起银珠绿玉,海南人用一句椰风海韵来概括如此的意境,恰如一杯浓淡得当的兴隆咖啡,品味着眼前的美景,留给人的恰是无限隽永的回味和遐思。 从“日月双星”北行,沿着海湾划出的一条弯弯的园弧踏进沙滩。园弧的这一边是星罗棋布的乱礁怪石,岸边满是青翠的椰子树,或是挺拔向上,象一把把撑开的雨伞;或是横向逸出,象一尊尊大炮指向海疆。园弧的那一边则是一望无际的沙滩,沙滩上堆垒着一座座奇峰异石,无垠的大海似乎也得到了舒展的机会,裹携着滚滚波涛向沙滩拥去。伴随着阵阵有节奏的轰鸣,浪花欢笑着、跳跃着,顽皮地在游人脚下欢嬉。我们踏着略带湿痕的细沙,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去,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天然图画。真美啊,天涯海角,每个身临其境的人都会发出由衷的感慨和赞美,哪里寻觅得到半点古人留下的“身在天涯思故乡”的愁绪和凄惶?古人也真够可怜的,那个时候,交通闭塞,行千里路也只是骑瘦马、坐牛车,乘小船,够不着的也只有光着脚丫子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路艰辛,一路凄惶。而远离中原、“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历来被视为未经开化的夷蛮之乡,瘴疠之地,达官显贵视之畏途,久而久之,便成了谪贬官员和失意文人的流放之地。远客至此,似乎到了天地之尽头,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流放到潮州,就发出了“雪拥兰关马不前”“来收吾骨瘴江边”的哀鸣;唐代宰相李德裕贬谪海南,用“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诗句倾吐了受贬谪的遭遇;他从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后写了一首《登崖州城作》诗:“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宋代名臣胡铨更是感 慨“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也正因为历代名人的光顾(宋代大诗人、大文学家苏东坡也曾谪居海南,至今犹有“怀苏亭”纪念他),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天涯海角才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这里海水澄碧,水天一色,烟波浩渺,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天涯”、“海角”巨石突兀其间,昂首天外,峥嵘壮观。史载,“天涯”两字为清雍正年间崖州知州程哲所题,铭刻在一块高约10米的巨石上,岩石下方有郭沫若咏“天涯海角”的三首诗题刻;“海角”两字刻在“天涯”右侧一块尖石的顶端, 据说也是清未文人题写,可惜字写得小了一点,位置也比较隐蔽,气势上比“天涯”差了许多,这两块巨石通称为“天涯海角”。离“天涯”摩刻左侧几百米, 有一尊高大独立的圆锥形巨石,通高7米,这就是“南天一柱”奇景。它擎天拔地,有独立南天之势。“南天一柱”四个大字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据说“南天一柱”还有一段不俗的来历:远古时候,烟波浩渺的南海海面恶浪滚滚,王母娘娘手下的两个仙女见状,悄悄地离开天宫,并立于南海波涛之中,为渔民捕鱼导航,滔滔大浪立刻平息了下来。王母娘娘发现此事后,马上派雷公电母抓两仙女治罪,但两仙女不肯从命而化为一座双峰石,王母娘娘闻讯大怒,命雷公把双峰石炸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了“天涯海角”旁边,从此矗立海边,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奇观。传说自然是假的,但天涯海角确也因为“南天一柱”而增辉。 (作者:周游)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