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八月,烈日炎炎,趋车赴灵空山一游。
进入沁源境内,渐觉山形起伏,车在山间盘旋而上,周山绿绣葱葱,路上不时有野兔窜出,令人心情为之一振,顿时兴致盎然,久违了的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车驶入了北山村,已是傍晚时分,夕阳余照,晚风轻拂,松香花馨扑面而来,只觉身临武陵桃源之意。天色不是太晚,忍不住满目的黛色,我们决定先下山往圣寿寺看看。
初下车时,被一群卖香妇女前堵后围,着实有些蹙眉恼火。然而这些许的不愉快很快就被美丽的山色和村民们的敦厚质朴消逝的无影无踪。最终有三个妇女执香火相随而行。沿石级缓步而下,她们就充当了导游的角色,热心地向初来乍道的客人介绍着大自然之神奇,“华北油松王”之称的“九杆旗”已令我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三柱香”、“招手松”、“三大王”等奇绝的造型更让我们眼界大开。让你仿佛觉得这山上的每一块石头、每一颗树都是一段历史,都充满了神奇,让人唏嘘不已。
不知不觉我们已下到圣寿寺,圣寿禅院位于山下一处平苑,背山临壑,四周松杉参天,优雅雍容。进寺参观,不知不觉被寺院的氛围所感染,烧香、拜佛、欣赏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品味着当年黄巢起义时唐四太子李侃怆慌避难的辛酸以及最终皈依佛门的心境。寺前“四朝云杉”高矗凌云,历元、明、清、新中国四朝而各见峥嵘,不露衰态,苍松傲石竞秀于峰峦深壑之间,寺前石桥下清流潺潺,崖边谷底山草野花镶嵌,素淡脱俗,叫人心醉如痴,流连忘返。
立于古松杉之前,抚着那皲裂了的树皮,眼前仿佛千年苍桑滚滚而来,古时的太子、旧时的刀光剑影一暮暮楚楚而现,霜风凋零了岁月啊,你总是这样拂过幽咽的山风,刻印在那遒劲的苍松针叶之上。苍松翠杉闲寂而风雅搏击着我的心,令你顿生高远之心,存清明之志。
导游小姐的清丽解讲、老和尚敲起的警梵之音,文殊院之峭险难攀、茅庵之别致玲珑、山门教堂式的门楼亦中亦西,净身窑木梯的能上能下……真正把你带进了“山鸟不知名利客,野花犹献庙堂香”的境界。
从寺中出来时,已是天色昏黑掌灯时分了,忽见来时卖香的一个妇女在门前招手,一问,才知她怕我们因天黑山道崎岖迷了路,等着引我们上山,整整等了一个多小时,只因为卖了我们一把香,望着那平实的面孔,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善良朴实。
山中的夜不同于城中的夜,静谧的山庄,清朗的长空繁星点点,带状的银河、明明的牛郎织女星、奔放的山风、涌动的松涛,仿佛置身仙境。工作的繁琐、生活的烦恼遁然远去,涤荡凡心奢愿,尽洗世俗尘嚣。
这一夜睡得很香很香……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着凉凉的山风,继续着我们的惊诧与感叹。
钻过能避邪消灾的“虎口”,辗转而下到涧底,清流无声,蜿蜒而行,可谓“涧水东流复向西”。两边山崖相交,抬头只见蓝天一线,就是著名的“一线天”,相传当年赵匡胤兵败至此,被汉将刘继业围困灵空山,四面放火烧山,逢天降大雨而幸免于难。宋代皇室年年来此敬天,自是山中香火空前鼎盛。
“十八盘”的路属新开辟阔修,缓缓而行依然有些艰难。只是心情甚佳。脚下鸟与虫啼鸣吟歌,身边树与风耳鬓厮磨,树叶缝隙露进来的日光使得山路斑驳,蓬松的落叶柔柔地安慰着走痛了的脚。心静身闲,松鼠在山石上、树枝间窜来窜去,蓬松的大尾巴勾起人们无限暇想,继而忘乏。登上东峰顶,风凋雨蚀的东钟楼,带着岁月的印痕,古朴之中尽显苍桑,四角飞檐,傲然群山,西望在此躺了近千年的圣寿寺,绿瓦红墙,钟声晰然,来时的“仙桥”早已隐然不现,南面的“舍身崖”袅袅于山雾之间,险峭雄浑,幽静的山谷洗去了我们的浮躁与庸俗,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呼吸声律。
下山时,长时间地伏在车窗玻璃上,望着渐渐远去的秀色,不由得自心底发出:美哉!灵空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