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三峡慢慢游(4)——大溪、瞿塘峡
徒步三峡慢慢游(4)——大溪、瞿塘峡瞿塘峡东起巫山黛溪,又名大溪,西至奉节白帝城,全长8公里。 在三峡南岸有一条溪流,溪之东是巫山县大溪镇,溪的西岸至今还可看到被命名为“大溪文化”的古人类巴山人遗址。早在1958年至1976年,考古工作者先后三次进行大规模地发掘,清理墓葬二百多座,出土新石器时期遗物六百多件,是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聚居点,距今约五千多年。 整座大溪镇沿江依山而建,江北岸的桃花山,襟江带溪,灌木葱茏,景色宜人,清醇的大溪水养育着这里的村民。看来我们祖先选择这里聚居繁衍,是很有见识的。 不过我们进大溪镇着实领较了一番村民的小计谋,为了赚取一点摆渡钱,把我们从江南岸摆渡到江北岸(第一次收费),又从江北岸摆渡到大溪西岸(第二次收费),我们陶醉在一大片金色的沙滩里,阳光把我们投影到沙浪中,身影勾勒出像撕纸艺术,身后留下我们唯一的脚印,脑海里狂想着脚底下有文物,然而眼前一条美丽的大溪流逗着我们团团转,此时才感受被愚弄的心,只得再次摆渡大溪河(第三次收费),才总算进入大溪镇。 袖珍住宿很有名,不少自助游徒步者在这里留宿,甚至还有一位美国女记者每年二三次来三峡都住在袖珍家。不费劲我们就找到了,女主人热情地招待我们。我依然放下背包拿着相机四处“乱走”,总想在异乡的土地上留下更多的足迹,发现一些奇迹,镜头里捕捉到的是残缺的村镇,留守在小店铺里的主人对我说:“破烂的房子有什么拍的”,我说:“以后再来只有潜水看房子的遗址了”。由于建三峡大坝,大溪镇将淹没,村镇已有三分之二拆除,到处是废墟,新大溪镇迁移山上。 留宿大溪的一晚,尽下了一夜的雨,早上起程继续徒步,今天已是第七天到白帝城就完成此次结伴同游而各走东西,几天来大家陶醉在徒步的成就感中,忽略了沿途名胜古迹的参观,我想尽早赶到白帝城游览后回程再补看一些景点,就决定乘船游瞿塘峡,在大溪我将提前与同伴分手,我们拍了集体照,作为分别仪式。 看着五人冒雨上路,去走完最后一天在瞿塘峡段的古栈道。他们将从大溪对岸的灯塔至白帝城,长约10公里。据资料记载,三峡栈道凿成之初,路面较为宽阔,车来马往,纤夫可与轿夫并肩而行,由于岩石的风化,栈道才变得窄起来。如今三峡航运及为方便,古栈道以有十多年无人走了,因此古栈道上荆棘丛生。眼看三峡大坝蓄水后,古栈道将永远在水中,所以就有城里一批像我们来徒步三峡,冒险领略古栈道的风骨。我只是占一点边,潇洒走一回古栈道,也算是徒步三峡吧! 我独自冒着绵绵细雨登上客船,听船员说45分钟就到。瞿塘峡内,风光秀丽,山势雄奇壮观。峰峦连绵相错,有犀牛望月、间歇泉、凤凰饮泉、盔甲洞等,每一处景致都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眼前赤甲山巍峨在江北,白盐山耸峙在江南,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船驶瞿塘中,滔滔江水,惊涛拍岸,险如天堑。最窄处不到十米,我仰望峰巅,云天一线。在瞿塘峡南岸的绝壁上,有近千米长,十余米高,刻满篆、隶、楷、行等多种字体。我正巧看到文物保护单位在做着不知是修复还是迁移的工作,其中南宋书法家赵公硕所书《宋中兴圣德颂》,高4.1米,宽7.2米,共980余字,字体端庄、笔力雄健,为长江沿线的名碑奇珍。有李端浩的篆刻“巍哉夔门”,有孙元良将军所题“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和冯玉祥所题“踏出虁巫、打走倭寇”等笔墨酣畅,力透崖壁,均历历在目。这些书法作品,与雄奇险峻的瞿塘峡峭壁浑然一体,和谐壮观, 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书法、石刻技艺的艺术魅力。 舱内聚集着一群闭目养神的;闲聊颜开的;看管自己物品的乘客,他们面对山川的“张牙舞爪”视而不见。整条船上就数我最忙,一会儿到左看南岸山峰,一会儿到右看北岸山势,船到白帝城我也不知道,似乎船上的人都知道我要到白帝城,见我还在船上迷乱的眼神呆看着,就提醒我白帝城到了,船第二次靠岸,我深表谢意,登上了岸。
作者:liangjune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