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香格里拉
初识香格里拉 自从《失落的地平线》问世以来,香格里拉就成了人间天堂的代名词,成了人人向往的地方。正是这份神秘的诱惑,使我无数次地遐想。历经三千多公里的风尘,终于抵达丽江。 丽江,只这个地名就告诉了我那里的风光有多美。我们到达的时候,刚过午夜。街上却也灯火辉煌。丽江军分区招待所就在近旁,客房整洁宽敞。在一个县级市居然是军分区的驻地,它的地位也足可见一斑了。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西南商业的集散地。城分古城,新城,古城又叫大研镇,建于宋元,盛于明清,主要居住着纳西等少数民族。据说是消磨夜晚的好地方。 敲开了丽江军分区招待所的大门,租了客房,倒头便睡。一觉醒来,迎接我们的是高原的热烈的阳光。天空是深蓝的,没有一丝白云。第一个目标就是玉龙雪山。 包了车,出城一路向北。真的难以想象,在高原有如此笔直的公路,一直延伸到远方。在岔口,我们先去了玉峰寺,一睹万朵茶花的芳容。 寺依坡而建,是个上百年的古寺。寺中有二宝,高山木棉,花开时节,香飘千里;万朵茶花,树虽不高,但支支桠桠,铺满了花架。我们去时,正值寒冬,但也有几朵茶花已经开了。五月来临时,万朵茶花竞相开放时的热闹我是等不到了。护花僧在厢房前的走廊里晒着太阳,一派悠闲的样子。与他闲谈时得知,他从七岁时就来寺中养花了,如今已过去了七十年。七十年了,风雨中的每一天,他就与花为伴,看花开花落,看人世沧桑,生命到了这份上,看一切也都淡了。 离开玉峰寺,我们折回原路,向玉龙雪山进发。车过甘海子,我们都下车来拍照。这里有很大一片开阔地,长着一大片松树。再远,就是雪山了。在车里绻了半天,在这里伸伸胳膊伸伸腿,真舒服。可能这里离开堂更近一点的缘故,走路时有一种飘然的感觉。我是第一次出远门,脸上荡漾着无法抑制的兴奋,一个人忙着捡松果。远山的积雪在向我招唤,走近雪山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是在云杉坪下的车,吃了午饭,然后骑马上山。此前,我只有一次骑马的经验,在森林公园的围栏里骑着跑了几圈。但这个下午,我们是在马背上渡过的。说不上兴奋和好奇,但确是过足了瘾。牵马的小孩在鞍前鞍后跑着,一边挥舞着树枝,一边唱着山歌,一点也不累的样子。其中一个才七岁,问他读书了吗,他说现在放假,所以帮着家里出来挣钱。我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已经很遥远的记忆了。但那时我已经知道了徐霞客,梦想着有一天也能畅游天下。 晚上,我们在四方街的小店里用餐。我们点了所有可以吃的东西,也只有七十几元。矮矮的桌子,矮矮的凳子,很有一点家的感觉。听完了纳西古乐,我们去洋人街泡吧。 我实在诧异于丽江的繁华,丽江的宁静。这是一个地处边缘的城市,它又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这里有古老的东巴文化,也有最现代文明的象征的互联网;有纳西人喜爱的糍粑,也有洋酒和面包。街上的外来客比本地人多,外国游客比国内游客多。这里不分国界,不分民族,各种肤色的人穿着各色的服装,操着各自的语言,不相干扰,又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穿越城区的小河边找一张桌子,叫一杯咖啡,慢慢地品。任清风吹过我的肌肤,任河水在脚下流淌,任那古老的乐曲在耳边回响。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气息。 第二天,我们面临的是挑战——虎跳峡。 在石鼓看过了长江第一湾之后,沿边北上。小镇石鼓因为有长江在此转了个180度的弯而出名。碧绿的江水流过石鼓,江面十分宽阔。静静的水流没有波澜。下到江边洗一把脸,洗过风尘,一身清爽。有人就站在浅水处钓鱼。 但这文静得如处子般的长江,流过桥头之后,骤然变窄,冲入峡谷。江边的公路筑在远离水面的高处,听那水声也震耳欲聋。在上虎跳,江心被虎跳石一分为二,两股各为六七米宽的江水汹涌而下,排山倒海之势锐不可当。 我们没有沿着江边的台阶下去而是另找了处陡坡往江边去。坡有六七十度,距江面有一百多米。沿着小路,之字形的往下去。一开始还有一层层的梯田,留着去年割过的桔梗。有牛马放在那里吃草。 江水翻着白浪,引着我人向下,向下。过了一半的距离,我们留下了行李,只带着相机继续向着江边前进。 在这种气氛中,我想到的是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为游客而建的台阶。我想多半是为了远离人迹吧。那梯田,牛,马,碎石,荆棘,给人的诱惑是新鲜,刺激, 还是我们所谓的野趣? 虎跳峡是诱人的,那气势,就连名字也是那么传奇。有人甚至为此留下了永久的纪念。离江不还有20多米的距离时,我们遇到了悬崖,终于没能下到江边。怀着遗憾,我们返身向上爬。在一处垒石的地方,一位同伴因为没有掌握好重心,一块松动的石头离开了伙伴,闯入了他的怀抱。他终于失去了平衡,重重地向后倒下,沿着陡坡往下滑去。 我们吃了一惊,我就在他身旁,但够不着他。 同伴仰面朝天,头冲下滑了三四米之后,终于停住了。我跃过去,忘记了是在我的帮助下还是他自已翻开了压在他身上的石块。他慢慢地动了动手脚,好象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一切就在这一阵惊愕在中过去了。等我们回过神来时,已在公路上了。在路边坐下,卸下所有的行李,仔细检查了一下。他的手掌被荆棘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小腿上也有。幸好他是抱着石头倒下的,如果是他倒下后石块再落下来的话,他的腿骨非断不可,那石块至少有七八十斤呢! 两年过去了,伤口早已长好。但不知道留下疤痕没有。 我们到达中甸的时候是黄昏,就去那帕海看日落。好一派金黄!夕阳把金色镀在枯黄的草甸上,镀在围栏上,镀在牧民的晒草木架上。成群的牦牛悠闲的吃草、饮水、散步,其中,一头白色的牦牛特别显眼,在夕阳的照射下,仿佛披了一件金色的外套,分外漂亮。这又让我不禁想起了电影«红河谷»中的那头为救主人而英勇牺牲的白色牦牛。 晚餐在迪庆宾馆。这天是除夕,就餐的客人并不多。我们在若大的餐厅中坐定,点了菜,还要了一瓶虫草青稞。一年的辛苦之后,我们选了这个藏区的宾馆来结束。 虽然远在异乡,但这顿饭还是很合我的口味。席间我们还领略了藏民的朴素和热情。约十点半的样子,菜都上齐了,这时来了一位藏族姑娘,身着盛装。她为我们每人献上了一条洁白的哈达,而后又献歌一曲,大意是祝远方的来客吉祥如意。 听着她的歌声,是那么朴质无华。很地道的山歌体。一种纯自然的,未加修饰的感觉,非比天簌,确也能感到她的家乡的大山,草原。我想起了在听纳西古乐时,有一名来自泸沽湖畔摩梭人家的女孩的歌声,一样的清脆纯正。来源于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歌罢,餐厅经理为我们祝福,从不饮酒的我,也一饮而尽。 斯夜,我是带着轻微的醉意入睡的,为歌声,为美酒,为好客的主人。 年初一游碧塔海,我们背着所有的相机和行李,在这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走了两个多小时,行程九公里,穿越了保护区,抵达海边。那是怎样的一处景致啊!吸引我们的是那蓝得让人心跳的天空,蓝得让人心跳的海水和那金黄色的芦苇。 热情的藏民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午宴”,青稞酒、酥油茶、酸奶酪,藏歌、藏舞,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忘却了疲劳,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这蓝天白云间飞翔! 返回的途中,我们依然选择了骑马。一行五人在草甸子上狂奔了近一小时,真正领略了游牧民族的豪爽。 云南并非只是因风景而出名的。进入藏区,藏传佛教和藏民的热情则是它又一引人的地方。 在中甸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噶丹松赞林寺。 寺建在半山坡上,向阳,由主寺(扎仓)和八分寺(称康参,分别是东旺,扎雅,朵克,吉迪,洋塘,乡城,卓和绒巴)组成,实际上是一个寺庙群,人称小布达拉宫。这寺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经五世达赖申报,康熙皇帝批准,在原噶玛噶举派孜夏寺废址上兴建的格鲁派寺庙。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建成。五世达赖赐名“噶丹松赞林”。“噶丹”新译喜足天,六欲天之一。“松赞”即三游戏场所。“林”即寺。清雍正皇帝赐名“归化寺”。 我们参观了主寺扎仓,这是个三层建筑。底层是主殿,供着佛,佛前的酥油灯排得整整齐齐,供的面塑做成各种图案,色彩斑斓。我们到时,喇嘛们正要做功课,一个个鱼贯而入,脱了鞋,安坐榻上。颂经声霎时在殿堂里响起。这声音有着极强的穿透力,充满了整个殿堂,神佛僧众都在这声音中共响,立即使人有了无我的体验。我的神思随着抑扬顿挫的经文,飘然而起,如同在珠峰之顶,俯视世人;忽而又如游魂,在众生中穿行。我本不信佛,只是心怀对藏传佛教的崇敬和好奇才来这里的,但却无法摆脱这种气氛的熏陶,而神归其中了。在三层的主房里,我们参见了活佛,接受了他的摩顶,一半是对佛教的尊敬,一大半则是虔诚了。 不过我无缘理佛,多半是因为凡心太重,脱不了凡胎。下午我们就去了吾日。这是一个小村,十几户人家,早上听说这村中有人结婚,所以想去看看。原以为婚礼的高潮应该是在晚上的庆贺,不想到了那里,才知道他们的庆贺习俗是在婚礼前夜。我们到时,婚礼已近尾声,是老村长给新人训话。 这个村的藏民居住的多是全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底层是堆放柴草和养牲口的地方,二楼才是住人的。进屋到里间是正屋,只开了一扇小窗,夕阳从窗中射进来,形成了一道光柱。屋的一角有一个火塘,终日煮着水和酥油茶。中央有粗大中柱,逢有喜庆活动,均围柱而舞。后来婚礼的最后的一项式仪就是如此。我们向主人说明了来意,他便热情地邀我们在火塘边坐下,倒上了茶水,罢上了奶渣,水果和各色小点心。一屋的人在我们身边围着。我们是来看他们的,却不想成了他们眼中的珍奇动物。女人们一边磕瓜子,一边看着我们,还一边切切私语。女主人为我们倒了青稞酒,看上去有点象绿豆汤,喝起来象米酒。我们不停的喝,她不停地给我们斟满,直到我们再也不敢喝为止。 近七点时,庆贺的藏民们渐渐散去,我们也起身告辞,给他们留下了五块从上海带去的巧克力,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离开了吾日,我们沿原路返回,向中甸而去。原来约了司机第二天上午来接我们的,现在已没有车了,就打算步行。地图上注明吾日距中甸也就十五华里,大致也就二三个小时的路程。来时尽管车走了40多分钟,但因为路不好,估计误差也不会太大。 沐浴在夕阳中,走在野外,自然十分轻松。经历了这几天的锻炼,这儿的海拔已不算什么了。太阳落下去了,今天是初二,没有月亮。天深蓝深蓝,星星亮起来了。满天的星星,在上海是绝对看不到的。今天在沿途是不会有旅馆的,连过往的车都没有。我们灭了电筒,一为了省电,也为了可以更好地看看这星星,其实在高原的星光下聊天也是很有情调的。 直到九点多时,从后面来了一辆丰田面包。我们拦车,但车里已坐满了。于是便让我们两个女孩先挤上车,而他们男孩子继续沿着公路走。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也许一个多小时吧,我们又带着车的主人折回去接他们。 这真是我们的运气,遇上了热心的好人。原来这是云南省委宣传部的人一家去白水台玩。回到中甸后因为担心野外有藏犬,才决定折回去接我的同伴们。人各有不同,边民野蛮,却也热情,纯朴。在藏区的最后一天,遇上了一种不同的为人原则。 香格里拉是令人神往的,她的美在于宁静。万事万物都在他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和睦相处。香格里拉是神奇的,在于世传佛教的巨大影响,渗入了当地人的生命。自然在此变得十分伟大,主宰着一切。香格里拉也是原始的,为生存而抗争在这里显得更有意义。这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重要!
作者:hebinglin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