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怀古
白山怀古 一晃12年没去小白山了。 以前读毛主席诗词里有:“故园三十二年前……”还很惊诧,他老人家怎么三十二年没回韶山,现在我知道了什么叫光阴似箭。毛泽东当了皇帝住在中南海,他的老家在湖南,何况日理万机。我这十二年,没有离开吉林市,还是个闲人,怎么就再也没去呢? 小白山在吉林市大小也算个名胜,虽然没有北山的名气大,但是都是在清朝兴起的,北山得益于清朝的古庙,小白山则由于清朝官员在此望祭长白山。 小白山在吉林市西南,在现今的丰满区小白山乡境内,小白山海拔313.3米,山脚下就是八里屯,八里屯离临江门(清朝叫迎恩门,因为干隆巡幸吉林从此经过)有八里地,所以叫八里屯。清朝的统治者认为满族兴起于长白山,就把长白山当成圣山,清朝初年曾经派官员到长白山祭祀,后来因为长白山遥远,交通不便,清朝政府就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小白山修建了望祭殿。 小白山就是小长白山的省称,清朝的满族把小白山叫做“温德亨山”或“温德赫恩山”,是祭祀板的意思,因为祭祀时把文书写在木版上。 《钦定盛京通志》记载望祭殿“正殿三楹,祭器楼二楹,牌楼二座”。望祭殿建成后每年春秋两季(夏历二八月)由驻守吉林的宁古塔将军(后来改称吉林将军)率领文武官员到小白山的望祭殿祭祀长白山山神,盛京礼部派遣官员宣读祝文礼赞。(《柳边记略》) 乾隆十九年(1754年)八月,乾隆皇帝曾经到吉林巡幸,而且到了小白山的望祭殿祭祀长白山。当时山下还有一鹿囿,饲养梅花鹿数十头,供给祭祀用,因此吉林八景有“白山鹿囿”一景。 乾隆祭祀后180年后(1934年),满州国的皇帝(爱新觉罗皇族的末代傀儡皇帝康德)来小白山祭祀。 国民党时期在小白山上修筑了军事工事,把树木几乎砍光了,但是最大的破坏还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望祭殿被彻底夷为平地。 1989年春天,我来过一次,没有看见什么望祭殿。 今天早饭后,天气有些阴,很凉爽,虽然好象要下雨,但是我和媳妇还是决定去小白山一游,因为吉林市的周边几乎被我们游遍了。九点多出了门,先在松江买了一卷胶卷,然后乘坐公共汽车去了火车站,换乘9路去丰满的汽车,去了小白山。 12年前我们是骑自行车去的,(现在基本是告别自行车了)过了温德桥,就能看见小白山了,我们穿过屯子就上了山。今天上车后我们就告诉了车长要去小白山,车长答应我们告诉我们什么地方下车。但是过了温德桥,车长没言语,我们问她,她说在前面。汽车又开了一会,车长告诉我们可以下车了,我们就下了汽车。 我们往西边一看,眼前竟然是白山监狱,看来车长是把我们当成探监的了。我们就往监狱的方向走,在路上打听了一下,就沿着监狱的左手向小白山的方向去了。但是明显眼前是两座山,12年前我们去的是右手的一座,而现在眼前的是左手的一座。最叫人困惑的是,山脚下新建了不少民宅,把小白山给包围了,山就在眼前,但是就是上不去。又打听了一下,村民告诉我们得一直往左走,才有路上山。我们又问:“山上修庙了吗?”村民说:“张罗好几年了,但是现在仍然什么也有。”媳妇很失望,就想返回,我想既然来了,就没有回去的道理。也许再来又得12年呢。 走了一会,果然看见了上山的路,路比较宽,也很干净,比村里的泥泞的道路好多了。快到山腰看见了一栋房子,房子还没有竣工,但是我看见了房子上挂了一白色的长条木牌,上面用工整的宋体字写着:“吉林市乾隆祭祖园建设指挥部”。 终于找到了,以前我们来的不是望祭殿所在的山,这次才是。但是路到了这里就没了,我想难道这就是望祭殿?再往右手看,还有一条路,但是比较陡峭,还净是碎石头,仔细一看,草丛里还有一些瓦砾,是青砖和黑瓦的的残片,看来这里原来就是望祭殿,我还意外的看见了原来望祭殿的石头的构件。我们往山上走了一会就到了山颠,山颠的面积不大,也就几十平方米,望祭殿的地基已经打好了,绑扎的钢筋耸立在水泥的地基上,钢筋已经生锈了,看来已经停工好久了。 在望祭殿的基础上了望吉林市,还很好看,我们照了几张照片就下山了,依照媳妇的意思还按原路退回,因为路边的野草拉腿,她穿的是裙子。我看了一下,基础的旁边有一条小路,路不陡也干净,我们就顺着这条路下山了。路边有一望祭殿的模型,里面供奉着“长白山之神”的牌位。 走在路上,看前方还有一座山,而且比我们登的还高。我们来时在路上看见的轮廓就是它,而望祭殿所在的山就隐藏在这山的后面。 树林里相当干净而且幽静,路也很平整,走了一会又回到了我们上山的路上了,我们是在望祭山绕了一圈。 吉林市的四大名山,就这小白山没开发了。北山是名气最大的,龙潭山的历史最悠久,可以上溯到汉唐的高勾丽时代,而且早已经成了公园,49路公共汽车从这里始发;至于朱雀山公园,虽然距离市区最远,但是它以它的自然景观取胜,而且在改革开放以后也开辟成了公园,就历史来说,阿什摩崖石碑记载,明朝就有人来此造船了。但是只有小白山有过皇帝的足迹。现在就是小白山最荒凉。八旗子弟门都哪里去了?他们已经忘记了祖宗了。 看来历史真是个垃圾箱,人们只能看见现实。 走在吉林市新开辟的解放大路上,我们一眼就能看大东门的“八旗园”,北京路的“大清花饺子”,还有水门洞子的“满族八大碗”,它们的门前一律装潢着大清炮队的大炮。不管是不是满族人当老板,他们都是在利用满族的文化,但是他们却无视满族的历史,我现在知道了什么是“数典忘祖”,他们如果能把装潢门面的钱拿出来一部分,望祭殿就不至于是那样冷落了吧? 我不是满族人,但是我为满族人悲哀。 参考资料:《吉林市地名词典》1986 〈吉林话旧暨续三不畏斋随笔〉周克让 〈北国明珠〉皇甫修文 〈吉林旅游〉康意春 7/29/2001
作者:yangfangyin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