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两进四合院,有上下堂屋和茶堂。正屋两边有多间横屋和杂屋。建筑面积约 900平方米,现仅存房屋 12间。建筑为土木结构青瓦顶 平房,泥墙外敷白灰。上堂屋左边正房是黄兴卧室,右 边正房是黄兴父母卧室。
1981 年对故居的 12间房屋进行了修葺和复原陈列, 展出黄兴生前使用过的家具、文具25件,以及照片、墨 迹。
这次修葺恢复了与这栋房屋相连的两边“黄屋”共40间,其中西厢房为黄兴3位姐姐的房间,取名“南轩”,东厢房为当时佃户所住的房间,取名“稼圃”。另外还有牛碾房、谷仓、厨房等等。这大大小小50多间就是黄兴家的原貌,但这占地6亩的建筑还只是黄兴家园的六分之一。
以故居为中心,故居原貌整体为“前有水塘,后有花园,左有石榴,右有紫竹”,共占地36亩(除开水域面积),外则被一条4至5米宽的“护庄河”缠绕,“护庄河”接通门前的“大凉塘”、“小凉塘”、“门前塘”共3口大塘,终年活水流淌。这座“庄园”里没有农田,空地都种上了花草树木,清雅宜人。据说庄园左边的石榴园,每年春天橙橙灿灿,而右边的紫竹园,每根竹子都是紫色的,经营得颇费心机。庄园与外相连的,是正南面的“八字槽门”向外的一条麻石路。麻石路修得很长,往东一直接到“接驾岭”,往西一直通到杨梅河(浏阳河支流)。
1984年在故居内新辟黄兴革命史迹陈列室。设有黄兴故居文物管理所。现由岳麓公园管理处管理。
鲜为人知的消息是,黄兴故居以东,仅以“护庄河”相隔的地方,竟然是清末国子监大学士王益吾的故居。与黄兴故居隔杨梅河相望的是被清廷封侯,卒后赠太傅、赐文襄的左宗棠真身之墓。左宗棠既不是本地出生,又未在此做过官,也不是在此离世的,他为何独独要葬在此处?可惜其墓志铭已被破坏,至今已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