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山东济宁曾子庙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山东济宁曾子庙概况
曾子庙-斋宿所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曾子庙位于嘉祥县城南17.5公里满硐乡南武山之阳,是孔子的著名弟子曾参的祠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30年(明嘉靖九年)曾参被改封为宗圣曾子,故曾子庙又称宗圣庙。曾子庙建筑雄伟,碑碣林立,古柏森然,是山东省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

  曾子庙坐北朝南,南北长26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2.6万平方米。庙内原有建筑30座,殿庑80余间,围以红色墙垣。建筑布局是:主建筑在南北中轴线上及两侧,分左、中、右三路,共五进院落。

  宗圣殿坐落在中心院落的后部,是曾子庙的主体建筑。大殿7楹5间,通长34米,进深18.85米,两檐九脊歇山式,通高15米。大殿飞檐挑角,彩绘斗拱,望板描龙。上檐为七踩重拱双下昂,下檐为五踩重拱双下昂。斗拱交错,宏大华丽。四周回廊中,22根水磨石柱擎托梁架。门前两石柱平雕云龙戏水,其余平雕菊花、牡丹等花卉。雕技高超,意境新颖。顶覆绿瓦、脊上浮龙曲折蜿蜒,顶角怪兽千姿百态,鸱吻、游仙无不栩栩如生。殿内顶上建有八角盘龙藻井,龙口含珠,其势欲腾。前面20扇和后面4扇门窗均透镶梅花,秀丽壮观。殿门上方有木匾一幅,上书“道传一贯”,为清朝雍正皇帝御笔。殿内透雕龙凤的木龛内,原有曾子彩色塑像,冠冕衮服,双手执圭,神态自若。两侧有他的弟子子思和再传弟子孟轲的塑像,“文化大革命”中均被破坏。木龛两侧红漆圆柱上挂有一副板刻对联,上联为“执中精允列圣渊源约言之统于一贯故从往者法绍唐虞”,下联是“止善明德诸贤授受广推之衍作十章则开来者道传思孟”。殿前建有月台,高1.5米,东西长18米,南北宽13.8米,是祭祀曾子的地方。

  三省堂在东跨院内,与宗圣殿平行。为纪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语而建。堂后有斋宿所、神庖、神厨。以上建筑,均已倒塌。东跨院内两边各有侧门,正南门为“慎独门”,出自曾子“故君子必慎独也”之语。慎独门与戟门平行,通向第一进院落。
  
                       






曾子庙-庙墙
曾子庙-乾隆御碑亭
曾子庙-莱芜侯殿后寝殿
曾子庙-万历碑亭
曾墓
曾子庙-宗圣殿后寝殿
曾子庙-三省堂
曾子庙-庙内甬路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7654321_1390(bluesky) 2006年1月10日 08点37分 评分:0
曾子庙位于嘉祥县城南17.5公里满硐乡南武山之阳,是孔子的著名弟子曾参的祠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30年(明嘉靖九年)曾参被改封为宗圣曾子,故曾子庙又称宗圣庙。曾子庙建筑雄伟,碑碣林立,古柏森然,是山东省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   曾子庙坐北朝南,南北长26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2.6万平方米。庙内原有建筑30座,殿庑80余间,围以红色墙垣。建筑布局是:主建筑在南北中轴线上及两侧,分左、中、右三路,共五进院落。
  宗圣殿坐落在中心院落的后部,是曾子庙的主体建筑。大殿7楹5间,通长34米,进深18.85米,两檐九脊歇山式,通高15米。大殿飞檐挑角,彩绘斗拱,望板描龙。上檐为七踩重拱双下昂,下檐为五踩重拱双下昂。斗拱交错,宏大华丽。四周回廊中,22根水磨石柱擎托梁架。门前两石柱平雕云龙戏水,其余平雕菊花、牡丹等花卉。雕技高超,意境新颖。顶覆绿瓦、脊上浮龙曲折蜿蜒,顶角怪兽千姿百态,鸱吻、游仙无不栩栩如生。殿内顶上建有八角盘龙藻井,龙口含珠,其势欲腾。前面20扇和后面4扇门窗均透镶梅花,秀丽壮观。殿门上方有木匾一幅,上书“道传一贯”,为清朝雍正皇帝御笔。殿内透雕龙凤的木龛内,原有曾子彩色塑像,冠冕衮服,双手执圭,神态自若。两侧有他的弟子子思和再传弟子孟轲的塑像,“文化大革命”中均被破坏。木龛两侧红漆圆柱上挂有一副板刻对联,上联为“执中精允列圣渊源约言之统于一贯故从往者法绍唐虞”,下联是“止善明德诸贤授受广推之衍作十章则开来者道传思孟”。殿前建有月台,高1.5米,东西长18米,南北宽13.8米,是祭祀曾子的地方。
  三省堂在东跨院内,与宗圣殿平行。为纪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语而建。堂后有斋宿所、神庖、神厨。以上建筑,均已倒塌。东跨院内两边各有侧门,正南门为“慎独门”,出自曾子“故君子必慎独也”之语。慎独门与戟门平行,通向第一进院落。

嘉祥县城南23公里的曾子故里--风景秀丽的南武山南麓,有一处历史悠久、气势辉宏的古建筑群体--曾庙。
  曾庙,又称曾子庙、宗圣庙,是历代祭祀孔子著名高足曾参的专庙。
  曾庙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4元)重建后改称“宗圣庙”,重建后的曾庙当时仅有正殿、寝展、东西庑、戟门各三间。次年,又于庙右创建莱芜侯祠三间。明宏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山东巡按金洪因庙制简陋,秦请扩修,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完工。明嘉靖、隆庆年间,曾庙两次毁于战火。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六十二代孙五经博士曾承业秦请重修,当年九月动工,年底竣工。这次重修,奠定了现在的布局和规模。清顺治、康熙、乾隆、光绪等年间多次进行修缮。
  曾庙是一处极具代表性的我国古代官式建筑群体,迄今保留了鲜明的明代建筑风格。曾庙座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通长23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27600平方米。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分正、左、右三路,共三进院落。主要建筑物30余座,殿、庑、亭、堂70余楹。庙内碑碣林立,古柏参天,更显肃穆壮观。
曾庙大门外建有三座高大的石坊,均为四柱三楹石质建筑。中坊为四柱冲天式,上饰承露宝瓶和朝天吼,上镌“宗圣庙”;西坊镌“一贯心传”,皆为遒劲的楷书大字。中坊外是一座雄伟的照壁。
  宗圣门是曾庙的正南门,为三间悬山式建筑,长12.08米,宽8.06米,高7.5米,门扉六扇,阀阅六只,绿瓦履顶,饰螭吻,跑兽。在三坊、照壁的衬托下,显的气宇轩昂,庄严肃穆。
  宗圣门内为第一进院落。院两侧“景圣门”和“育英门”东西相对,均长9.5米,宽6米,高5米,为三开间悬山式建筑。
  戟门是曾庙的二门,长11.8米,宽8米,高7米,建筑形式与宗圣门相同。古代,宗圣门、戟门只有在重大祭祀活动迎神时开启,平时前往曾庙竭拜的官员人等只能从景圣门、育英门及戟门两侧的角门出入。
  宗圣殿座落于中路第二院落的后部,是曾庙的主体建筑。大殿面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18.85米,重檐九脊歇山式,高15.35米。大殿飞檐挑角,雕梁画栋,下檬三踩斗拱,上檬五踩斗拱,繁华似锦,宏大华丽。四周回廊中,22根水磨石柱,门前两根平雕云龙,其余平雕荷花、牡丹等,技艺精湛,意境新奇。前面20扇,后4扇门窗,镌扣成梅花锦式,巧夺天工,精美秀丽。顶履绿瓦,大脊游龙蜿蜒,跑兽千姿百态,螭吻,仙人栩栩如生。殿中望板,彩绘盘龙,八角藻井中,雕龙含珠,其势欲腾,殿门上悬“道传一贯”巨匾一面,遒劲的楷书大字为清雍正皇帝御笔亲书。大殿正中透雕龙凤的神龛中,祀曾子彩色塑像,冠冕衮服,双手执圭,独具儒家宗师风范。两侧有他的弟子子思和再传弟子孟轲陪祀。
  殿前附建月台,高1.5米,东西长18米,南北宽13.8米,四周围以雕工精致的石栏,是祭祀活动的场地。古代,每年春秋两季次丁日,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东西庑位于宗圣殿前,东庑原祀有曾子弟子阳肤、公明仪、公明高、公明宣、孟仪的木主;西庑祀有乐正子春、沈犹行、单居离、公孟子高、子襄的木主。
  寝殿位于宗圣殿后第三进院落中部,为五脊歇山式,原祀曾子及夫人公羊氏塑像,1966年倒圯。
  三省堂为曾庙东路建筑,与宗圣殿院平行。正南门为“慎独门”,典出曾子“故君子必慎独也”之语。三省堂是为纪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而建,院中原有三省堂、斋居所、神庖等建筑,清末倒圯。
  莱芜侯祠为曾庙西路建筑,与宗圣殿院平行。是供奉曾参之父曾点的祠堂。正南门为“咏归门”,典出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归门”之语。莱芜侯祠大殿“莱芜侯殿”为五间歇山式建筑,三踩抖拱,顶覆绿瓦,东西长20米,南北宽10米,高8米,殿中祀曾点彩塑。殿前附有月台。殿后原有曾点寝殿,早期倒圯。殿前报功祠与崇德祠东西相对,均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报功祠祀曾子长子曾元及妻高阳氏,崇德祠祀曾子次子曾申及妻颜氏。
  中兴亭位于戟门左前方,两檬歇山式建筑,为曾子六十二代孙曾业于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为保护“重修宗圣庙碑”而建。巨大的“重修宗圣庙碑”,详细记述了明万历七年扩修曾庙及翰博中兴的经过,曾氏后裔称此碑为“中兴碑”,称碑亭为“中兴亭”。1966年,石碑、碑亭均遭破坏,1985年修复了石碑。
  乾隆御碑亭位于宗圣殿正前方。乾隆十三年,清高宗御书“宗圣曾子”赞,派官员到曾庙祭曾立石。乾隆御碑原保存在三省堂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曾子六十九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毓 尊迁立于宗圣殿前,并建亭保护。碑亭为重檐攒尖式,覆黄瓦,七踩斗拱,堂皇富丽,1966年遭破坏。2003年,由曾宪梓博士捐资修复。
  涌泉井为曾子六十九代孙曾毓 尊于乾隆四十九年为纪念曾子“事亲至孝”,父亡“泪如涌泉”而建。井旁立石碑一座,上镌“涌泉井”三个楷书大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曾庙的保护,成立了保护机构,增加了看管人员。1956年和1964年,省政府两次拨款15万元维修曾庙。1981年,省政府拨款12万元,整修了曾庙围墙和曾庙现存建筑物的门窗,修复了慎独门和景圣门。1985年,省政府拨款17万元,修缮了宗圣殿。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嘉祥县人民政府修通了至曾庙、曾林专用公路。
  2000年,曾宪梓先生为宗圣殿题写了匾额。复原后的宗圣殿匾高1.5米,宽1米,浮雕龙边,曾宪梓先生题写的“宗圣殿”三个楷书大字,笔力雄劲,通体贴金.


 
→回复
7654321_1390(bluesky) 2006年1月10日 08点39分 评分:0
曾子庙坐北朝南,南北长26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2.6万平方米。庙内原有建筑30座,殿庑80余间,围以红色墙垣。建筑布局是:主建筑在南北中轴线上及两侧,分左、中、右三路,共五进院落。其主要建筑有:
  三坊 是曾庙大门外的三座附属建筑,均为四柱三楹的石坊。中坊与第一道东西墙平行,正对曾子庙大门,上镌“宗圣庙”三个楷书大字。其他两坊东西相对。东坊与东墙平行,上镌“三省自治”;西坊与西墙平行,上镌“一贯心传”;都是斗大楷书,笔力遒劲。中坊前为一高大的红漆照壁,灰瓦覆顶,上饰吻兽。


  宗圣门 是曾子庙的大门。为三间悬山式建筑,长12.08米,宽8.06米,高7.5米,门扉6扇,楣饰阀阅,绿瓦覆顶,上饰鸱吻、跑兽、仙人。
  景胜门、育英门 二门位于第一院落两侧,东西相对,东曰“景胜”,西曰“育英”。二门形制相同,均长9.5米,宽6米,高5米,三开间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上饰吻兽,门扉2扇,门阀4只。门内侧各建3间硬山式便房,供曾庙主持人住宿和前来拜谒的官员小憩。
  戟门 是曾子庙的二道门。长11.8米,宽8米,高7米,形式与宗圣门同。不逢大祭,宗圣门、戟门不开。平时人役出入,走育胜门、景胜门和戟门两边的角门。


  宗圣殿 坐落在中心院落的后部,是曾子庙的主体建筑。大殿7楹5间,通长34米,进深18.85米,两檐九脊歇山式,通高15米。大殿飞檐挑角,彩绘斗拱,望板描龙。上檐为七踩重拱双下昂,下檐为五踩重拱双下昂。斗拱交错,宏大华丽。四周回廊中,22根水磨石柱擎托梁架。门前两石柱平雕云龙戏水,其余平雕菊花、牡丹等花卉。雕技高超,意境新颖。顶覆绿瓦、脊上浮龙曲折蜿蜒,顶角怪兽千姿百态,鸱吻、游仙无不栩栩如生。殿内顶上建有八角盘龙藻井,龙口含珠,其势欲腾。前面20扇和后面4扇门窗均透镶梅花,秀丽壮观。殿门上方有木匾一幅,上书“道传一贯”,为清朝雍正皇帝御笔。殿内透雕龙凤的木龛内,原有曾子彩色塑像,冠冕衮服,双手执圭,神态自若。两侧有他的弟子子思和再传弟子孟轲的塑像,“文化大革命”中均被破坏。木龛两侧红漆圆柱上挂有一副板刻对联,上联为“执中精允列圣渊源约言之统于一贯故从往者法绍唐虞”,下联是“止善明德诸贤授受广推之衍作十章则开来者道传思孟”。殿前建有月台,高1.5米,东西长18米,南北宽13.8米,是祭祀曾子的地方。


  东西庑 位于宗圣殿前两侧,东西相对,皆为5间硬山式建筑,各长18米,宽9米,高6.8米,是供祀曾子弟子木主的地方。
  寝殿 在大殿后面,为五脊歇山式建筑,原祀有曾子及其夫人公羊氏的塑像,殿在1966年倒塌。
  三省堂 在东跨院内,与宗圣殿平行。为纪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语而建。堂后有斋宿所、神庖、神厨。以上建筑,均已倒塌。东跨院内两边各有侧门,正南门为“慎独门”,出自曾子“故君子必慎独也”之语。慎独门与戟门平行,通向第一进院落。


  莱芜侯祀 是曾子父亲的祀堂,位于宗圣殿两侧,始建于1445年(明正统十年),1579年(明万历七年)扩修。祀内建有启圣殿、复圣殿、崇德祠、报功祠,咏归门是莱芜侯祠的正门。启圣殿是莱芜侯祠的主要建筑,殿阔5间,东西长20米,宽10米,高8米,顶覆绿瓦,为五脊歇山式建筑。殿前有月台,殿内原有曾子父亲的塑像。复圣殿位于启圣殿后,是曾子父母的寝殿,早年倒塌。报功祠原祀曾子长子曾元及其妻高阳氏;崇德祠原祀曾子次子曾申和夫人颜氏。二祠位于启圣殿前,同为硬山式,各3间,长11米,宽6.5米,高6米。


  万历碑亭 位于戟门左前方,建于1579年(明万历七年),为重檐八角歇山式,由12根石柱擎托,顶覆绿瓦。内置“重修宗圣庙碑”一座,碑身高大。碑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石碑被砸断,1981年将修复。
  御碑亭 位于宗圣殿正前方,建于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为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上覆黄瓦,小巧玲珑。内置“宗圣曾子赞碑”一座,系乾隆皇帝御笔,碑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仅存御碑。
  涌泉井 位于万历碑亭前方,井右立石碑一座,上刻“涌泉井”三个隶书大字。井和碑同建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意在纪念曾子“事亲至孝”。据传曾子“亲亡,泪如泉涌,水浆不入口者七日”。


 
→回复
7654321_1390(bluesky) 2006年1月12日 13点52分 评分:0
嘉祥县城南23公里的曾子故里--风景秀丽的南武山南麓,有一处历史悠久、气势辉宏的古建筑群体--曾庙。
  曾庙,又称曾子庙、宗圣庙,是历代祭祀孔子著名高足曾参的专庙。
  曾庙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元)重建后改称“宗圣庙”,重建后的曾庙当时仅有正殿、寝殿、东西庑、戟门各三间。次年,又于庙右创建莱芜侯祠三间。明宏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山东巡按金洪因庙制简陋,秦请扩修,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完工。明嘉靖、隆庆年间,曾庙两次毁于战火。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六十二代孙五经博士曾承业秦请重修,当年九月动工,年底竣工。这次重修,奠定了现在的布局和规模。清顺治、康熙、乾隆、光绪等年间多次进行修缮。
  曾庙是一处极具代表性的我国古代官式建筑群体,迄今保留了鲜明的明代建筑风格。曾庙座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通长23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27600平方米。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分正、左、右三路,共三进院落。主要建筑物30余座,殿、庑、亭、堂70余楹。庙内碑碣林立,古柏参天,更显肃穆壮观。
  曾庙大门外建有三座高大的石坊,均为四柱三楹石质建筑。中坊为四柱冲天式,上饰承露宝瓶和朝天吼,上镌“宗圣庙”;西坊镌“一贯心传”,皆为遒劲的楷书大字。中坊外是一座雄伟的照壁。
  宗圣门是曾庙的正南门,为三间悬山式建筑,长12.08米,宽8.06米,高7.5米,门扉六扇,阀阅六只,绿瓦履顶,饰螭吻,跑兽。在三坊、照壁的衬托下,显的气宇轩昂,庄严肃穆。
  宗圣门内为第一进院落。院两侧“景圣门”和“育英门”东西相对,均长9.5米,宽6米,高5米,为三开间悬山式建筑。
  戟门是曾庙的二门,长11.8米,宽8米,高7米,建筑形式与宗圣门相同。古代,宗圣门、戟门只有在重大祭祀活动迎神时开启,平时前往曾庙竭拜的官员人等只能从景圣门、育英门及戟门两侧的角门出入。
  宗圣殿座落于中路第二院落的后部,是曾庙的主体建筑。大殿面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18.85米,重檐九脊歇山式,高15.35米。大殿飞檐挑角,雕梁画栋,下檬三踩斗拱,上檬五踩斗拱,繁华似锦,宏大华丽。四周回廊中,22根水磨石柱,门前两根平雕云龙,其余平雕荷花、牡丹等,技艺精湛,意境新奇。前面20扇,后4扇门窗,镌扣成梅花锦式,巧夺天工,精美秀丽。顶履绿瓦,大脊游龙蜿蜒,跑兽千姿百态,螭吻,仙人栩栩如生。殿中望板,彩绘盘龙,八角藻井中,雕龙含珠,其势欲腾,殿门上悬“道传一贯”巨匾一面,遒劲的楷书大字为清雍正皇帝御笔亲书。大殿正中透雕龙凤的神龛中,祀曾子彩色塑像,冠冕衮服,双手执圭,独具儒家宗师风范。两侧有他的弟子子思和再传弟子孟轲陪祀。
  殿前附建月台,高1.5米,东西长18米,南北宽13.8米,四周围以雕工精致的石栏,是祭祀活动的场地。古代,每年春秋两季次丁日,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东西庑位于宗圣殿前,东庑(原址)原祀有曾子弟子阳肤、公明仪、公明高、公明宣、孟仪的木主;西庑(原址)祀有乐正子春、沈犹行、单居离、公孟子高、子襄的木主。
  寝殿(原址)位于宗圣殿后第三进院落中部,为五脊歇山式,原祀曾子及夫人公羊氏塑像,1966年倒圯。
  三省堂为曾庙东路建筑,与宗圣殿院平行。正南门为“慎独门”,典出曾子“故君子必慎独也”之语。三省堂是为纪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而建,院中原有三省堂、斋居所、神庖等建筑,清末倒圯。
  莱芜侯祠为曾庙西路建筑,与宗圣殿院平行。是供奉曾参之父曾点的祠堂。正南门为“咏归门”,典出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归门”之语。莱芜侯祠大殿“莱芜侯殿(原址)”为五间歇山式建筑,三踩抖拱,顶覆绿瓦,东西长20米,南北宽10米,高8米,殿中祀曾点彩塑。殿前附有月台。殿后原有曾点寝殿,早期倒圯。殿前报功祠与崇德祠东西相对,均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报功祠祀曾子长子曾元及妻高阳氏,崇德祠祀曾子次子曾申及妻颜氏。
  中兴亭位于戟门左前方,两檬歇山式建筑,为曾子六十二代孙曾业于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为保护“重修宗圣庙碑”而建。巨大的“重修宗圣庙碑”,详细记述了明万历七年扩修曾庙及翰博中兴的经过,曾氏后裔称此碑为“中兴碑”,称碑亭为“中兴亭”。1966年,石碑、碑亭均遭破坏,1985年修复了石碑。
  乾隆御碑亭位于宗圣殿正前方。乾隆十三年,清高宗御书“宗圣曾子”赞,派官员到曾庙祭曾立石。乾隆御碑原保存在三省堂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曾子六十九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毓 尊迁立于宗圣殿前,并建亭保护。碑亭为重檐攒尖式,覆黄瓦,七踩斗拱,堂皇富丽,1966年遭破坏。2003年,由曾宪梓博士捐资修复。
  涌泉井为曾子六十九代孙曾毓 尊于乾隆四十九年为纪念曾子“事亲至孝”,父亡“泪如涌泉”而建。井旁立石碑一座,上镌“涌泉井”三个楷书大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曾庙的保护,成立了保护机构,增加了看管人员。1956年和1964年,省政府两次拨款15万元维修曾庙。1981年,省政府拨款12万元,整修了曾庙围墙和曾庙现存建筑物的门窗,修复了慎独门和景圣门。1985年,省政府拨款17万元,修缮了宗圣殿。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嘉祥县人民政府修通了至曾庙、曾林专用公路。二 OO 二年十月起,由曾宪梓博士捐资修建部分文物古迹,于二OO四年八月竣工,历时一年零十一个月。至此,曾子庙规制得以恢复,景貌再现昔日辉煌。 曾宪梓 博士热爱祖国,眷恋故里,以保护国家珍贵历史文物、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慷慨奉献,乃盛世义举,功德无量。
  2000年,曾宪梓先生为宗圣殿题写了匾额。复原后的宗圣殿匾高1.5米,宽1米,浮雕龙边,曾宪梓先生题写的“宗圣殿”三个楷书大字,笔力雄劲,通体贴金,更增加了大殿的威严。
 
→回复
7654321_1390(bluesky) 2006年1月12日 13点56分 评分:0
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曾参生于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是年,孔子四十七岁,少孔子四十六岁。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曾参二岁。
  鲁定公七年(公元前503年)曾参三岁。
  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曾参四岁。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曾参五岁。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曾参六岁。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曾参七岁。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曾参八岁。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曾参九岁。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曾参十岁。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曾参十一岁。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曾参十二岁。常随父学诗书,有“伏案苦读”之说。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曾参十三岁。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曾参十四岁。“躬耕于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归,因思父母,而作梁山之歌。”(见《淮南子》)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曾参十五岁。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曾参十六岁。奉父命至楚,从学孔子。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曾参十七岁。随孔子在楚。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曾参十八岁。随孔子离楚去卫。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曾参十九岁。随孔子在卫国。
  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曾参二十岁。随孔子在卫国。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曾参二十一岁。随孔子在卫国。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曾参二十二岁。随孔子自卫返鲁。《孔子家语》记有,他“敝衣而耕,常日不举火”。鲁国君要赠其“食邑”,辞而不受。
  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曾参二十三岁。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曾参二十四岁。孔子的高才弟子颜回病故,曾参就成了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曾参二十五岁。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曾参二十六岁。孔子呼而告之,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亲以《大学》授曾参。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曾参二十七岁。是年,孔子卒,终年七十三岁。曾参若父丧而无服,守孔子墓。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参。
  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曾参二十八岁。继续守孔子墓。
  鲁哀公十八年(公元前477年)曾参二十九岁。最后一年守孔子墓。
  鲁哀公十九年(公元前476年)曾参三十岁。三年守墓过后,孔门弟子子夏、子游、子张认为有若面貌很象孔子,要把有若当孔子来事奉,强叫曾参同意。曾参拒绝说:“这样做不可。老师的德行象长江的水洗过,象秋天的阳光晒过,清净洁白,无以复加,怎么只求面貌象似呢?”(见《孟子?滕文公上》)
  鲁哀公二十年(公元前475年)曾参三十一岁。父病故时,曾参“泪如涌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见《礼记》)
  鲁哀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74年)曾参三十二岁。
  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曾参三十三岁。
  鲁哀公二十三年(公元前472年)曾参三十四岁。
  鲁哀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1年)曾参三十五岁。
  鲁哀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70年)曾参三十六岁。
  鲁哀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69年)曾参三十七岁。
  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曾参三十八岁。武城大夫聘曾参为宾师,设教于武城(今山东平邑城南40公里曾子山下)
  鲁哀公二十八年(公元前467年)曾参三十九岁。
  鲁悼公元年(公元前466年)曾参四十岁。离鲁去卫。
  鲁悼公二年(公元前465年)曾参四十一岁。
  鲁悼公三年(公元前464年)曾参四十二岁。
  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3年)曾参四十三岁。
  鲁悼公五年(公元前462年)曾参四十四岁。
  鲁悼公六年(公元前461年)曾参四十五岁。
  鲁悼公七年(公元前460年)曾参四十六岁。
  鲁悼公八年(公元前459年)曾参四十七岁。
  鲁悼公九年(公元前458年)曾参四十八岁。
  鲁悼公十年(公元前457年)曾参四十九岁。
  鲁悼公十一年(公元前456年)曾参五十岁。时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曾子皆不应命。
  鲁悼公十二年(公元前455年)曾参五十一岁。 鲁悼公十三年(公元前454年)曾参五十二岁。
  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曾参五十三岁。
  鲁悼公十五年(公元前452年)曾参五十四岁。
  鲁悼公十六年(公元前451年)曾参五十五岁。
  鲁悼公十七年(公元前450年)曾参五十六岁。
  鲁悼公十八年(公元前449年)曾参五十七岁。
  鲁悼公十九年(公元前448年)曾参五十八岁。
  鲁悼公二十年(公元前447年)曾参五十九岁。
  鲁悼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46年)曾参六十岁。与子夏、段干木等设教于西河一带。
  鲁悼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45年)曾参六十一岁。
  鲁悼公二十三年(公元前444年)曾参六十二岁。
  鲁悼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43年)曾参六十三岁。
  鲁悼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42年)曾参六十四岁。
  鲁悼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41年)曾参六十五岁。
  鲁悼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40年)曾参六十六岁。
  鲁悼公二十八年(公元前439年)曾参六十七岁。
  鲁悼公二十九年(公元前438年)曾参六十八岁。
  鲁悼公三十年(公元前437年)曾参六十九岁。
  鲁悼公三十一年(公元前436年)曾参七十岁。是年,曾参有病卧床不起,把弟子们叫到跟前说:你们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和手,都保全得很好吧!我一生正象《诗经》上 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以保其身。从今以后,我知道身体能够免于毁伤了。小子们,要记住啊!并且他自言自语地说,君子修养之道贵在三条:“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这三条我能做到吗?始终不忘修养功夫(《论语?泰伯》)
  鲁悼公三十二年(公元前435年)曾参七十一岁。一天夜里,病危中的曾参,突然想起身下铺着一领华美的席子,是鲁大夫季孙氏送给他的。他认为,自己一生没做到大夫,不应铺大夫的席子,于是就招呼儿子们把席子换下来。没等换上的席子铺好,他就死了,终年七十一岁。葬于嘉祥县南武山西南的玄武山下。

 
→回复

邻近景点
泰山
孔林
孔庙
孔府
趵突泉
成山头风景区
第一海水浴场
刘公岛
大明湖
蓬莱阁
千佛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