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东汕尾汕尾港美食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广东汕尾汕尾港美食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汕尾港美食
汕尾饮食因为海产极为丰富,所以以此为主,特产虾蛄个大味美,汕尾鱿鱼、章鱼和墨鱼均是名产,干鱿鱼是送礼佳品。章鱼新鲜的呼作"胶水",以白灼为最好吃,汕尾膏蟹是特有品种,形似花蟹,膏黄肉厚,用以滚粥至妙。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ann123(Ann) 2005年10月27日 15点23分 评分:10
评论:广东 → 汕尾 → 汕尾港 → 美食
风味小食,各地皆有。品种食法多样,各具地方特色。滨海小城汕尾市的小食,早已远近闻名。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每近中午时分,各类食店摊档,遍布街巷;各种风味小食,纷纷上市。甜的、咸的、酸的、辣的,诸味俱全,引人垂涎;蒸的、炒的、煎的、炸的,香气扑鼻,催人食欲。除其他街市常见的面条、粉丝、包点、饺子之外,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各种各样的菜稞:包括猪肠稞、重糕稞、菜头稞、薯粉稞、油炸稞、鼎溜稞、升煽稞、鸭蓝稞、铜盘卷、发稞、菜包稞、碗仔稞,还有各式各样的稞条汤,糯米丸、尖米丸之类,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些菜棵或由米粉为皮,花生米、虾米、瘦肉丝、鱿鱼丝以及香料蔬菜为馅,蒸熟后放着, 吃时再用油煎,又酥又韧,味美肉香,极其可口;或者直接由米浆和虾仁、肉丁、蔬菜等拌在一起,蒸一层,放一层, 重迭而蒸,叫做重(叠)糕稞。吃时直切成一块块,佐以生油配料,又热又烫,鲜嫩甜滑,非常可口。 而油炸稞、菜头丸一料,则以萝习丝、葱头或蒜头、虾仁、鱿丝,用米浆拌和,顾客来时,用一铁漏子盛着, 放人油锅里炸,边炸边卖。蘸上酱醋,吃起来脆香酸甜,回味无穷,十分开胃。这些莱稞,因其制作精功,配料讲究, 又好吃,又便宜,加上种类繁多,任君选择,很是招徕顾客。
汕尾吃菜稞,中午才热闹,这已是有很长的历史了。很久很久以前,汕尾是一个海滩,渔民从福建、从潮汕、从香港各地出海打鱼,途经此处,或上岸歇息,或晒网卖鱼,慢馒地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一个埠市。许多渔民因中午不能及时回家吃饭,便在埠市上买些点心吃。这佯,具有地方特色的菜稞便应运而生。可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一般只是渔民上岸,或村民赴圩,或亲戚朋友来家做客,或来不及回家吃午饭,人们才到街市上买点菜稞回家吃。而今,生活改善,人们讲究工作与休息,一般都不花时间做饭,并逐步成为习惯。

海丰饮食文化

  海丰古代饮食为“饭稻羹鱼”;明末以后,番薯逐渐成为主食海丰故有“番薯县”之称;改革开放以来,主食大米,兼食面粉等一日三餐,农忙时或加两餐点心;早餐吃粥,午餐、晚餐吃干饭,或午餐吃粥,早餐、晚餐吃干饭,各地不一。受省港习俗影响,民国以后,汕尾等城镇饮早茶之风渐兴,改革开放以后更浓。夜间劳作者常结伴到大排档“宵夜”。

  居家食俗较为随便、节约,菜肴多是时菜、鱼肉,俭约者佐以咸菜、 菜脯、榨菜等。节日食俗和礼仪食俗则丰盛、铺张,俗称“食排场”或“食九簋”;为讲义气和体面,戚友交往,常备家宴款待,故有谚谓“头好做人客,二好过年节”。饮食口味清淡、浓醇并重,生脆、爽口为佳。喜吃蚝鲑、虾鲑、鱼鲑等,传统菜式有大三仙(猪脚、墨脯、鸡)、小三仙(猪肉、鳗鱼、蚝)、大粒参、甜扣玻璃肉、鳗鱼咸菜汤、蛤仔汤、三鲜汤、鱼丸、肉丸、蒸膏蟹;蒸龙虾、蒸排骨、炒鱿鱼、炒鲜蚝、炒丝蚶、白斩鸡、反沙芋、冬瓜盅等等。

  海丰小食,甜、咸各有许多款式,常见的有油麻糊、豆花、豆浆白果羹、地豆羹、三豆汤、蛤春丸、狗毛糕、草粿、鱼粥、虾粥、肉粥、甜酒糟,、饺子、冬节蛤、小米(薯粉饺)、扁食(云吞)、甜丸、咸丸、 猪肠粿、,重糕粿、菜包粿、扎头粿(碗仔 )、印桃粿、菜头丸、水糍、油糍、鼎客仔、甜粿、发粿、松粿、凉粉粽、牛脚粽、三角粽、炒米方、豆方、油条、油角、煎堆、薄饼、月饼、剪酥、豆酥、纸牌糕、麻宝、蛋糕、蛋卷和各类包点等。

海陆丰咸茶趣谈

  凡到过海陆丰的外地客人,都曾经被当地热情好客的主人邀到家里,端上一碗碗清香爽口、具有地方风味的咸茶,吃后回味无穷,留下深刻的印象。

  咸茶,盛行于汕尾市和揭阳市以及桂、湘西部分地区,是旧时隆重而又经济地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 它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茶叶放进牙钵(一种特制的内壁有锯齿纹的陶器),湿润后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约3尺长的擂槌 (木杵)来回搅拌捣碎,接着将熟花生米、芝麻、薄荷叶等陆续投入牙钵擂成浆糊状,放进适量的食盐,将煮沸的开水冲入即成, 故又谓之擂茶。然后主人将炒米等大把大把地放入盛着咸茶的碗里,热气腾腾地端到客人面前。大家团团围坐在客厅中,边饮边嚼, 边扯家常,或谈见闻时事,主人则不时殷勤地添上咸茶、炒米等进行劝饮,众乐陶陶,别有一番情趣。

  海陆丰人除平时在家里以食咸茶顶替午餐外,举凡婚娶、寿订、添丁、新居落成、外地远归、病愈出院、遇险脱难等,定要请邻居、亲戚、朋友、同事等到家大摆“咸茶宴”。如男方向女方定婚要请“定头茶”,女方则要回请“定婚茶”。病人出院答谢慰问的人,要请“过运茶”。

  海陆丰咸茶还有“饭茶”、“苦刺心茶”等两种饮食形式。其中“饭茶”流行于公平镇以及陆河等客家居住的山区。其制法是:将茶叶、花生米、薄荷等陆续擂好冲上开水后,在碗上泡上焖熟的干饭,有的还加上煮熟的白米豆、乌豆等豆类及配料,放入炒米,即成“饭茶”。旧时作为早、午的常餐。“苦刺心茶”则以当地莲花山区出产的野生植物“苦丁”的鲜嫩芽心,放进牙钵,加入适量食盐擂成浆冲入滚水,加上花生米、炒米等佐料就可饮食。

  吃咸茶已形成当地的一种时尚,是沟通邻居同事感情的一种交际手段。邻里、同事之间,有时产生龃龉,感情产生隔膜,其中有一方欲和好,就会擂起咸茶请对方过来叙旧道歉,从而消除误会,敦睦友谊,使双方感情和好如初。故民谣云:“海丰妇女兴咸茶,牙钵擂起闹喳喳,敬老爱幼在此睇,不在炒米减与加”。

  海陆丰咸茶甘香醇口,既具有茶叶的芬香、薄荷的甘醇,又具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等口味。 故有健脾利胃、延年益寿之功效。吃咸茶的习俗,代代相传,由来已久。清代茹敦如《越言释》载:“江广间有擂茶, 是羌盐煎茶遗制,有存古意。”清道光年间海丰举人黄汉宗亦有诗云:“海丰时俗尚咸茶,牙钵擎来共一家。厚薄人情何处见, 看她多少下芝麻。”写出了清代海陆丰吃咸茶的盛况和人间世俗情态。

别具风味的生地水蟹汤

  汕尾人请佳客,点的第一个菜就是“生地水蟹汤”。按粤式宴席上菜,上的第一个莱是汤。白色的瓷盆盛着一盆血黑色的汤水,汤的上面露出几个红红的蟹足,殊有特色,别具风味。当各人均舀过汤后,盆底会露出了几片生地黄。若你喝一口汤,就会感到苦而后甘,咸而后香,顿觉津生渴止。因为,生地黄性寒,味甘苦,清热凉血,养阴生淳,能治阴虚内热、虚烦不眠、湿热斑疹、口渴唇燥。加几片生地黄与水蟹同煮,既吃海鲜,又可解燥热,据说更是治秃发、白发的秘方。而吃生地水蟹汤,最有情味的,莫过于扯一个大螫,用牙咬掉关节后,把壳里的肉和汤一同吸进嘴里,回味无穷。

别具风味的小吃姜薯

  姜薯是海陆丰及潮汕的特产,烹食方法多种多样:速食法是刨片放在开水中滚两滚后加糖浆即食,俗叫泡姜薯汤汤中薯片,清香爽口。

  混制法是把姜薯切成小块作为肉类配料,可甜可咸,薯块香松,别有一番滋味。

  磨制法是把姜薯在特制的磨钵磨成薯泥,因姜薯松脆,磨后还存有粒状,适应烹煮姜薯丸,蒸姜薯酵则嫌粗糙,姜薯丸香脆滑润。

  另一种制法是渗入白糖绞成泥浆,薯泥很粘,不知者以为蒸熟后会粘齿塞喉。奇怪的是把薯泥放在器皿中蒸熟后没加酵母菌而成姜薯酵,它松而不粘,比蛋糕还爽口。其状、色、香、味,无与伦比。状如凝脂。凝脂怎生样?《诗经》有说美女“肤如凝脂”,那姜薯酵就像美女的肌肤一样惹人喜爱了。其实姜薯酵色更洁白,而且清香甜美,端的令人口馋涎垂哩。

  市场上姜薯终年都有供售,价廉物美,若渗入蛋清、莲子或白果之类,再用器皿造型,可以创造出多姿多彩、 适人们口味的精品。如批量生产,美化包装,供应市场需求,其经济效益大有可观。

汕尾市民饮食趋势透视

  近年来,随着汕尾经济的不断发展,汕尾市城乡人民的生活有了改善和提高。多数汕尾人对食品要求和饮食结构等也越来越有了讲究,基本上跳出“食能裹腹”的低层次饮食要求,呈现出求鲜、求质、求快的新饮食趋势。

  由于现代人对健康的重视和疾病预防意识的增强,汕尾人更加重视食品的新鲜度,重视保持其实质,使它能原汁、原味。譬如对海产品而言,不仅要求其“鲜猛”,而且讲求其“鲜活”,要活蹦活跳的。即使是“鲜猛”、“鲜活”的食品比较贵,他们还是愿意多付点钱,以求尝尝“鲜”。

  在“鲜”之后,汕尾人重视“质”,尤其是如今的餐饮业根据食客的需要,甚为注重食物的内质及质感,由以往的“数量型”变为“质量型”。在食物的采购、制作上特别注重嫩、酥、松、软、柔、滑、脆等口感,让人在品尝之后,口齿留香。
因为追求营养丰富,所以“杂”也是汕尾人所喜欢的。根据营养学原理:人体健康需要一种平衡营养,而平衡营养就需要“杂”的食品,越杂就越丰富。那种单一的过精的食品将越来越会被人冷落;而有选择地把那些营养挡配丰富的食品操在一起,便会越来越受人青睐。由此,“杂菇煲”、“杂菜煲”、 “杂鱼煲”等同一类的“杂”热销酒店食肆:“果仁五丁”、“金尖(黄花菜)木耳腐竹煲”等异类的“杂”钓着人们的食欲。特别是冬春时节,火锅更是让人喜爱,这除了“热气腾腾”之外,其好吃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它集多种美味于一体。陆丰的咸茶也是如此。

  “土”的食品也逐渐获得了汕尾人的好感。尤其是近些年来,“餐馆聚会家庭化、家庭宴会餐馆化”,这使许多餐馆一改过去的“贵族化”,变成“平民化”,推出具有“土”味的大众菜、家常菜,如红薯、嫩薯叶、豆苗、豆腐、 “猪脚墨鱼甫鸡”、“红豆猪尾汤”等大大方方登上“雅席”,使得食客感觉像在家里进餐一样,具有亲切感;同时使食客对过去的生活和日子产生怀恋、或者体验的心理。
或许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食品让汕尾人享受够了,在“菜篮子”工程充实之后,汕尾人偏向于吃到少污染甚至没有污染的天然性的“绿色食品”。许多充满维生素、叶绿素、纤维素的青菜成了人们每餐必不可少的食物,就连餐馆的“早点、茶点”也推出一盘盘的青菜,供食客选择。“绿”也成了汕尾人饮食的一大特色。

  由于现代人的工作、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特别是上班一族午间有稍稍休息的习惯,故对饮食的“快”颇为重视, 由此,汕尾的快餐食品便大有市场。这其中有两类,一类是真正的“快餐盒饭”,花上5元或10元,便能吃上一顿,免掉了做饭之累; 一类是排档式“快餐食铺”,三、四人花上几十元,可以尝到套餐味道。两类“快餐”都能让人“快快”和“乐乐”。 特别是现在有些餐厅提供了电话预订、免费送达等,这让那些为了省时、图方便的人感到满意。






 
→回复

邻近景点
世界之窗
欢乐谷
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
野生动物园
中华民俗文化村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
星湖
华侨城
锦绣中华
小梅沙海滨旅游中心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