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云南丽江白沙古镇丽江壁画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云南丽江白沙古镇丽江壁画概况
明代纳西族社会的壁画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在300多年间(从明代初年至清代乾隆年间),汉、纳西、藏、白族的画师陆续绘制而成。

  在中国,宗教信仰历来有释、道、儒诸教兼容并蓄的传统。在中原地带,不同寺观各自描绘宣扬其宗教教义的壁画,而丽江壁画的气度颇为不凡,它能在同一殿堂里,甚至在同一画幅里(例如《如来会佛阁》),将佛教、道教的神像绘于一起,使之并存不悖。这体现了木氏家族乃至纳西人的一贯行事风格。

  早期壁画地点有崖脚真武词、白沙琉璃殿、大研镇皈依堂、雪嵩村雪嵩庵等。依据佛教和道教经典绘制壁画,作风朴实。晚期壁画有漾西万德宫、白沙护法堂、大宝积宫、大定阁、束河大觉宫、芝山福国寺等。晚期壁画受密教影响,有着浓郁的藏画风格。

  目前只有白沙和束河的龙泉寺还保存有壁画,白沙是代表。在解放前白沙还保留有画匠田,田的收成就是东巴制作壁画的俸禄。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plf198(小贝) 2006年2月7日 18点38分 评分:10
从丽江县城的新大街,朝着北面玉龙山而至17公里处的白沙街,右转百十步,便到了丽江壁画的所在地一一琉璃殿和大宝积宫。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壁画创作于明代洪武至万历年间,总面积13922平方米,壁画共有55堵(墙),其中最大一堵(墙)在大宝积宫内,共画人物100尊,布局自然合理,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乐,千姿百态。

  丽江壁画以大宝积宫为中心,分布于白沙、束河,在研镇,漾西等10余处。现存的仅有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国及束河大觉宫所藏。据考,这些壁画大部分绘制于明代永乐至万历年间,少量是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创作。

  大宝积宫现存壁画558幅,是丽江壁画收藏最多的地方。这里所藏壁画其绘制内容多以佛、道、喇嘛教密宗神像合为一处为题材,如中为释迦牟尼佛坐像,两侧则为道教神像,而周围又画的是密宗三金刚和四大天王像。三教合处的画面,体现着对各种绘画流派兼收并蓄又独树一帜的绘制风格,描绘用笔严谨,色彩富丽,造型准确。明显吸取了东巴教绘画的粗犷、色彩对比强烈,线条均匀、笔法洗炼的特色。

  壁画中除三教神像外,还绘有乐舞、木工、纺织、打铁、砍柴、捕鱼、宰猪等生活场景,又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特点。在一幅以普门品经故事为题的壁画中绘有官吏、差役、刽子手,旅行者、罪犯等人物形象,--都体现出了明代真实的社会生活。丽江壁画中所涉及的题材广泛,对飞跑的骏马、盛开的荷花、山木田野、鸟兽鱼虫等,画中都有描绘,并明显展示了画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情感。就连慈航观音和飞天舞女也画得妩媚动人、活泼矫健, 少了些"佛法庄严"。壁画中描绘的宗教人物,并不是远离人间生活的偶像,而是以宗教为折光,融入了画师们的美学追求,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大宝积宫的壁画没有署名作者.据研究,认为它是明代画家在数百年间的群体创作,是纳西、藏、白、汉等民族画风溶为一体的艺术结晶。它是多个民族画师的手笔,是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结晶。其中尤以江南籍汉族画师马啸仙贡献卓越。马啸仙长于绘制人物,山水和花卉,他的作品在当时就被誉为精妙"神品"。马啸仙还曾一度进入西藏绘制壁画之后又回到丽江,直至逝世。
 
→回复
plf198(小贝) 2006年2月7日 18点38分 评分:10
丽江壁画是滇西北少数民族艺术的奇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姿,吸引着中外艺术家和游客。
  丽江壁画系明代木氏土司聘请汉、藏、纳西等族的画匠绘制的,分布在玉龙关的觉显寺、护法堂等十余处。由于年代久远,现仅存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及来河大觉宫四处。壁画共55堵,总面积139.22平方米,规模最大的是大宝积宫的12壁。其中一壁高2.07米,宽4.48米,共画人物600尊,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丽江壁画多系宗教题材,表现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内容为主,用笔细腻,设色精丽,对比强烈,特点突出,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丽江壁画以白沙大宝积宫为中心,包括琉璃殿、大定阁、福国寺的护法堂,束河的大觉宫和大研镇的皈依堂等处残存的壁画。早年,寒潭寺、万德宫、木氏故宅、雪崧寺等处也有,但无人护措,早已圯毁湮灭。近年皈依堂、护法堂的画,也相继毁坏,其余尚基本完好。1957年有关部门曾经组织美术工作者到丽江从事壁画的临摹工作,共得临本13O余件,向全国各大城市巡回展出,受到好评。1983年4月,又与其他民族的壁画、崖画一起,在首都北京展出,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这些寺庙殿堂内的壁画,题材是宗教人物和传说。内地的殿堂壁画,多为一种宗教的内容,而这里的壁画,在一个殿堂里,甚至在一幅壁画里,常有佛教、道教、喇嘛教三种神像并存的现象。这多种宗教揉合的壁画,与丽江所处的特殊地位分不开。丽江位于滇藏要冲,同时受汉、藏文化的深刻影响;民族杂居,群众宗教信仰较为复杂,其中尤以佛、道、喇嘛三教为盛。面对这一现实,统治者只好“兼容并包”,企图通过涂抹怫、道、喇嘛三教的威 严,宣扬三教“法力无边”,来安抚、麻痹群众,使其安于受奴役受剥削的地位,以巩固统治;但参加绘制的工匠们,生活在严酷的封建社会中,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有血肉联系,通过宗教题材的折光,或隐或显地透露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工匠们的美学理想。
  在壁画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大宝积宫,北壁,有一幅“观音普门品图”(203×446厘米):正中画观音,执法器,坐莲座上;西侧画人,人遇水、火、盗、虎等场面。画中有三个旅行的人,各带包裹雨伞,一遇虎,另一遇盗;左侧画一犯人,赤膊带枷跪地,一差役揪住他的头发,另一差役举剑欲砍,旁有二吏,指点交谈,似主谋者;右侧画一人遇火;这些遇难者,于危急时口念观世音,就逢凶化吉,虎盗不敢伤人,差人屠剑自断,火堆变成浅水荷塘。右侧下部有一班百姓,向着正中观音或跪或立,顶礼膜拜。观音莲座上有藏文题记。画虽是明显的宗教宣传,但从图中的官吏、差役、旅人和百姓身上,使人看到明代边疆社会生活的一些侧影。画的上部,有小观音八尊,亦各具神态,右上第三尊观音,倚手沉思,神态特妙。这些场面以山石云烟隔开,将它有机地组织在一个大画面里,布局匀称,错落有致。在西壁上的《莲花生祖师图》,正中画的是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祖师莲华生。在壁画中,他头戴七宝冠,合掌坐于莲座上,黑衣,头微倾。座下立二小天女,神态优美,四周画百工之神,或坐,或立,或舞,或骑马、春米、坐船、打猎、木作、纺织、捕鱼、打铁、砍柴等等,是一幅内容丰富的边疆社会生活画卷。
  这些壁画在构图、布局、线条、色彩的运用上,有较高的水平。如大宝积宫中的《如来会佛图》,画幅 367 ×498厘米。如来怫朱衣金身端坐正中,上列十八尊者,两侧画道教神像,下列正中,画喇嘛教三护法神,外侧画四大天王,共约百余像。这些神像,把佛、道、喇嘛三教的人物都糅合在一起,层次分明,动静相谐,色彩鲜明,人物生动,是一幅较为精彩的宗教画。在离大宝积宫东北不远的大定阁,正殿东壁上画的喇嘛教欢喜佛抱裸体女神,画面世俗气味很浓。正殿南北二壁的“水月观音”,画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佛像,以水月云石相衬,类似一幅山水人物画。如画观音菩萨一幅,观音坐于莲池畔的崖上,脚踏莲花,金身,紫衣,红带,后面花竹成丛,前面池中金荷正开,池水兴波。右上角一散花小天女驾云而至,白鸽相伴,舞于蓝天。写普贤菩萨一幅,普贤于崖上抱膝而坐,身旁鲜花开放,头顶梅花遮盖,右边溪流激湍,波浪迭起,左下角一童牵象,右上角有天女散花。画面精巧严谨,富于装饰情趣。这些壁画是在明初至清初30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绘制成的。由于形成时间漫长,工作量浩大,前后风格不一,壁画的作者可能是好几批多民族的工匠。相传白沙壁画的大部分是马啸仙的作品,据《丽江府志略·方伎》载:“马啸仙,江南人,工图画,山水臻神品,花卉人物靡不精妙,识者称为马仙画。西域闻其名,延去数载,后复归丽。”看来这一位是汉族。又据漾西万德宫(木家院)石碑记载“铸匠云南石凤翼,画工古宗古昌”。古宗即藏族,古昌是一位藏族画工的名字。又据父老传言,白沙原有一处“画匠田”,世代由当地东巴和姓耕种。由此推知,壁画是由汉、藏、纳西等民族的数批画家共同协作完成的,它是滇西北人民的共同创造,是各民族传统友谊的结晶,是一分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





 
→回复

邻近景点
梅里雪山
虎跳峡风景区
丽江古城(大研镇)
玉龙雪山风景区
泸沽湖风景区
大理古城
独龙江河谷
瑞丽姐勒佛塔
瑞丽喊萨奘房
碧壤峡谷
曼典瀑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