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湖北黄冈鄂州景区鄂州庾楼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湖北黄冈鄂州景区鄂州庾楼概况
庾楼2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位于鄂州市老城区的古楼街北段,是一座古老的楼阁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虽然它同周围那些巍然高耸、异彩纷呈的漂亮楼群比起来,显得有些老态龙钟。



  现存的古楼是1940年在原基复建的。楼下的石砌圆拱门,内空高达12米,宽11米,长16米,可以通行大型车辆。1983年,鄂州市建立后,市政府将古楼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专门拨款修葺一新。今日古楼,已成为供中外游人观瞻的著名景点。根据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布局,古楼街已成为旧城区的修理和缝纫业集中的步行街。



  古楼又名“南楼”。有人说,这是因为斯楼南向而立;也有人说,因为此楼在古武昌郡治之南。昔之古楼较今之古楼要窄小一些,上有佛堂一座,后毁;并置有响应环城之鼓,每日晨昏为全城敲更报时,故又名“鼓楼”或“谯楼”。



  古楼之所以颇有名气,并非全在于其“古”,而在于它与历史上的东晋征西将军庾亮有关。庾亮(公元289-340年)字元规,东晋颖川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人。史载,时人称他“美姿容,善谈化,性好庄老,风格峻整”。晋元帝闻其名,特地召见他,竟觉“风雅过于所望”。晋时,武昌又为江州的治所,所以,都江州领刺史的陶侃一直住在武昌。咸和7年(公元332年),长期镇守武昌的陶侃去世,朝廷命庾亮接替陶侃,都督江、荆、豫三州。《武昌县志》记载,庾亮镇守武昌期间,“崇修学校,高选儒官”,“坦率行已,招集有方,政绩丕著”。直至咸康6年(公元340年)因病去世,在武昌总共呆了8年多时间。他死后,其弟瘐翼接替兄职镇守武昌,庾翼之弟庾冰亦曾镇守武昌,史称兄弟三人在武昌皆有德政。鄂州设武昌县时,全县有8个乡,其中一个乡名为“贤庾乡”,据说就是纪念庾氏三兄弟的。



  历史上,古楼曾经多次重修。仅明洪武初年、清康熙5年和乾隆25年就重修过三次。不过,各代重修人的想法不尽一致。康熙时,古楼之下“石而坚”,“其上则荆榛萦绕,鸟鼠攸居”,一派荒凉破败景象,所以,县宰熊登特地拨款重建此楼。从他的《重建庾楼记》可知,他的主要目的地是为“以壮形势,为培国脉;以达晨昏,为鼓民生”,即主要突出南楼和谯楼两大作用,而把游观纪念性质的庾楼放到很次要的位置。乾隆时期去康熙朝不到百年,古楼一带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是出入县衙的交通要道,又是繁华热闹的商业闹市。对此,县令邵遐龄在《新葺庾楼记》中作了如下精彩的描述:“楼之下固孔道也。自屏外至寿井不上百弓,而远则北通蕲、黄,南达咸、冶,为行旅舟车所辐辏;近则官司绅士,舆盖衣冠所出入,农工商贾、布帛菽粟、釜甑器械所交易。夹市操作之家,巡市徒役之众,昼夜无停声,跬步无隙壤,湫隘嚣尘,不啻临淄之市矣。”



  值得一提的是,古之鄂州(今武汉市武昌)也有个庾楼(亦称南楼),址在黄鹄山(今蛇山)黄鹤楼之东。由于不少吟咏古鄂州南楼诗文的流传,许多人都以为此南楼即晋时庾亮吟咏玩月之南楼,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舆地胜》在提到鄂州南楼时说得很清楚:“或以为庾亮所登,非也。亮所登在武昌县”。前人在吟咏古鄂州南楼时,常把庾亮的故事扯在一起,正与苏东坡称黄州赤壁为“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如出一辙。古鄂州之所以不避和理复和假昌之嫌,重建一南楼,也确有纪念庾亮之意。从“鄂州南楼”的称谓可知,此楼之建设不会早于唐代。因为唐代以前,武汉市尚称江夏郡,高祖武德4年(公元621年),才取汉“鄂县”之名,改江夏郡为鄂州。李白曾游过当时之鄂州,有《望黄鹄山》诗,诗中根本未提到过南楼,可见当时南楼并未建成。前人遗下吟咏鄂州南楼的诗作,最早要推北宋的黄庭坚,其后,南宋的范成大、陆游等均有《鄂州南楼》诗作传世。据此可以推断,古鄂州南楼的建设大致在宋代,较武昌庾楼要晚七八百年。   
                       






庾楼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邻近景点
神龙溪漂流
腾龙洞
武当山
神农溪
神农顶风景区
人民公园
四方山植物园
伏龙山自然风景区
悬鼓观
房县神农峡景区
野人谷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