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江苏盐城陆公祠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江苏盐城陆公祠概况
陆公祠1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即陆秀夫祠。在盐城市区儒学街西侧、陆公词巷内。明初时建造,为了纪念南宋陆秀夫而建。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任礼部传郎。样兴元年(1278年),他同文天祥等人并立幼主赵昺,任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新会境内).祥兴二年二月六日,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先驱妻、子人海,后背负幼主昺投海而死。

  该寺几经毁修,现存建筑为1984年重修.全祠三进两厢。一进为门厅,正中保留了原“宋丞相陆公调”碑刻,二进为仰止堂,三进为浩然堂,二进和三进之间东西两侧有对称的厢房。祠内塑像、画像及匾额、条联等陈设基本恢复,并陈列有陆秀夫历史资料。   
                       






陆公祠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tccrain(tccrain) 2005年10月26日 09点34分 评分:10
  陆公祠坐落在盐城市城区儒学街。盐城是南宋末年著名丞相陆秀夫的故乡,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英雄,后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在今儒学街西侧建造了"陆公祠"。初建时为三进两厢和一坊一亭。一进为门厅,二进为仰止堂,三进为正祠堂。二进与三进之间,两侧有对称的东西厢房。大门外建有中流砥柱坊,门厅内有表忠亭。嘉靖十七年(1538年),正祠堂后又增建浩然堂。祠堂内的陈设,有陆秀夫塑像、画像和名人题写的匾额、挂联、诗词、碑刻、祭器等。几经战争摧残和长期失修,陆公祠房屋破败,陈设先后遭毁散失。仅有祠内墙上保存一块石碑,刻着明天启年间苏茂相题诗“浮海南奔拥六飞,孤臣血泪洒朝衣。石衔精卫心犹壮,鼎抱龙髯愿不违。粤屿草荒枢密冢,厓门花满侍郎矾。可怜旧国还祠庙,正笏忠魂归未归”。

  陆公祠在八十年代得以修复。仍为三进两厢。门厅上由书法家武中奇题写“陆公祠”。踏进门厅,迎面便是“宋丞相陆公祠”碑,上悬匾额“碧海丹心”。第二进仰止堂前天井东西墙壁上各有名人碑刻,厅堂中有陆公遗橡。上悬匾额“南海留芳”,两侧对联:社稷已墟尚有怀中六尺,君臣不死直从海底千秋。“海岳忠贞”则出自张爱萍之手。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rainbow668(七彩虹) 2005年11月9日 10点56分 评分:0
陆公祠,位于盐城市区儒学街陆公祠巷6号,为“三进两厢”式古典建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54平方米,是纪念南宋末年左丞相陆秀夫的祠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陆秀夫,字君实。一字实翁,祖籍楚州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今建湖县建阳镇),出生于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三岁时随父母迁居京口朱方镇 (今丹徒县境),后在鹤林寺从乡人二孟先生读书,聪明好学,才思敏捷,曾写过一首有名的《题鹤林寺》诗:

岁月未可尽,朝错屡不眠。
山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
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稻田。
寺门久断扫,分食愧农贤,

15岁时,陆秀夫回故乡盐城县乡试,得贡生,补太学谍,18岁魁省元,宝佑四年 (1256年),21岁时,与文天祥同榜登进士。

其时,南宋名将、两淮制置安抚使李庭芝镇宁扬州,慕陆秀夫才名,聘为幕僚。陆秀夫沉着机智,办事干练,深得李廷芝器重,不久即升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又擢升为参议官。咸淳九年(1273年),元军攻破了坚守6年之久的襄阳和樊城,打开了长江的门户。次年,元军由汉水入长江,顺江东下,丞相贾似道仍擅权误国,各地守将毫无斗志,不战而降,沿江重镇相继落入元军之手,德佑元年 (1275年),元军水陆并进,深入江浙腹地,常州、苏州、建康 (南京)相继失守。淮南官吏纷纷弃职逃亡,而陆秀夫及其幕友仍坚守,积极备战。李庭芝见其忠义可嘉,就保荐入京,任司农寺丞,不久又升迁为宗正少卿兼起居舍人,次年再次晋升为礼部侍郎。

德佑二年 (1276年),陆秀夫奉命和刑部尚书夏世林、兵部侍郎吕师孟一起出使元营一年。在与元使谈判中,陆秀夫坚持民族气节,威武不屈,严辞拒绝元使提出的屈辱条件,和谈“不成而返”。五月,元军攻陷临安(杭州)。恭宗赵礘和太后谢道清率百官奉表出降。陆秀夫谐同苏刘义等人由海路追随幼主广王、益王温州,并派人召集重臣陈宜中、大将张世杰,共同拥立广王在福州称帝,史称端宗,改元景炎。陆秀夫任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此后,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次第恢复一些失地,国势一度趋向好转。景炎二年 (1277年),元军水陆并进,迅速占领广东全境。九月,陆秀夫奉端宗,偏安潮州浅湾,后又将南宋朝庭迁上船队,仍然坚持抗元斗争。次年四月,十一岁的端宗在舟中得惊风病死去,群臣悲观失望,皆欲散去,陆秀夫振臂疾呼:“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以一旅(500人)一成 (方10里)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耶?于是拥立八岁的益王为帝。这时,陆秀夫进为左承相,与太傅张世杰,少保文天祥共秉朝政。祥兴元年六月,迁海上朝庭至广东新会县以南的厓山海面,仍艰难地坚持抗元斗争。此时的陆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有力地支持张世杰、文天祥的军事斗争,多次挫 败元军进攻,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南宋政权。

宋祥兴二年 (1279年)二月,宋元两军进行最后一次殊死决战,这就是悲壮激烈的厓山海战。陆秀夫、张世杰20多万抗元军队和数万民兵,布置在1000多条大船上,依山傍岩,列成方阵,中舻外舳,犹如城堞。元军统帅、南宋降将张宏范率数百艘战船发起猛攻,宋军船阵坚不可摧。张宏范封锁海口,切断宋军樵汲要道。宋军一连十几天吃干粮、饮海水,纷纷呕泻,人人困乏。二月六日,张宏范率船队乘涨潮发起总攻,杀声震天。在这关键时刻,宋将翟国秀、凌震解甲降元,宋军舰阵打开缺口,但张世杰的江淮精兵仍奋勇激战。黄昏时分,突然狂风大作,海浪滔天,暴雨如注,船只颠簸,士卒疲困,陆秀夫见元兵云集四周,料难得脱,随拔剑先把夫人和三个儿子驱入大海,并对小皇帝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拜毕整理好朝衣朝冠,藏玉玺于帝之怀,背负幼主,腰垂金印,从容投海殉国,时年43岁,随之赴海就义者有万余人,七日后,尸出海面,当地渔民冒生命危险,将其遗体收葬于厓山以北的青径口(今广东饶平县境)。人们为了怀念这位与国共存亡的民族英雄,广东潮州、潮阳、福建莆田县嵩山,都建有陆秀夫的衣冠。

盐城,作为陆秀夫的故乡,更是难以忘却这位先辈乡贤,在建湖县建阳镇,人们把陆秀夫生前捐资修建的木桥,依陆氏宗祠的堂号,定名为“景忠桥”。并在其就读的地方,立了一方“宋承相陆忠烈公读书处”的石碑。在盐城市西南郊建有陆秀夫“衣冠冢”,墓前刻石立碑:“宋左丞相陆君秀夫墓。”明、清两朝,前来墓前凭吊者甚众。明天顺年间吏部尚书李东阳《吊陆丞相》诗云:

国亡不废君臣义,莫道祥兴是靖康。
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唯着宋冠裳。
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
此恨到今犹不服,厓山东下海茫茫。

清顺治年间山西应州训导沈汉《吊陆丞相》诗云:

先生信国两谁磨,我欲同歌正气歌。
塞马千山横铁笛,楼船一片卧金戈。
兵栖粤岭流星殒,泪贱厓门古血多。
至此君臣同不死,紫澜时触海中波。

陆公祠立有“陆忠烈公故里”石碑,正面刻“海国孤忠”四字。陆公词,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为飞檐琉瓦词宇建筑,东西宽七丈三尺,南北长二十一丈六尺五寸,分前门、正殿、后院三进,有“仰止堂”、“表忠亭”、“中流磔柱坊”,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重建,又增建了“浩然堂”。祠内保存有多块石刻诗碑,为明清两朝官员和文士瞻仰陆公祠之作。明天启年间盐督苏茂相题《陆丞相祠》诗曰:

浮海南奔拥六飞,孤臣血泪洒朝衣。
石衔精卫心犹壮,鼎抱龙髯愿不违。
粤屿草荒枢密冢,厓门花满侍郎矾。
可怜旧国还祠庙,正笏忠魂归未归?

清康熙年间翰林检讨邱象随《望陆丞相祠》诗云:翠华又拥大洋中,独恨昏天起飓风。幸海朝廷原不辱,飞龙历数竞无终。

徒将心力过张许,却使功勋让邓冯。
遥望寒潮打祠屋,犹依蜃市认行宫。

抗战期间,陆公祠一度被毁。建国后在原址按原貌重建,“文革”期间,曾被占为职工宿舍,遭严重破坏。1984年盐城市人民政府拨款重新修复,对外开放。现前门上悬武中奇题《陆公祠》石刻横额,正殿仰止堂由刘海粟题名,供奉周振威创作的陆秀夫大幅绢画象。后院浩然堂为李敦甫题名,内悬张爱萍上将题写的“海嶽忠贞”横匾,中为彭英创作的陆秀夫全身塑像,四壁为曹晋杰、吴继平合作介绍陆秀夫生平的二十四幅巨幅连环画。东、西厢房陈列陆秀夫的遗稿和遗墨等文物,极为珍贵。游人至此,无不崇敬这位坚持抗元,负帝蹈海,与国共存亡的民族英雄。

 
→回复

邻近景点
连岛旅游度假区
灵山大佛
周庄镇
同里
沙溪古镇
沧浪亭
狮子林
大明寺
孔望山
甪直
拙政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