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博物馆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博物馆概况
四川大学博物馆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四川大学博物馆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锦江河畔,位于四川大学内。筹建于1914年的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高等院校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辟有石刻艺术陈列室、民俗学陈列室、书画艺术陈列室、道教历史文物陈列室和革命文物陈列室等展厅,展出文物2000余件。

  1914年,美国学者戴谦和(D.S.Dye)教授创建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华西大学博物馆,其后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早在三、四十年代,华西大学博物馆就已成为一座规模较大、海内知名的博物馆,当时便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馆"之美誉。此后,先后更名为"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为今天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博物馆之一。

   建馆以来,先后已接待数十万计的海内外客人来馆参观,受到专家学者很高的评价。其中如郭沫若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参观本馆时,就为本馆题辞称:"川大博物馆收藏颇为丰富,闻系积四十年之力而得此,殊非易易!望善于加以保管并加以有系统的研究,对中国文化史将有适当之贡献。"1995年7月,杨振宁博士来本馆参观时,也给本馆以高度评价,他在题辞中写道:"我十分高兴参观贵馆,你们收藏了许多精品,陈列方法也非常先进。世界大学博物馆中排名应在前十名之内。希望能捐到巨款,更充实收藏。"加拿大驻华大使葛汉先生参观结束后深有感慨地说:"贵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国人应该为有这样的博物馆而感到自豪!我回到北京后,要让所有来成都的大使馆官员都来这里参观。"   
                       






四川大学博物馆 石刻艺术馆一角
四川大学博物馆
皮影艺术馆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luoxin26(天使爱美丽) 2007年5月31日 14点03分 评分:10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 ,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美国学者戴谦和(D.S.Dye)教授创建了今四川大学博 物馆的前身——华西大学博物馆,其后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早在三、四十年代,华西大学 博物馆就已成为一座规模较大、海内知名的博物馆,当时便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馆”之美 誉。此后,先后更名为“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为今天在海内外 具有较大影响的博物馆之一。


建馆以来,先后已接待数十万计的海内外客人来馆参观,受到专家学者很高的评价。其中 如郭沫若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参观本馆时,就为本馆题辞称:“川大博物馆收藏颇为丰富,闻 系积四十年之力而得此,殊非易易!望善于加以保管并加以有系统的研究,对中国文化史将 有适当之贡献。”1995年7月,国际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来本馆 参观时,也给本馆以高度评价,他在题辞中写道:“我十分高兴参观贵馆,你们收藏了许多 精品,陈列方法也非常先进。世界大学博物馆中排名应在前十名之内。希望能捐到巨款,更 充实收藏。”加拿大驻华大使葛汉先生参观结束后深有感慨地说:“贵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 刻的印象,中国人应该为有这样的博物馆而感到自豪!我回到北京后,要让所有来成都的大 使馆官员都来这里参观。”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目前中国高等院校中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博物馆。八十多年来,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藏品。现有文物四万多件,可分为民族学、民俗学、石刻、书画、陶瓷、青铜器、古钱币、古印、刺绣、外国文物等主要的门类。其中尤其以书画、陶瓷、美术雕刻艺术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藏品最为突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馆藏书画中收藏有上起唐、宋,下迄明、清以至近代名家作品近2000幅,其中尤以明清两代最为丰富,几乎各大家、流派皆有其代表作,经过国家鉴定的一、二级珍品达一百多件,当中的明戴进《松涛品萧图》等,都是中国书画中的精品。

馆藏瓷器中以国内收藏不丰的唐宋邛窑陶瓷器最富特色,其中唐代彩斑釉器、高温彩釉器、瓷雕塑器等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均属珍品。此外,藏品中的一批宋龙泉窑、官窑、吉州窑瓷器、清官窑斗彩、祭红、五彩器、四川南宋琉璃厂窑的“宋三彩”俑等也都是具有很高工艺水平、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佳品,深为海内外所瞩目。

美术雕刻中,除了拙朴洗练的四川汉代画象砖、画象石以及圆雕之外,四川邛崃龙兴寺佛教石刻尤具特色,它以本地红砂岩为材料,雕刻玲珑剔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高达198厘米的断臂菩萨立像,以其优美的造型、生动的表情,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馆藏民族文物中,以藏族文物为其大宗,包括各种青铜造像,“唐卡”(卷轴画)、藏文经书、寺院法器以及生活用器,其中不少是稀世之珍,使本馆成为国内外闻名的藏族文物收藏中心之一;此外,羌族巫师的法器、彝族的漆器与武士盔甲、苗族的挑花与刺绣、景颇族的服饰、纳西族的“东巴经”,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铜鼓等,都成为我国民族学研究的一批重要资料。

民俗文物中,收藏有数百种历代名纸,从东晋桑根纸、六朝的黄麻纸到唐、宋、元、明、清各种名纸以及朝鲜的五色连绵纸、日本江户时代的矾水引薄美浓纸等,品种之齐全,为国内罕见;藏品中还有清代末年全套新娘嫁妆、花轿、寿仪用品、皮影及其唱本、雕刻工具、竹木根雕、鼻烟壶、历代玉器等各类珍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除此之外,本馆还收藏有来自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千件文物,这在全国博物馆中也是不多见的。

四川大学博物馆同时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与教学实验基地。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 来,以本馆为研究中心,在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学、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学 术调查与研究,先后出版了多种学术刊物与专著,其中如郑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闻宥 教授编著的《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藏古铜鼓考》、全套世界发行的大型学术刊物《华西边疆 研究学会杂志》(1922—1947)、《南方民族考古》(1987—)等,都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 的影响。

本馆研究室拥有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方面的科研人员,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该研 究室藏有上万册中外图书资料,其中不少属于孤本、善本,如明版《韵府群玉》、美国博物 馆出版的《中亚调查记》、全套河内出版社出版的《法国远东学院学报》(1901—1946)等。 此外,馆内还收藏有大批极为珍贵的碑铭、墓志、墓砖拓本,其时代上起秦汉,下迄唐、宋 、元、明、清各代,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历史、民族、宗教、风俗礼仪等各个方面,绝大部 分目前已在整理编目之中,可为学术研究提供十分重要的资料。

作为文科的教学实验基地,本馆为了配合历史系考古、博物馆专业学生的教学与实习,制 作、采集、收藏有自旧石器时代以迄历史时期考古的大批教学标本。馆藏的各种民俗、民族 以及历代艺术珍品,也为文科其它专业提供教学实习服务。

四川大学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各个时期的文物,开展社会服务,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宏扬民族文化提供 场所,也是本馆的宗旨。近年来,每年平均接待大、中、小学生数千人次。随着社会经济文 化的发展,文物的社会价值将会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合理利用馆藏文物,发挥其优 势,使之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为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由美国学者戴谦和(DenielsheetsDye)始筹建于1914年,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它最早把西方近代博物馆的理论和模式介绍给西南的学术界,首开西南文博界的文物收藏、研究、陈列诸方面的先河。历经几十年风雨沧桑,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大学博物馆中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在海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华西科学考古的“洋先锋”

有人曾说:西人之来华者,多嗜中国艺术。美国人丹尼尔·大安,来华后取名戴谦和,当地人很少叫得出他的英文名,而“戴洋人”却人人皆知。戴谦和少年时,即爱慕中国,立志愿为中国服务。1906年来到四川,耳濡目染之下,很快学会了汉话,并能很自如地运用成都土语。

四川文物繁多,古墓、石阙、摩崖及寺庙内的古代塑像和壁画所在皆是,且世所罕见。古朴的民俗、优美的山川,以及众多的民族,令外国教员的兴趣多种多样。葛维汉(D,C.Graham)教授深入边区,足迹遍及苗、羌、藏、彝等民族聚居地,先后进行了14次夏日探险,广泛采购民族文物,并系统整理,使它们成为民族学的资料和标本。戴谦和教授则潜心于寻访巴蜀古迹,发掘遗址、古墓。在他的努力下,华西考古学渐放异彩。

对西人的这些活动,民间素有怀疑,纷纷质问:“为什么华大的洋人戴谦和,在暑期内,不在避暑山庄里安安逸逸地避暑,偏要跑到打箭炉、巴塘、里塘、大凉山一带边地去,测量地形、考查矿产、收集古物呢?”“为什么华大的洋人葛维汉把旅行考察的事情,都拿回他们本国去报告呢?”归结起来,认为洋人是在刺探国情,实施阴谋。按中国政府的《采掘古物规则》、《古物保存法》,华西大学为一私立大学,采掘古物也不在许可之列。确有一些洋人采用卑劣手段盗窃、摧毁文化遗产。但葛维汉、戴谦和等人的研究活动,客观上开辟了西南考古学、西南民族学,并积累了有价值的成果。

“三星堆”古蜀文明的发现

“三星堆”的发现,始于月亮湾农民的偶然挖掘。1929年春,燕氏祖孙三人在自家“风水宝地”挖出400余件古物。后来,燕家人对前来发掘的葛维汉教授讲,因当时坑挖得太深,父子俩都得了一场大病,几乎死亡,幸好及时住手,不然燕家定会爆发一场更为厉害的瘟疫。大致是出于“折财免灾”的原因,燕家将“意外之财”除自留部分外,大多向亲邻朋友广为分送。

成都著名的金石鉴赏家龚熙台也从燕家购得玉器4件,大为赞赏,称“价值连城”。龚熙台此说一出,立时在成都古董商中引起噪动,人们纷纷奔赴广汉找燕家购买玉器……古董市场被“广汉玉器”搅得沸沸扬扬。有些古董商为了赚钱,甚至制造赝品出售,致使“广汉玉器”鱼龙混杂,令人真假莫辨。

1931年6月,戴谦和、葛维汉等人先后赶赴广汉,在当地驻军陶宗伯旅长的协助下,对月亮湾遗址进行了考察、摄影,经县长罗雨苍及省政府教育厅同意,拟进行科学发掘。此时,因为大批古董商云集广汉,使得当地百姓群起发掘玉石器。罗县长得报后,当即下令保护月亮湾遗址,不准自行乱挖乱掘。1934年3月初,罗雨苍以县政府的名义邀请葛维汉率华西大学博物馆科学发掘队前来发掘遗址。当时社会治安十分混乱,时有土匪夜间抢劫“肥猪”(富豪)事件发生。为了防备土匪干扰发掘工作,罗县长派出80名士兵日夜保护发掘工作队和发掘现场。不过,发掘工作终因“邻近匪风甚炽”,只进行了10天便告结束,共获得各种玉、石、陶器600多件。领导发掘者除葛维汉外,还有华西大学博物馆馆员林名均。事毕,当葛维汉、林名均将它们全部移送县政府过目时,罗县长慷慨地说,这些器物很有科学价值,把它们送给华西大学古物博物馆。

1934年,葛维汉整理出历史上第一份有关广汉古蜀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汉州发掘简报》,他写道:“在四川古墓中发现的器物,大约为公元前1000年的时期,其先见卓识,令人惊讶与感叹!”当时的中国学者、外国学者、中国普通老百姓、中国地方官员、地方军队将领,抱着对中华文明强烈的自信心和热烈向往之情,自觉地担负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义务,由此揭开了以后半个多世纪的三星堆考古序幕。

四川大学古物博物馆的雏形

葛维汉、戴谦和率先在中国西部建立第一个博物馆,是华西博物考古的奠基人。1914年戴谦和在华大筹办博物部,1932年博物馆正式成立,有标本6000件,葛维汉被任命为馆长(任期1932~1941年)。戴谦和是一位具有创造力的梦想家,葛维汉则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收藏家,两个训练有素的人,配成黄金搭档,共同开发这座博物馆。大量的古物,经系统分类,向公众开放,每年前来参观者不少于6000人。

1941年郑德坤主持馆务,又聘请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冯汉骥教授、华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闻宥教授等共商馆务。郑德坤,人称“四川考古学之父”,这位哈佛大学的考古学博士,把博物馆建成了一个教育中心和收藏中心,他对馆藏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用图片的形式举办展览,介绍四川丰富多彩的文化,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以至当时援华助战美军等。人们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一道特别的风景。博物馆也因之名声大盛,被誉为成都当时的“重要名胜地之一”。经数代中西学术人的收录,到1951年华大古博物馆陈列的标本3万余件,所收罗古物文物至1950年达3万余件,分为古物美术品、边民文物、西藏标本三大类。古物上起史前石器,下迄明清金石书画,应有尽有。边民文物,包括羌、彝以及摩西、摆夷、开钦等民族器物、文物。西藏标本尤为丰富,曾有外国报纸誉之“世界各博物馆之冠”。

从1914年戴谦和筹办博物馆,历经数十年风雨沧桑,由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演变为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以至今日的四川大学人文数字博物馆。它现已成为国内大学博物馆中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四万余件,丰富的馆藏因“综合性强、精品荟萃、地方特色浓郁、异彩纷呈”等特色而享誉海内外。



 
→回复

邻近景点
九寨沟风景区
亚丁风景区
四姑娘山
黄龙风景区
米亚罗风景区
僰人悬棺
五须海
松潘古城
蜀南竹海风景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自贡恐龙博物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