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重庆三峡旅游区小田溪巴王墓群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重庆三峡旅游区小田溪巴王墓群概况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位于涪陵白涛镇陈家嘴村小田溪,距城区20千米。



  此墓群发现于1972年。当年4月,乡民在挖土制砖时,发现铜剑、铜镇、编钟、兽头等重要文物。同年10月下旬,四川省、重庆市博物馆和原涪陵市文物工作组,对古墓群中的三座进行发掘、清理,出土兵器54件,生活用具41件,生产工具8件,乐器37件,其他文物52件。铜器上多虎纽、手心纹、花蒂纹等,具有明显的巴文化特征。从其“王”字图语铭文、错金铜编钟等器物判断,当为巴国王室墓葬,与《华阳国志》记载相符合。其中一套编钟共14枚,曾在外国展出。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国先王陵墓多在枳”,枳即今之涪陵。小田溪发掘出的三个战国时期的巴王墓葬,证实了史书记载。三个巴王墓出土文物达192件,为研究巴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ylj109(风云) 2006年4月29日 20点51分 评分:0
巴国玉具剑举世罕见 小田溪墓群揭开统治者面纱
  古老的巴国王朝今安在?多少年来,为了搜寻这个迷失的王朝所在地,考古专家们为此奔走不断,也为此争论不休。史籍称“其先王陵墓多在枳(今涪陵)”,但一直未得到证实。直到小田溪墓群在涪陵被发掘出来后,争论才渐渐平息。

  巴国王陵现身涪陵

  小田溪墓群是三峡淹没区的一处重点墓群。从1972年起,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涪陵区文管所等先后进行了四次发掘清理和一次中日联合物探工作,共发掘清理墓葬9座,出土有一套十四件的错金编钟、“廿六年”铭文戈等大批战国时期珍贵文物,被认为是战国晚期巴国的王陵区。

  2002年9月至12月,我市文物考古所对该墓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勘探和发掘,共清理竖穴土坑墓葬13座,其中战国中晚期竖穴土坑墓11座,西汉时期竖穴土坑墓2座,共发掘出土铜、玉、陶、石、骨、漆、木、金等文物350余件。本次发掘的战国墓葬多属于战国晚期秦灭巴蜀前后,墓葬的规模较大,随葬品等级较高,墓主很有可能就是巴国的统治者。

  鸟形尊费人猜疑

  在这些墓葬中,除了出土有其他巴人墓群常见的器物外,还有一些十分罕见的器物。

  其中,30多厘米长的鸟形尊,让人费解。仔细观察下来,像一只鸭子的鸟形尊,竟有凤头、兽耳、鹰鼻和鱼喙。鸟形尊,通体有花纹,而且全身羽毛由银丝、绿松石等饰品构成,是战国晚期的文物。其造形精美,制作工艺精细,证明当时巴人的青铜器制作水平已经相当成熟。

  鸟形尊的原型就是过去巴蜀传说中的“鱼凫”。李白《蜀道难》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其中的“鱼凫”指的就是它。这个鸟形尊工艺精巧,造型精美,是巴国宫廷中使用的器皿,极具欣赏价值和历史价值。鸟形尊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专家一直在对其进行研究,但至今为止,仍未有答案。

  玉具剑举世罕见

  这批墓葬中最为重要的当属M12,是近年来三峡地区发掘的最大规模的战国墓之一。

  此墓出土的兵器中两柄楚式玉具剑颇为少见,剑长60—63厘米,剑首、箍、格、璏、琕都用质地很好的玉石制作,在以前的巴人墓葬中尚未发现,应是当时巴国王公贵族所使用。剑身光滑、修长,达70余厘米。出土时,这把剑被压弯在石头下,考古人员把石头搬开,它突然弹了起来,恢复原样,可见韧性非常好。

  宝剑出土时表面因为经过处理的原因几乎没有什么锈蚀。发掘人员作了个试验,用剑刃轻轻划过纸面,数层纸张迎刃而穿。这足以说明当时冶炼工艺十分先进。从剑的造形和铸造工艺看应该是楚国的产品,至于它是因为贸易还是战争的原因出现在巴国墓葬中,还有待考古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巴蜀图语”尚待破解

  1972年,涪陵小田溪二号巴族墓出土虎钮钅享于。虎钮钅享于的顶部,围绕虎钮周围竟刻有六个组合图案。在我们看来,有的像一条船,船上插有几枝树枝;有的像手心、蛇头组合;有的似鱼在水面跳跃,其余无法说出其形状。这些图案被考古学家称之为“巴蜀图语”。

  其中有几组复合图案在象征巴人的“虎”上有一条帆船图案,船的两侧是陡峭的山体,山体间还有云形图案,很像是讲述巴人的祖先乘船从三峡溯游而上的历史。

  这些巴蜀符号有什么意义?考古专家们至今未能完全破解。记者杨野实习生陈文颖

  丰都先人七千年前已用陶器

  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们过着怎样的生活?随着丰都玉溪遗址的发掘,先人们的生活渐渐浮出水面。

  文化遗存非常丰富

  丰都玉溪遗址隶属丰都县高家镇金刚村,在1992年三峡库区文物调查时发现。1998年以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主持了4次大规模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战国、唐代为主的文化遗存。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发现了重庆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距今约7000年。在其下层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是三峡以西地区出土的最早的陶器。

  多使用石陶器具

  玉溪上层堆积较薄,厚约0.50米。出土遗物有打、磨制石器,多台面小燧石石核和少量陶片。玉溪上层出土遗物虽然很少,但文化特征非常明显,可以分为两组:器表面饰斜划纹绳切纹的折沿釜(罐)、深腹罐、敞口钵,具有重庆峡江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早期特征;磨光附耳敛口红陶钵,外施深红陶衣,内褐色的敛口钵,卷沿盆,具有大溪文化风格。玉溪上层的年代大致相当于大溪文化阶段,属于玉溪坪文化。



 
→回复

邻近景点
西陵峡
瞿塘峡
大宁河小三峡
巫峡
三峡大坝
北温泉风景区
磁器口
金佛山
解放碑
北山
宝顶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