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江苏苏州杨家桥天主堂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江苏苏州杨家桥天主堂概况
杨家桥天主堂01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位于三香路莲香桥西北,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传入苏州约在明代末年,至清康熙年间教徒已达500余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发生苏州教案,由此城区教徒大为减少,仅存私宅圣堂数处。相传杨家桥天主堂原为教友殷某私宅圣堂,毁于太平军战火,后由渔民集资重建,成为渔民云集之所,俗称“网船公所”。第二年建造大堂一座,取名“七苦圣母堂”。教徒多为渔民,世代相传。



  1958年天主教被用作“苏州市社会主义学校”,但复活节、圣诞节等节日仍有宗教活动。1966年后被移作小学、工厂等单位使用。1981年政府拨款整修,并恢复宗教活动,仍由天主教爱国会管理。



  天主教包括礼拜堂、神父楼、修女楼和其他附属建筑,占地约一万平方米,树木葱茏,环境幽静。礼拜堂、神父楼为原构。主体建筑礼拜堂高约18米,占地1012平方米,十字架形平面,正门东向。横宽三间,纵深七间,第四间至第六间横宽为五间。建筑风格具有中西合壁特色,清水砖墙,小青瓦顶,屋面陡峭,亮花筒十字脊。东墙作五山屏风式,上方辟五彩玻璃圆花窗,下方列拱门三座,一大二小。中门额题“万有真源”,并塑有神像,北门题“尚德”,南门额“崇真”。其中各塑神像。堂内列砖砌圆柱,尽端为圣坛,有供圣母的神龛。圆柱上部架木构人字梁,支承檩椽屋瓦。南北檐墙每间辟彩色玻璃拱窗。神父楼面阔七间,两层,砖木结构,在礼拜堂南一字排开,朝北一面下层有廊,檐下列圆形砖柱。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jinbaolin(葫芦娃) 2005年12月10日 23点21分 评分:10
杨家桥天主堂,又称圣母七苦堂,或七苦圣母堂,位于苏州古城外西。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原为天主教教友、富商殷家的私宅,兼供天主教徒聚会活动。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后,殷宅活动点渐成规模,成为天主教苏州教区总堂,兼管苏州城内诸会口。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堂遭毁坏,同治五年(公元1866),渔民教友集资重建。由于原堂窄狭,难以容纳数千渔众,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时任总铎窦可型(P.Josephus,Deffond,1891年、1905年两次人苏州总铎)又购买堂后地十二亩,于次年建起大堂一座,名为七苦圣母堂,即今天杨家桥天主堂。七苦圣母是为纪念圣母一生中为完成耶稣基督对世人的救赎工程所受的七件重大痛苦而命名。
1958年该堂借作社会主义教育学校,“文化大革命”中被工厂占用,1981年归还修复。整个堂区现占地15亩半之多,建筑式样为中西合璧。教堂从空中鸟瞰,屋面成十字型构架,面积约1012平方米,可容纳近3000人。1991年1月,被苏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在历任本堂神父,特别是许建国神父的精心营造下,堂区内广种树木花草,挖池塘,筑假山,造长廊,建门楼,使整个堂区日益呈现出浓郁的苏州古典园林韵味。
由于杨家桥天主教堂的历史传统和特定环境,目前它已成为天主教苏州教区开展教务活动的中心。在教区、爱国会和本堂神父的领导之下,广大神长教友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大力开展民主办教,为充分满足广大信教群众的信仰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8年,杨家桥天主教堂被评为江苏省宗教界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2002年,杨家桥天主教堂又被江苏省天主教“两会”评为“五好”天主堂;期间更多次荣获苏州市有关单位创先进集体表彰荣誉。
 
→回复

邻近景点
连岛旅游度假区
灵山大佛
周庄镇
同里
沙溪古镇
沧浪亭
狮子林
大明寺
孔望山
甪直
拙政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