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四川阿坝卓克基土司官寨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四川阿坝卓克基土司官寨概况
卓克基土司官寨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位于马尔康县东7公里的卓克基乡西索村,位于成都至马尔康及卓克基至小金的公路大道旁。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官寨门向西南,其两侧隔水与卓克基村相望。



  卓克基土司系清朝乾隆13年第一次“大小金川之役”后授封的,乾隆14年给“长官司”印信。西索长官司为川西著名的嘉绒18土司之一。清末,因土司斯比登年参系黄教喇嘛,不娶无后。1912年过继卓克基土司的汶川瓦寺宣慰司土司之子索观赢承位。今卓克基官寨即索观赢在位时于1935年至1939年复建。



  1935年7月初,毛泽东主席率领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到达卓克基土司官寨中。1936年夏初,红军离开卓克基后,当地反动上层为嫁祸于红军,放火将官寨烧毁。至1937年再度在原基础上重修,即现存卓克基官寨。



  今之卓克基官寨系土石木结构建筑,平面略呈方形,正面边37.84米、侧面边长37.20米,占地总面积1400余平方米,全高19.5米。官寨内正面阔七间,进深二间的一楼一底建筑。其底层由大门入内,系门厅。二楼为“外宾厅”,专用接待汉族官商客人等用。顶为平顶,用于沐浴阳光、观赏外景。官寨左、右、后三方为三楼一底的石墙木板房屋,其中左、右两侧的顶部还有一层燎望房。三方内侧靠官寨中心的天井有一周回廊,系同各层房间往来的通道。回廊的廊柱载计20根,以每边计为6根。廊柱柱础皆方形石础,础边长0.45米。每根柱相距2.70米或2.40米。每根柱子由上下二根树杆重合构成,上下结合处用暗子母榫套合。在左、右两侧的后面三根廊柱上各再重一根短木柱以支撑起燎望房。回廊宽2.50米。官寨内正面面阔7间长21米,进深2间宽5.40米。官寨外墙厚1.10米,内墙厚0.90米。正门宽2.65米,高2.20米。官寨建筑每层层高2.85米,燎望房高2米,顶高1.60米。官寨建筑左、右、前、后四方顶部有椽子,其中左、右两侧建筑前半部分为单层椽,两边各28根。左、右两侧建筑后半部分为双层椽,每层24根。燎望房顶部为单层椽,两边各26根。官寨前后部建筑顶部为双层椽,底层41根椽子,上层42根椽子,每根椽子直径0.10米,间距0.20米,建筑三层以下。每层顶部以方形横木为梁承担上一层空间重量,每根横梁直 0.15米。官寨左、右侧各层横梁皆46根,正、后面各层横梁为18根。左、右、后三方各层小房间的分布,官寨底层右有小房11间,左有小房8间、厨房1间,后部有小房4间。左侧二层以上每层计小房6间,左侧二层以上每层计小房4间,厨房1间。后部二、三层皆各有大经堂一间,经堂两侧厢房各一间,整幢官寨共计小房间53间、大经堂2间、侧厢4间、大客厅1间、厨房3间。各房间及厨房门为高1.95米,宽1.24米的木门,经堂门高2.10米、宽1.45米,侧厢房门高2米、宽0.90米。二层以上的房间,多有一至三扇木窗,一般两端的房屋有三扇窗户,中间的房屋开一扇窗或没有窗户。窗户皆向官寨外侧而开,向内的一面无窗户。窗户一般为单扇木窗,仅官寨两建筑第三层前端第一间房屋各有一扇双扇大木窗。廊栏杆各层皆高1.20米。第二层栏杆与柱之间用5块小木柄上满,栏杆上每柱之间为两扇大窗,每扇大窗高宽皆1.10米。每扇大窗上又有5个边长0.20米的小窗格。三层栏杆每一柱与一柱之间由用木条组成二竖、二横的回形几何图案三组构成,空处用小木板装满。栏杆上中间为一高1.30米、宽1.10米的大窗,两侧用木板上满。第四层栏杆柱与柱之间由用木条组成一竖、一横的形式组成栏杆的墙干。空格处用小木柄装填。栏杆上中部为一高、宽皆0.90米的大窗,窗左右两侧以木板为墙,其上方木墙板均分为三格。各大、小窗皆装有玻璃。官寨左、右、后三方建筑各房间的使用:底层左、右两边为马圈,右为“家人”和为土司当差的人员的住房。第二层左面小房间为库房,大屋为厨房;右面为士兵住房;后部建筑中间大房为格鲁派喇嘛的大经堂;两边侧厢为转经时穿越之所。第三层左边小房前部为土司管家住房,后部为库房,大房为厨房;右边为土司及家眷住房;后部建筑中间大房为土司专用的格鲁派经堂,两侧侧厢亦转经的穿越之所。第四层左边为宁玛教、本教喇嘛的僧房及小经堂;右边为格鲁派大喇嘛及其僧众的僧房。官寨右外侧有一边长8米,高约与官寨房顶齐的片石砌四角碉楼,由官寨右侧第三层楼中部一房间可进入该碉楼内。此系卓克基土司在紧急时刻储藏珍贵物资及藏身的防御建筑,亦是土司权力的等级的的象征。整幢官寨墙体以片石砌成,用石灰加糯米汁勾缝,极为坚固,而且墙体厚达1米,枪弹不入。回廊边柱及每层房屋的楼板、梁房为木结构,相互以暗榫、子母榫等套合牵扯,末用一钉一铆,建筑技术甚高,被誉为“世界东方的一颗建筑明珠”。但现在不少地方已垮塌。   
                       






卓克基土司官寨
挤奶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xhw46(太婆) 2005年12月20日 21点59分 评分:0
松岗:碉楼
  穿过马尔康往金川方向,顺着梭磨河道走15公里,突然转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弯,横跨过了梭磨河,河水冲击出的一个平坦的大坝,这片肥沃的土地属于松岗乡直波村。村头两个高耸的八角碉楼,是直波村的标志。
  松岗碉群建于清代中叶,共有四座,两座在直波村,另两座在河对面的山梁上。直波村的两座为八角碉,相距50米,碉楼是用石头和泥巴修建的,内呈圆形,外面呈八角形。最高的一个有8层,高约30米,仰望之下高耸入天,有晕旋感。八角碉楼内部结构非常奇妙,每一层有木板,只能借助活动的木梯攀登,有很好的防御功能。
  对面山上官寨的最后一名土司叫苏希圣,本是黑水头人之子,因松岗土司无后人接掌司印,才将势力正大的黑水头人的儿子收为儿子,但他只当了七年土司,马尔康便解放了。而这个八角碉楼是属于松岗土司苏永和的,但建筑年代应该是乾隆年间。松岗土司因为反共在50年代后期从西藏逃往印度,后移民加拿大,改革开放后还回过松岗。
  碉楼的主通道旁边还有一个暗道,有洞口和主层相通,是用来运送枪支弹药和食物饮水的,最奇妙的是村里的两座碉楼通过地道相通,并与河流相通,可以在敌人攻打进来时相互支援和退守。这样神奇的古建筑不仅见识了家族和朝代的兴衰,而且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展用途,文化大革命时也没闲着,竟被造反派用来武斗之用,两派分别把守河对岸两座碉楼,互相对射,也真是碉楼的悲哀。
  碉楼下,河水在无止息地流淌,阳光照射在房子的木窗上,露台上的鲜花种植在脸盆和小铁桶中随风颤动,经幡在炊烟中飘扬,一串串红透了的小辣椒挂在廊檐下和廊柱上,清晨的山村已经苏醒过来……

 
→回复
woruwoxin(我如我心) 2006年2月11日 14点49分 评分:9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成都至马尔康之间,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官寨依山伴水,景色秀丽,与西索嘉绒民居群落隔水相望,被国际友人赞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有古诗赞曰:“丛峦叠嶂真无数,千崖万壑疆无度,故垒威峨扼重关,卓采(卓克基音译 编者注)官寨冠诸夷”。
  官寨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935年7月,长征途中的毛泽东及中央机关曾在土司官寨办公住宿休整一周。那时中央领导拴坐骑的几棵柏杨树桩,至今还枝繁叶茂地挺立在卓克基中心校园内,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红军树”。
  卓克基土司官寨将藏汉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汉式四合院布局,坐西北向东南,一层是厨房和一般佣人、杂工的住房与石墙隔开的马厩。第二层是比较高级的住房,还有储藏室。第三层是土司及其家眷的卧室和高级迎客厅和别致的书屋。第四层均是琳琅满目的佛堂神殿。第五层是备战的了望室外带炮眼。整个官寨以片石砌成,极为坚固;回廊边柱及每层房楼板、梁、枋未用一钉一铆互相衔接,建筑艺术高超绝伦。官寨右侧有一片石砌成的碉楼,碉呈四方锥体,顶高与官寨相等,系土司在紧急时储藏珍贵物品及藏身防御之所,也是土司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利的象征。碉楼静静地倚天矗立,犹如武士手中直刺苍穹的长剑,又如留在地上永恒的惊叹号,守望着官寨,给神奇而空旷的高原留下历史的咏叹。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索嘉绒藏族民居群落
  从卓克基官寨出来,往北跨过一条山溪,就到了田园风光如诗如画的西索嘉绒藏寨。西索民居是最典型的嘉绒藏寨之一。
  其特色一是民居建筑风格展示充分。藏寨全是三层石楼,一层饲养牲畜,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房,因其形状如碉,故这种建筑也称碉楼。精湛之处在于砌墙工艺,工匠们仅凭经验,不用吊线或水平仪测量,砌出的石墙如刀切般整齐,梭角十分锐利。特色之二是寨子布局奇特,错落有致,如果从卓克基官寨楼顶鸟瞰,便会惊奇地发现西索藏寨呈藏族八宝图案中的“花依”(状如“中华结”),那些在寨子中直来竖往、弯来拐去的青石板小道,把图案的线条勾画得更为鲜明。
 
→回复
woruwoxin(我如我心) 2006年2月11日 14点50分 评分:8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镇纳足村,这里海拔2700米,四周群山环抱,官寨占地1480平方米,是以土、石、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小村是一个安宁祥和的加绒藏族村寨,也是红军翻过第二座雪山后的汇合点,山路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红军刻在石头上的口号。整个村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清澈的梭磨河从村前奔流而过,河水的流淌声象欢快的歌声一样在寨子里朝夕吟唱。官寨与西索嘉绒民居群落隔水相望,被赞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有古诗赞曰:“丛峦叠嶂真无数,千崖万壑疆无度,故垒威峨扼重关,卓采官寨冠诸夷”。

  卓克基土司官寨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的故事就是以卓克基土司官寨为背景的,官寨虽然已年代久远,但仍然可以看出它当时非同一般的规模、气势。官寨将藏汉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汉式四合院布局,坐西北向东南,一层是厨房和一般佣人、杂工的住房与石墙隔开的马厩。第二层是比较高级的住房,还有储藏室。第三层是土司及其家眷的卧室和高级迎客厅和别致的书屋。第四层均是琳琅满目的佛堂神殿。第五层是备战的了望室外带炮眼。整个官寨以片石砌成,极为坚固;回廊边柱及每层房楼板、梁、枋未用一钉一铆互相衔接,建筑艺术高超绝伦。

  从官寨内的天井抬头看,形态各异的花格木窗一个连着一个,曲折的回廊一座连着一座,在遥远的年代,这座土司的宫殿有过多少人来人往,每扇格子窗后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官寨右侧有一片石砌成的碉楼,碉呈四方锥体,顶高与官寨相等,是土司在紧急时储藏珍贵物品及藏身防御之所,也是土司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利的象征。碉楼静静地倚天矗立,犹如武士手中直刺苍穹的长剑,又如留在地上永恒的惊叹号,守望着官寨,给神奇而空旷的高原留下历史的咏叹。 

 
→回复
luoxin26(天使爱美丽) 2007年8月18日 07点17分 评分:10
川西北高原上一座神秘的世纪老建筑,两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瞩目的地方,西方名记曾作出高度评价,电视剧《尘埃落定》的拍摄地——

  尘封半世纪今朝掀盖头

  建筑是时代的年鉴,当歌曲和音乐消失的时候,它还在默默地诉说。鹧鸪山下,梭磨河畔,卓克基土司官寨虎踞龙盘。70年前,毛泽东下榻该处,惊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20年前,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上书胡耀邦,盛赞那是“世上少有的建筑奇观”。

  不久前我们来到卓克基,恰逢官寨恢复性维修主体工程刚刚结束。从外观上看,这的确是一座非常雄伟,气势非凡,匠心独特的建筑。虽然室内正在紧张装修、布展,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但还是有不少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

  据了解,今年,卓克基土司官寨被正式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月,阿坝州将卓克基土司官寨恢复性维修工程移交给马尔康县。面对历史重任和千载难逢的机遇,该县把此项工作作为撬动县内旅游产业起飞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提出了“举全县之力,奋战120天,打造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的响亮口号,号召全县各族群众“人人为官寨献一份力量”。为加强对该项各种的组织协调,县上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从县政协、宣传部、县旅游文体局等单位,抽调50多位熟悉卓克基土司官寨历史、精通嘉绒文化、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组建精干得力的工作队伍,实行倒计时工作制,集中精力从事与官寨恢复有关的组织协调、主体工程恢复、内部装饰装修、采购、文物收集、文字图片资料的整理、布展等各项工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马尔康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一次性投入500万元,从资金上保证维修工程进展的需要。

  为使恢复工程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还特别邀请了卓克基17代土司索观瀛的妹妹索观涛,土司大管家、家寺主持高僧阿旺塔依,土司夫人柯玉霞等为顾问。同时,为确保维修恢复工程中装饰装潢和布展的质量,达到全国藏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流水平,还重金聘请了青海、甘孜等全国藏区的能工巧匠,专门从事官寨内外的装饰装潢工作。

  目前,四个展区的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嘉绒文化展示区主要集中在一楼及四楼的部分楼房,分为厨房、经幡房、社稷房、银厅房、酿酒房、衣饰房等12个展厅。二楼主要是红色文化展示厅,恢复有毛泽东当年看《三国演义》的“蜀锦楼”,中央红军在官寨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原貌,展示有红军在该县建立的13个乡级苏维埃政权组织的军用沙盘,县境内现存和流落的红军简介、老红军的题词及各种文史图片档案资料,红军在该县留下的石刻标语、纸质标语、木板标语及钢盔、手枪、水壶、牛皮船、钱币、红军发放的文件布告等,共11个展室。三楼主要展示土司文化:土司卧室、土司议政厅、官司房、客人住房、土司餐厅、土司大烟房、管家卧室等十四个展室。五楼及四楼的部分房间为宗教文化展示厅,主要是按照原貌恢复了土司的家庙和经堂,主要有文经堂、红教殿、黄教殿、长寿殿、狮面空行殿、禁食斋、僧人住房等8个展室。

  8月,卓克基土司官寨维修工程将全面竣工,内部装修、布展等也将全面完成。届时,卓克基土司官寨不仅是阿坝州藏羌文化走廊上的经典旅游景区,而且也将成为全国藏族特色民居的集中展示区和嘉绒藏族文化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虽然经历了上百年之久,维修后的这座官寨看上去雄风不减,气势如昨。

  末代土司的遗世杰作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马尔康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卓克基镇,地处梭磨河与西索河交汇处的高地上,也是马尔康至成都、小金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在交通不发达的岁月,这里是嘉绒藏区东去汶川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北面经草地可走甘青两省,南经小金可至雅安、西昌,西经金川、丹巴可到甘孜、西藏。被称为扼控川西北高原山地交通的锁钥。

  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始建于1918年,是末代土司索观瀛亲自创意设计并组织修建的。整个建筑由四组碉楼组合而成封闭式的四合院,院内中心部分为天井,单层面积达1500平方米。正面南楼为一楼一底建筑,其底层由大门入内,系门厅;二层为汉式“会客厅”亦称“外宾厅”,为土司接待汉族官商客旅的专门场所,顶为平顶,如今天的阳台,用于沐浴阳光,观赏景色,或向隔河仰视的西索村差人发号施令。官寨正对面的北楼为四楼一底,一、二、三层为库房、客房、茶房等,四、五层正中为大经堂,两侧则对称排列着黄教、本教等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经堂;四层经堂墙外有悬挑出墙外的木质转经回廊,廊内安置有一列牛皮包裹的木质经筒。官寨左右两面的西楼、东楼分别为三楼一底、四楼一底建筑,是土司及家眷的住房、书房、厨房、库房及当班大管家、小管家、杂役的住房;西楼、东楼左边分别有阶梯式木楼梯直通顶层,各楼房靠天井处又有一周木质回廊作为同层各楼道间往来的通道。在官寨左面耸立着一座与西楼连通的四角形的碉楼,初建时共9层28米,现仅存6层、余高20米,形态稳健,气势轩昂,不仅是土司及家人在紧危情况储藏珍贵物资及藏身的防御性建筑,同时亦是土司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官寨的屋顶采用了嘉绒传统的密梁式粘泥夯筑平顶和汉式三角木行架构成的悬山式屋顶两种结构形式。由于官寨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在侧立面又采用前低后高的拖厢做法,因此各楼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层次清晰,别有洞天。官寨建筑的屋面共分三个层次,最低层为南楼的平屋顶,距地表高度7米;次层为西楼的悬山式屋顶,距地表高度16.40米,最高层由官寨东楼的悬山式屋顶及北楼的悬山式屋顶所组成,其高度为19.50米。东、西、北楼屋顶上覆有小青瓦,正反相扣,檐前有滴水装置。

  官寨内院天井旁的回廊由通顶廊柱、木质楼板及木栏杆组成。通顶廊柱总计21根,分布于天井四周,支撑着层层楼板和屋顶密梁及三角木行架。廊柱为上下两根树木重合构成,上下结合处采用暗子母榫套合,做工精细,毫无痕迹,如同整木一般。每根廊柱通长15米,下大上小,一气呵成。楼板则平铺于由墙体挑出且与廊柱穿斗而成的矩形梁上。栏杆则以镂刻雕花的木条构成几何形或吉祥如意的窗格图案,栏上大小窗格均装有五色玻璃。栏杆绕柱,柱撑栏杆,五色玻璃在夕阳的辉映下色彩斑斓,整个内院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官寨四周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石灰加糯米汁勾缝。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亦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墙体四周开有内大外小的小窗作通风和了望防御之用。

  官寨的外部装饰以石块、片石的天然成色作为基调,从而使整个建筑显得古朴凝重,与整个自然环境浑然天成。四面墙体正中镶嵌石刻彩绘的天神或地神,相传有镇妖、避邪之功能。四角上各安置一木雕龙头,龙头上各系一铜质风铃,常作吟风啸月,歌秋颂春之音。官寨的内部以木板或石墙隔成63间大小房屋,各屋又以各种藏汉家具填充空间,使屋内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大小经堂内帷幔低垂,神灯长明,香烟缭绕,内墙四周绘有佛本生经的故事等内容的壁画,色彩艳丽,笔法细腻。置身其中,会有一种“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的感触。

  除了用石木将官寨修得高大结实外,土司还通过神秘的宗教手法,把房屋武装起来。首先是在官寨的正门口立一根高大的旗杆,顶部配以日月气托,旗杆上一长幅嘛呢经幡在风中威风十足的飘动,以抵御一切邪秽之气的侵犯。房顶的四周挂满了献给菩萨的嘛呢旗,四角插满代表箭簇的树枝,象征守护神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射杀敢于靠近官寨的鬼怪。

  古有坞今有官寨

  在参观过程中,随行的小杨给我们讲述了长征期间红军在卓克基土司官寨驻扎的一些故事。

  1935年中央红军红六团于6月24日翻越梦笔山进入卓克基地区,时任国民党“游击司令”的索观瀛亲率土兵200余人进行阻击。土兵枪法很准,将宣传民族政策的通司打死,红军被迫还击,土兵节节败退。从梦笔山到卓克基有近100里的路程。土兵败退到官寨,索下令凭借其坚固的攻防设施进行顽抗。深夜,红六团为联络后续部队向天空发射数颗五光十色的信号弹。此时正值马尔康雨季,土兵使用的火药枪因受潮而无法使用。土兵以为红军会施“法术”,吓得惊慌弃寨,仓皇而逃。这样红军就占领了土司官寨。7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进驻土司官寨。并于当日在“土司议政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民族地区的有关问题,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号召藏族民众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实现民族自治。

  索观瀛熟读四书五经,能讲流利汉语,精明好学。在索的官寨有一间叫“蜀锦楼”的房间,收藏有大量的藏文和汉文典籍。当年,毛泽东等入住官寨后,发现“蜀锦楼”里居然有如此丰富的藏书,大开眼界。一本线装《三国演义》还放置在大理石书桌上。嗜书如命的毛泽东甚感惊讶,对卓克基土司也有了新的认识。毛泽东不但在官寨内饶有兴趣的重读此书,离开官寨后还将此书带在身边借读。在官寨居住的7天时间里,毛泽东等人谈古论今,指点江山,并对官寨进行详细的考察研究。联系到《三国演义》对郿坞的描述时,毛泽东曾击股而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土司的这个城堡应该是我们在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筑了。”

  1952年,索观瀛赴北京参加少数民族“五一”观礼团,和毛泽东同桌共餐。席间,索观瀛“请主席赐姓。”毛泽东爽快地说:“现在不是解放了吗,你就姓‘解’,今后就叫你解土司好了。”毛泽东还对索说:“长征经过卓克基时,我曾在你家住了一段时间,看了一部《三国演义》。”毛泽东还关切地问:“你的‘郿坞’还在吗?”索观瀛连忙回答:“还在,还在。你在那里住过,我们还当它为纪念物呢。”

  西方名记预言实现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在近百年的岁月里,卓克基土司官寨有过荣耀和辉煌,也经历了衰落和忧伤。末代土司在这里灰飞湮灭,延续近千年的土司制度也在这里“尘埃落定”。小杨说:说起官寨的现在,我们不应该忘记索尔兹伯里先生。如果没有他,卓克基土司官寨也许还会沉睡在川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岭中。

  时间上逆到20年前的1984年。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纽约时报》总编辑索尔兹伯里携夫人进入中国采访红军长征史料时,专程赴卓克基土司官寨瞻仰。虽然那时官寨已经显得破败,但他还是被其建筑艺术深深吸引。惊叹那是“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纪念地。返美后,他专门上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信中说:别忘了马尔康附近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它是世界上少有的建筑奇观,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并大胆预言,卓克基土司官寨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长征路上一个精致的旅游景点。胡耀邦同志阅信后,给予高度重视,当即批示,请中央办公厅函告四川省委“请认真对待信中所反映的问题”。

  “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至此浮出水面,并由此拉开了对卓克基土司官寨的文化保护序幕。1988年初,卓克基土司官寨被列为国家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次年,卓克基土司官寨房主索国坤先生将官寨房产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1995年,马尔康县正式启动保护计划,同时圈定了保护范围,1999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了《卓克基官寨维修设计方案》,2000年,阿坝州政府研究通过了《关于维修卓克基官寨有关问题的请示》,敲定了维修资金的解决方案。同年3月15日,卓克基官寨维修工程正式开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和文化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前年,州上再次决定投入巨资,对卓克基官寨进行整体恢复性维修。卓克基官寨修复重建工作,由此进入了历史性的转折时期。

  百年沧桑尘埃去,万人敬仰慕名来。随着卓克基土司官寨开放日期的临近,索尔兹伯里的预言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回复

邻近景点
九寨沟风景区
亚丁风景区
四姑娘山
黄龙风景区
米亚罗风景区
僰人悬棺
五须海
松潘古城
蜀南竹海风景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自贡恐龙博物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