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湖北十堰楚长城遗址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住宿
交通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湖北十堰楚长城遗址概况
楚长城遗址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在竹溪县西北部关垭子山口,即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交界处。据考证,此段长城系公元前五世纪末,春秋战国之交的时候,当时诸候并立,各自称王,互争雄长,于是在自己的疆土上修筑城墙,以抵御敌人侵犯。根据历史记载,楚国于公元前七世纪时现今河南、湖北一带修筑城墙,称为方城,是中国最早修筑的长城。后来,齐、魏、秦、燕、赵等国也在自己的疆士上修筑高大的地墙。因为这种城墙很长,而且与一般城中的城墙有所不同,不是周围封闭的,所以称为长城或长垣。各国修筑的长城,横七竖八,有东西走向的,有南北走向的,与今天所见的长城并不一致。有些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有些至今还屹立。



  遗址以关垭子为中心,东起竹溪县平安乡与陕西省旬阳县的钛桶之间,沿着两省交界的崇山峻岭向西北绵延70余公里。中心处遗址长约300米,高5米,宽3米,里外三层。城墙外壳由0.5米厚的石灰和黄土混合筑砌。城墙与山势融为一体,更显山势峭陡,关口险峻,易守难攻。



  战国时代的长城,大多用土夯修筑,规模较小,互不连贯。齐长城是东西走向,西赳平阴,经泰山北麓,东达于海。



  此遗址的发现,为我国长城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kevin_chen(西门) 2005年11月17日 00点45分 评分:10

    楚长城的全线分布情况,此前论者将其分为北线、东线、西线三部分,整体轮廓略呈“∩”形,故称方城。从现存遗址的实际情况看,又较为复杂,楚长城并不是单一的线路,除北面南召至鲁山两县间是单一线路外,东线和西线各有内线和外线,东西两线形成四条线路。楚长城西线,大致自湖北竹山县起,向西北交于淅川县、邓州市相毗邻的杏山,入邓州市东北的穰县故城,再转向西北,逾湍河,经内乡县郦县故城,连西峡、内乡两县间的翼望山,复折向东行,沿伏牛山脉入南召县;西内线循镇平、内乡两县交界北行到南召县板山坪镇周家寨(金斗关),再向北抵达南召县乔端镇野牛岭关。其北线,自南召县乔端镇沿崇峻的伏牛山脉迤逦向东,经马市坪、崔庄、留山、小店、云阳几个乡镇,入东北皇后乡之鲁阳关,东进鲁山县、叶县。其东线,东内线由鲁阳关南下,沿三鸦路经楚王行宫处和云阳关,至第一鸦所在的白花寨;东外线,自南召县东北部入鲁山县,转向东南,经叶县与方城二县交界的方城山(又称黄城山或黄石山),再向东南入泌阳县中部,又折西入唐河县境。楚长城的相对长度约为八百余公里。

    通过二年多的调查,楚长城在南召县的分布情况已初步查清,大体上自东向西沿线的皇后、小店、云阳、留山、崔庄、马市坪、乔端、板山坪、白土岗、四棵树10个乡镇,在县境内绵延250多公里共有城寨148座,古道11条,连结城寨的重要关隘8处,一般口子门41处,著名山岭29座。共有云阳关、鲁阳关、分水岭关、野牛岭关和金斗关(即周家寨)五大关隘。云阳镇内的楚王行宫和野牛岭上的楚界碑,也是与楚长城密切相关的重要遗迹。

    南召楚长城遗址极大部分为石城墙(干垒石),所以能够保存至今。也有少数土城墙,如乔端镇野牛岭上的土城墙,目前已成了一道痕迹。楚长城遗址以关城数量居多,但野牛岭、分水岭等处则是典型的边墙,这些边墙是关城的连结体,还发现不少类似连结关城和隘口的石墙体。县政府于2000年11月把以周家寨为代表的古城寨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召楚长城遗址只是整条楚长城的一部分,但与其它分布县份相比,线路最长(北线的绝大部分在南召)、关城最多、保存最好,是最典型的楚长城历史标本,经由最具权威性的专家学者和长城研究权威机构——中国长城学会考察认定,而且不少大型关城(如周家寨、京子朵寨等)最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楚长城遗址是我县甚至中原和江汉地区规模最大的地上文物,是历史的丰碑、文明的象征和文化的宝藏,是提高南召县在国内外知名度的最大品牌,因此,宣传、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楚长城,将对推动南召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回复
邻近景点
神龙溪漂流
腾龙洞
武当山
神农溪
神农顶风景区
人民公园
四方山植物园
伏龙山自然风景区
悬鼓观
房县神农峡景区
野人谷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