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江西抚州旅游活动
类别划分
概况
住宿
交通
美食
活动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江西 → 抚州旅游 → 活动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抚州节庆活动
傩舞:
傩是一种古老的祭舞,起源于氏族社会的图腾信仰,意在驱鬼逐疫,求福灭灾,自商至明清,盛行不衰。江西是傩舞最为流行的地区之一,自宋代以来,除保留传统寓意形式外,更多地增加了戏剧舞蹈性的娱乐成分。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左右,江西不少地方都举行“跳傩”活动,其中尤以抚州南丰县规模最盛。
南丰傩舞风格古老稚拙、粗犷豪放,具有原生形态特质,因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艺术学、戏剧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潜心研究,1996年,江西南丰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傩舞)之乡”。日前,南丰傩舞又被正式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演化而来的舞蹈。南丰传傩始于汉初,历经两千多年。据该县紫霄镇余氏重修族谱《金砂余氏傩神辨记》称,汉代吴芮将军,驻兵军峰山时,对丰人曰:“此地不数十年,必有刀兵,盖由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凡尔乡民一带介在山陬,必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由此可知当时“傩”是为靖妖驱疫而“舞”的仪式。唐宋时期,南丰傩舞受宫廷傩礼的影响,有了较快发展。傩仪中出现了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等新角色,娱乐成分渐增。南宋末年,南丰隐士刘镗写《观傩》诗曰:“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细致描绘了当时南丰傩舞剧演出的场景。明清时期,南丰民间傩舞十分活跃,突破“索室驱疫”的傩仪范畴,将戏剧表演、武术动作融合于傩舞表演之中,并从神话故事、传奇小说、民间传说中汲取内容创作新节目,形成娱人娱神的民间舞蹈。建国初,南丰傩舞在文化部门的重视下,经过挖掘、整理、创建,这一古老艺术再展新姿,创作了《丰收乐》、《开天辟地》、《界碑》等一批新编傩舞节目。1955年南丰举办了全县傩舞大会演,26个傩班代表参加,前后选派了《文王访贤》、《和合》、《判官醉酒》等傩舞节目参加江西省、中南区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江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古典艺术奖。
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的乐安县傩舞,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古朴神韵,大致可分为三大流派:古朴粗犷的东湖“滚傩神”,也称为“鸡傩神”;热闹诙谐的流坑“戏傩”,俗称“玩喜”;刚劲勇武的罗山傩舞,又叫“戏头舞”。日本民俗研究学者曾多次远涉重洋,专程前来乐安考察傩舞,他们对乐安的傩舞文化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乐安县增田镇东湖村的“滚傩神”,风格古朴独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由农民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一种祭祀仪式逐步演变为民间娱乐性的文艺活动,18个面具,12人组成,有《鸡嘴》、《猪嘴》、《板叉》、《唱文戏》、《提鬼》、《牛魔王》、《七星》、《踩爆竹》8个节目。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开始,十六回马归位。表演时,桌上供着光华菩萨和鹅王像,艺人戴上歪娘、状元、判官、白骨精等傩神面具依次跳起傩舞,所不同的是,傩神面具不是用整块樟木雕刻而成,而是把面具分为“额子”(上部)、“两翼”(耳朵)、“下部”三个部分,分别雕好再一一戴在脸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是“鸡嘴舞”和“猪嘴舞”,表演者分别套上鸡嘴、猪嘴“额子”,脸部外露,扎红头巾,穿红衣裙,系上红腰带,鸡嘴神出演“马枪”、“环马”,猪嘴神演“打关刀”、“射弓箭”等,最后两种合演“攀挥”。动作古朴粗犷,刚柔并济,许多造型类似敦煌壁画,音乐伴奏只有一鼓一锣,用2/4及3/4节奏轮番演奏,风格独特。

“板灯龙”又叫桥灯、板凳灯:
它用一条长约5尺的木板两端挖孔,木板上缀4至6个方形灯笼,内燃蜡烛,每人肩扛一条,用木棒把两板灯的孔洞互相连接,首尾另加纸扎的龙头和龙尾,像一条红色透明的长龙。它源于“舞龙求雨”的宗事活动。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大旱,东海龙王不顾一切跃出水面,带来一场大雨,干旱解除了,龙王却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便把一段段龙体放在板凳上连接起来,并纷纷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后来为了纪念东海龙王,人们每逢新年或宗祀活动就舞起了“板灯龙”,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舞“板灯龙”的习俗由此流传下来。
距离抚州广昌县城40公里处的塘坊乡,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有舞桥灯的习俗,十三起灯,十五圆灯。据了解,塘坊桥灯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传说明朝永乐皇帝爱好元宵观灯,故下旨民间在元宵节都要闹花灯,以示“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当时皇帝出了副对联曰:“月明灯明,万民一统,君乐民乐,永乐万年。”这副对联至今仍写在塘坊四方庙的圆柱上。塘坊百姓为遵从旨意,求来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每到元宵节时,就举行桥灯会,一直流传至今。
塘坊桥灯分为三部分,即龙头、龙身、龙尾。龙头像大公鸡的前半身,高约3米,有龙口、龙颈、龙尾,龙口张开,有锯齿形的利牙,下腮长有近一米长的黑胡须,口内含有龙珠,龙珠上标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吉祥字样。头顶上贴有一个醒目的“王”字。龙眼是用手电筒组建而成,光照数里之远,夺目耀眼。龙颈活像公鸡颈,贴有无数块黑色龙鳞,整个龙头内装有近十处插蜡烛的铁脚孔,下端装有舞灯的把手。龙身是由一节一节桥板串连而成,桥板长5尺,宽约7寸,厚约1.5寸,前后两端各有一个圆孔,上有三个灯笼(当地称篓子)。灯笼由竹篾扎成,上面糊上各种彩色剪纸。大部分灯笼做成六角形花瓶样,高30—40公分,宽25—30公分,也有少数人在桥板上装有各种动物形状的灯笼。龙尾(又称尾子),形状像鲤鱼后半阙,长约80公分,由竹篾做成,上面糊有白、红、绿三种彩纸,舞灯时不断左右摆动。龙头与龙身用一根粗麻绳连接,备龙头前倾时后拽,减缓冲力。龙尾和龙身不相连,很轻逸,由一年轻的小伙子单独把持,龙尾从每家出来时,家家户户都会立即关紧门,意为留住吉祥和祝福。
一支桥灯配有一个大鼓,两支“西皮”乐队,共12人组成。起灯时先把龙头放在四方庙大厅神座边,按先后次序将所有的桥板连接起来,起灯时锣鼓震天爆竹齐鸣,舞灯人吼声大作,形成一片排山倒海之势。起灯后两支乐队一前一后,大锣大鼓鸣锣开道,送“神烛”的人点烛引路。扛龙头的人把桥灯领往出灯村庄的石公下“参神”,再按历年顺次逐村舞灯。龙灯必须经过所有的厅堂并参拜各家的“私居”,送去吉祥、幸福和安康。每逢较大屋场必须“盘珠”表演,主要有盘双珠、完珠、半珠、打折这几种,场景非常壮观。桥灯每到一处各家各户都须点燃“神灯”,大放鞭炮,隆重迎接桥灯。舞桥灯还有一层更深的意蕴,就是“团结的灯”。不论穷富,不分姓氏,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出一节桥灯,家家户户连成一片,今天你连我家,明天我连他家,听到的都是和谐和祝福,并借此可以增进了解和沟通。说舞桥灯,其实是“提”桥灯,因为每家出的桥灯都是由一人提着,提桥灯的人,高低参差,随着路径的蜿蜒逶逦,远远看去,仿佛起伏跌宕的波涛,溢满了美感。

宜黄戏:
宜黄戏作为江西省19个项目之一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黄戏和宜黄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再次显示出耀眼的光芒,这标志着宜黄戏从此进入全新的保护、抢救、利用、继承发展阶段。事实上,几百年来宜黄戏就以其鲜明的表演风格、优美的声腔和人人爱听能懂的语言及不断更新的剧目活跃在中国各地的舞台,宜黄戏由于它在剧本、表演、音乐、舞美(包括脸谱服饰)等诸方面的鲜明地方色彩赢得了其在戏曲上的历史地位,也赢得了广大观众和戏迷的喜爱。
宜黄戏发源于江西省宜黄县,至今有三百余年历史,是地方大型古典剧种之一。其主要声腔“宜黄腔”(二犯)是京剧、赣剧、汉剧、徽剧等剧种“二黄腔”的前身。“宜黄腔”因产于宜黄县而得名。宜黄又称戏乡,早在明代中叶,就成为江西地方戏曲中心。明末清初,“宜黄腔”由在南方流传的甘肃“西秦腔二犯”演变而成。“宜黄腔”产生之后,在江西各地流传,并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戏剧种,如豫剧、东河戏、盱河戏、宁河戏等所吸收,并保留“二凡”这个称呼,老艺人称为宜黄调,因其基本曲调与各地皮黄剧种的二黄腔类似,故当地人后来也称“宜黄腔”为“老二黄”。“宜黄腔”崛起之后,先在省内广泛流传,传至赣、浙交界的玉山、铅山等地,因该地方言“宜”“二”不分,始讹为“二黄”。后几经赣、徽、汉、京等剧种所吸收并加以改造,1795年左右,宜黄腔传至北京,成为至今脍炙人口的“二黄腔”。

孟戏:
广昌孟戏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戏以前只在每年的正月演出一次,用于宗族的祈神祭祖活动。孟戏在广昌县原有三路,现存甘竹赤溪曾家孟戏和大路背刘家孟戏,而舍溪孟戏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自然湮灭。我国民间都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并有许多剧种或说唱演出,但整本的孟姜女南戏本,被认为早已失传了。而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家村的全套南戏本《孟姜女送寒衣》和大路背刘家村的传奇戏《长城记》,统称为《孟戏》,却分别从500多年前和400多年前演唱到今天。
曾、刘两个农民剧团演出的《孟戏》都是以曲牌体的高腔谱唱,一唱众和,多在后句的下半句帮腔,并有“杂白混唱”的特点。明代南戏有弋阳、昆山、余姚、海盐四大腔,曾家《孟戏》唱的是南曲,比弋阳腔还要古老,后来吸收了一些海盐腔。虽经数百年的口传,但五音符的古曲特征仍然十分明显,字多腔少,比较简单原始,节奏快,用的是广昌官话,一般能听懂。伴奏的都是鼓、锣、钹等打击乐器。刘家演的《孟戏》唱腔主要是海盐腔,夹有弋阳腔、青阳腔和徽州腔。据文献记载,时称官腔雅调的海盐腔,悠扬悦耳,十分动听,曾风靡全国。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著名的《牡丹亭·还魂记》就是采用海盐腔的曲牌创作并演出的。
广昌孟戏在一个镇的几个山村,有不同的剧本、不同的唱腔,都以孤本的形式保留了孟姜女故事的整体全貌,同时传承四五百年的历史,填补了古南戏“孟戏”的空白,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被誉为我国古老剧种的“活化石”。广昌孟戏为中国戏曲史研究、民俗研究和海盐腔等古唱腔的研究继承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科研价值和社会学价值。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戏曲史专家流沙先生分析:曾、刘两家流传至今的孟戏剧本都是古南戏的孤本,弥足珍贵,堪称国宝。

罗汉灯:
“罗汉灯”是采取吹、打、弹唱,糅武术、杂技、傩舞于一身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战斗气息,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艺术上的享受。据史料记载,“罗汉灯”在东乡这片土地上相传已有千年,尤以小璜镇、珀 乡一带为最盛。它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罗汉唐美角,平日吃斋念佛,一天,误入送子庙宇求神,竟然怀孕,一连生下了四个小罗汉,之后小罗汉又生下了小小罗汉,唐罗汉便带着子子孙孙建庙修塔,广行善事。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唐罗汉,便跳起了“罗汉灯”。“罗汉灯”在党的关怀和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不断剔除落后造型,补充富有进步思想的鲜活内容。改革开放的今天,为保护、弘扬民间艺术这一奇葩,市县有关部门拨出专款扶持“罗汉灯”,邀来相关专家,在“罗汉灯”最盛的小璜镇孙家墩村小组挑选精兵,重新整编、练习、组合,充分挖掘这一民间艺术的精髓,“罗汉灯”重振昔日雄风。2000年5月在南昌举行的“首届江西省农民艺术节”上的开幕式上,“罗汉灯”获得了表演比赛一等奖。2002年11月,小璜镇“罗汉灯”表演队还应台湾东乡同乡会的邀请到台湾进行了为期十多天的演出,受到了台湾同胞的欢迎。
“罗汉灯”的艺术特点是“叠加”和“构架”,讲求力与美的糅合,其造型可根据观众的需求而变化。庆贺娶亲嫁女,他们会叠架出喜鹊搭桥、观音送子、永结莲心等造型;庆贺新房竣工,他们又会摆出喜鹊上梁、五柱顶天、招财进宝等造型。当然,“罗汉灯”最大的艺术技巧,着重体现在力学中的借力、转力的巧妙运用,体现在翻滚、倒位、跳跃、平稳、抛接等技巧动作的完美组合,体现在它有杂技的惊心动魄,有武术的洒脱架势,有傩舞的深刻寓意。其最吸引人的是“十八罗汉”排列组合的造型,既自成一体,又各有体系,展现出型中有型、图中有图、人中有人的艺术境界。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往往有不同的艺术效果,让人越看越新,给人以美的遐想。如“一顶七人”造型,老百姓就有“捆柴”、“力发千斤”、“金童拜寿”等各种命名。也正是靠着这妙趣横生、不乏惊险的精湛表演,“罗汉灯”才有了它强有力的生存空间。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邻近景点
婺源
龙潭风景区
玉京峰
三清山奇景
五大哨口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仙水岩游览区
地下桃源
五指峰
滕王阁
梯云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