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陕西咸阳汉阳陵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交通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陕西咸阳汉阳陵概况
汉阳陵3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汉景帝刘启陵墓,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张家湾机场汽车专用公路西侧。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1990年5月,汉陵考古队在阳陵南区发现一组14行共24个俑坑的丛葬设施。现已清理的第6和第8号两坑,虽均遭盗扰,仍出土彩俑彩陶400余件,铜铁兵器、农工工具、衣饰及货币千余件。另从17号坑发掘出土木车数乘和一批随车陶兵陶俑。出土陶俑均为男性裸体,除发、须、眉、眼涂黑外,通体为橙红色彩绘。

    据测算,阳陵的陶俑总数可达数万个。伴随出土文物以金属器物为主,有铜簇、弩机、带钩、马衔、“半两钱”、铁矛、戟、剑,还有陶井、灶等。

    刘启(前188年-141年)是汉文帝刘恒之子,他们曾共同开创汉王朝殷盛时期的“文景之治”,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前126年,景帝王皇后病死,亦葬阳陵
 
 
  1.门票:3月-11月45元,12月-2月30元。
  2.交通:西安城西客运站、咸阳汽车站乘开往渭城方向的班车或乘旅游专线车,西安钟楼310路公交车直达。   
                       






汉阳陵6
汉阳陵南阙门遗址博物馆
汉阳陵南阙门遗址博物馆1
汉阳陵4
汉阳陵3
汉阳陵
汉阳陵2
阳陵1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kevin_chen(西门) 2005年12月18日 22点18分 评分:10
阳陵是西汉盛世的开创者—景帝刘启的陵墓,位于今咸阳 市秦都区肖家村乡张家湾村。

阳陵墓冢东西长166.5米。南北长155.4米,高31.64米。呈 覆斗形。1990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在阳陵南区 发现了一组14行共24个俑坑的丛葬设施。俑坑里南北走向,东西平行,占地约96000平方米。每个俑坑南北均有斜坡道,宽约4米,深7米。坑长不等。最长者191米,最短者25米,中等的也在120米以上。坑底横铺木板,侧垒枯木,上盖棚板,再覆盖席子,形成放置陶俑、车马和其他物品的大型地下木结构藏室。

现已清理的第6、8号两坑坑端面积约40平方米,虽均遭严重 盗扰,文物移位,仍出上彩俑、陶俑400余件,钢铁兵器,农工工具,衣饰及货币千余件,正式发掘而尚待清理的17号坑中,已有文物露头,可看出有木车数乘、随车的执兵器陶俑若干。车马区的右侧是粮仓区。车箱属横长型,舆宽110厘米;轮90厘米,辐30根。车箱外漆彩绘。四个盖是合拢后挂在车骑外侧的。

出土的陶俑均为男性裸体,除发、须、眉、睛涂黑外,通体为橙工色彩绘、俑缺臂,但肩读两侧有竖直的圆面。中间有—圆孔横向贯通。全俑通高62厘米,体躯修长,形象不一,表情各异,反映出年龄和性格的不同,是写实主义的陶塑艺术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据有关人士估计,阳陵的陶俑总数可达数万。

伴随出土的文物以金属器物为主,有铜族、弩机、带钩、马衔、“半两”钱、铁矛、剑、凿、铸等。还有陶井、灶等。这些都是配陶俑的,属于缩小比例的模拟品。但制作精巧,加工细致,一丝不苟,是与陶俑具有同等研究价值的“冥器”。
 
→回复
kevin_chen(西门饮马) 2006年1月15日 23点02分 评分:10
汉阳陵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 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

  1990年5月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汉景帝阳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测绘、钻探、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发掘研究成果。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座西面东,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嫔妃陪葬墓区和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南北两侧,左右对称;刑徒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在帝陵西侧,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园棋盘状分布于帝陵东侧的司马道两侧;阳陵邑则设置在陵园的东端。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显示了唯我独尊的皇家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

  阳陵帝、后陵均为"亚"字形,座西面东的探明,在西汉十一陵考古中是第一次。这次发现基本解决了学术界关于汉陵面南还是面东这一长期争论不休的难题,否定了汉代帝陵依照昭穆制度进行布局的论点,解决了汉代帝陵制度研究的一大难题。

  帝陵园内86座从葬坑的钻探发现和试掘为汉陵的田野调查、钻探和发掘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帝陵制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这些从葬坑的分布和坑内陪葬物品的放置,无疑与当时宫廷的制度等有关,因而对这批从葬坑的发掘和研究,对汉代宫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习俗的研究都具有重大价值。

  帝陵陵园南门阙是目前发掘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三出阙遗址,它的发掘对于门阙的起源、发展,门阙制度的形成、影响,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等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南阙门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发现最早的砖质围棋盘、陶质脊兽和最大的板瓦等。

  位于帝陵东南、后陵正南的南区从葬坑和帝陵西北的北区从葬坑,分别占地96000平方米。 90年-97年,先后对南区的14座坑进行了部分试掘或整体发掘,这些坑中有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全面展现了汉代的军旅场景,可能与西汉时期的"南军"、"北军"有一定关系。

  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东南。此处地形隆起,外貌呈缓坡状。根据考古钻探得知,遗址平面近方形,边长约260米,外围有壕沟环绕。遗址中心部分的最高处放置着一块方形巨石,当地群众叫做"罗经石",经测定为正南北方向。据研究推测,它可能为修建阳陵时标定水平、测量高度和标示方位之用,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测量标石 。这处建筑遗址地势高亢,布局规整,规模宏大,应该是阳陵陵园中最重要的礼制性建筑之一。

  刑徒墓地在帝陵西北约1.5公里处,其面积达8万平方米,70年代初被发现,估计葬于此地的刑徒在万人以上。72年发掘了其中的29座墓葬,发现了35具人骨架,其墓葬排列无序,尸骨凌乱,相互枕籍,埋葬草率,均无陪葬品。骨架上大多戴有"钳"、"釱"等类铁制刑具,有的还有明显的砍斫痕迹。

  陪葬墓园区西起帝陵东侧约1100米处,东到马家湾乡米家崖村塬边。全长2350米,占地约3.5平方公里。整个墓区被壕沟分成若干个方块,成为墓园,这些墓园东西成排,南北成列,呈棋盘状分布。这次发现的陪葬墓园数量众多,围沟完整,布局规整,排列有序,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这一发现在西汉十一座帝陵的考古研究中是首次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汉阳陵殉葬俑之谜

阳陵是西汉第四任皇帝汉景帝的陵墓。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刘启在当时的弋阳县境内建造了这座陵墓, 因此得名阳陵。

  汉代皇帝陵墓讲究“堆土成陵”,外型呈覆斗形,好似一座截去顶端的金字塔。阳陵的底部、项部平面近方形,底部边长170米,顶部边长50米,冢高31米。景帝陵东北450米有个陵墓,规模略小,墓前有清代立的“汉惠帝安陵”碑石,其实,那是汉景帝的王皇后陵。

  汉景帝以汉文帝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公元前156年至前141年在位。他继承文帝政策,废除苛刑酷法,打击分裂势力,重视农桑,减轻赋税,开创了历史上以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著称的“文景之治”。

  1989年,咸阳机场东线修筑这条公路时,在景帝陵与王皇后陵之间发现了一组保存完整的大型从葬俑坑,共计14排24个。长形的俑坑最长达291米,总面积96000平方米。考古部门对其中4个俑坑进行试掘,发现大批陶俑及车辆、陶灶、兵器、衣饰、货币等汉代文物。出土的陶俑大小相当于真人的 1/3,高约62厘米,伴随陶俑出土的箭、镞、弩机、戟、矛、剑等兵器以及工具、车辆、货币,均按陶俑比例相应缩小,制作得十分精巧,例如,圆廓方孔的铜钱直径不到1厘米,而铸出的“半两”二字仍高出钱面,十分清晰。阳陵汉俑除发、须、眉、睛涂黑外,全身以橙红色彩绘。令人纳闷的是它们均为男性裸体,一律无臂,肩部两侧有贯通胸腔的圆孔。专家们根据伴随出土的丝绸碎片推断,陶俑原先身穿丝绸衣服。至于陶俑为什么一律无臂,至今仍找不到合理解释,有人认为,当初陶俑的手臂也是用丝绸布帛之类材料制作的。但俑坑牛却找不见它们腐朽的残迹。这一发现再次证明咸阳原是巨大的文物宝库,也为汉陵增添了又一神秘的不解之谜。





 
→回复

邻近景点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碑林
西安半坡遗址
陕西历史博物馆
华山
关中八景
南宫山
化觉巷清真大寺
华清池
大雁塔
黄河壶口瀑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