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繁华的商业衔龙头路直接步行即可到达鼓浪屿音乐厅。音乐厅占地约3500平方米、主体建筑掩映在古老的樟树及榕树下,一年中常常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室内乐、古典音乐演奏会等,常常有一些知名音乐家或者专业团体前来献艺,也是众多音乐爱好者们交流的理想天地。
rabbit520(妍妍) |
2006年7月18日 18点31分 |
评分:10 |
鼓浪屿音乐厅
1840年,
列强敲开中国的大门后,西方传教士、商人争相在鼓浪屿建造别墅,定居与此并终老。这些外国人,除日本人外,去世后均葬在今晃岩路口的荒山上,天长地久形成相当规模的墓园。鼓浪屿人称之为“番仔墓”,此处的地名就叫做“番仔墓口”。1978年,厦门市政府决定在“番仔墓” 兴建音乐厅。1984年动工。1987年1月27日,鼓浪屿音乐厅建成,它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69平方米,观众厅有714座位。它拥有国内一流的音响设备,墙面采用进口枣木板贴面装饰,色调庄重和谐,典雅大方,音响效果极佳。这个昔日“鬼影憧憧”的“番仔墓”遂成为音乐艺术的高雅。
1998年,厦门成立了爱乐乐团,以鼓浪屿音乐厅为舞台,向海内外旅游者演奏了世界 上许多著名的交响乐。一些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以及来自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钢琴家的个人专场演出音乐会也都在此举行。菲律宾著名钢琴家卡明达·雷格拉、美国著名钢琴家乔治·帕帕斯塔夫、迈克·庞提、牙买加著名钢琴家格雷丝·鲍泰利以
及台湾著名钢琴家衬淑丽等人,都在此演出过。1994年4月、1999年9月,著名钢琴家殷承宗也先后两次回到故乡举办专场钢琴演奏会,场场爆满,不得不临时加座以满足观众要求。
厦门市音乐学校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要使鼓浪屿继续培育出杰出的音乐人才,最重要的当然是智力投资,培养人才,而且要从小抓起。目前,除了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集美大学师范学院设置音乐系外,鼓浪屿也开办“厦门市音乐学校”,并经常举办钢琴、小提琴培训班;鼓浪屿青少年宫则成立合唱团,并举办声乐培训班。
各位团友,音乐是鼓浪屿的情感存在的方式。美丽的鼓浪屿那悠扬的琴声,融和着中西文化,已经使几代音乐人走向世界。而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鼓浪屿,在领略小岛的天风海涛、旖旎风光的同时,也总是为小岛的独特的音乐文化而动情。[/b][/color][/b]
→回复
csrgly(鼓浪土著) |
2009年6月25日 23点04分 |
评分:10 |
“番仔墓”是鼓浪屿的一大文化历史遗产,在文革期间被破坏殆尽。据老一辈人说,当时那里葬着来至不同国家移民,他们的坟茔建筑风格也各异,大都带有其本国特色或表达其本人的信仰标志,上面有许许多多精美的雕塑,整个墓园宁静安祥,与中国式“鬼影憧憧”的乱葬岗有天壤之别,还是平时小孩子玩耍的好去处。我找了好多鼓浪屿的老资料图片,均不见其有留影,非常可惜。如果它还留着,不知其意义和价值要比“鼓浪屿音乐厅”更高出多少倍,亦有可能也会加快鼓浪屿的“申遗”速度,呵呵。其实鼓岛上被毁掉或老旧坍塌的特色建筑还有很多很多。中国人在对待文化和历史遗存上破坏掉的比保护住的多得多。鼓浪屿也可算为代表之一,着实令人顿足叹息。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