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赤水市的葫市镇是竹海的中心,也是竹海的发祥地。据说这一带原本没有楠竹。二百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黎理泰的年轻人,从东海之滨的福建搬来了三株楠竹,靠着赤水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靠着赤水河用肥美的绿水滋养,这三株楠竹终于繁衍出一片又一片葱绿的楠竹林。
如今这里已拥有连片楠竹30余万亩,各色各样的杂竹林15余万亩,成为名扬九州的国家森林竹海公园。
walywaly(空谷幽兰) |
2006年8月30日 14点13分 |
评分:10 |
楠竹场
楠竹学名叫毛竹,也有些叫茅竹、猫头竹、孟富竹。楠竹竹节稀、壁厚、材质优良,用途很广。全赤水楠竹总面积有180平方千米,年生产楠竹400万竿。
历史记载,赤水古时候没有楠竹,一个叫黎理泰的福建上杭人因为家庭贫穷,就外出谋生。清乾隆年间,他到了贵州仁怀厅葫市(现葫市镇后槽),为周姓雇工种靛。见黎诚实勤劳,周家就招他为婿,不几年黎理泰富了就回福建看望老母亲。因为老母亲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福建来赤水居住,黎理泰就取了自己家门口的4根楠竹幼苗,连根带土用木桶装好运回赤水。一路上精心呵护,栽在
后槽房屋背后,当年成活3株。楠竹生长速度很快,附近村民分一些去栽种,结果很快,后槽一带就漫山遍野都是楠竹了。上百年就形成楠竹林海。清道光年间,仁怀直隶厅同知陈熙晋主修厅志,记其事并赋诗云:
“生前莫作竹王看,千尺梢云又一般。记否无诸台上客,八千里外报平安。”
现在后槽一带黎氏后裔家中,还珍藏黎理泰夫妇官服合坐画像,这是因为当时黎家很富有,捐银得“贡生”功名,所以可以穿官服。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