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锡林浩特市西30余公里处,是附近十分有名的历史悠久的敖包山。山体大而高,位于辽阔的典型草原区里,有鹤立鸡群之感。敖包蒙语意即“堆子”,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而成祭山神、路神、祈祷丰收和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现在,敖包在牧民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从而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查干敖包正规而宏大,用石块垒成,有12个石堆,中间最大,顶端插有柳条,形似烽火台。牧民非常重视祭敖包活动,往往在祭祀前数十天便开始准备,宰杀牲畜,置酒买祭品,祭祀时十分隆重、严肃,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念咒。游人如有幸赶上这一活动,一定会留下深刻印象。而在这敖包山上,远望草原十分开阔。而山脚下的碱湖,则是另一番景观。
查干敖包也是为团体旅游者举办篝火晚会的首选地,夏日,皓月当空,晴空万里,繁星点点,篝火升起,众游人围篝火或唱或舞,别有一番天地。
kevin_chen(西门) |
2006年1月2日 22点57分 |
评分:10 |
白音查干蒙古语即富饶之意,白音查干敖包顾名思义,就是富饶的地方,位于锡林浩特西42公里路南端。山体高大,在辽阔的典型草原区里,有鹤立鸡群之感。敖包已有二百多年祭祀历史,而远近闻名。
祭祀白音查干敖包始于贝子庙第一代活佛巴拉吉尔隆德布时代。其后贝子庙的历代活佛专祭这个敖包,敖包又称“脑包”、“额博”,意即“堆子”,原是草原上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渐演变成祭祀山神、路神的象征物。白音查干敖包的祭敖包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七,现所在地的两个苏木三百多牧人前来祭敖包,祭祀的时候敖包上插满了绿色的柳枝条,枝条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哈达和纸旗。祭祀的方式大致有面祭、酒祭、火祭等。祭敖包的内容是祈求草原风调雨顺,家人幸福平安,五畜兴旺,祭敖包一般在日出前开始,仪式非常隆重、严肃,祭祀时方圆几十里的牧民坐勒勒车或骑马前来,主祭人一般由德高望重的喇嘛担任,其他喇嘛则拢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念咒。参加祭祀的牧民则围绕在三面,祭祀完白音查干敖包的当天,一般还要到位于该敖包东北方向(约四公里)的宝力格敖包祭祀,祭敖包结束后,牧民们还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比赛,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祭敖包其实就是一项文体与宗教相结合的活动。
白音查干敖包北麓现有小桥一座,桥下原有溪流,久已干涸。敖包北侧山下是一片储量丰富的芒硝湖,湖边鹅卵石下涌动着清凉的优质矿泉水,这一碱水共生一处的奇观令人感叹。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