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东,是一座中型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耳室等部分组成,长14.7米。墓前立《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墓早年被盗,墓碑埋地下。1972年发现墓碑。1977年清理墓葬,共获文物70余件。有能启合的铜薰炉,与铜镜放在一起的骨梳、骨篦、四系褐釉瓷罐、色彩鲜艳的漆耳杯等。随葬品中还有北方十分少见的早期瓷品,有一件高85公分、宽86公分的陶仓楼,制作十分精巧,再现了2000年前储粮情景。墓碑于东汉延熹八年(165)立。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碑身上锐下方呈“圭”形。额阳正中竖排篆书《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字体古朴雄健,笔势方折,隶意颇浓。两侧线刻青龙、白虎。额阴线刻朱雀。额底有穿。碑身两面刻文,共827字。隶书,字体方整严谨,笔触浑厚有力,在汉隶中独树一帜。除9字泐损难辨外,余皆清晰。碑座长方形,抹角。全碑通高2.67米,碑身宽0.83米,厚0.12米。保存完好。是汉碑中的珍品,碑文史料价值较高。
鲜于璜(45~125),官至雁门太守,食俸2000石。是天津见证记载最早的历史人物。
luoxin26(天使爱美丽) |
2006年11月6日 20点18分 |
评分:10 |
《鲜于璜碑》 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刻,鲜于璜在东汉安帝初年任雁门太守,食俸2000石,死于安帝延光四年(125),终年81岁。鲜于璜墓位于天津城北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东南。墓为中型砖室墓。1972年发现墓石碑,碑身上锐下方呈“圭”形。圭首、额阳篆书“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两侧线刻青龙、白虎;额阴线刻朱雀。碑通高2.42米,宽0.82米,厚0.12米。前后两面篆刻隶书铭文,共827字,整座石碑保存完好,除9字泐损难辨外, 通碑字迹清晰。该碑是建国以来所发现的最完整,字迹最多的汉碑。 一九七九年文物出版社首次出版了由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保存的“首拓本”,一下子轰动了书法界,并被认为是明代出土《张迁碑》以来,唯一可相媲美的汉碑。
《鲜于璜碑》是汉碑中的佳品。字体古朴雄健,浑厚凝重,隶意颇浓。结字宽扁丰厚,整齐划一,用笔浑厚有力,斩截爽利, 有波势挑法的笔划,具变化之妙,在汉隶中独树一帜,古朴、雄壮、稚拙于一炉,堪称书兼众美。
《鲜于磺碑》的章法是竖成行。横成列,排列整齐又略显参差,其碑石有界格,每个字都靠界格的上沿,上齐下不齐,字的大小、长短不求一律,各尽其势自由发挥,因而显得既严谨又不板滞,犹如列队严整的武士,雄强剽悍而又有礼法。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