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广东 → 广州 → 中山纪念堂 → 概况 |
|
位于东风中路北侧。原是清代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督军署、1921年非常大总统府所在地。
广州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曾在广州发动起义,牺牲的烈士安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孙中山曾在广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权,创办黄埔军校,与共产党合作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革命斗争,发起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这是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同样重要的一次起义。中国近代革命史中的许多事件都发生在广州。因而,广州自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文物景观就有10多处,成为我们缅怀孙中山等先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当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在广州留下了许多故事与足迹。 孙中山曾在广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武装起义成功,推翻清朝,孙中山从国外回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个月后,革命党人被迫向北洋军阀袁世凯妥协,孙辞去大总统职务。1912年2月,孙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1914年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1917年段祺瑞(北洋军阀政府国务总理)解散国会,孙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21年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现中山纪念堂原址上。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应邀北上商讨国事。 孙中山(1866-1925) 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名文,字逸仙,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葬于南京中山陵。在广州有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碑等纪念孙中山先生。 中山纪念堂与中山纪念碑 中山纪念堂坐落在越秀山下的东风路上,是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这位革命先行者而设计建造的。设计者是吕彦直。中山纪念堂于1929年元月动工,1931年11月落成。纪念堂原址是清代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改为督军署。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出任非常大总统时在此设立总统府,后被陈炯明用炮火击毁。 纪念堂后面设两座两层的配楼,现西耳楼成为"孙中山史迹陈列馆",展出孙中山在广州从事革命活动的史绩。 纪念堂东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面是广东省科学馆,南面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大楼,北面越秀山,沿百步梯(共498级)拾级而上,可看到孙中山读书治学处的纪念碑和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碑。此碑于1929年底建成。碑高37米,外呈方形,全部用花岗岩砌成。碑正面刻有孙总理遗嘱。碑内沿螺旋形钢梯直达碑顶,可俯视纪念堂全貌。 中山纪念堂,乘7、22、27、41、56等路公共汽车及专线车可达。 →回复
纪念碑占地面积30多平方米。纪念碑坐北向南,高37米,塔内13层、碑内有阶梯可回旋至顶,每层有窗可远眺;外呈四方形、尖顶,由花钢岩石砌成。纪念碑正面有高七米、宽四米的整块花岗石上刻有漆金隶书的孙中山遗嘱,全文由书法家吴子复先生所书,碑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碑基上层四面围栏图案中共有26个羊石雕,象征羊城。首层下部刻有 “中华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五日孙中山先生纪念碑经始筹备建筑委员会李济深等立石”,“建筑师吕彦直承造人林佐”等字样。碑挫南面有--圆拱门进入碑内,然后由平缓的楼梯盘旋而达顶层,纪念碑海拨76米,连同碑塔计,高度为113米,巍峨高耸,直插云霄,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广州的制高点。登临碑塔,广州远近尽收眼底。首层作基座处理,上层碑身略呈方柱形,下大上小四坡尖顶。基座顶的平台筑石栏杆围绕,四边可凭栏俯眺。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