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东东莞南社明清民居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交通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广东东莞南社明清民居概况
茶山南社古镇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这一座座青砖建造的大屋,一条条古旧的深巷,长满青苔的古井上还有被无数次提水的绳子所磨出的凹痕,“百岁坊”,它是为纪念百岁的四位老寿星而建,它飞檐斗拱,古朴壮观。旁边还有百岁翁祠,是一位百岁老人遗命用自己所居这屋改建的。

  这里著名的一片高大的建筑群叫资政邸,是光绪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的谢元俊的府邸。它座落在小丘之腰,石级,栏杆还保持着当年的高贵气派,两廊的花楣精美绝伦,厅中的垂花门镂刻着花卉群鸟,上面的孔雀尾、凤凰头都凸出木外,栩栩如生。
  
                       






茶山南社古镇
南社明清民居
茶山南社古镇
南社明清民居
南社明清民居
茶山南社古镇
南社明清民居
南社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fkwfl(平凡之路) 2005年12月17日 00点47分 评分:10
这是一处在地图上遍寻不着的地方。隶属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村内古建筑众多,四周绿树成荫、地理独特,一派桃花源风光,村庄呈合掌对居,明清期间初显繁荣,人材辈出,为茶山一大村庄。

   南社明清古村现存祠堂达25间,民居达200多间。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南宋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因战乱南迁,几经周折定居南社,历明、清近七百多年发展,谢氏家族兴盛,建成67903平方米的古村落。南社明清古落以寨墙为界。村内以中间长形水池为中心,两边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巷道布局合理,安全防御

设施齐全。由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榕、楼阁、寨墙、古井、里巷、牌门等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尤能可贵的是未以破坏的明末清初的建筑比较多,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以寨墙、谢氏大宗祠、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价值较大。   民居布局以三间两廊为主,祠堂除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家庙则是二进四合院落形式,建筑风格广府建筑文化为主,同时也受潮汕、安徽、湖南及西方建筑文化影响。


 
→回复
queenie820(漫步云端) 2006年2月16日 17点15分 评分:10
南社明清民居
  我们东莞的乡村里,保存着许多明清建筑,其中最完整的地方是在茶山的南社。
  在走过一段现代化建筑之后,突然好象历史倒退了二三百年,进入了一片明清古村落。这一座座青砖建造的大屋,一条条古旧的深巷,长满青苔的古井上还有被无数次提水的绳子所磨出的凹痕,这一切都仿佛在对我们讲着些远古的故事。



  现在矗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古坊叫"百岁坊",它是为纪念百岁的四位老寿星而建,大家看它飞檐斗拱,古朴壮观,近年来东莞重修祠堂多用水泥,而当地重修这作牌坊时却运用砖木,雕花榫铆,谨依原样,所以极好地保存了当年的风貌。旁边还有百岁翁祠,是一位百岁老人遗命用自己所居这屋改建的。南社这个地方多百岁寿星,也许这儿是一块福源宝地吧。
这里著名的一片高大的建筑群叫资政邸,是光绪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的谢元俊的府邸。它座落在小丘之腰,石级,栏杆还保持着当年的高贵气派,
两廊的花楣精美绝伦,厅中的垂花门镂刻着花卉群鸟,上面的孔雀尾、凤凰头都凸出木外,栩栩如生。
  还有一座也是一位进士的家庙,不过这位是武进士,随左宗棠收复甘肃,屡立战功,官至镇南总兵。门额上刻着"光绪辛丑",这就是这座建筑修建的年代了,而它的风格也是斗拱雕梁,完全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建筑特色。
  大家可能要问:“文革时这里没糟过破坏吗?”,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当时南社书记的远见灼识了,当时他挡住前来拆屋的红卫兵,说:“这些古屋、祠堂都是纪念先人的地方,先人披荆斩棘,创造了良田沃土,这样战天斗地,不畏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创业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光大的吗?”一习话说得那些年青人哑口无言,这些古屋才逃过了一场大劫难。

  到改革开放后,东莞农村富裕了,到处拆旧屋建新楼,南社人又一次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他们也建新楼,但他们是迁址而建,完整地保存了这一片可贵的古建筑群。我们今天参观南社明清民居,在享受历史、艺术的同时,还享受着南社人的余荫。

  昔日寂静的东莞茶山镇南社村突然沸腾起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30多人对着这里上百间明清古建筑群落兴趣盎然。好奇的村民兴许还不知道,几年前用来圈牛、堆柴的祠堂竟然成了“国家级”宝贝。经专家组的考察论证,这些融家庙、水坊、古井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不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明清文化,而且还成了考察早期珠三角地区水乡居民生活状况的鲜有的依据,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南社村早两年就有三间建筑精致的祠堂被列为东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均是著名的明清建筑,即“家庙”祠、“百岁坊”祠、“谢氏大宗祠”。令人想不到的是,南社村仍有不少有特色的宗祠、成群的明清古建筑民宅“偷偷地”隐藏在村中而没被注意,这一次,随着国家文物局考察组的到来,终于露出了“真”容。据悉,这次又发现保留完整的宗祠25间,书房多间,明清特色民宅100多间,堪称古建筑群落“现世”。东莞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古民居在东莞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专家称,南社村的古建筑群与“客家围”、“潮汕大屋”有所不同,它代表的是珠三角地区水乡特色,每一民居都单家独户称“家庙”,“家庙”前有自家的水井、麻石小巷。每家的麻石小巷都隔着一条小水道。最具特色的是“家庙”的建筑,多为四柱三间三楼砖石牌坊式建筑,楼为歇山顶,檐下如斗拱,门额上配有雕刻精美的木雕。记者在现场看到,上百间民居错落交织,在密集的树丛中闪现着古典的韵味。“家庙”门楼上无论是动物还是花鸟的木雕、石雕全都栩栩如生,对着这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精品,在场的专家无不赞叹。
  令人遗憾的是,南社村个别“家庙”、祠堂被后代“重金装修”后改变了其古色古香韵味,成了颇为现代的“祠堂”,例如过去祠堂里的麻石或红石板地被换成了花岗岩、大理石。有些祠堂还堆放着杂草。据悉,部分祠堂两年前还被村民用来圈牛。随着这次古建筑群落的现世,东莞市采取严格保护措施,并准备把它开发成“珠三角水乡古建筑群落旅游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总体规划,南社村委会也表示每年投资50到100万元建设好这片富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
 
→回复
df3010(木子) 2007年5月5日 14点43分 评分:0

  近年广东工业化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东莞,相传因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后,具悠久的历史背景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从150多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到抗日战争时期东江人民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东莞几乎贯穿了整部中国近代史。而位于南粤历史名城东莞境内的南社村,由于村内南粤古建筑众多,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村落面貌及民俗特征,是这座文化名城上的一颗璀璨宝珠。
  历史之源:
  谢氏家族成就辉煌
  南社村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始祖原为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后出仕南雄,时值国乱,由南雄徙居茶山南社现址。
  南社村是一座以谢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在谢氏还没移来之前,南社已经存在了,有戚、席、麦、陈、黄等姓氏的居民在此生活。据史料记载,远在南宋时期这里即已立村,原称“南畲”,后因畲与蛇同音,而蛇为民间所忌,故以近音字“社”代之,到了清康熙年间改名为“南社”。
  迁居南社,成了谢氏族人改变家庭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值得庆幸的是,谢氏的到来也成就了南社村历史的辉煌。历经明、清近700多年发展,谢氏家族兴盛,将南社村建成67903平方米的古村落。南社村庄四周绿树成阴,地理独特,村庄呈合掌对居,明清期间初显繁荣,人才辈出,为茶山一大村庄,现存明清古建筑众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可多得的完整的古村落,村内尚保留宗祠、家庙25家,古民居120多间。较著名的有南社谢氏大宗祠,谢遇奇家庙,故居祖屋,谢元俊资政第,南社古城墙,关帝庙等古迹。

南社古村的民居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特色。

古村的民居大多沿水池两边而建,并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
  人文之道:
  崇文重教出名人
  南社村是一个崇文重教,才兴丁旺的灵地。据谢氏家族后裔、南社村委会主任谢全坤回忆,谢氏老祖宗尚仁公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宋朝的地方官,分别担任过广东南雄州推官和南雄郡司马。尚仁公37岁到南社来,虽然是给人擦皮鞋的,但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这一传统代代流传下来,因此南社村人才辈出,历史上出了11个进士、举人,29个秀才,其中有位先人还跟随左宗棠南征北战,被封为建威将军。
  建筑之美:
  明清古村落保存完好
  南社明清古村落以村墙为界,现存祠堂达22间,古民居达200多间。村内以中间长形水塘为中心,两边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巷道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
  村内由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榕、楼阁、村墙、古井、巷道、牌楼等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难能可贵的是未破坏的明末清初的建筑比较多,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而谢氏大宗祠、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则是南社古建筑群中的精品。
  古民居布局以金字间和明字间为主,祠堂除谢氏大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家庙则是以二进四合院落形式,广府建筑风格为主,同时也受潮汕、吴越及西方建筑文化影响。是难得的珠江三角洲明清古村落的典型实例。
  民俗之风:
  “卖身节”传承数百年
  南社村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纯朴的民俗,其中的“卖身节”便是一朵奇葩。卖身节也称泼水节,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数以万计的群众都聚集到东莞市东坑镇,游走十里长街,争相淋泼“仙水”,购物寻仙,观赏花车,场面盛大热闹,是当今东莞的第一大节。
  据载,东莞东坑的“卖身节”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该镇塘唇村出现的“卖身”现象(即出卖劳动力)。当时,一些没有自家田地的青壮年,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纷纷到街边,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示“卖身”,等着财主前来雇请。有田地的地主也是这一天来塘唇村,挑选卖身的青壮年,一雇就是一年。后来,人们又传说有天上的神仙在二月初二“卖身节”这一天下凡到东坑来普济众生,于是,卖身节便越传越开,也越传越神奇,远近客商纷纷在二月初二云集东坑,以冀神仙赐福,走时还要买件物品带回家,以示遇到仙人,因此又称“遇仙节”。
  进入新世纪,东莞人民把这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继续保持下来,沿袭了“卖身节”这个古时的名称,并赋予了它新的涵义。“卖身节”当天,整个镇成了欢乐的海洋,全镇的男女老少和外地客人纷纷走上街头,用玩具手枪等工具相互射水、泼水作乐,并祈求一年的好运.
水乡之魂:
  水塘清幽古榕挂月
  除了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底蕴,美轮美奂的建筑之外,南社村最吸引人的,还是它作为南粤古老的水乡特有的风韵。
  位于苏州的周庄作为中国目前的一个文化重镇,它的存在了结了很多人的江南水乡情结,圆了许多人的江南水乡梦。若你想体验一番画中、小说中、戏剧中所描述的江南水乡的样子,其实并不难。就在你进入南社古村的时候,同样的感受就会随之进入你的眼帘,岭南水乡就是这个样子。
  进入南社古村落,时光突然好象历史倒退了二三百年。村头一径水塘清幽,古榕挂月,村落巷道如梳齿般纵向排列,俗称为“梳式布局”。多年不变的民居建筑,原原本本地再现了岭南的传统文化。一条悠长古旧的深巷,街宽不过两米,曲曲折折,乍看不见尽头,望不见出处。穿行在迷宫似的窄巷,让人不由地陶醉在古村那醉人的古风遗韵之中。



 
→回复

邻近景点
世界之窗
欢乐谷
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
野生动物园
中华民俗文化村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
星湖
华侨城
锦绣中华
小梅沙海滨旅游中心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