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陕西 → 延安 → 黄帝陵 → 概况 |
|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从黄帝开国(建国)算起。国 孙中山的祭黄帝陵词开首就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这个黄帝陵 ——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1、地址:黄陵县城东关 2、交通:西黄高速公路,2小时车程 3、电话:0911-5212742 5214375 4、开放时间:08:00~19:00 5、门票:61元(邮资门票) 6、住宿:2星级宾馆1家,旅游定点饭店6家
黄帝陵,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一公里桥山之巅。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堪称“中华第一陵”。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5月,经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2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 “国家4A级旅游区”。 整个大殿全部用花岗岩砌筑而成,石柱、石砖、石瓦、石面浑然一体,是一座中国国内目前罕见的典型石垒殿堂建筑。殿前祭祀广场占地1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5000人举行祭祀活动。新建成的黄帝陵二期工程祭祀大殿、祭祀广场和桥山古柏、沮河印池、凤凰山岭相结合,使黄帝陵真正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景仰的圣地。 →回复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五千年前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时间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从此,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吉祥之说。黄土高原,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丰土厚,土色呈黄。黄乃地之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为古人所崇尚之色,土乃五行之尊,万物之本,轩辕以土德称王。故轩辕号曰黄帝。古文献记载有三皇五帝,黄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中华文明时代从此开始了。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共有四个妃嫔;正妃为西陵氏女,名螺母,《史记·王帝本纪》中说:“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螺祖,为黄帝正妃”。螺祖发明了种桑养蚕和抽丝,织丝为绸,缝绸做衣,后人称她为“先蚕娘娘”, 黄陵县城有螺祖养蚕遗址。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传说:彤鱼氏发明了烹调和筷子;方雷氏发明了梳子;嫫母发明了织机和盘线的木拐子,从此才有了布和衣服,后人称她为“先织娘娘”。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据历史文献记载,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有12个儿子被他赐姓,有2个儿子从了他的姓,有9个儿子被各封一国,黄帝的孙子颛顼,继承了帝位,号高阳氏;曾孙帝喾也得了天下,号高辛氏;尧帝是黄帝的玄孙,舜帝是黄帝的九代孙,夏禹为黄帝的11代孙,殷汤为黄帝的17代孙,而周文王姬发为黄帝的19代孙,黄 帝后裔子孙相承有1520年。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有绿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有“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字样。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双”四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在桥山脚下,有轩辕庙一座,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轩辕庙院面积约10亩,院内有古柏14棵,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为轩辕氏所手植,距今5000多年。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是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重测了一次,下围已达到三十市尺,有人说,此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株,称为“柏树之王”。庙院里有历代重修轩辕庙的碑记和祭文石,共46通。庙院最后边是大殿,上悬“人文初祖”金字匾额,殿内正中置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6字。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据说全国共有黄帝陵七处,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都有黄帝陵,但只有桥山的黄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人民政府对保护黄帝陵十分重视,多次进行整修,并扩展道路,增建文物陈列室及服务设施。每年来此参观游览,上山拜谒黄帝陵的人越来越多。 →回复
汉司马迁《史记》称:“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相传创自汉代,唐太宗大历中期在城北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下令移建于今址。元至正,明天启、崇祯,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及后期叠有重修,均有碑记载或录于县志中。因黄帝为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渊祖,一直到今均逐年谒陵纪念。 桥山因山形像桥,故以得名。山上古柏参天,山环水抱,景色宜人,曾有桥山黄陵八景之称:桥山夜月、沮水秋风、南谷黄花、北岩净雪、龙湾晓雾、凤岭春烟、汉武仙台、轩辕古庙。 桥山,面积333公顷。6万株古柏参天遍野,长青不凋。黄帝陵就在桥山之巅。山顶有一块“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在“下马石”左前方,有十数米高的大土丘,碑称“汉武仙台”,传汉武帝北征匈奴,归来时祭祀黄陵所筑。由此北行二三十米,就是黄帝陵。陵高3.6米,周长48米,四周砌有1米多高的花墙。陵前大石碑上刻有“桥山龙驭” 4个大字,相传黄帝即由此乘龙升天。再前有祭亭,红柱绿瓦,四角飞檐,亭中石碑刻“黄帝陵”3字,系1958年郭沫若所书。 →回复
桥山山顶有一块“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在下马石的左前方,有座10多米高的大土丘,被称作“汉武仙台”。相传,汉武帝远征匈奴,归来时路经此地,始建祭台祭祀仙祖,以后各代均有修葺,祭台以北30米处即是黄帝陵所在。现陵高3.6米,周长48米,四周砌有一米多高的花墙,墓前的碑亭内立有一通镌刻“桥陵龙驭”的石碑。相传黄帝在此乘龙升天。由此西行可见清乾隆四十一年陕西巡抚毕沅立的“古轩辕黄帝桥陵”的石碑。再前有祭亭,红柱绿瓦,四角飞檐,亭中石碑刻有“黄帝陵”三字,系1958年郭沫若同志所书。 黄帝陵墓在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桥山黄陵是真正黄帝的陵墓。因此,历代均在此祭祀黄帝。黄帝陵也成为众多游客观光的胜地。 黄帝陵一带围绕黄帝陵而成八大景观:桥山夜月,沮水秋风,黄谷黄花,北岩净雪,龙湾晓雾,风岭春烟,汉武仙台,轩辕古庙,其中轩辕古庙为桥山风景最佳处。 轩辕古庙即黄帝庙,庙内古柏参天,内有一株高19米,下围10米的柏树,相传为黄帝亲自种植。另有一棵名将军柏,传说汉武帝征朔方还时驻跸挂金甲于此,至今树皮还有挂甲痕迹,柏液中出,似有断钉在内,因此又名“挂甲柏”。庙内还有石碑70多通,多为明清时所建,刻有历代祭祀碑文。 自秦代始建黄帝陵园、汉代立轩辕庙以来,唐、宋、元、明、清、民国等朝代均有维修。新中国成立以来,于1955年拨资整修黄帝陵,1959年至1961年整修黄帝庙大殿和过亭。1992年8月,大规模、高力度的整修扩建黄帝陵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历时5年,黄帝陵整修一期工程于1997年5月竣工,总投资8000余万元。新建的庙前广场,雄伟的山门,占地300余亩的“龙池”,使黄帝陵更加气势恢宏,庄严古朴。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5日奠基。 →回复
1.桥山夜月 桥山,位于黄陵县城之北,即现在的黄帝陵山。此山之所以称为桥山,是因为山形如桥,本来桥山脚下的沮水河是从东、南、西三面环绕桥山,然后向东流去,站在桥山之颠,向下望去,就像水潜其底,穿山而过,故得其名。桥山山上古柏参天,山下水流映黛,每当中旬月圆之宵,但见如瀑月光泻入沮水,波光掷狱,银辉万点,给月夜中的桥山、沮水,笼罩上一层空灵神秘的色彩,令人浮想联翩,意境缠绵,别有一番韵味。 2.沮水秋风 桥山脚下的沮水河,发源于陕甘交界子午岭上的沮源关,沮水河自西向东全长128公里,横跨黄陵县境。每当金秋季节,天高云淡,霜叶似火,风清之时,碧水如镜,青山倒影坠入河中,使人仿佛置身在彩墨淋漓的山水画中。漫游在沮水河畔,心中充满诗情画意,使人留连忘返。 3.南谷黄花 南谷即今县城南的黄花沟。这里坐南面北,并不向阳,可每在百花凋零的深秋,却奇迹般地盛开着金黄色的野菊花,一簇簇,一丛丛,漫山遍野,显示着勃勃的生机。 4.北岩净石 北岩,指现在的北坡底底政村,这里有一块丈余见方的怪石,霜雪均落不住,大雪霏霏,石上却如扫过一样。相传,这块石头是很早以前从天上掉下来的,亦有人称之为“廉石”。 5.龙湾晓雾 龙湾,即县城以东的龙首,龙首传为轩辕龙驭之首山,它与桥山山脉紧紧相连,宛如一道天然画屏,同沮水河相对。每当雨后初晴的早晨,但见那满山雾气蒸腾,瑞气彩云一朵朵、一团团从山间冒出来,摇曳着多姿的身影,在山腰聚集,慢慢地游向桥山,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彩画。无论是身临其境,还是遥相眺望,都会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6.凤岭春烟 风岭即凤凰山,也叫石山,传说在黄帝时代,这里的山岭上,常有凤凰栖息,并发出动听的鸣叫,黄帝从凤鸣中受到启发,就命伶伦采回西夏之竹,仿照凤鸣作音律,从此世间有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凤岭也由此得名。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记载:“凤凰山,县东一里,其形似凤,又名二郎山。”《古今图书集成》上说:“凤凰山逼邑城,烟浮其上,霭霭缭绕,久而不散。”现在,站在黄陵县城东边的阳洼山上,向北眺望,还能看到这只“凤凰”。石山即风头,山陵是风身,翠柏为凤羽,凤尾则伸往北部孟源,左翅为龙湾,右翅即县城。 7.汉武仙合 《史记·封禅书》上记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家于桥山”。汉武帝刘彻征朔方凯旋归末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祈求自己能够成仙长寿所筑的祈仙台它坐落于黄帝陵前以土堆砌台高数丈,翠柏围之高出林表有曲径可攀,传说过支登此台可遥望三城的灯光(陕西省的洛川、宜君县,甘肃省的正字县)。如今,它已成为人们缅怀始祖,登台观景的地方。 8、黄陵古柏 据新编《黄陵县志》记载,在占地1300多亩的黄帝陵园晨,古柏有8万多株,其中很大一部分树龄在千岁以上,为全国最大的古柏群,是极其珍贵的特殊文物,中华民族的稀世珍宝。清代一位叫牛光斗的黄陵诗人这样赞美它: 轩帝天登去,陵高耸柏林。 风吹草动唳,日影带云阴。 叶拂晴霄翠,根盘石窦深。 仙踪应在此,踏葛一相寻。 →回复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是原始氏族夏部落的领袖。传说他领导人民制弓箭,造舟车,教蚕桑,作衣冠,定算术,开发农业,并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广阔疆域。因而历史上将他和伏羲、神农一起尊为三皇,又和颛顼、帝羲、唐尧、虞舜合称五帝。相传他生于山东寿丘,逝于河南荆山,衣冠葬于桥山。 桥山有沮水围绕,群山环抱。山上古柏密密层层,形状怪异,独具姿色。黄帝陵就在群柏包围之中。陵前有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由此步行至祭亭,祭亭中央立一石碑,上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三字。其后是“桥山龙驭”碑刻,为明嘉靖年间所立。再后便是陵墓,朝南,冢高3.6米,周长48米。墓前有一高台,台旁石碑书“汉武仙台”,传为汉武帝祭陵祈仙之所。 黄帝陵前有建于宋代的黄帝庙,殿宇数重,庄严肃穆。大殿门首悬“人文初祖”金匾,内供黄帝牌位。庙内保存石碑近50通,还有传为黄帝亲手植柏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古柏和名叫“将军柏”的奇柏各一株。黄帝庙和黄帝陵互为呼应,更显得凝重端庄,气度不凡。 →回复
陵冢在桥山之巅 桥山有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文武百官到 此下马”字样。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在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双”四字。 黄帝陵冢在山顶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砌花护围。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历代政府对保护黄陵古柏都很重视。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黄陵的指示或通令。据黄陵县志记载,桥山柏林约4平方公里,共63000余株。 →回复
如果您打开《中国历史》,第一张彩图就是黄帝陵和轩辕庙,最让人浮想联翩的是那神秘的“传说时代”,最使人割舍不开的一定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赤子情结。 作为中华民族圣地、海内外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地方,黄陵县是陕西北线旅游真正的热点和龙头。黄陵景区包括轩辕庙、黄帝陵、黄帝黄城、万佛洞、秦直道5大景区、95个景点。其中黄帝陵、轩辕庙景区现有景点56个,加上整修黄帝陵后新增8个景点,计64个景点,具有“阴阳五行”、“九五之尊”、“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周易八八六十四卦”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 黄陵景区以“拜祖、谒陵、溯源、探秘、访幽”五大特点著称于世,令海内外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黄帝与黄帝陵 黄帝是远古时代的五帝之一,以土德称王,因土呈黄色,故称黄帝。同时“黄”字又是轩辕氏图腾——天鼋大黾的象形。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本姓公孙,名轩辕,后改姓姬。黄帝生活在距今5000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他率领其氏族部落最初就活动在古桥国(今黄陵县)及陕北黄土高原周围一带,并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文字,制造舟车,培育蚕桑,从事纺织,制定历法,研制算数,备尝险夷,艰苦拓殖,终于以“惠及万世之功绩、泽披广大之区域”而彪炳千秋。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史载都是黄帝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在位百年,寿110岁而终。司马迁曰“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也因此闻名于世。 1 桥山 桥山分为大桥山和小桥山。 大桥山即子午岭,处于陕甘交界,“南连耀州(今耀县),北抵盐州(今定边县),绵延八百余里”(《大明一统志》),著名的“古代高速公路”——秦直道南北贯穿,原始森林参天,遮天蔽日,千峰竞绿,万岭争翠,犹如一条绿色的巨龙。南北而行,北为“子”,南为“午”,故称“子午岭”。 小桥山即黄帝陵桥山,为子午岭中部向东延伸的支脉,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处,桥山在远古时代为有乔(音轿,虫旁)氏居地,称作乔(音轿,虫旁)山;黄帝时代称作“轩辕之丘”或“轩辕之台”,黄帝因此而得名“轩辕”,黄帝黄城中宫即位于此。以后演变成桥山,自汉武帝筑祠祭黄帝、司马迁《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后,名留青史。汉、唐、宋、明、清各代设有祠、园、庙,黄帝陵居于山顶。桥山土厚水丰,林木郁葱,现有柏树林1300余亩,柏树8万余株。桥山周围群山环抱,后有祖山子午岭相依,四神灵排列有序,是难得的符合传统风光观的宝地。桥山上现存远古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陶片、灰坑、屋基以及堑壕、夯土台、城墙、神道、庙址等历史遗存,周围又环绕着黄帝黄城八宫、黄帝文化遗址及翟道、长城、故城、杏城、坊州等古城遗址,文化遗产非常丰富。 2 沮河 沮河源自子午岭东麓的沮源关,向东蜿蜒128公里汇入洛河,横贯黄陵全境。沮河古称“姬水”,轩辕黄帝因“长于姬水”而姓姬。沮河环绕黄帝陵桥山和历史文化名城黄陵,形成山环水抱的“仙岛”形势,又在桥山东西两侧,形成对称的“东湾”(龙湾)和“西湾”,东湾连着“龙首”,西湾接着“虎尾”,神秘的东方山水文化的源头即在这里。 顺沮河向西,佛窟隐秘,直道幽远;沮河之北有郑家河水库风光旖旎,南有侯庄湫“神水”自成,均是休闲、寻幽、访胜的好去处。 山是龙、水是龙,龙乡山水欢迎您。 一、轩辕庙景区(拜祖) 黄陵轩辕庙(俗称黄帝庙)位于黄帝陵桥山东麓,印台山对面,海拔845米。庙院建在台地之上,坐北面南,总占地7.6公顷。 历史沿革 轩辕庙最早建于汉代,旧址在桥山西麓,列入国家祀礼。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重修庙于原址,再次列入国家祀礼。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为避沮河水侵袭,并图祭祀便利,坊州治所在黄陵县上城刺吏李恕奉旨,改置于桥山东麓今址,三年后建成竣工。以后各代均有修葺之举。 建筑布局 轩辕庙总体呈长方形。长140米,宽833米,总面积11662平方米。其主体建筑按南北轴线逐次排列,有山门、过亭、碑亭、大殿,东侧有碑廊,西侧有接待室和文物陈列室。其外围原用红色砖墙围护,现改成花岗石砌筑围墙。院内古柏16株,小柏树7株,另有竹林、古藤、奇石,千姿百态。整个建筑,布局合理,疏密有致,风格古朴,典雅华丽。 3 入口广场与轩辕桥 轩辕庙庙前区气势恢宏,雄阔壮观。新修的入口广场,面积约1万平方米,为不对称半椭圆造型犹如太极图的“阳鱼”,由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就,以象征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央甬道取八卦符号,布“五行石”;左侧四块坐石,右侧“北斗七星”,四七“二十八宿”。 广场北端,轩辕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墩梁桥。该桥全长66米,宽8.5米,高6.15米,桥面设护栏,每块栏板上皆雕刻古典图案。外形粗犷朴实,为近代全石砌第一桥。 4 印池(龙池) 印池(龙池)系由沮河古道改建而成,占地300余亩,蓄水量46万立方米,满山古柏,倒映池中,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若在皎洁的月光下,则更显得纯净素朴,自古有“桥山夜月聚风光”之美誉。而印池四周,碎石铺路,柳树成荫,更是一幽美去处。传说黄帝总在此淘洗玉玺大印,对面即为黄帝置印的印台山。 5 桥北广场与龙尾道 轩辕桥北端的桥头平台,名之曰桥北广场,占地1548平方米,地面为花岗石铺筑。穿过桥北广场,沿龙尾道即可直达庙区。龙尾道亦用花岗岩铺设而成,共95级台阶,尽显雄伟壮观之气魄,象征轩辕 黄帝“九五之尊”的至高地位。桥北广场与龙尾道两旁坡地上,鲜花盛开,绿草遍地,一派盎然生机。 6 庙前广场与“阙门” 顺着龙尾道拾级而上,便是宽阔的庙前广场。其地面用20厘米厚的混凝土浇注,上部再铺以20厘米厚的花岗岩石,总面积达2751平方米,清明庙祭时可容纳5000人的规模,彻底改变了过去庙祭场地狭小的局限。广场上还建有东、西两座阙门,它们左右分列,端然而立,显得古朴典雅,庄重大方。 7 轩辕庙山门 穿过庙前广场,迎面便是气度非凡的轩辕庙山门了。山门为五开间廊庑式,花岗岩(仿汉代木构)建筑,平面轴线尺寸为19.2×10米,屋面采用歇山顶,石墙、石柱、钢筋混凝土梁和屋面板,上覆石筒瓦。山门台基比地面高出2.72米,台基和踏步全部采用花岗石制作,尽显庄严雄伟、大气磅礴之气度,山门正中,由蒋鼎文于1938年题写的“轩辕庙”三个大字苍劲有力,令人肃然起敬。这个山门及整个庙前区,都是1992年整修黄帝陵工程开始后新修的。 8 黄帝手植柏——“天下第一柏” 进入庙院山门,黄帝手植柏首先映入眼帘。这棵参天古柏,位于轩辕庙山门内西侧,树龄5000多年,传为轩辕黄帝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 《图书集成》记载:“中部县有轩辕柏,在轩辕庙。考之杂记,乃黄帝手植物,围二丈四尺,高可凌霄。”当地有谚云:“七搂八乍半,疙里疙瘩不上算。”黄帝手植柏为轩辕庙内重点保护的古柏之一。这棵古柏,枝干苍劲挺拔,柏叶青翠,主干略向南倾斜。树高19米,胸径11米,为群柏之冠,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柏树之父”。 手植柏外围铁栅栏,东南侧的青砖护壁下部正中,镶嵌一长条形圆顶石碑,上刻“黄帝手植柏”五字;上部镶嵌一长方形石碑,上书“轩辕柏”三字,并有八九十字的简介一篇。2000年5月6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拜谒黄帝陵后,为“黄帝手植柏”题词:“天下第一柏”。 9 “中华名树”牌与名树碑 黄帝手植柏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活化石”,堪称中华第一树。1998年12月9日,由国家林业局、全国绿化委员会和陕西长岭集团、黄陵县人民政府等发起的“长岭绿色世纪行——中华100棵名树公选养护活动”,命名黄帝手植柏为“中华名树”、“华夏第一柏”,并挂中华名树牌,立中华名树碑。名树牌置于手植柏北侧靠东,名树碑靠西,皆面北而立。 10诚心亭 沿中轴线北行即到诚心亭。该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歇山顶上,灰布板瓦与筒瓦紧紧相扣,前檐施勾头滴水,四边无墙,栏额下为花格装饰,旋子彩绘。明间南北两侧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间、补间外侧有围栏围护。亭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亭前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11“夸父追日”奇石 在诚心亭西侧,方台上置一块天然巨石,石上的花纹图案,酷似一个人追着太阳跑,越看越像“夸父追日”。“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几乎是人人皆知,他追求光明的献身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是在石头上看到天然形成“夸父追日”图案却不多见,堪称奇观。 12香港回归纪念碑 诚心亭北面东西两侧,东边为浙西钱塘人程寿筠所题石碑“轩辕庙”与“文明之祖”;西边为香港回归纪念碑。此碑古朴典雅,庄重美观,碑高3.5米,宽1米,由碑头、碑身、碑座和台座四部分组成,始立于1998年4月5日。1997年7月1日,被英国占领长达150多年的东方明珠——香港,顺利回归伟大祖国的怀抱。为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日子,香港各界人士立碑告慰先祖,昭示后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特地题写了“香港回归纪念碑”几个遒劲大字,立碑纪念。石碑背面,刻有香港著名书画家梁溪方(一名方召麟)女士书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铭一篇,激情洋溢地记述了立碑缘由、目的,真切感人地表达了香港同胞及海外侨胞欣慰无比的欢乐之情,豪情万丈地昭示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扬眉吐气的光明前景。 13澳门回归纪念碑 澳门回归纪念碑立于香港回归纪念碑南侧,形制相近。1999年12月20日,被葡萄牙占领400年的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在普天同庆之际,澳门同胞共议建碑勒石告慰始祖轩辕,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亲笔题写“澳门回归纪念碑”几个大字。碑石背面的碑铭,记述了澳门的位置、被葡占领的历史和中国已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事实,热情称颂了共和国三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睿智英明,并交待了立碑缘由和目的。该碑立于2000年4月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马万祺揭碑。马万祺发表了激情漾溢的讲话,并向黄帝陵赠匾:“功盖华夏,恩泽濠江”,作为澳门各界对黄帝陵的献礼。 14碑亭(孙中山词、毛泽东手书祭文、蒋中正题写“黄帝陵”、邓小平题词) 再北为碑亭。其形式与诚心亭相仿,面积较之略大,中间仍为过亭,东西两侧有砖墙。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顶,施灰布板瓦、筒瓦,枋额间施旋子彩绘。1987年以前此处存放碑石47通。1988年将大部迁至轩辕庙内东侧碑廊。亭内现存石碑四通。西侧二通,前边一通是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共祭黄陵时,毛泽东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手迹,字体汪洋姿肆,飘洒俊逸,雄健有力。后面一通是邓小平为黄帝陵的题词碑,碑上刻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署名邓小平,时间是1988年。碑身高3米,宽0.9米,厚约0.3米,外形美观庄重。东侧二通,前边一通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黄帝赞”词一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后边一通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2年冬为桥陵,改称黄帝陵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此碑原立于黄帝陵墓之前,解放后被郭沫若题字碑代替,现存石碑为重刻碑。碑亭面南柱子上有一幅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 15江泽民、李鹏题词碑 碑亭东侧院内,面西分别矗立两通高大石碑。一通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1993年4月5日为整修黄帝陵工程题词的手迹,碑文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另一通为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1992年9月20日为黄帝陵基金会题词的手迹,碑文为:“发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1999年6月18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到黄帝陵,他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伟大摇篮,我们的先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骄傲和自豪。” 2000年5月2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来到黄帝陵和轩辕庙,亲笔题词:“天下第一陵。” 16碑廊(宋、元、明、清,御制祝文等) 碑亭东侧远处为1988年新建碑廊,其中保存有历代祭祀、维护黄帝陵庙碑石与题颂石刻68通,现存最早的一通是宋嘉六年(1061年)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的记事碑,并有元泰定二年(1325年)禁伐黄帝陵树木圣旨碑,尤以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张三丰谒陵诗碑文采斐然:“披云履水谒桥陵,翠柏烟寒玉露轻。衮冕霞飞天地老,文章星焕海山清。巍巍凤阙迎仙岛,渺渺龙车驻帝城。寂寞琼台遗汉武,一轮皓月古今明。”其余石碑多为明清两代皇帝遣官祭陵所留“御制祝文”碑。碑廊面西壁上,还镶嵌了多通题颂石刻影碑。 17“黄帝脚印”石 正殿前西南侧有一块传自汉代的“黄帝脚印”石。它出土于黄陵民间传说为“黄帝黄城巽宫”的郭家洼村,1965年移至轩辕庙院内。整块石头约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镌刻有黄帝脚印一双,长062米,深约2厘米。民间有向黄帝脚印投硬币或零钱的习俗,以测运气如何?“投向脚印大拇趾运气最好,为大吉大利云云。” 18汉武挂甲柏 穿过碑亭,往北便是轩辕庙正殿。正殿西南侧,有一株高大挺拔的古柏,被称为“汉武挂甲柏”,也叫“将军柏”。相传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征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回来祭黄帝陵时,曾在此树上挂过盔甲。至今观之,依然似有断钉在内。 挂甲柏外围铁栅栏,树下东北侧,面东立一砖壁,其下部正中镶嵌一圆顶石碑,上刻程寿筠所书:“志载汉武帝巡朔方还挂甲于此树”14个字,上部镶嵌有1965年5月10日写的一长方形石碑,内容为“挂甲柏,此柏斑痕密布,仿佛钻甲状,柏液中出,似有断钉在内,纵横成行,枝干皆然。相传为汉武帝由朔方还,挂甲所致。然察群柏,无独有偶。” 19龙尾柏 位于汉武挂甲柏近旁,杆高10米。树冠顶部伸出一枝,粗壮有力,呈曲线摇摆状,恰似巨龙摆尾。1994年4月6日,由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国画大师关山月发现并命名。 20“黄帝玉玺” 黄陵民间传说黄帝获得一块宽高各几丈的玉石,就命大臣苍颉,用金刀刻成一个大印置放在印台山上,印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个大字。近年有人根据传说复制一印,置放在汉武挂甲柏西侧。 21杨兆谒陵诗画碑 正殿东侧,立有一通长形巨碑,图文并茂,为明代祭陵官杨兆祭陵时写的一首谒陵诗的诗画碑。碑右刻“黄帝出游图”,左刻“蚕神献丝图”,均为圆形图案。右边图案下方刻有三行小字:“黄帝出游驾龙乘凤,东上泰山,南游齐鲁,邦国咸喜”,此语录自《易林》。左边图案下方则刻有:“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这句话录自《黄帝内传》。石碑正中,竖刻一首诗:“桥山之上有轩辕,寂寞松揪剑履存。高冢旧余天子气,诸峰还让丈人尊。青山雉尾当时事,白日龙髯何处屯?犹似垂衣望仙侣,千官扈从隔昆仑。” 22“黄陵八景”诗碑 “黄陵八景”诗碑,刻于1962年,上书黄陵八景诗一首:“桥山夜月聚风光,沮水秋风透体凉。南谷黄花开晚节,北岩净石耐寒霜。龙湾晓雾迷长岸,凤岭春烟接暖岗。汉武仙台遗世界,黄陵古柏茂穹苍。” 23金蛤蟆与猴子 在紧靠“黄陵八景”碑一棵柏树主杆的东、北侧。东侧树结“眼睛”圆鼓,整体像一只大蛤蟆;北侧的树结像一堆碎金,据说是金蛤蟆吐出的。而在蛤蟆颈、腹之下,却活脱脱一只猴子正走出来。传说一只金蛤蟆在轩辕庙院修炼,每天晚上庙内无人时,就从树上下来,给黄帝上香,就在它即将修成人形的时候,受到看庙人惊吓,慌忙跑回树上,不得已变成了一只猴子,把它吐下的金子也忘了带走。黄陵民间留传有“金蛤蟆,在庙院,烧香磕头把它见……”的歌谣。 24“二龙戏珠”浮雕 位于“人文初祖”大殿前台阶上,斜立面南。为1959年重修大殿时,由陕北石工精心雕刻而成。石刻采用浮雕形式,雕工精细,形象生动,二龙团抱成圆,共戏一珠,情趣盎然,洋溢着合欢、吉祥、喜庆的气氛,象征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团结统一、追求文明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历来为游客所喜爱,游客来黄陵龙乡旅游,多在此留影纪念。 25人文初祖大殿·黄帝石刻巨像 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也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座落在庙院最北边。它重建于明朝,后代屡有修缮之举。1959年曾做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重修,近年来也部分整修过。人文初祖大殿占地282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大殿屋顶为歇山顶,雕透花脊,屋面由灰布板与筒瓦相扣覆盖,檐部施勾头滴水,前檐及其他三面均有斗拱。前檐当间建有六扇隔扇门,次间、稍间则各有四扇隔扇门。檐下的栏额、平板枋为和玺彩绘、斗拱彩绘,两侧与两侧背面、内梁等处的彩绘,均精致华丽,绚烂无比。 正殿门楣上悬挂有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于1938年祭陵时所题“人文初祖”大匾,字体铁画银勾,刚中藏秀,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夏立。大殿正中木质壁龛内供放着一尊巨大的石刻轩辕黄帝浮雕像。这尊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浮雕像,是以东汉武梁祠的画像石拓片为蓝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放大刻制而成。黄帝浮雕像为全身像。石料采用陕西富平墨玉,高3.6米,宽3.3米,重11吨,浮雕轩辕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又回首望西,抬臂扬手,冠带简朴,着装 无华。神龛四周的图案为: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神龛与轩辕黄帝浮雕像都是香港同胞湛兆霖、程万琦二先生于1987年清明节专程前来祭陵时,捐款8万人民币制作的。殿内两壁原有壁画,绘轩辕黄帝一生的功德,供奉黄帝坐像,两侧有风后、力牧等大臣侍立,文革后曾立黄帝牌位。现大殿神龛周围放置有花篮。神龛前供桌上有祭器、祭品等。殿外左右及背后有砖砌花墙。大殿前月台宽21.1米,进深10.84米,置有香炉、香案。月台前有台阶通道三处,中间台阶正中即“二龙戏珠”浮雕。正殿前柱子上,书有一幅楹联:“祖功泽百世,宗德润千秋”。 26“整修黄帝陵捐款资金”功德碑 位于轩辕庙西偏院内,面东,2000年清明节立碑。该碑采用高浮雕、低浮雕、减地平雕加阴钱等综合雕塑手段,组合山、河(水)、日、月、星辰、祥云和龙的纹样,对碑头、碑座及侧面进行立体装饰,碑头正中底部以钟鼎文“土”字和北斗星座,构成全碑装饰纹的核心。尺度设计选择了一些吉祥数,如“3”代表“众”、“多”,“5”代表“端正”、“中和”,“6”代表“如意”、“顺利”,“8”代表“八方”,“9”代表“至高无上”与“尊贵”等,并分别以“5000mm”寓意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以“2000mm”寓意2000年立碑;以“1.2m”含12生肖;以“2.4m”合24节气。整碑宽5028mm、高3180mm,正面刻团体捐款单位和数额,背面刻个人捐款1000元以上者的姓名和数额。 27文庙大殿(展厅) 位于西偏院北侧,坐北面南,1986年由原位于黄陵县城内的文庙迁建而来。展厅内常年举办摄影和实物展,免费参观。展出1908年同盟会祭拜黄帝陵、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基、李瑞环、乔石、李铁映等谒陵祭祖与台湾遥祭黄帝陵等珍贵照片,同时展出整修黄帝陵工程规划模型和其它珍贵展品。 28中华九九世纪宝鼎 由中华九九大祭祖组委会隆重推出,又称“黄帝鼎”。鼎身铸有北京九龙壁贴金嵌玉浮雕图案,九条金龙翻江倒海,腾云驾雾,栩栩如生,金碧辉煌,预示了中华民族的又一次伟大复兴。现收藏于轩辕庙。 二、黄帝陵景区(谒陵) 黄帝陵因陵主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而名闻遐迩,实乃“天下第一陵”。1961年,国务院确定其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并将其列为古墓葬第一号。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朱基、李瑞环、胡锦涛、乔石、李铁映、万国权、雷洁琼、蒋正华、叶选平、马文瑞、王兆国、马万祺、肖克与爱国华侨陈嘉庚等,皆关注黄帝陵整修工程或来到黄帝陵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冯征、郭沫若、廖沫沙、李政道、舒同、赵朴初、贺敬之、李学勤、石兴邦等海内外文化名人,纷纷给黄帝陵题词或撰写楹联。 29“中华世纪柏”与泰山“五彩石” 乘车来到第二停车场,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华世纪柏”和泰山“五彩石”,位于第二停车场东侧,背靠古代黄帝陵陵园城墙。“中华世纪柏”是2000年3月7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黄帝诞辰日),用取自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土和长江入海口、黄河入海口的水栽植的。“合华夏九州泥土,掬长江黄河之水”,挺拔的“中华世纪柏”,象征着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泰山“五彩石”取自山东临朐县泰沂山脉的河谷里,这块重15吨的巨石,传说是女娲补天留下的五彩石,寓意着神州社稷稳如泰山、中华儿女兴邦责任重于泰山。石上镂刻着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国际艺术大师陈瑞献先生撰文书写的《庚辰年黄帝圣诞志》,抒写了黄帝所开创的华夏文化与今日世界文明交汇的壮丽奇景,呼唤中华文明未来的灿烂。全文如下: 乘神舟再来,据中原以望,神州翻天,子裔游于四方。 地球已然一屯。花都育蚕,乐乡定律吕,硅之谷算术,金字塔展六书,甲子叠于计时之经纬,内经示现于朝曦之城;中华儿女偕世之各种族,跨个我藩蓠,为一星际文化大汇演,各擅利器,同塑人类精神文明之新指南。 际兹千禧,元祖圣诞,掏黄河长江之水,合华夏九州之泥,植此中华世纪之柏于桥山,以迎祖荫,镂泰山石以志子孙怀恩而不忘。 巨灵轩辕,护我辈身正,佑我辈心光,炎黄子孙大势俱足,仁智兼焕,心灵创造与日月共灿烂。 30当代神道(登道) 黄帝陵位于桥山之巅。从第二停车场到陵园,有条通达黄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现今看到的神道为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完工项目,从1996年4月正式开始使用。它由陵道和神道两部分组成,南起功德坛(待修),北至柏林深处的墓园阙门,总长435米,宽5米,全用花岗岩条石铺筑。采用形断而意连、曲不离直的手法构建,共277个台阶。 31下马石 沿着神道拾阶而上,两侧古柏参天,形态各异,翠色长驻。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神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间垂立的下马石悄然静立,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行至此处,均下马下轿,整理衣冠,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恭敬肃然与古人是一致的;乘车上山车,也不可直达陵园,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32祈福台(黄帝赐福〓全家平安) 祈福台,在下马石东北侧。此台始筑于汉代,相传汉武帝筑祈仙台,以求长生不老,桥山百姓亦建此祈福台,以求功名富贵,子孙延绵,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后世人为进一步求得黄帝庇佑,在此挂锁结带,以示留下虔诚心,带上一生福。 33李瑞环同志祭祖纪念树 1994年清明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自前往桥山黄帝陵,参加每年一度的清明公祭黄帝陵典礼后,在黄帝陵前神道旁,植纪念树一棵。 3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 1961年3月4日,黄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于1962年12月9日立碑保护。上刻:“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帝陵〓国务院总编号第162号〓古墓葬分类号〓第1号” 35整修黄帝陵工程奠基石 立于黄帝陵园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西侧。1992年4月4日清明节,陕西省人民政府为整修黄帝陵工程举行奠基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肖克出席。奠基石呈正方形,边长0.96米,象征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奠基石正面刻着“整修黄帝陵工程奠基〓公元一九九二年四月四日〓农历壬申年季春三月初二〓清明立石”,背面刻“盘龙戏珠图”。 36、37陵园与汉武仙台 神道尽头,便步入陵园了。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门有两个,分立汉武仙台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走不了几步,左侧便是一座24米高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池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中部县志》载,汉武仙台,“峙黄陵左侧,高出林表,汉武巡朔方还,祭黄帝,筑台祈仙”。据后人相传,当年汉武帝令甲士修筑这座“祈仙台”时,确切人数达18万之多,不过是人人用战袍掬一袍土罢了。此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四围古柏环抱,台顶高达林表。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时下游人有“登台一次,增寿一年”之说。 38、39祭亭与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 越过汉武仙台,穿过一座汉代风格的棂星门,便是位于桥山山顶正中的黄帝陵冢了。黄帝陵冢前即为祭亭,亭宽10米,深6.15米,建筑形式为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亭前置放供桌、祭器与各种供品等,亭中置一高大石碑,碑高4.3米,宽1.2米,上刻“黄帝陵”三个大字,为郭沫若先生受毛泽东嘱托,于1958年5月手书。该亭由八根柱子支撑,上部四角卷起处系有风铃,微风起时,风铃齐鸣,悦耳动听。亭柱上有两幅楹联,一为:“奠华夏宏大业基始祖恩德泽万世,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一为:“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祭亭地面铺以花岗岩石,显得纯净清亮,素朴庄重。从古至今,每年的清明、重阳祭祀大典,多在这里举行。此处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追思先祖功德,抒发民族情感的重要场所。 40“桥山龙驭”碑 黄帝陵墓最初由黄帝大臣左彻“削木为像”供奉,秦代封土,唐代以后,陵墓有所加大,但基本面貌一直维持至今。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神话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 41黄帝陵冢 黄帝陵墓坐北面南,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外围八角形青砖花墙,象征八卦与黄帝统驭八方。黄帝陵古称桥陵,这是因为,山下沮河水从西缓缓而来,恰好绕着陵寝旋转一周奔东而去。如果站在陵寝所在地的山上,向东西两边观看,清清沮河水就像从山底穿过。民间传说,桥山是站立的凤凰,水穿山而过,是名符其实的“桥”。黄帝陵居此后,凤凰下卧,水才绕山而过,但桥山之名保留至今。陵因山而得名,故曰桥陵。元代张三丰有“披云履水谒桥陵”的诗句,清代毕沅曾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1942年,陕西省第三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区别,遂改称桥陵为黄帝陵。此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此后,黄帝陵一名一直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黄陵县。 42陵前大钟(祭祀大钟) 在黄帝陵祭亭东侧,悬挂着一口大铁钟。此钟系丙子(1996年)清明节,由黄陵县人民政府,组织全县四镇八乡及各界11万守陵儿女捐铁捐款所铸。钟高1.95米,重5000市斤,分别象征了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和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的文明史。“鸣钟告慰先祖,求得保佑”的新民俗,即以此为基础形成。 43龙角柏 黄帝陵背后高坎之上,龙驭台前山脊左右两侧,对称地长着两棵干而不枯的古柏。此柏枝杆旋纹而上、直指蓝天,又恰位于桥山龙脉之上,被称作“龙角柏”。1992年12月25日,香港李汉生先生捐款10万元人民币,予以保护。 44朱雀展翅 上海易经学会会长张志哲教授说:“黄帝陵是中国风水理论的最佳例证。”怎样体现“最佳”呢? 站在龙驭台向南看,沮河环绕,南山(南城塔)以电视转播塔为制高点分别向东、西两翼展开,东边山脉直抵印台山,西边到达南城村,宛如“朱雀(展翅)翔舞”。张三丰拜谒黄帝陵后,站在桥山上朝南看,惊喜地称其为“凤阙”。他将黄帝陵山环水绕的形势比作“仙岛”,留下了“巍巍凤阙迎仙岛”的美丽诗句。 45玄武垂头 站在龙驭台向北看,孟家塬塬头很像一个高高凸起的圆龟背,龟首顺着山脉向下,跪拜中华始祖黄帝陵,而那层层梯田和山道交错,恰似青蛇绕龟,合成了“四灵”中的玄武形象,被世人称奇! 46龙首 黄帝陵“四灵拱卫”。那么,它的“青龙”和“白虎”又在哪里呢? 原来黄帝陵是“大风水”,“青龙”和“白虎”在几十里以外;黄帝别号“归藏氏”,这些地名还有些隐讳。如果你去延安,顺着黄帝陵东的“龙湾”走上125公里,就会路过“龙首村”。这里,龙首山从西北塬上下来,逶迤延伸,形成一个大弯儿。山势昂扬,如巨龙抬头,这就是黄帝陵风水的“左青龙”。说它隐讳,是指它只言“龙首”而不直表“青龙”也。“青龙蜿蜒”,沮水纡回,有首有尾,明代邑人张举称龙湾为“龙尾湾”,“龙尾”就在轩辕庙内。而龙首山,则传为龙头所在地。 47虎尾 在黄帝陵西侧,还有一个与“龙首”村东西对应的“虎尾村”(全名“老虎尾巴村”),距黄帝陵5公里。从西安乘车来黄陵经过的最后一个隧道是“虎尾隧道”,“虎尾村”就在那一个安详俯卧的虎尾山山梁尽头。这就是黄帝陵风水“右白虎”之所在。 48黄帝陵园古城墙 黄帝陵园古城墙,是在黄帝黄城中宫遗址上所修。西汉时,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前110年)“祠黄帝于桥山”,“环宫垣,为复道,上有楼”。王莽新政,“遣骑都尉嚣等,分治黄帝园位于上都桥寺(田旁)。”现存陵园古城墙环山一周,直抵西麓(汉唐时轩辕庙在桥山西麓)。东、西城墙夯土而成,墙高壕深,高大巍峨;南、北城墙堑削填充而成,蜿蜒曲折,垛台相连,实是发思古悠情的好去处。 49桥山远古堑壕 在黄帝陵园古城墙东、西的山梁上,分布有一道一道堑断山梁的深壕,东、西各有五道,被称作“东五壕”和“西五壕”。有学者认为,这是远古人类“巷战”的遗迹。这说明黄帝陵桥山,从远古开始,就享受着最高级别的拱卫,所以《山海经》中才有“射者不敢射,畏轩辕之台”的记载。 50桥山仰韶、龙山文化遗址 在黄帝陵桥山西南、东南和南坡直至黄陵县上城,大面积分布着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中尤以被史学界称为“黄帝文化代表特征”的仰韶文化为典型。研究者在这里拣到各种几何图形、流线形与鱼纹图案的彩陶片和大量粗夹砂、细夹砂绳纹、网纹、划纹及锥纹红陶与黑陶。在一个被人为破坏的地穴式粮窖中,发现沉积很厚、已经碳化的粟类粮食。在另一个被工程取土破坏的灰坑中,发现一远古人类用彩陶精心磨制的“阴阳太极图”(直径2公分,墨色占据二分之一强,呈凹进的弧形,红色则是凸出的弧形)。同一灰坑出土的彩陶图案近似半坡鱼纹,还出土一把断损的磨制石斧、两只口径不同的灰陶手镯、一颗人齿及钻有规整圆孔或有堆塑造型的灰陶片与红陶片。桥山南坡仰韶文化灰坑相隔数米到20米,形成不同的生活单元。唐黄帝陵护陵城墙和坊州古城墙,均是在“黄帝黄城中宫”仰韶文化遗址基础上的重叠建筑。 51汉唐轩辕庙遗址 位于桥山西麓一个狭窄小沟里,在黄陵县城北街尽头东侧的沟内。汉唐陵园古城墙从沟南、沟北延伸到山脚,将遗址包裹其中。近年学者考察,在这里发现了汉代夯土用具——青石碓头,同时发现唐代黑釉瓷片、宋代带系黑釉瓷罐、瓷钵和耀州刻花青瓷残片,在沟内和东边山坡上还发现了唐代青砖。考察结论,得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石兴邦先生认同,新华社向海内外播发了通稿。 52汉唐谒祖神道 从汉唐轩辕庙遗址出发,向东直上土坡,古代用青砖砌成台阶,给人以青云直上的感觉。最早在汉武帝“祠黄帝于桥山”时,根据《黄帝时明堂图》,取此“西南入”之“昆仑”道为神道,唐代沿用。宋代轩辕庙东迁后弃用。也就是说,这条神道最初还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当年走过的“御道”呢! 53宋代谒祖神道 宋代谒祖神道,宽2米,庙西及直上路段,道旁有护道柏树,先在路壕中西上,又折向东北,与今上山公路十字交叉后直上,到桥山主峰东南侧,折向西北,至今道基明显。顺道而上,在陵园东城墙上辟门而入。 54黄陵古柏群 黄帝陵园区内古柏群,黛色盈地,有胸围12米以上的古柏69株,小柏树126株,小油松136株,分列于黄帝陵冢周围,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黄帝陵桥山占地5000余亩,共有柏树8.2万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就达3万余株。这些柏树,品种繁多,姿态各异,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凌日傲霜,生机盎然,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活化石。 55坊州古城墙 位于黄陵县上城。唐武德二年(619年)七月,唐高祖李渊分鹿(音福,右阝旁)州的内部(中部),鹿(右阝旁)城等县设立坊州,设鹿(右阝旁)坊节度使,治所即此。现存黄陵县古城墙,是在唐坊州古城墙基础上于明初成化年间重建。明成化三年(1470年)知县刘洁自上城移建下城。据嘉庆年《中部县志》记载:由于黄陵县城“北面高旷空阔;东西临水善啮,屡葺屡圯。隆庆六年,知县卫汝霖奉檄筑城三百一十丈,高增七尺,宽厚加一丈有奇;外环砖堵,分布敌台,构五门,楼高三丈,巍然壮丽”。东门曰固守,西门曰保障,北门曰拱辰,南门曰迎薰,小南门曰桥山揽胜,小西门曰金明雄踞。 这座气势雄伟的古城,500多米北墙及城头依然雄风不减,从第二停车场向西就可看到它。 56轩辕街 黄陵县城有“上城”、“下城”之分,轩辕街位于黄陵县城桥山南坡(即上城)。街道南北走向,长360米,宽6米,两旁多为砖木结构的单层民房,形式与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风格相近。整个街道北高南低、石板铺面,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初期,是黄陵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也是最繁华的地方,一些老字号,如“积增茂”、“增盛祥”、“复兴奎”、“振兴隆”、“天兴成”、“三义成”、“锡顺成”、“裕盛成”、“集义隆”的商店、铺面,分列街道两旁。民间谚语:“中部县,石头街,东西两行做买卖”,反映了它当年的兴盛繁华。 踏着这条古街的石板路,寻找历史遗留下的古迹和文化遗存,令人兴味盎然。 整修后新增景点 57碑亭·碑廊 位于轩辕庙向后延伸扩建的祭祀大院东、西两侧,陈列历代君王及名人题词碑刻,并以嵌壁石刻形式,分类刻着古籍中有关黄帝的史、传、记、传说和神话。 58陈列室与纪念馆 陈列室陈列着有关黄帝陵、庙的碑石,历朝历代祭祀黄帝的文献及黄帝庙志、黄陵县志等,供游人参观阅览。纪念馆则展示黄帝陵周围48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内壁墙面为叙事性浅浮雕,充分展现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 59祭祀大院 院中广场全部用青砖铺砌,东西各有一个南北向的长方形草坪。大院开阔宏大,场景壮观,可供五千人在这里举行盛大隆重的祭祀大典。 60祭祀大殿 位于庙院北端,座北面南,为正方形花岗岩石材建筑,汉代造型风格,色调以青灰为主显得宏伟、古朴、庄严,是祭祀黄帝的重要场所。 61功德坛与“中华同心碑林” 功德坛位于庙院西侧的陵轴线上,东临轩辕庙,西望黄陵县城,南对印台山,北接陵道。功德坛的主题是缅怀黄帝的功德和业绩。圆坛直径54米,东西设天鼎、地鼎,中心置人鼎,鼎高一丈三尺,中如十石瓮,均用特殊石材雕成。环壁上的浮雕,表现黄帝及炎黄子孙对人类进步的贡献。造型古朴的石人手执黄帝时代的发明成果和宝物恭立,12神分立东西两侧。坛南崖面上,是用花岗岩石料拼嵌、镶刻的神人与龙、虎、龟、蛇、凰、鸟等的组合浮雕。 中华同心碑林,占地1367.2平方米,每座碑高3米,宽2米,占地42.75平方米,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各立一碑,从东、北、西三面环抱着功德坛。碑林外松柏环卫,呈现出向心、上升的气势。 62陵园阙门与卧碑 同样是汉代古建风格,古朴、庄严、大气,全部用花岗岩石材构筑而成,是进入黄帝陵陵园的必经门户。阙门内有一块天然花岗岩石卧碑,是陵园的标志,卧碑上的标志符号和石斧,把游客的思想引向远古。 63黄帝陵墓 仍保持着历史风貌,只在下部修了一个很低的四方平台,象征“天圆地方”与“天地相合”。墓碑用花岗石制成,造型古朴,和古柏一起营造出肃穆、凝重的气氛。 64龙驭阁 位于黄帝陵后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征黄帝“驭龙升天”,也是游客登高远眺,观看桥山全貌及周围古城与山川形势的最佳地点。 三、黄帝黄城景区(溯源) 除黄帝陵桥山中宫外,宫东宫(震,阳洼村)、西宫(兑,张寨村)、南宫(离,南城塔)、北宫(坎,孟家塬村)、东北艮宫(呼家湾峁盖)、东南巽宫(郭家洼村)、西北乾宫(韩塬村)、西南坤宫(故城塔)及附近,分布着众多黄帝圣迹遗址,是您溯源的重要去处。 65长寿山(黄帝出生地) 黄帝出生地长寿山,位于轩辕庙东南、黄帝黄城巽宫——郭家洼背后的桥沟塔。史载黄帝“生于寿丘”,即此处。昔“少典氏娶于有乔(音轿,虫旁)氏,”与黄帝的母亲有乔(虫旁)氏女附宝结合。附宝感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怀胎24月,而生黄帝于长寿山。黄帝“生而神灵”,“紫气充房”,“身逾九尺”、“日角龙颜”,很小时就能说话,幼年时聪慧无比,长大后勤勉努力,能知阴阳生死的由来与道理。 66梳妆台(嫘祖织帛处) 位于桥山(中宫)对面的南城塔(南宫)。传说黄帝时候,这里有一片很大的桑园,嫘祖——黄帝的元妃,就住在这里,采桑、养蚕、织帛。嫘祖因为是中国丝绸的发明人,被后世尊为“蚕神”,神话里就有黄帝战胜蚩尤后“蚕神献丝”的记载。后人为了纪念嫘祖的功绩,在南宫原址修建了嫘祖庙,由于年代久远,庙宇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夯土高台,民间称其为“嫘祖梳妆台”。 67白水泉(黄帝取水处) 位于南宫周家〖HT5,6”〗土〖KG-*3〗瓜[HT5]村东侧的石崖下。自石崖上一方孔哗哗地四季淌出清冽的泉水。泉成方形,也是在石头上凿出的。水注入方池中,欢快跳动,激起白色的泡沫,就像小麦磨面后剩下的麸皮。传说黄帝的妃子是白水人,因思念家乡得病,想喝家乡的水,黄帝就派人挖水沟,被称为“黄渠”,遗址在黄陵南塬——候庄塬上。黄帝的诚心感动了水母娘娘。水母娘娘就让杜康在白水的水中撒上麸皮,让黄帝看,哪个泉水中有麸皮,那个泉就是白水流过来的水。黄帝派人找到这个“有麸皮”的泉水,取水解了妃子的思乡之情,就把这眼泉水赐命为“白水泉’。 68校场坪(黄帝练兵处) 在南宫以南,今南城塔的顶部,为一开阔的平台,中有一壕叫“校壕”。传说是黄帝当年“修德振兵”,身先事卒“一马三箭”不落空,训练熊、罴、虎、豹之师的地方。黄帝在出征讨伐蚩尤之前,还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和誓师动员大会,场面壮观。 69仓颉造字处(岩画、石刻今可在?) 黄陵县城东边有个暖泉沟,顺沟进四五华里,便是有名的仓颉造字遗址。过去这儿有许多岩画和摩崖石刻,但是人们都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相传这就是仓颉造字留下的痕迹。传说,在黄帝时代以前,天上看不清太阳,也看不清星星和月亮,到处能听见的是狼嚎鬼叫,人们胆战心惊,在昏暗中痛苦挣扎,用结绳以记事。黄帝认为这是没有文化的缘故,于是便命史官仓颉造字,把洪荒时期的史实记载下来,据《春秋元命苞》上讲:“仓帝史皇氏,名颉,姓候冈。龙颜侈哆(chǐduō),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仓颉为完成使命,决心创造一种代替结绳记事的符号。他经常深入民间,远游名山大川,对自然界的日、月、花、木及鸟兽的足迹等,一一依类画形,受到启发。后来,他又对搜集的符号修订、补充,创造出中国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传说仓颉将文字创造出来后,“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仓颉也因造字有功,被人们尊为“文字始祖”。 70凤凰山(伶伦造乐处) 山形似凤,在县西05公里处。黄帝令大臣伶伦作律。伶伦取竹于解(山旁)奚(右谷旁)之谷,断竹为笛,又听凤凰之鸣唱,以别十二律。《中部县志》载,即在此,乃择瑞赐福之地。 71插剑石(黄帝插剑处) 在桥山西湾沮河边上,巨石中空,恰可受剑,似有断剑在其中,“遇疾风雷雨,则铮铮有声,火从穿出”。明代御史唐琦为此赋诗: “道中石当谁插剑?鬼力神工总难验。 …… 疑是轩辕铸鼎时,“双龙”挺挺飞雄雌。 腰间一佩清风远,留此作镇沮水涯。 72印台山(黄帝置印处) 座落于轩辕庙对面,宽基平顶,传说为轩辕黄帝置放玉玺大印处。过山由有八面楼一座,是文人雅士登高远眺、把酒临风、吟诗作对的好去处。新近发现一颗硕大的陨石深埋在山顶,周围尽是砖瓦碎片。同时从这里发现一石刻直立人像,文官长袍,古风犹存。 73东移泉(扬子江水献轩辕) 位于县城东5公里的龙首川。泉水清澈透亮,甘甜纯正,旱涝水量始终不减。《黄陵县志》载,黄帝晚年回到黄陵后,思念扬子江,得此泉,味同扬子江,“有石碣存”。黄陵县矿管局将水样送陕西省地质矿产局化验,其中含锶047~062毫克,是优质富锶矿泉水。用该泉生产的“龙首山泉”牌纯净水投放市场后,深受顾客欢迎。 74回军岭(轩辕帝后祠) 位于县城西北30公里的回军岭上。《图书集成》载,黄帝携正妃嫘祖及方雷氏、彤鱼氏、嫫母三妃北巡,行至中部县回军岭时,嫘祖因沿途竭力推广养蚕抽丝织帛技术,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在这里。后人缅怀嫘祖一生的功德,尊她为“帝后”,并在回军岭上设立了“轩辕帝后祠”来纪念她。经实地考证,回军岭在隆坊镇北面的回村一带,轩辕帝后祠遗址周围还生长着桑树,一些乡民还保持着养蚕抽丝的传统。 75九龙沟(“九龙朝凤”地) 在桥山对面南城塔(南宫)下部,共有9条小沟并列,犹如九条巨龙蜿蜒而上,民间传说为“九龙朝凤”。又说这九条沟是黄帝去世后,九个儿子欲分裂天下,黄城中裂将其掩埋,有“九龙分黄城”的说法。 76阳洼古城(黄城东宫今犹在) 位于黄帝黄城东宫遗址之上,土城墙至今犹存,北有高墩,南有城墙隔断山梁,城门尚洞在,东西两侧借用自然山势,中间也有夯土墩台。该城南北狭长,除有仰韶文化红陶片外,还有分层土窑遗址,修城年代无考。远古时代,这里就是黄帝黄城的九宫之一,直到近代,乡民还利用这一地形筑城自卫。是从东侧看桥山的最佳所在。 77张寨古城(西宫又叫“玉仙山”) 位于黄帝黄城西北(乾宫)向南延伸的山梁上,恰在桥山(中宫)正西,故名西宫。现存古城北墙高峙,堑断山梁,有不同时代夯土层暴露。西面借用天然立崖,东墙有人工垛台突出。城由城墙(山梁)相连,分为北城和南城,北城有院落土窑遗址,南城平坦,台阶状下落,最南端城台高耸,靠北为居住区,有大量瓦片。黄陵民间称这里为“玉仙山”,传说过去常有仙人在此居住往来。 78 中部故城(坤宫曾作古县城) 位在黄帝黄城西南坤宫遗址,距桥山中宫75公里。史载汉代渠搜中部都尉曾设于此,十六国时,后秦皇帝姚兴分泥阳县(铜川耀县南)置中部县,并在城内兼设中部郡,治领中部、长城、瞿道、石保四县,后废郡,北魏孝文帝太和15年复设郡制。西魏文帝大统九年(543年)将中部县治移至杏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治,故城遂废,前后共历180余年。现存北城台,南城墙和东南城台,城内灰陶、瓦片遗址甚丰 79 杏城古城(杏木作栅拒北狄) 杏城位于黄帝黄城南宫遗址区,西北与南城村相邻,因传说汉代大将韩胡在此,以杏木搭栅成城抗击北狄入侵而得名,是古代军事重镇,曾作为东秦山、北华州、北雍州、敷州和中部(内部)县衙门所在地,前后历时300多年。历史上,这里先后经历30多次战争,也爆发过盖吴领导的农民起义。该城地势平缓,东西长750米,南北宽380米,东西为沟壑、南靠山坡,现存城墙断断续续,东西角楼残土墩高约7米,遗址内有大量红、灰陶片,文化层明显且有灰坑,建筑用石、残砖、瓦砾比比皆是。 80翟道古城(杜甫咏叹过的地方) 遗址在黄帝黄乾宫韩塬遗址西北、仓村塬上的仓村,距县城20公里。西汉时因秦直道和曾为白翟部落居地而得名。经历两度设置、两度撤消,北周年间并入中部县。唐“安史之乱”后,杜甫携家小逃往三川避难,看到久已废弃的古城,联想到国事家事,留下了“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的感叹。 81长城古城(发思古悠情览黄土风情) 位于隆太塬上的隆坊镇,从龙首乘车上塬可达,十六国时前秦皇帝苻坚,分翟道县地建城并置县,又名贰县,属中部郡。苻坚曾在此驻守,后秦皇帝姚兴与夏国皇帝赫连勃勃曾在此大战,唐代大将郭子仪也曾在这里镇守。该城南北长700米,东西宽370米,西门尚存,东西城墙各有数百米基本完好。这里民风淳厚,古风犹存,居民自古以来热情好客,是感受黄土风情和古城风韵的好去处。 82郑家沟河水库(荡舟垂钓好去处) 由隆坊古长城县城向北10多公里,下塬就到了山水一色的郑家河水库。这里水面开阔,绿山互让,水肥鱼美,清波荡漾,风景如画。或者荡舟水面,或者垂钓休闲,观光赏景,不失为一理想境地。 83候庄神氵秋(“圣水”可祈福) 位于候庄塬南面的黄土峡谷之中,距县城6公里。水面一大一小,被当地人比作黄土高原的两只眼睛。该氵秋来历不凡,据说是有人梦见一头大黄牛拉着水车转圈儿,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又传水中曾有妖怪,一个喇嘛下水降伏,从水下伸出的手像簸箕那么大……不管怎么说,氵秋水的突然降临,被村民视为吉祥福兆,氵秋水也被尊为“圣水”,远近的乡亲前来祈福取水,以求除病祛邪,消灾免祸。近年开发水面,养鱼放鸭,氵秋面上游鱼欢跳,鸭鹅闲游,荡舟于此奇观胜境,咱也做一次“水乡”人! 84龙头柏(指向哪儿哪儿发) 横空出世的龙头柏苍劲古老,“龙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像时针一样指向四方。据说,它指向哪个方向,那个方向的人家就人丁兴旺,家业大发……从候庄向东,来到田庄镇东石狮村,就可以看到这棵神奇的古柏。 四、万佛洞景区(探秘) 85双龙万佛洞 又名万安禅院石窟,坐落在县城以西40公里的双龙乡峪村山坳。它依山而筑,四周有苍松翠柏,潺潺溪水环绕,石阶青苔如毯。洞口檐廊巍峨,环境十分幽静。 据窑内碑石记载:洞窟造像始于北宋绍圣元年到政和五年,由州人介端开创。之后,介端又率其全家历时22年,完成其主体工程。 洞窟形制为方形平顶,高53米,宽95米,深87米,中为凹形背屏式石两壁,上连窟顶,壁中为中央基坛,长58米,宽5米,基坛中坐释迦牟尼,两边站立着文殊、普贤二菩萨,弟子分侍于两侧。 洞窟前壁进口上部正中为千手千眼观音。前壁左右两边均雕有佛、菩萨像多尊。左侧中部中央为大日如来和二胁侍菩萨,下部横列10尊姿态手势各不相同一组佛立像,高约08米。与之对称,右侧下部为横列的4尊菩萨坐像。 右壁横列两尊高3米的高浮雕大立佛,左为释迦牟尼,双手置胸前,右手指天,左手指地,露胸裸足踏莲花,作微步行进的姿态。右为药师立佛,左手持钵,右手置胸前,作“疗病印”。龛上雕二飞天,旁雕七宝塔,下方有两个短衣人互相问答,神态生动,栩栩如生。 左壁自右至左横列四大龛,左侧龛内雕立佛一尊;右侧三大龛并列三尊立佛。 洞口为三开间的檐廓,内接石窟,立四根八角石柱,窟檐为仿木构建筑。 从整个石窟来看,可以说黄陵双龙万佛洞造像是我国宋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保存也最完好。特别是左右两壁的大立佛,体态面相丰满、亲切,外轮廓动态大,造形简洁、概括,形体比例、结构匀称准确,头、手、脚都具有很高的造型技巧;衣褶刀法线条明确、洗练流畅,于凝重的大垂直线中,随着微行之动势,几条大的弧形斜线,把佛静中有动、凝重而又生动可亲的神态,刻画得维妙维肖。 入口甬道的两组和洞室后壁的几组佛传图,虽然都是表现佛成道到涅般(音盘,木字底)的故事,但风格手法各不相同。甬道两侧由于壁面较小,只宜近看,其人物雕造细致入微,如在两棵菩提树下的涅般(木底)形象,守候着的众弟子的不同性格神情,表现得极为生动,有的掩面大哭,有的捶胸顿足,有的以手扪心,有的手抚佛足,痛不欲生。 后壁五百罗汉及部众组成布满全壁的大构图,则高度概括、大刀阔斧、粗犷有力,刻画的人物既富于生活情趣,又都非常真实。 总之,双龙万佛洞石窟的艺术风格,朴实粗犷,遒劲有力,生动优美,堪称我国宋代石窟石雕艺术中的杰作。 86真女洞石窟 紫娥寺真女洞石窟位于腰坪乡潮塔村西北2.5公里的石崖上,从店头镇向南即可到达。该处现存7个石窟,分布在长约250米的窟壁上,最大的石窟有60平方米,其余20至30平方米不等,各窟造像组合均为一佛二弟子,共有16尊,泥塑像5尊。开凿于金贞四年(1216年),明代多次重修。明宣德年间的泥塑“五世佛”像3尊,高1.7米至12.1米,保存基本完好。 87升平古城 位于腰坪乡石家庄村北约500米处,由真女洞石窟继续向西南行即到。该城南临建庄州,西靠峡谷,北依山麓,依山傍水,易守难攻。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年)由宜君判史罗泌分宜君县西北部升平等三乡设立县制。北宋庆历年间,杨宗保部下大将焦赞、孟良奉命在此驻守,以防西夏入侵。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而这座焦赞、孟良守过的县城,却几乎“藏在深闺人未识。” 88白石洞 传说黄帝时取白石洞石(玉)制玉玺大印,后置于黄帝黄城南宫的印台山顶。白石洞在今店头镇白石村,从店头向西即到。西临桑园村,远古时代桑树成林,是嫘祖养桑抽丝的又一遗址。 89石空寺·寺湾古道 位于店头镇寺湾村东边黄陵至上畛子公路临山石崖上,石窟绵延几百米,数量众多。佛像多在文革中被破坏,但佛龛上的装饰花纹仍在。仅在不易攀登处保存的一个完好石窟内,尚有一尊立佛、两尊侍立弟子。主佛头部方形,坐姿,高达两米,线条简练概括,是东魏时期(公元535年~556年)摩崖造像。这尊西魏佛像是黄陵地区最早的佛像,也是黄陵县一处重要文物遗存。东边面西的大量石窟已在近年“采石致富”中消失,只剩下两三个石窟,也危在旦夕。 90深水尾石窟 从万佛洞乘车继续前行,就路过深水尾村,距县城45公里。石窟在村西500米的路旁。北依大山,东、西、南三面均为公路。窟高12米,宽1米,深088米,造像为一佛二弟子。正面座像高110米,弟子高085米,弟子两边还刻有小造像50尊,开凿年代不详。 91唐峪洞 在县西45公时的石崖绝壁上,临近深水尾石窟。共有大小7个石窟,有登道石孔和悬楼与石城遗迹。据《中部县志》载,于元至正年间建成,“上有悬崖危峰,下筑石城,洞有石井。为悬楼六,蹬道四,壁立万仞。自下望之,烟云飘渺,楼阁高下,栏杆曲折,如在天际”。可见当年这里确是一处修行佳境。 92银洞沟造像 位于县城西北53公里、柳芽林场西北银洞沟口的石崖上,从深水尾石窟向西,南进柳芽川即到。造像距地面约10米,坐北向南,北靠山梁,西临银铜沟,东为公路,南为小河。窟内四壁有摩崖雕刻佛像1200余尊,主佛坐在莲花座上,高1米,左右分立两个高075米的弟子,造形逼真,形象丰满和善,线条流畅,富于变化。保存基本完好。开凿于宋代。 五、秦直道景区(访幽) 93秦直道 高大巍峨的昆仑山在伸向内陆腹地的支山脉中,有一条名叫“子午岭”的山脉,透迤千里,奇异险峻,南北横亘在我国北部黄土高原上。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陵寝所在地的桥山,便是子午岭向东延伸的一个支脉。秦王嬴政命大将蒙恬削山填谷,在子午岭山脊修筑了一条直通边塞的道路,这就是著名的“秦直道”。 它是秦始皇继修筑万里长城之后,命大将蒙恬修筑的又一宏大工程,同“万里长城”、“兵马俑”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所以后人在翊赞秦始皇帝圣功时有“万里长城”、“千里驰道”的说法。 《黄陵县志·山水志》载:“县西北一百八十里,南北绵亘千余里,隔界延庆二;自咸阳通九原,云中直道,秦蒙恬堑山堙谷,即此岭也。” “秦直道”筑于秦朝(公元前212——前210年),全长700公里,南起秦始皇军事指挥中心——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北至九原(今包头市),经陕、甘两省,跨14县,宽度一般都在四五十米,可并行10辆卡车,最宽处可停飞直升飞机。“秦直道”沿子午岭延伸,跨入黄陵境内百余里,如从飞机上往下看,可见“秦直通”遗迹平坦笔直伸向远方,在茫茫林海中如绿色巨蟒,景色十分壮观。明代有个叫刘倬的贡士,他骑马考察了秦直道,并前来祭扫黄帝陵,心中有不少感慨,于是写了一首五言诗,至今存留在《黄陵县志》上: 南北亘长岭,纵横到万山。 桥山今古在,驰道有无间。 地折庆延过,源分漆沮潺。 秦皇开凿后,路有兆人还。 94沮源关 又名兴隆关,位于子午岭东侧。乘车走黄正(黄陵至正宁)公路,经过上畛子,西行到大岔林场,离开公路从右侧沟进去,走到小窟沟口,继续选择右侧沟前往即可到达。沮水源头柏树庄海拔1687米,比降大,水流急,川道狭窄如谷,而且村庄散落,人烟稀少,山峰耸峙,轻云薄雾,云天一线。在骡马店汇聚黄家沟、碾盘沟河后,山岭忽然后移,河水转头向东,汨汨而淌。崇山野情,曲径通幽,是这里一大特点。 95蝣蜒岭 也称西山,在黄陵县城以西50公里以外。由沮源关蜿蜒向东至双峁儿,北与富县为界,为黄陵诸山之总岭,也是黄陵境内最长的大岭。《中部县志》载,该岭“方六七十里,大山巨壑,林木繁茂,石洞深潜”,悬崖挂柏,鸟儿啼鸣,野鹿出没,别有一番幽静与野趣。隋代本邑隐士刘尔忄举有《归西山》诗一首,用白描手法勾勒出闲情和野趣来: 野服幅巾青布鞋,桃花细路引丹崖。 水从高处堪栽稻,钱于完时且卖柴…… →回复 |
|